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7月節氣(小暑/大暑)經絡養生及五運六氣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7本月相關節氣
季節:夏天(94天1小時)
北半球的七月份包括了「小暑」與「大暑」兩個節氣,小暑是一年中第11個節氣,通常在每年的7月7日到8日之間,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05度,稱為小暑,同時地支進入「未月」。
古代《歷書》中提到:「斗指辛為小暑,斯時天氣已熱,尚未達於極點,故名也。」
這裡的「小」意味著較輕微,而「暑」則是指炎熱。這表示雖然天氣已經相當熱,但還沒有到達夏季最高溫的階段,數天後的「大暑」才會達到最熱。從小暑開始,人體的陽氣達到一年中最旺盛的時期。
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描述進入小暑之後,外面的風吹起來都是熱的。
由於非常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跑到庭院的墻角下避暑;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高空中伸展活動。

所謂「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這句話點明了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其實是從大暑節氣開始,並落在「三伏天」期間。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大約在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間。這時候太陽到達黃經120度,氣溫會飆升到最高點,因此才被稱為「大暑」。
大暑正好落在三伏天的中伏和末伏之間,所以天氣會非常炎熱,這也呼應了民間「熱在中伏」的說法。
古時候有句諺語「小暑大暑,淹死老鼠」,這是在說小暑和大暑這段時間,雨量通常比較多,容易發生洪水和水澇。而在南方地區,除了酷熱的天氣,也常常有颱風帶來豐沛的雨水。
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
一候腐草為螢:大暑過後,螢火蟲的卵孵化出來。二候土潤溽暑:天氣會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三候大雨時行:這段時間經常會有大的雷雨出現。
大暑所在的月份是夏天的最後一個月,接下來就會迎來立秋,正式進入秋季。

所謂「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這明確指出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已經到來,真正熱是在三伏天,多數中醫診所會在這三天協助病患進行「冬病夏治」,在陽氣最盛的時候驅除體內寒氣。
2025年的三伏天日期如下:
- 初伏:2025年7月20日-7月29日(10天),晚於往年,被稱為「晚入伏」
- 中伏:2025年7月30日-8月8日(10天)
- 末伏:2025年8月9日-8月18日(10天)
整個三伏天從7月20日開始,到8月18日結束,共計30天。
黃帝內經季節養生
《黃帝內經》提到:「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白話意思是:夏季的三個月,正是萬物繁榮生長的季節。這個時候,天地的氣息相互交融,萬物都迎來了花開果實的時期。
我們應該晚睡早起,不要厭倦日照,讓心情保持愉悅,不要生氣,這樣才能讓身心都充滿生機,如同花朵綻放般美麗。
同時,要讓體內的氣息得以宣泄,感覺自己好像擁抱著外界的愛。這是夏季養生的原則,順應了夏季生長的節奏。

如果違背這些原則,就可能傷害到心臟,到了秋天就容易得瘧疾,影響秋季的收斂之氣,到了冬天就可能引發重病。
本月五運六氣
進入2025年之後,就五行而言整年「金運不及 」。黃帝內經提到「金運不及 」時「歲金不及。炎火乃行」。「金」的力量無法生水,水就無法去剋制火,所以炎熱的火氣就會盛行。
根據《黃帝內經》原文記載,此年容易出現的疾病是:「民病肩背瞀重,鼽嚏血便注下,收氣乃後……陽反上行,頭腦戶痛,延及囟頂發熱……民病口瘡,甚則心痛。」
白話理解是:肩背痛、瞀重(頭暈目眩)、鼽嚏(鼻塞、打噴嚏)、大便出血、注下(腹瀉)、口瘡、心臟痛、頭腦戶痛(頭痛)、囪頂發熱(頭頂發熱),以及與肺臟相關的疾病,例如肩背痛及皮毛問題,這些都是火氣相關症狀。
而司天「厥陰風木」,主導上半年的氣場,風邪偏盛,易發風病。清朝御醫黃元御,在其著作《四聖心源》中提到:「厥陰風木也,在人則肝之經應之」。
容易出現典型的「中醫的肝病」,風木剋脾土,容易導致脾胃疾病。上半年就養生而言,必須特別專注中醫的肝臟、脾胃的保養。尤其是進入春夏季節之後,是容易肝病的季節。

2025年小暑節氣後,處於三之氣的範疇(5月21日-7月23日),主氣運行主氣運行「太陽相火」,客氣運行「厥陰風木」。不論就氣溫或是氣場而言,都是相當炎熱,要注意肝病或少陽病的出現。
大暑節氣之後處於四之氣的範疇(7月23日-9月23日),本月主氣運行「太陰濕土」,客氣運行「少陰君火」。大暑之後要注意防範中醫的濕邪與火氣所引起的相關「濕熱」證候。
本月經絡氣血與體能數值
在寒冷的冬天時,多數人的體能數值都很低,尤其是寒性陽虛體質的人,在冬天的時候常常體能數值降到個位數,尤其是初春感受最為明顯。
然而,這種狀況在進入每年7月之後很難見到,多數人的體能數值都可以輕鬆達到70-80以上。
從下圖可以清楚看到,北半球多數人的體能數值在7月時到達最高點,平均數值至少60以上,這對健康而言是一個好訊息!

體能數值數值提高,體內經絡氣血開始運行,最明顯的就是身上原本在冬天緊繃、疼痛的部位會逐漸緩解。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原本一些經絡阻塞的位置,反而會在氣血通暢之後才會明顯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