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玄珠》~ 第二卷 (11)
第二卷 (11)
1. 明濕篇
每服七錢,入姜水煎服。
葶藶木香散,治濕熱,內外餘熱,水腫腹脹,小便赤澀,大便瀉。
葶藶,茯苓,豬苓,白朮(各一兩),木香(五分),澤瀉,木通,甘草,桂枝(各五錢),滑石(三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五錢,白湯調下。
劉河間曰:若小便不得通利而反轉泄者,乃濕熱痞悶極深,而攻之不開,是能反為注泄,此正氣已衰,而多難救,慎不可與此也。然當滋其化源。
東垣清燥湯,表裡有濕熱,痿厥癱瘓,不能行走,或足踝膝上皆腫痛,口乾瀉痢。(方在注夏。)
【吐劑】
瓜蒂散,治中寒濕,頭痛,面黃,鼻塞,煩而脈大。
瓜蒂一味為末,以少許吹入鼻中,黃水自出。
〔按〕濕盛,致痰液留膈上,肩背重痛麻痹者,宜此吐之。
【攻下之劑】
宣明三花神佑丸,治一切水濕,腫病,大腹實脹,喘滿。
舟車丸
大黃(二兩),甘遂,大戟,芫花,青皮,陳皮(各一兩),牽牛,木香(各半兩)
為末,滴水丸,如梧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白湯下。
浚川散
大黃(煨),郁李仁(各二兩),甘遂(一兩),芒硝(半兩),牽牛(頭末,四兩)
上為末,薑湯調下,空心,臨臥,隨症加減服。
導水丸,濕熱內郁,胸膈痞滿,鼽衄,口舌生瘡,咽喉不利,牙疳,齒蝕,口臭,或遍身生濕瘡乾疥,睡語咬牙,驚惕,怔忡,大小便滯澀,風熱酒毒,蘊熱等症。
大黃,黃芩(各二兩),牽牛(頭末),滑石(各四兩)
為末,水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臨時隨證加減。
除濕丹,諸濕相搏,腰膝重痛,足脛浮腫,筋脈緊急,津液凝澀,便溺不利。
檳榔,甘遂,威靈仙,赤芍,澤瀉,葶藶(各二兩),乳香,沒藥(各一兩),牽牛(五錢),大戟(炒,三兩),陳皮(四兩)
上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溫水下。
劉宗厚曰:按此出太陽例藥,諸濕鬱滯於表裡,重痛沉著,非此不能除。但不病即止,虛弱者當慎。
東垣海金沙散,脾濕太過,遍身腫滿,喘不得臥,及腹脹如鼓。
牽牛(微炒,一兩半),甘遂(五錢),白朮(一兩),海金沙(三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煎逆流水調下,得利止後服。
聖靈丹,脾肺有濕,喘滿腫盛,小便赤澀。
苦葶藶(炒,四兩),漢防己,木香,茯苓(寒食麵包煨),木通,人參(各二錢半)
上為末,棗肉為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桑白皮湯下。
續隨子丸,肺經有濕,通身虛腫,滿悶不快,或逆或喘。
人參,防己,赤茯苓(如上煨),檳榔,木香(各五錢),葶藶(炒,四兩),續隨子(一兩),海金沙(半兩)
為末,棗肉丸,梧子大,每三十丸,桑皮湯下。
白話文:
明濕篇
每次服用七錢,加入生薑水煎煮後服用。
葶藶木香散,可以治療濕熱引起的內外餘熱、水腫腹脹、小便赤澀、大便稀瀉等症狀。
藥方組成:葶藶子、茯苓、豬苓、白朮(各一兩)、木香(五分)、澤瀉、木通、甘草、桂枝(各五錢)、滑石(三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到五錢,用白開水調服。
劉河間說:如果小便無法順暢排出反而導致腹瀉,這是因為濕熱積聚在體內太深,用藥攻伐也無法打開,才會反過來造成腹瀉。這表示正氣已經衰弱,難以救治,要謹慎不可以服用此藥。應當滋養身體的化生之源。
東垣清燥湯,可以用於治療表裡都有濕熱、導致肢體痿軟無力、癱瘓無法行走、或腳踝膝蓋腫痛、口渴腹瀉等症狀。(此方在注夏篇中。)
【催吐劑】
瓜蒂散,可以治療因中寒濕引起的頭痛、面色發黃、鼻塞、煩躁不安、脈象洪大等症狀。
用瓜蒂單味藥研磨成粉末,少量吹入鼻中,黃色黏液就會從鼻中流出。
[說明] 濕氣過盛,導致痰液停留在膈膜上,引起肩背部沉重疼痛麻木時,適合用催吐的方法來治療。
【攻下之劑】
宣明三花神佑丸,可以治療各種水濕引起的腫脹病症、腹部脹滿、喘氣等症狀。
舟車丸
藥方組成:大黃(二兩)、甘遂、大戟、芫花、青皮、陳皮(各一兩)、牽牛子、木香(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滴製成藥丸,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六七十丸,用白開水送服。
浚川散
藥方組成:大黃(煨過)、郁李仁(各二兩)、甘遂(一兩)、芒硝(半兩)、牽牛子(頭末,四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生薑水調服,空腹或睡前服用,並可根據病情調整藥量。
導水丸,可以用於治療濕熱內鬱、胸膈痞悶、鼻出血、口舌生瘡、咽喉不利、牙齦潰爛、牙齒腐蝕、口臭,或全身生濕瘡乾疥、說夢話磨牙、驚恐不安、心悸、大小便不暢、風熱酒毒、蘊積熱邪等症狀。
藥方組成:大黃、黃芩(各二兩)、牽牛子(頭末)、滑石(各四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製成藥丸,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白開水送服,並可根據病情調整藥量。
除濕丹,可以用於治療各種濕邪交織、引起的腰膝沉重疼痛、腿腳浮腫、筋脈緊繃、體液凝滯、大小便不利等症狀。
藥方組成:檳榔、甘遂、威靈仙、赤芍、澤瀉、葶藶子(各二兩)、乳香、沒藥(各一兩)、牽牛子(五錢)、大戟(炒過,三兩)、陳皮(四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糊狀物製成藥丸,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五七十丸,用溫水送服。
劉宗厚說:這個藥方是出自治療太陽經病症的例子,各種濕邪停留在體表和體內,導致沉重疼痛,非用此藥不能去除。但不生病就應該停止服用,體虛的人應當謹慎。
東垣海金沙散,可以治療脾臟濕氣太重、導致全身腫脹、喘氣無法躺下、以及腹部脹大如鼓等症狀。
藥方組成:牽牛子(微炒,一兩半)、甘遂(五錢)、白朮(一兩)、海金沙(三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煎好的逆流水調服,腹瀉停止後就不要再服用。
聖靈丹,可以治療因脾肺有濕引起的喘氣、腫脹、小便赤澀等症狀。
藥方組成:苦葶藶(炒過,四兩)、漢防己、木香、茯苓(用寒食麵包包著煨過)、木通、人參(各二錢半)。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棗肉製成藥丸,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三十丸,用桑白皮湯送服。
續隨子丸,可以治療因肺經有濕引起的全身虛腫、胸悶不適、或氣逆喘息等症狀。
藥方組成:人參、防己、赤茯苓(如上法煨過)、檳榔、木香(各五錢)、葶藶子(炒過,四兩)、續隨子(一兩)、海金沙(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棗肉製成藥丸,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三十丸,用桑皮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