孫一奎
赤水玄珠
赤水玄珠
作者:孫一奎
朝代:明朝
基本介紹:
①醫學從書。即《赤水玄珠全集》之略稱。又名《孫氏醫書三種》。明·孫一奎撰。刊於1584年。包括《赤水玄珠》、《醫旨緒餘》及孫氏醫案五卷(卷一-二名《三吳醫案》,卷三-四名《新都醫案》,卷五名《宜興醫案》)。
②綜合性醫書。即《赤水玄珠全集》之一種。全書分風門、瘟疫門、火熱門等70餘門,每門又分列病癥。所述包括內、外、婦、兒各科疾病的辨症治療。各證引錄《內經》及各家學說,結合個人醫療經驗,分述病因、病證、處方,並附諸家治驗等。本書為孫氏醫學心得,很有獨到見解,無論對理論研究還是臨床實踐都具有較高參考價值。現存明、清多種刻本,浙東草堂鉛印本等。
內容:
卷一 風門
風門總論
風門主治
風門辨證
風門治法
風門方劑
卷二 瘟疫門
瘟疫門總論
瘟疫門主治
瘟疫門辨證
瘟疫門治法
瘟疫門方劑
卷三 火熱門
火熱門總論
火熱門主治
火熱門辨證
火熱門治法
火熱門方劑
卷四 寒濕門
寒濕門總論
寒濕門主治
寒濕門辨證
寒濕門治法
寒濕門方劑
卷五 虛勞門
虛勞門總論
虛勞門主治
虛勞門辨證
虛勞門治法
虛勞門方劑
卷六 小兒門
小兒門總論
小兒門主治
小兒門辨證
小兒門治法
小兒門方劑
卷七 婦人門
婦人門總論
婦人門主治
婦人門辨證
婦人門治法
婦人門方劑
卷八 雜病門
雜病門總論
雜病門主治
雜病門辨證
雜病門治法
雜病門方劑
卷九 醫旨緒餘
醫旨緒餘總論
醫旨緒餘主治
醫旨緒餘辨證
醫旨緒餘治法
醫旨緒餘方劑
孫氏醫案
三吳醫案
新都醫案
宜興醫案
赤水玄珠序(一)
赤水玄珠序(二)
赤水玄珠序(三)
孫生赤水玄珠序(四)
赤水玄珠序(五)
赤水玄珠序(六)
赤水玄珠序(七)
赤水玄珠序(八)
孫生赤水玄珠序(九)
赤水玄珠序(十)
自序
第一卷
- 風門 [明風篇,傷風,中風,附方,喑痱]
- 瘟疫門 [明疫篇,治瘟病活套,頭面腫,又神術湯六氣加減例]
- 火熱門 [明火篇,外內君相篇(祁邑汪子良著),病機篇,論熱在血氣之分,論五臟有邪身熱各異,論表裡熱,論雜病發熱惡寒與傷寒不同,惡寒非寒惡熱非熱論]
第二卷
第三卷
- 頭痛門 [頭痛,頭重,頭風,雷頭風(俗名,非古也。),大頭病]
- 面門 [升麻湯辨,頰車病]
- 目門 [外障,內障]
- 鼻門 [鼻息肉,鼻鼽鼻淵]
- 耳門 [耳聾耳鳴,耳腫痛]
- 口門 [唇]
- 舌門
- 齒門
- 咽喉門
- 咽喉門 [梅核氣]
第四卷
- 腹痛門(附:水鳴、小腹痛) [腹痛,腹中水鳴,小腹痛]
- 脅痛門 [脅痛]
- 心痛門 [心痛,胸滿胸痛胸痹,蟲痛]
- 嘔吐噦門 [嘔吐噦,嘔吐膈氣總論,胃風,噁心,嘔苦水,嘔沫,嘔膿,嘔長蟲,傷酒嘔吐,嘔吐清水,噎膈]
- 腰痛門 [腰痛]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 咳嗽門 [臟腑皆有咳,論咳與嗽本一證,論嗽分六氣無熱無寒,論濕痰生嗽,王節齋治咳嗽活套,乾咳嗽,食積痰嗽,食飽咳嗽,醋嗆咳嗽,酒熱傷肺咳嗽,痰嗽,肺脹,暴嗽失音,久嗽,雜方,妊娠咳嗽]
- 喘門 [東垣調中益氣湯加減法,雜方,氣短氣促少氣,喘與短氣辨,產後喘]
- 哮門 [肺痿,肺癰]
第八卷
- 瘧門 [王節齋治瘧活套,瘧母,瘧脹,產後瘧,彭用光治瘧活套]
- 泄瀉門 [泄痢,泄痢辨]
- 痢門 [滯下亦有挾虛挾寒,裡急後重有寒熱虛實及在氣在血之異,發熱,令氣及時疫痢,身重,腹痛,白膿,赤膿,治赤白痢,純鮮血,附禁方,紫黑血,臟毒下血,豆汁,泄痢作嘔,噤口痢,下痢吃逆(俗名發呃。),下痢大孔痛,痢疾肛脫,虛坐努圊,痢而小便少,糟粕不實,久痢滑泄不固,休息痢,蟲痢,瘧痢,丹溪治痢活套,禁方,不治症及危症,王節齋治例,胎前痢疾,產後痢]
第九卷
第十卷
- 虛怯虛損癆瘵門 [總論,辨《明醫雜著》忌用,虛損治法,論精氣奪則虛,論形氣不足有餘用補瀉法,癆瘵,葛可久先生癆症《十藥神書》內摘書七方,傳屍癆,方外還丹]
第十一卷
第十二卷
第十三卷
第十四卷
第十五卷
第十六卷
第十七卷
- 傷寒門 [熱論,仲景傷寒例,陶節庵辨仲景傷寒論,傷寒至捷法,十勸歌(彭用光),治傷寒看證法則(陶節庵),辨表裡中三證(王好古),辨陰陽二證(王好古),太陽六傳(王好古),太陽證,太陽頭痛,治太陽則不可越經(王好古),問桂枝湯發汗,太陽禁忌不可犯,太陽證亦有當汗不當汗者,當汗而不汗生黃,當汗而發汗過多成痓,不當汗而汗成蓄血,血證見血自愈,知可解,知不可解,脈知可解不可解,易老九味羌活湯解利法,當汗而下之成協熱利,太陽一下有八變,里傳表,三陽三陰辨證用藥治法(彭用光),傷寒表證分別治法以便四時取用,傷寒里證治法宜次第,問兩感邪從何道而入(王好古),傷寒誤下變有輕重,辨內外傷,狂言譫語鄭聲辯,陽明證不可犯禁忌,汗多亡陽,下多亡陰,傷寒五臟受病脈證相剋訣]
第十八卷
- 痰證
- 傷食
- 虛煩
- 腳氣
- 論傷寒用藥法則
- 陰經用藥格法
- 治傷寒看證大略
- 《一提金》脈要
- 《截江網》論脈
- 《傷寒撮要》論脈
- 六經圖正治法 [足太陽經,足陽明經,足少陽經,足太陰經,足少陰經,足厥陰經]
- 煎藥法
- 劫病法
- 製藥法 [秘用三十七方注就注,小柴胡湯證註釋]
第十九卷
- 藥誤傷人
- 病人應死證
- 望色
- 聞聲
- 問因
- 切生死形狀六經六絕脈
- 傷寒不可發汗
- 傷寒發汗不出熏法
- 傷寒汗出不住止法
- 傷寒可吐
- 傷寒不可吐
- 傷寒吐不出探法
- 傷寒吐不住止法
- 傷寒不可下
- 傷寒小便不通熏法
- 傷寒胸膈不寬熨法
- 妊娠傷寒護胎法
- 到傷寒病家不染病法
- 用藥寒溫合宜論
- 妊娠傷寒禁忌藥
- 蒸臍法
- 熨臍法
- 中寒
- 傷寒合病
- 陰毒傷寒
- 夾陰傷寒
- 寒疫
- 大頭傷寒
- 食積
- 中濕類傷寒
- 痰症類傷寒
- 內傷瘀血證發熱狀類傷寒
- 漱水不欲咽
- 晝夜偏劇
- 心下滿
- 遺尿
- 大便自利
- 驚惕
- 呃逆
- 譫語
- 鄭聲
- 喑啞不言
- 陰證似陽
- 冷結
- 蛔厥
- 鬱冒不仁
- 肉瞤筋惕
- 肉苛
- 百合
- 瘛瘲
- 循衣摸床
- 舌卷囊縮
- 瘥後發腫
- 瘥後遺毒
- 瘥後發碗頭瘡
- 瘥後勞復
- 瘥後女勞復
- 瘥後陰陽易
- 瘥後虛弱
- 瘥後昏沉
- 瘥後飲酒復劇
- 妊娠傷寒
- 產後傷寒
- 不可水
- 再三汗下熱不退
- 四肢冷
- 結陽
- 結陰
- 寒在皮膚熱在骨髓,熱在皮膚寒在骨髓
- 太陽傳經用藥
- 內傷似外感始為熱中病
- 內傷似外感末傳寒中病
- 內傷似外感陽明中熱病
- 內傷似外感溫熱病
- 內傷似傷寒
- 房室傷風
- 房室傷寒
- 瘡瘍發熱類傷寒
- 赤膈傷寒
- 黃耳傷寒
- 解㑊類傷寒
- 砂病類傷寒
- 搖頭
- 身癢
- 未交接而作易病治
- 人迎氣口脈
- 衝陽脈
- 太谿脈
- 結脈
- 促脈
- 代脈
第二十卷
- 婦人 [婦人科赤水玄珠小引,薛氏校注合宜禁忌凡例]
- 調經門
- 經水或紫或黑論 [經水當止不止,居經,月經不調(出《婦人良方》),崩,赤白帶下,寡婦師尼寒熱如瘧,夢與鬼交,熱入血室,心胸嘈雜,痃癖疝瘕,脬轉小便不利,小便數,遺尿失禁]
第二十一卷
- 小便出血
- 陰腫
- 陰癢
- 陰挺下脫
- 陰瘡
- 交接輒血出痛
- 胎前惡阻及痰逆不食
- 胎動不安
- 胎漏下血
- 胎氣上逼(子懸也。)
- 妊娠心腹痛
- 妊娠腰背痛
- 妊娠小腹痛
- 妊娠心腹脹滿
- 妊娠數墮胎
- 胎不長
- 墮胎血下不止
- 未足月欲產
- 過期不產
- 妊娠咳嗽
- 妊娠吐血衄血
- 子煩
第二十二卷
- 妊娠煩躁口乾
- 妊娠風痙子癇
- 妊娠瘛瘲
- 妊鬼胎
- 妊娠不語
- 妊娠傷寒熱病防損胎
- 妊娠傷寒
- 妊娠時行病
- 過時熱病
- 熱病胎死腹中
- 妊娠瘧疾
- 妊娠泄瀉
- 妊娠下痢黃水
- 妊娠大小便不通
- 妊娠小便不通
- 子淋
- 妊娠遺尿
- 妊娠尿血
- 妊娠胎水腫滿
- 腹內鐘鳴
- 孕癰
- 臟躁悲傷
- 妊娠十月宜服滑胎湯藥
- 十一產論
- 催生
- 交骨不開,產門不閉
- 產難方論
- 下死胎方
- 產難生死脈訣
- 胞衣不出
- 產後血暈
- 產後顛狂
- 產後狂言譫語
- 產後不語
第二十三卷
- 產後乍見鬼神
- 產後心神驚悸
- 產後中風恍惚
- 產後極虛生風
- 產後虛汗不止
- 汗多變痙
- 產後口噤 腰背反張
- 產後中風
- 產後四肢筋攣
- 產後遍身疼痛
- 產後腰痛
- 產後腹痛兒枕痛
- 產後寒疝腹痛
- 產後兩脅脹痛
- 產後血瘕
- 產後發熱
- 產後虛煩發熱
- 產後血渴
- 產後乍寒乍熱
- 產後瘧疾
- 嘔吐腹脹及嘔逆不食
- 產後喉中氣急喘促
- 產後口鼻黑鼻衄
- 產後月水不通
- 產後四肢浮腫
- 產後腹痛瀉利
- 產後赤白痢
- 產後大便秘澀
- 產後大小便不通
- 產後遺糞
- 產後諸淋
- 小便不禁
- 產後小便出血
- 產後陰脫玉門不閉
- 產後乳少或止
- 婦人繭唇
第二十四卷
第二十五卷
- 幼科 [小兒金鏡]
- 小兒門
- 初誕門 [噤風 撮口 臍風]
- 臍突光腫 臍汁不幹(附:腸癰。) [鵝口白屑,鼻風傷囟,潮熱,風熱,看小兒外證形色聲音脈息,診脈歌,看顱囟要略,傷乳,入門看證歌,變蒸,明驚風篇,急驚風,慢驚,夜啼 客忤 躽啼,丹毒 赤遊風腫,口瘡,重舌 木舌 弄舌 腫齶 腫齦,語遲,斷乳法,行遲,項軟,滯頤]
第二十六卷
第二十七卷
- 痘疹心印(附:小引) [痘疹心印小引,原痘,痘不宜毒物酵發,戒用天靈蓋,腎無痘辯,首尾不可汗下辯,審證,總驗部位,夾斑,夾疹,夾沙,夾疥瘡,乾枯黑陷紫陷,白陷灰陷,內潰,癢塌,目睛露白,聲啞,水嗆,驚搐(附:癲癇),煩躁,發渴,噯氣,不食,汗多,諸失血,陰囊發腫,痘後浮腫,驗動靜,發熱有數種,初發熱三朝證治活法,痘宜依期施治治貴通變,血熱痘症禁忌,見標三日證治活法,賊痘,起壯三日證治活法,灌膿三朝證治活法,收靨三朝證治活法,落痂症及靨後餘症]
第二十八卷
第二十九卷
第三十卷
跋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