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玄珠》~ 第五卷 (4)
第五卷 (4)
1. 許學士十腫水病,並根源證狀方法
一、青水,先從左右肋腫起,根在肝——大戟。二、赤水,先從舌根起,根在心——葶藶子。三、黃水,從腰腹起,根在脾——甘遂(炒)。四、白水,從腳腫起,根在肺——桑白皮。五、黑水,從外腎腫起,根在腎——連翹。六、玄水,從面腫起,根在外腎——芫花(醋炒。
)七、風水,從四肢腫起,根在骨——澤瀉。八、石水,從腎腫起,根在膀胱——藁本。九、高水,從小腹腫起,根在小腸——巴豆(去皮油)。十、氣水,或盛或衰起,根在腹——赤小豆。
上十般腫病,各有病源,種種不同,看十腫病根。除一味倍多,餘九味等分,逐味依法修治。焙為細末,煉蜜丸,如梧子大,用赤茯苓湯吞下三丸,不拘時候,每日三服,忌鹽一百二十日。緣鹽能化水也。又忌魚蝦麵食,一切毒物,及生冷,房室,甚效。用此方獲瘥後,更服後來補藥。
補藥方
肉桂(去粗皮),乾薑,肉豆蔻,赤茯苓(去皮),莪朮(醋煮),川芎,桔梗(各等分)
依法制服。一方無茯苓、莪朮,有青皮、白朮、檳榔。俱等分為末,每服三錢,百沸湯點服。空心食前,日午,晚各一服。前項二方,治水腫病甚效。予試用之,百發百中,獲濟無數。
治腫滿小便不利,茯苓散。
郁李仁(四錢),檳榔(二錢),白朮(一錢),赤茯苓(一錢),甘遂(切片炒,一錢),陳皮(一錢半)
上為末,每服一錢,薑棗湯調下。
已上三方,許學士試效者,治水腫無逾此矣。
雄黃神金散
雄黃,葶藶(糯米炒熟去米,一兩),澤瀉,椒目(減半),大戟,巴戟,茯苓,芫花(醋浸一日,炒),甘遂,桑皮(各一兩)
上為末,空心,用井花水調服。每一錢,加至五錢,以利為度。忌鹽、醋、生冷、油膩之物。
從腳腫加葶藶。肚腫加椒目。從陰腫加澤瀉。面腫加茯苓。從心腫,根在肋,加雄黃。從肢腫,根在皮,加甘遂。從口腫,根在小腸,加巴戟。從腰腫,根在腎,加大戟。從膝腫,根在肝,加芫花。
三白散,治膀胱蘊熱,風濕相乘,陰囊腫大,二便不利。
白醜(二兩),桑白皮,白朮,陳皮,木通(各等分)
為末,每服二錢,空心薑湯調下,小兒減半。
秘方,治鼓如神。氣鼓則放屁,水鼓則下水而愈。
大戟,白商陸,甘遂(各三錢),陳皮(二錢),大腹皮,檳榔,白朮,海帶,海藻(各二兩)
為末,每用三錢,和白麵三兩,水拌做一塊,分作三小塊,每塊捍碗口大薄餅一個,共作三個,無油鍋內烙熟,空心服一餅,酒送下,茶過口,坐臥忌風、生冷、油膩、鹽一個月,不能斷葷者,不可治也。此藥試過,每用一餅,僅行水四五度,並不瘦人。
一方,用乾雞屎一升,炒黃,好酒三碗,淬下,煮作一碗,絹濾去渣,飲之。少頃腹中大轉,腸鳴,從大便利下,腳膝及蹄上下先皺起,漸漸消至腹。如一次消不盡,再服一劑。以田螺二枚,滾酒內渫熟,食之即止。後以溫粥調養而安。
此方治一切水氣濕發腫效。
三因消腫丸,治水腫喘滿,小便不利。
滑石,木通,白朮,黑醜(炒),茯苓,半夏,陳皮(各一錢),木香,瞿麥,丁香(各五分)
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五十丸,燈心麥門湯下。
葶藶丸,治湧水,證如溢囊裹里漿,或遍身腫滿,按腹不堅,疾行則濯濯有聲,或喘咳不定。
葶藶(炒),澤瀉,椒目,桑白皮,木豬苓,杏仁(各五錢)
上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二三十丸,蔥白湯下,不拘時服,以利為度。
《局方》,神助散,治十種水氣,面目四肢浮腫,以手按之,隨手而起,咳嗽喘急,不得安臥,小便赤澀,大便不利。
黑醜末,澤瀉(各一兩),椒目(一兩半),豬苓(二兩),葶藶(三兩)
上為末,蔥白三莖,水煎,入酒,調服三錢。
薏苡根散,治水腫。
薏苡根(君),木香,檳榔,黑醜
上為末,酒調服妙。
《聖惠》,氣寶丸又名順氣丸。)治腰脅俱病,如抱一甕,肌膚堅硬,按之如鼓,腳腫不能屈伸,自頭至膻中,瘦脊露骨,胸膈痞悶,四肢無力。
木香,茴香(炒),羌活,木瓜,川芎,當歸,陳皮(炒),檳榔,地骨皮(各一兩),大黃(一兩半),黑醜(二兩),皂角(四兩)
上為末,熬皂角膏為丸,梧子大,每六十丸,溫酒下。
一方無木瓜,生薑燈心湯下,治一切氣血凝滯,風毒熾盛,腳氣走注,作腫,或大便閉,腳氣入腹,滿悶,寒熱往來,狀如傷寒,並宜服之。
《簡易方》治水蠱,不問年月深者。
大戟,當歸,陳皮(各一兩)
水二升,煮七分,頓服,利二三斗即愈。
《元戎》方,治十種水氣垂死。
鯉魚一頭,重一斤者,和蔥白、冬瓜羹食之。
又治鼓氣方
滑石,輕粉(各一錢),槐花(一錢半)
上不犯鐵氣,為細末,生地黃自然汁,生薑自然汁,停滴在藥中,為丸,梧桐子大,一日服三丸,次日服四丸,五日以來,早晨只一服,用生地黃汁,溫送下。小便中水盡為度。得睡後,日服嘉禾散十日,永不再發。
【治陰水腫之劑】
五皮散,治風濕客於脾經,氣血凝滯,以致面目俱浮,四肢腫滿,心腹膨脹,上氣喘促。
五加皮,地骨皮,生薑皮,大腹皮,茯苓皮
水煎,熱服。
一方加牽牛。《澹寮方》無地骨皮、五加皮,加陳皮、桑白皮。
白朮木香散,治腫滿喘嗽,欲變成水病者,不能食,不能臥,小便秘。
白朮,豬苓,甘草,澤瀉,赤茯苓(各五錢),木香,檳榔(各三錢),橘紅(二兩),官桂(二錢),滑石(三兩)
上每服一兩半,生薑三片,水煎溫服。一方加木通。
《拔萃》,聖靈丹,治脾肺有濕,喘滿,風盛,小便赤澀。
苦葶藶(炒四兩),防己(二錢),赤茯苓(麵炒),木香,檳榔,木通,人參(各一錢五分)
為末,以棗肉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桑白皮湯下。
續隨子丸,治通身虛腫,喘悶不快。
人參,防己,赤茯苓(麵炒),續隨子,木香,檳榔,海金沙(另炒。各五錢),苦葶藶(四兩)
為末,棗肉丸,梧子大,每五十丸,桑皮湯下。
退腫搨氣散,治積水驚水,或飲水過多,停積於脾,故四肢腫而身熱。用藥惟內消,其腫自退。
赤豆,陳皮,蘿蔔子,甘草(炙。各五錢),木香(二錢半)
每服一兩,生薑三枚,棗一枚,水煎,食前服。
復元丹,治水腫,皮膚盈溢,心腹堅脹,喘急,不得正偃,正偃則咳嗽,腿腹冷,口苦,舌乾,小便不利,夢中虛驚,不得安臥。
附子(炮),木香(煨),茴香(炒),川椒(炒,去汗),獨活,厚朴,白朮(炒),吳茱萸(炒),桂心(各一兩),澤瀉(一兩半),肉果(煨),檳榔(各五錢)
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紫蘇湯下,一日三服。先便,旋利如傾,次乃腫潰喘止。此藥能助真火以養真土,運樞機。禁欲、絕鹽半年,乃不再作。
當歸散,治同前。
川歸,赤芍藥,牡丹皮,白朮,赤茯苓,陳皮,檳榔,木香,桂心,木通(各等分,為末)
腳膝頭面腫,大小便不快,每服二錢,水一盅,紫蘇葉二片,木瓜一片,同煎八分,溫服,日三服。稍覺愈,只早晚二次,但覺氣下小便長是效。臟虛去檳榔。臍凸加大腹皮、豬苓各一兩。忌雞、魚、肉、酸鹹之物及海味。
大半夏湯,治土不能制水,水漬於腸胃,溢於皮膚,漉漉有聲,怔忡喘息,名曰水脹。
橘紅,半夏,茯苓,甘草,桔梗,檳榔
等分,每服五錢,姜三片,水煎服。
赤茯苓丸,治同上。
木香(五錢),苦葶藶(炒,四兩),防己(二兩),赤茯苓(二兩)
為末,棗肉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桑皮湯下。
人參葶藶丸,治一切水腫,及喘滿不可當者。
人參(一兩),苦葶藶(炒,四兩)
為末,棗肉丸,梧子大,每三十丸,桑白皮湯下。
神秘湯,治水氣上乘於肺,肺得水而浮,水腫,不臥,臥則喘。
白茯苓,木香(各五錢),桑白皮,紫蘇葉,陳皮,人參(各七錢)
姜七片,水三盅,煎蠱半,食後分五服。
無礙丸,治脾病橫流,四肢腫滿。
木香(半兩),蓬朮(炮),三稜(炮),檳榔,郁李仁(炮,去皮。各一兩),大腹皮(二兩)
為末,麥芽麵糊為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生薑湯吞下。
香蘇散,治水氣虛腫,小便赤澀。
陳皮(去白,一兩),防己,木通,紫蘇葉(各五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姜三片,水煎食前服。
小葶藶丸,治腫滿腹大,四肢枯瘦,小便澀濁。
甜葶藶(炒),薺菜根(等分)
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陳皮湯嚼下。只三丸,小便清數病愈。
牡蠣澤瀉散,治脾胃氣虛不能約制腎水,水溢下焦,腰以下腫。
牡蠣(炒),澤瀉,蜀椒(洗去腥),葶藶(炒),瓜蔞根,白商陸根,海藻(洗)
等分,為末,白湯調服方寸匕。小便利,止後服。
疏鑿飲子,治水氣遍身浮腫,喘呼氣急,煩渴,大小便不利,服熱藥不得者。
澤瀉,赤小豆,白商陸,大腹皮,茯苓皮,羌活,椒目,木通,秦艽,檳榔(等分)
姜五片,水煎服。
大橘皮湯,治濕熱內攻,腹脹,水腫,小便不利,大便滑泄。
陳皮(一兩半),木香(二錢半),滑石(六兩),檳榔(三錢),茯苓(一兩),豬苓,白朮,澤瀉,肉桂(各五錢),甘草(三錢)
生薑五片,水煎服。
實脾散
厚朴,白朮,木瓜,附子(炮),木香,茯苓,大腹皮,草果仁,乾薑(炮。各一兩),甘草(炙,五錢)
姜五片,棗一枚,水煎服。
加味枳朮湯,治氣為痰飲所隔,心下堅脹,名曰氣分。
枳殼,白朮,陳皮,檳榔,桔梗,木香,桂,紫蘇梗葉,五靈脂(炒。各二分),半夏,茯苓,甘草(各一分半)
姜三片,水煎服。
調榮散,治瘀血化為水,四肢浮腫,皮肉赤紋,名曰血分。
細辛,莪朮,桂,赤芍,川歸,川芎,玄胡索,白芷,大腹皮,桑白皮,檳榔,瞿麥穗,陳皮,赤茯苓,葶藶(炒),大黃(煨。各一分),甘草(炙,一分半)
每服五錢,薑棗煎,食前服。
大豆湯,治風水,通身腫,百節痛,惡風,自汗,眼合不得,短氣欲絕,其脈浮。
大豆,杏仁(去皮尖,炒),麻黃,防風,防己,豬苓(各四兩),澤瀉,黃耆,烏頭(炮。各三兩),半夏,茯苓,白朮(各五兩),甘遂(炒),甘草(炙。各一兩)
每服五錢,姜七片,水二盅,酒半盅,煎一盅服。以大小便利為度,如不利,加生大戟五兩,葶藶炒香,二兩,無不利矣。內甘遂、甘草本相反,故用之以成功,屢試屢效,非泛常所可測也。
澤漆湯,治石水,四肢瘦,腹腫,不喘,其脈沉。
澤漆(洗去腥,五兩),桑白皮(六兩),射干(米泔水浸),黃芩,茯苓,白朮(各四兩),澤瀉,防己(各二兩)
每服五錢,水三盅,先用黑豆一合,煎至二蠱,入藥同煎七分,空心食前服,一日三次。
附子綠豆湯,治寒客皮臉,殼殼然而堅,腹大身腫,按之陷而不起,色不變,病名膚脹,一劑未知再作。
大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臍),綠豆(二兩),生薑(一兩,切)
水二盅,煎一盅,分三服,空心,午晚各一服。
葶藶防己丸,治面目浮腫,肺氣喘咳不安,小便赤澀。
防己(一兩),木通,葶藶,杏仁(去皮尖,麩炒),貝母(煨,各一兩)
上為末,棗肉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遠服,桑白皮煎湯送下。
酒腫丸,治酒腫,及脾虛發腫。
蘿蔔(十枚),皂角(五枚)
二味用水煮乾,去皂角,將蘿蔔搗爛,蒸餅糊為丸,芡實大,蘿蔔煎湯,如意送下。
犀牛湯,治結陽症,四肢腫滿,熱菀不散,或毒攻注。
犀角,玄參,連翹,柴胡(各五分),升麻,木通(各一錢),沉香,射干,甘草(炙。各七分),芒硝(三錢),麥門冬(三錢)
分二服,水煎。
消腫湯,治水腫喘滿。大小便不利。
白朮,山梔(各五錢),赤茯苓,蘿蔔子(各三錢),葶藶,椒目,蘇子(各一錢),沉香(三分),木香(五分),水煎服。
又方,繼前服。(已上二方神效。)
葶藶(二錢),椒目(一錢),豬苓(一錢半),澤瀉(八分),蔥白(三根)
水煎,吞,牽牛末為丸,則大小便俱通。
二奇方
白朮(五錢),滑石(三錢)
水煎服,七服全愈。
白茯苓湯,治水腫,開鬼門,潔淨府。(《機要》方。)
白茯苓,澤瀉(各二兩),郁李仁(五錢)
水煎,臨服入生薑自然汁服。或作粥飯,或和麵作粿食之,五七日後,俟脹下,乃與白朮散。
又方
大田螺,大蒜,生車前草,和研為膏,作大餅,敷於臍上,少頃水從小便出,數日愈。
《病機》,白朮散,服前白茯苓湯利後,以此補之。
白朮,澤瀉(各五錢)
為末,以茯苓三錢煎湯調下,或丸服亦可,每三十丸,從少至多,後以黃耆建中湯之類調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