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赤水玄珠》~ 第二十七卷 (5)

回本書目錄

第二十七卷 (5)

1. 白陷灰陷

(朋來曰:察其乳食少進,二便清利者為寒,法從溫補。)

痘色白者必變為灰慘,灰慘者必變為平伏倒塌,此雖氣虛而血不華色,血亦虛也。故當氣血兼補,使血活氣行,則白色可變為紅,庶或可救。若單用補氣之藥,則氣燥血虛,必致發癢抓破,灰慘平伏倒塌,為不治之症矣。治宜補中益氣湯合四物湯,有內熱者加解毒藥。白陷抓破皮薄幹燥而極癢者,皆由失於補血,以致氣虛則燥然也。

白話文:

(朋友來信說:觀察孩子飲食減少,但大小便正常無異,這顯示是體寒,應採取溫補的方法。)

若是出疹子顏色呈現白色,必定會轉變成灰色,灰色後又會進一步變成疹子平坦甚至塌陷,這是因為氣力不足導致血液無法充分滋養皮膚顏色,顯示血液也是虛弱的。所以應同時補氣補血,讓血液活絡、氣力運行,這樣白色的疹子纔可能轉為紅色,或許還有挽救的機會。如果只使用補氣的藥物,就會造成氣燥血虛,必然導致癢感增加,疹子被抓破,轉為灰色且扁平塌陷,這種情況就無法治療了。治療上應使用補中益氣湯加上四物湯,如果有體內火熱的情況,可再加入解毒的藥物。若是白色疹子被抓破,皮膚變得薄且乾燥,且癢感極度強烈,這都是因為沒有適時補血,導致氣力虛弱,身體乾燥。

2. 內潰

《心鑑》曰:內潰者,胃爛也。蓋因風寒所中,腠理固密,陰陽二分,壅塞不通,其毒內攻,而臟腑之間毒火炮熾,則潰而成膿。口舌皆白,是其驗也。識者於痘未出之時,或有風寒阻膈,氣粗熱甚,身必戰動,肚腹急痛,謹防此患,以敗毒散,或升麻葛根湯逐散寒邪,開泄腠理,縱毒外出,必無是症。

白話文:

《心鑑》一書提到:所謂「內潰」,就是指胃部發生潰爛的情況。這通常是由風寒侵襲所導致,皮膚毛孔閉塞,身體內外氣息不流通,形成阻塞。當毒素在體內積聚,攻擊臟腑,使臟腑間的火氣旺盛,就會造成組織潰爛化膿。如果口舌出現白色的症狀,這就是內潰的徵兆。

有經驗的醫生在麻疹還未發出的時候,若發現患者有風寒阻礙胸膈,呼吸粗重且體溫高,身體會出現顫抖,肚子和腹部劇烈疼痛,就會小心防範這種情況。他們會使用敗毒散,或者升麻葛根湯來驅散寒邪,打開並釋放堵塞的毛孔,讓毒素能夠順利排出體外,這樣就不會出現內潰的症狀了。

3. 癢塌

痘瘡癢塌,今人總歸之氣血虛寒,殊不知亦有氣盛血熱而然者。須從形色及他證辨之。如痘色淡白,精神虛怯,小便利,大便頻,至夜癢甚者,此脾氣弱而氣血均虛也。參耆內托散,及四君子湯加黃耆、肉果、官桂、白芷、蟬蛻主之。甚則陳氏木香散佐之。如瘡色紅紫,煩躁,大小便不利,渴欲飲湯水,甚至抓破血流者,此氣虛血熱毒盛,血行氣分,血味鹹,醃螫皮肉而癢也。四物湯加參、耆、連翹、蟬蛻、白芷、甘草,及三味消毒飲加紫草、連翹主之。

血流者,敗草散蕎麥麵炒黃土摻之。又遍身癢甚抓破者,不問前後,皆服蟬花散,外以乳香或敗荷葉、茵陳燒煙燻之。若穢氣衝觸作癢抓破者,宜服內托散,外以闢穢散熏之。然發癢精神清爽自知其誤,欲人拊摸者吉。若悶亂不寧者,搖頭扭項,手足舞,亂言不聽,禁不止者凶也。

群玉曰:痘疹發癢,如能食而大便堅結者,此邪氣內實正氣外虛也。加味四聖解毒湯治之。外用升麻、蒼朮、麻黃、槐柳、桑皮煎熱拭之。如泄瀉者,此正氣內虛,邪氣外實,調元托裡治之。外用山茵陳、白艾二味為末,燃火熏之。如用上二法而癢即止者吉,癢不止而反甚者凶也。

《心書》曰:痘瘡作癢者,火邪傳於肌膚之間,不能即出。或血方流行而為風寒外束,故鬱滯而作癢。與傷寒汗不出而作癢相同。法以荊芥穗,束之以紙,而刺癢痘之項,以散郁邪,其癢即止,驗之如神。內服消風火化毒湯以解之。以上癢症,痘家之惡候,茲錄各家治法驗甚者,以備緩急參用。

白話文:

標題: [癢症]

內容: 現代人在面對痘瘡發癢時,往往一概歸咎於氣血虛弱和體寒,卻忽視了也有因氣盛血熱導致的情況。這需要從病人的外形、面色和其他症狀來辨別。例如,如果痘瘡顏色淡白,患者精神疲弱,小便頻繁且量多,大便次數增多,尤其是夜間癢感加劇,這可能是脾虛導致氣血雙虧。可使用參耆內託散和加入黃耆、肉果、官桂、白芷、蟬蛻的四君子湯。嚴重情況下,可以搭配陳氏木香散。

相反地,如果痘瘡呈紅紫色,患者煩躁不安,大小便不暢,口渴想喝水,甚至抓破皮膚流血,這可能是氣虛血熱毒盛,血液在氣分運行,血液的鹹味刺激皮膚而引起癢感。這時可用四物湯加參、耆、連翹、蟬蛻、白芷、甘草,以及三味消毒飲加紫草、連翹治療。

對於流血的狀況,可以用敗草散和炒黃的蕎麥麪摻雜敷在傷口。對於全身癢感強烈到抓破皮膚的患者,不論前後,都應服用蟬花散,並外用乳香或者燒過的敗荷葉、茵陳煙燻。若是因爲接觸污穢氣體導致癢感並抓破皮膚,應該服用內託散,外用闢穢散燻蒸。

然而,如果發癢時精神狀態清醒,自己知道是誤觸癢處,想要讓人撫摸的,這是好兆頭。但如果是混亂不安,搖頭扭項,手腳亂動,胡言亂語,無法制止的,則是凶兆。

《羣玉》一書提到,痘疹發癢,如果能吃東西但大便堅結,這是邪氣內實,正氣外虛的表現。應使用加味四聖解毒湯治療。外用升麻、蒼朮、麻黃、槐柳、桑皮煎熱後擦拭患處。如果出現腹瀉,這是正氣內虛,邪氣外實,應使用調元托里法治療。外用山茵陳、白艾磨成粉末,點燃燻蒸。如果使用上述兩種方法癢感停止,這是好兆頭,如果癢感沒有停止反而更嚴重,則是凶兆。

《心書》提到,痘瘡發癢,是火邪傳至肌膚間未能立即排出。或是血液正在流動時被風寒外束,導致鬱滯而發癢。這與傷寒汗不出而發癢的情況相同。治療方法是用紙包裹的荊芥穗刺癢處,以疏散鬱邪,癢感就會停止,效果神奇。內服消風火化毒湯以緩解症狀。

以上關於癢症的描述,是痘瘡惡候的一種,這裏記錄了各種有效的治療方法,以便在緊急時刻參考使用。

4. 目睛露白

人之一身,必元氣固則精血為之凝聚而瞻視有常也。若元氣虛損,則衛氣受虧,是以督脈縮促,致睛上吊而露白也。若謂之風則謬矣。遇此候,別無他證者,可以保元湯加陳黃米主之,無魂失志不省人事者不治,雖無他證,而或見於七日之前,則毒尚未解,而氣血已離,必不可治之症也。

白話文:

一個人身體健康,必定是因為元氣充足,這樣精血才能凝聚,眼睛的視力也就正常。如果元氣虛弱損耗,那麼防禦身體的衛氣也會跟著不足,導致督脈收縮,使眼球上吊,露出白色的眼白。

如果認為這是風邪所引起的就錯了。當出現這種情況,若沒有其他病徵,可以用保元湯加上陳黃米來調理。但如果出現失魂、失去意識和記憶的情況,就無法治療。即使沒有其他病徵,但如果這種情況出現在發病後的七天內,表示毒素還未清除,但氣血已經分離,這就是無法治癒的病症了。

5. 聲啞

心之氣舉擊於肺而為音。肺清則音清,肺熱則音啞。此必氣喉有痘熱毒閉塞肺竅而然也。須分順逆為治。如七日之後失音者,乃內痘先熟而先靨,則咽喉漸寬,毒氣漸消,聲音自亮為順症也。若七日之前失音者,此毒氣熏蒸,失於調解,致肺竅不通,閉塞管龠,毒無從泄,內痘糜爛,舌齦成坑,咽門腐壞,馴至呼吸俱廢。為不治之症矣。

或有內本無痘,因食辛熱之物,或多服熱藥所致者。急用甘桔湯,射干牛蒡湯,加玄參、連翹、犀角治之。或能言聲不清者,此火乘於肺也。瀉白散加天花粉、桔梗、石膏、片芩、茯苓、麥冬、山梔治之。或感風寒,閉塞而聲不清者,參蘇飲加桑白皮、桔仁、石膏主之。如法治之而效者吉。

否則凶。

白話文:

[聲音沙啞]

人的發聲是由心臟的氣推動肺部產生聲音。肺部清潔時,聲音就清晰;肺部有熱時,聲音就會變得沙啞。這必定是因為氣喉部位有痘疹的熱毒阻塞了肺部的通道造成的。治療時必須分辨病情的順逆發展。

如果在病發第七天後失去聲音,這是因為內部的痘疹已成熟並開始癒合,因此咽喉逐漸寬敞,毒素逐漸消失,聲音自然會恢復,這是順利的情況。然而,如果在第七天前就失去聲音,這是因為毒素蒸騰,未能及時調整,導致肺部通道不通暢,管路被堵塞,毒素無法排出,內部痘疹腐爛,舌頭和牙齦形成坑洞,咽喉腐敗,最終導致呼吸功能完全喪失,這就是無法救治的病症。

有些人體內本來沒有痘疹,但因為食用辛辣熱性食物,或者過量服用熱性藥物導致的。這種情況要立即使用甘桔湯,射幹牛蒡湯,再加入玄參、連翹、犀角進行治療。如果能說話但聲音不清,這可能是肺部受火氣影響。可以使用瀉白散,加上天花粉、桔梗、石膏、片芩、茯苓、麥冬、山梔進行治療。如果因為感受風寒,導致通道阻塞聲音不清,可以使用參蘇飲,再加上桑白皮、桔仁、石膏來治療。如果按照上述方法治療有效,那就是好的跡象。

否則,則可能預示著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