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運動中醫養生

北半球1月節氣(小寒/大寒)經絡養生及五運六氣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1-04
本月經絡型態

本月相關節氣

季節:冬天(88天15小時)

北半球的一月份包含兩個節氣,分別是「小寒」與「大寒」。

小寒是一年24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每年約在1月5日至7日,當太陽到達黃經285度時即為小寒。此時地支進入「丑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記載:「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意思是,小寒時寒冷程度尚屬輕微,而到了月中則寒意更甚。

小寒之後的兩週為「大寒」,這段時間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

古人將小寒分為三候:「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鴝。」這描述了候鳥和動物的季節行為:小寒之後,大雁開始向北遷移,北方常見喜鵲築巢,因為感受到陽氣的復甦;第三候則是雉鳥開始啼鳴。

從小寒之後,是陽氣逐漸升起的階段,但是依然很寒冷,人體的陽氣很容易受到大氣的影響,因此這段期間必須特別注意防寒養生。

小寒大寒之後天氣依然寒冷,卻進入陽氣漸生的階段
小寒大寒之後天氣依然寒冷,卻進入陽氣漸生的階段

大寒是一年24節氣中的第24個節氣,每年約在1月20日前後,當太陽到達黃經300度時即為大寒。

《曆書》中記載:「小寒後十五日,斗指癸為大寒,時大栗烈已極,故名大寒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則寫道:「十二月中,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

這些記載表明,大寒意指天氣寒冷達到極點,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並標誌著一年中最後的一個節氣。

大寒前後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期。「寒盡春來」,過了大寒便迎來「立春」,也就是春季的開始。

古人將大寒分為三候:「一候雞乳;二候征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

這意味著大寒之後,適合孵化小雞;鷹隼等猛禽會在空中盤旋尋找食物;而一年中最後五天內,水域中的冰最為厚實。

大寒是一年的最後節氣,達到最寒冷
大寒是一年的最後節氣,達到最寒冷

雖然大寒時天氣極其寒冷,但此時陽氣正逐漸回升,為春天的到來奠定基礎。

大寒也象徵著一年的結束,緊接著便是農曆新年的到來。由於此時氣溫仍然極低,人體陽氣容易受到寒氣侵襲,因此在這段期間需特別注意保暖與養生。

黃帝內經季節養生

黃帝內經》提到:「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瘺厥,奉生者少。」

白話意思是:冬季的三個月,稱為「閉藏」。冬天水結冰,地面龜裂,陽氣潛藏於內。因此,冬季養生應遵循以下原則:

  • 早睡晚起,待到日光充足時再起床。
  • 使心神沉靜,不要過度興奮或激動。
  • 注意保暖,避免出汗。
  • 飲食以溫熱為主,避免寒涼食物。

進入冬季之後應該早睡晚起,隨著太陽作息,讓腎所藏的「志」,若伏若匿地有所收藏,心志不要妄動。

冬季要保暖,注意肌膚不要受到風寒入侵
冬季要保暖,注意肌膚不要受到風寒入侵

要避寒、溫暖身體,不要讓皮膚受到寒邪之風,不然陽氣就被奪去,這就是冬天的「養藏之道」。如果不順著它,就會傷到腎,隔年春天就會出現肌肉萎縮、全身骨頭酸疼。

本月五運六氣

進入小寒節氣之後,依然屬於2024的節氣範疇(立春之後才換年),就五行而言整年「土運太過」。

黃帝內經提到「土運太過」時土氣過盛,導致雨水過多,濕氣流行。雨濕之氣侵犯人體,容易導致脾胃疾病,以及腎水受邪。

因此,人們容易出現脾胃疾病,腹痛、四肢厥冷、心情鬱悶、身體困重等症狀。嚴重的話,還會出現肌肉萎縮、足部痿弱不能收縮、抽搐痙攣、腳下疼痛、水腫腹滿、食慾減退、四肢不舉、腹滿溏泄、腸鳴、腹瀉等症狀。

土運太過時,也會導致自然界發生一些異常現象,比如泉水湧出、枯涸的湖澤生出魚類、風雨大作、土崩地裂、魚躍出水面等。

而在泉「太陰濕土」主導下半年的氣場,可見2024年下半年就養生而言,必須特別專注於體內「寒氣與濕氣」對身體造成的影響。

五運六氣是古人對每年大氣場域的預測
五運六氣是古人對每年大氣場域的預測

小寒節氣之後的14天,處於2024年六之氣的範疇(11月23日-1月23日),本月主氣運行「太陽寒水」,客氣運行「太陰濕土」。

小寒之後要注意防範中醫的肺臟,以及各種外感風寒證候,這是很容易感冒的季節。

大寒節氣之後14天,處於2025年「初之氣」的範疇(1月21日-3月21日),本月主氣運行「厥陰風木」,客氣運行「陽明燥金」,大寒之後要注意防範中醫的肝病與肺病,所連帶產生的相關證候。

本月經絡氣血與體能數值

體能數值所代表的就是一個人全身性的氣血狀態,體能數值愈高,代表體內經絡氣血運行能量愈強,體能數值愈低,代表體內經絡氣血運行能量愈弱。

北半球一月,由於天氣非常寒冷,多數人體能數值迅速下降,體內血液循環變差,也可以說是全身氣血不足,透過觀察體能數值的變化最為明顯。

從下圖可以清楚看到,多數人的體能數值在12月低溫時降到低檔,1-2月降到最低點,這種狀況會持續延續到2月底,在進入春天之後才會開始提升!

體能數值在12月之後開始明顯降低
體能數值在1月期間,明顯降低至低檔

低體能數值時,代表體內經絡氣血阻塞,所以各種疼痛、症狀與疾病都會在本月自然出現。

許多以前經絡阻塞的位置,本來在夏天時不會疼痛的地方,現在會開始疼痛起來,這就是氣血不足所造成的結果,冬天是對健康不利的季節,必須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