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5月節氣(立夏/小滿)經絡養生及五運六氣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6-04本月相關節氣
季節:夏天(94天1小時)
五月份的北半球涵蓋了兩個重要的節氣:「立夏」與「小滿」。
立夏是全年24節氣之中的第7個,通常在每年的5月5日至7日之間進入巳月。太陽到達黃經45度標誌著立夏的開始,這也象徵著夏季的來臨。
立夏被視為溫度顯著上升的時期,炎熱的氣溫和增多的雷雨預示著即將來臨的暑期,此時農作物也進入了生長的旺季。
按照中國古代的傳統,立夏分為三候:「一候螻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這代表進入此節氣後,田間首先可聽見小蟲的鳴叫聲,接著在土地上可見到蚯蚓露面,最終瓜類植物的蔓藤開始迅速攀爬並生長。
隨著立夏的到來,北半球正式步入夏季的第一個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季節。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立,即建立之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均適用此義。」
古代的「四立」代表了春、夏、秋、冬四季的開始,其對於農業的意義分別是「春種、夏長、秋收、冬藏」。
立夏時節,「夏」字代表著「大」,意味著春天播下的種子現已直立並茁壯成長。
小滿則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八個節氣,每年大約在5月20日至22日之間迎來小滿。這個節氣標誌著初夏的作物接近成熟階段,但尚未完全成熟,故名“小滿”。
中國古代對小滿的描述也劃分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麥秋至。」
這是指小滿節氣中,苦菜(茶)已經枝葉繁茂,而喜陰的一些枝條細軟的草類在強烈的陽光下開始枯死,此時麥子開始成熟。
小滿之後雨量開始增加,這時候氣溫高、濕度大,容易引起濕疹、水腫、疲勞、頭暈等症狀。
黃帝內經季節養生
《黃帝內經》提到:「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白話意思是:
夏季的三個月,正是萬物繁榮生長的季節。這個時候,天地的氣息相互交融,萬物都迎來了花開果實的時期。
我們應該晚睡早起,不要厭倦日照,讓心情保持愉悅,不要生氣,這樣才能讓身心都充滿生機,如同花朵綻放般美麗。
同時,要讓體內的氣息得以宣泄,感覺自己好像擁抱著外界的愛。這是夏季養生的原則,順應了夏季生長的節奏。
如果違背了這樣的夏季養生法則,就會容易傷到心臟,如果持續到秋季,還會產生瘧疾(傳染性疾病或流行性感冒),延續到了冬天,還會產生更多難治的疾病。
本月五運六氣
進入2024年之後,就五行而言整年「土運太過」。黃帝內經提到「土運太過」時土氣過盛,導致雨水過多,濕氣流行。雨濕之氣侵犯人體,容易導致脾胃疾病,以及腎水受邪。
因此,人們容易出現脾胃疾病,腹痛、四肢厥冷、心情鬱悶、身體困重等症狀。
嚴重的話,還會出現肌肉萎縮、足部痿弱不能收縮、抽搐痙攣、腳下疼痛、水腫腹滿、食慾減退、四肢不舉、腹滿溏泄、腸鳴、腹瀉等症狀。
土運太過時,也會導致自然界發生一些異常現象,比如泉水湧出、枯涸的湖澤生出魚類、風雨大作、土崩地裂、魚躍出水面等。
而司天「太陽寒水」,主導上半年的氣場,可見2024年上半年就養生而言,必須特別專注於體內「寒氣與濕氣」對身體造成的影響。
立夏節氣後處於二之氣的範疇(3月21日-5月21日),主氣運行「少陰君火」,客氣運行「陽明燥金」。立夏之後要注意防範體內嚴重火熱,所產生的相關肺部證候。
小滿節氣後處於三之氣的範疇(5月21日-7月23日),本月主氣運行「少陽相火」,客氣運行「太陽寒水」,雖然要注意火熱所產生的相關證候,但是也要注意受潛在的寒氣影響。
本月經絡氣血與體能數值
在經過寒冷的冬天之後,幾乎每個人的體能數值都降到最低,全身的血液循環不好,氣血能量也不足,體內冰寒到極點,有些人明顯感受到崩潰感,尤其是初春感受最為明顯。
還好這種狀態在立夏之後大幅改善,從下圖可以清楚看到,北半球多數人的體能數值在5月之後明顯提升,數值至少在52以上,這對健康而言是一個好訊息!
體能數值數值提高,體內經絡氣血開始運行,最明顯的就是身上原本在冬天緊繃、疼痛的部位會逐漸緩解。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原本一些經絡阻塞的位置,反而會在氣血通暢之後才會明顯感受到。
例如:2024年5月期間,某會員就可以明顯感到經絡氣血較為旺盛,通過胸部附近而產生疼痛,運用經絡拍打、刮痧、拉筋等方法得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