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赤水玄珠》~ 第五卷 (2)

回本書目錄

第五卷 (2)

1. 論水氣證治大法

《內經》曰:不從毫毛,病生於內者,陰氣內盛,陽氣竭絕,不得入於腹中,故言五臟陽以竭也。津液者,水也。充郭皮中,陰蓄於內,水氣脹滿,上攻於肺,肺氣孤危。魄者肺神,腎為水害,子不救母,故云其魄獨居也。夫陰精損削於內,陽氣耗減於外,則三焦閉溢,水道不通,水滿皮膚,身體否腫,故云形不可與衣相保也。凡此之類,皆四肢脈數急而內鼓動於肺中也。

肺動者,謂氣急而咳也。如是者,皆水氣格拒於腹膜之內,浮腫施張於身形之外,欲窮標本,其可得乎。平治權衡,謂察脈浮沉也。脈浮為在表,脈沉為在裡,在裡者泄之,在表者汗之。故云開鬼門,潔淨府也。去菀陳莝,謂去積久之水物,猶如草莝之不可留於身中也。

劉宗厚曰:按經論水氣證治,至為機密,故云開鬼門,潔淨府。然鬼門者,猶幽玄之謂,有毛竅,而不見其開闔,邪氣感入,邪與正相搏,毛竅開塞,而寒熱作,為病客於表,故宜發汗,遣邪氣以開鬼門也。此亦發汗之別稱,泄諸病在表之通例也。淨府者,謂膀胱內無入孔而外有出竅,為清淨津液之府,憑腎氣藏氣化水穀之精,而滲入脬中,氣約成溺出也。夫腎主下焦,司闔闢,開竅二陰。

肺脾之氣,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氣化水行而自清淨,否則便澀,或濁或淋,為水氣溢於腠理,為膚腫諸病。若宛屈陳莝,壅滯於身中,當泄去是物而潔淨,宜此二法。在表者汗之,在裡者泄之,權衡於治也。雖然經雲水病本之於肺腎二經,而古今方論,並不以治水獨瀉腎氣為說者何?蓋腎陰奉行降令,為生化之源,而常不足。至陰精損削於內,生氣不能運化,至為胕腫,其氣索矣。

況肺弱而母氣孤危者乎?故東垣曰:若治以甘淡滲泄陽藥,獨陽無陰,其欲化得乎。此探擷已上治例之妙也。如積飲留飲傷脾,若土之於雨中則為泥矣。或因七情所致,手足太陽俱病,身浮腫似水氣,用燥脾導氣之劑即愈。一則若泥土之得和風暖日,水濕去而陽化,自然萬物生長。

一則肺氣開泄,滲道通利,水氣不濡於脾矣。此正諸濕腫滿,皆屬脾土,諸氣膹郁,皆屬於肺。而與陰陽為病水氣之不同,故亦不待開鬼門,潔淨府而已也。

《原病式》謂水腫為濕熱實甚,故治以辛苦寒藥。蓋以辛散結而苦燥濕,以寒治熱而隨其利,濕去結散,熱退氣和而愈。而謂脾虛不能制水之說為非。

丹溪以水腫由脾虛不能制水,故水漬妄行。當以參朮補脾,使脾健則自能轉運,而水自行。但宜補中行濕利小便為上。

劉宗厚曰:按劉河間以水腫為濕熱。謂在表有熱宜汗,謂在裡有熱宜下。治法宜開鬼門,潔淨府。蓋言有餘之證然也。丹溪以脾虛不能制水,治當補中行濕利小便。蓋言不足之證然也。若夫滋腎制火之說,愚切以為未當。蓋補腎之藥,乃陰滯柔潤,適以滋濕耳。豈理也哉!今治此證,但脾虛受濕為不足所致者,宜燥脾土兼利小便,若非氣鬱飲食濕熱所致者,禁不得妄下,證雖可下,又當權其輕重,不可過用芫花大戟甘遂猛峻之劑。暫時快利,水氣復來,而無以治之也。

少壯充實,脈洪大有力者,當導去其水。年老虛人得此,惟當補中行濕為先。設或元氣下陷者,即又當升提之。

古方十種證候,以短氣不得臥為心水,兩脅疼痛為肝水,大便鴨溏為肺水,四肢苦重為脾水,腰痛足冷為腎水,口苦咽乾為膽水,乍虛乍實為大腸水,腹急肢瘦為膀胱水,小便秘澀為胃水,小腹急滿為小腸水。以此十水為正水。外有風水、皮水、石水、黃汗。風水又風腫、氣腫、血腫。

風腫者,皮粗麻木不仁,走注疼痛。氣腫者,皮厚四肢瘦削,腹脅脹膨。至若煩躁,漱水,迷忘,驚狂,嘔逆,煩悶,皮間有紅縷赤痕者,此血腫也,婦人經脈壅閉,敗血停腐,尤多見此。妊娠亦有氣遏水道而虛腫者,此但順氣安脾,飲食無阻,既產而腫自消。若產後發虛,則虛退而告殂矣。

大抵浮腫之脈帶數,即是虛寒潛止其間,久必沉伏。沉伏則陽虛陰實,為水必矣。而龐然浮腫疼痛,其色始黑,多汗惡風者,屬腎風。(治見風證。)

諸唇黑則傷脾,缺盆平則傷心,臍出則傷肝,足心平則傷腎,背平則傷肺,凡此五傷,必不可治。

大凡水腫,先起於腹,而後散於四肢者生。先起於四肢,而後入腹者死。至若鼓脹,而肚上青筋脹滿,而大便滑泄,久瘧而轉作虛浮,又兼見前五傷則死矣。與夫男從腳上腫而上,女從上腫而下,或肉硬,或掌心平而無紋,皆不治。

2. 論生死脈法

水病脈洪大者可治,微細者不可治。水病脹閉,其脈浮大數者生,沉細虛小者死。水病腹大如鼓,脈虛者死,實則生。

3. 《脈經》敘諸水形症

(原出《金匱要略》)

病有風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黃汗。

寸口脈沉滑者,中有水氣,面目腫大有熱,或身體反重而酸,或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而無大熱者,皆為風水。風水其脈自浮,外症骨節疼痛惡風。

皮水其脈亦浮,外證胕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渴,當發其汗。皮水之為病,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防己茯苓湯主之。

正水其脈沉遲,外證自喘。

石水其脈自沉,外證腹滿不喘。

黃汗其脈沉遲,身發熱,胸滿,四肢頭面腫,久不愈必致癰膿。

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氣,不得臥,煩而躁,其人陰腫。

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轉側,脅下腹痛,時時津液微生,小便續通。

肺水者,其身腫,小便難,時時鴨溏。

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氣,小便難。

腎水者,其腹大臍腫,腰痛,不得溺,陰下濕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麵瘦。

里水者,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也。

仲景曰:諸水身半以下腫者,當利小便,身半已上,當發汗。經云:身半以上,天氣主之,身半以下,地氣主之。天氣主之者,其在皮也,故汗而發之。

問肌肉之外,皮膚之裡,首至足,一身皆腫者,當作何治?答曰:亦宜汗之也。與身半以上同法。身半以上汗之者,尺寸之天地也。故汗之。肌肉之外,皮膚之裡,一身盡腫者,從天而汗之,此表裡之浮沉。凡治之法,當如是也。肺心肝腎,中州已上,俱宜汗,中州以下,皆宜汗。如小便利而渴,不宜汗,不宜下,以其重亡津液故也。

王海藏曰:觀高低、內外、輕重、表裡,隨經補瀉,要當謹察肺胃腎三經,病即瘥也。

夫水氣者,胃土不能制腎水,逆而上行,傳入於肝,故令人腫。治者惟知泄水而不知益胃,故多下之,強令水出,不依天度流轉,故胃愈虛,食不滋味,則發而不能治也。莫若行其所無事則為上計,不可不知。

凡補胃不可使之壅滯,如本草敘赤小豆治水腫,通氣補脾胃之類是也。

羅太無治許魯齋藥案云:魯齋年五十八,面目肢體浮腫,大便溏多,腹脹腸鳴時痛,飲食減少。脈得弦細而緩。年少時多服牽牛、大黃藥,面目四肢時有浮腫,今因陰雨,故大發。予曰:營運之氣,出自中焦者,胃也。胃氣弱不能布散水穀之氣,營養臟腑經絡皮毛,故氣行而澀,為浮腫。

大便溏多而腹脹腸鳴,皆濕氣勝也。四時五臟皆以胃氣為本,五臟有胃氣則和平而安,若胃氣虛弱,不能運動滋養五臟,則五臟脈不和平。本臟之氣盛者,其脈獨見,輕則病過,甚則病死。故經曰:真臟之脈弦,無胃氣則死。今幸未至於甚,尚可調補。人知服牽牛大黃,為一時之快,不知其為終身之害也。

遂以平胃散白朮茯苓、草豆蔻仁,數服,而腹脹、溏泄、腸鳴時痛皆愈,飲食進。止有四肢浮腫,以導滯通經湯主之,良愈。

導滯通經湯,治脾濕而氣不宜通,面目手足浮腫。

陳皮,白朮,桑白皮木香(各五錢),茯苓(一兩)

上每服六七錢,水煎,食前服。(霖雨時加澤瀉一兩。)

丹溪治水腫,多以二陳加白朮、人參蒼朮為主,佐以黃芩、麥冬、炒梔子制肝木。若腹脹少佐以厚朴。氣不運加木香、木通。氣若陷下,加升麻柴胡提之,隨病加減,必須補中行濕。二陳治濕加升提之藥,能使大便潤而小便長。產後必須以大補血氣為主,少佐蒼朮、茯苓,使水自降。

用大劑白朮補脾,若壅滿用半夏、陳皮、香附監之。有熱當清肺金,麥門冬、黃芩之屬。一方用山梔去皮取仁炒,槌碎,米湯送下一抄,若胃熱病在上者,帶皮用。治熱水腫,山梔子(五錢)、木香(一錢半)、白朮(二錢半),取急流水煎服。水脹用大戟香薷,濃煎汁成膏、丸,去暑利小水。

大戟為末,棗肉丸十丸,泄小水,劫實者。

《綱目》述丹溪治水腫得效法十五條。其法大率以甘草佐白朮、參、陳等劑補中氣為君,木通、滑石、郁李仁、海金砂,行水為臣,厚朴、大腹皮、蘇梗,通滯氣為佐使。如氣不升浮,惡寒脈沉者,探吐以提之。頭面光腫,加麻黃微汗之。挾積氣者,佐以保和、溫中、抑青等丸磨之。挾熱者,佐以黃芩之類清之。挾瘡癰者,佐以連翹犀角散之。而隨證加減也。

仲景曰:寸口脈沉而遲,沉則為水,遲則為寒,寒水相搏,跌陽脈伏,水穀不化。膽氣衰則鶩溏,胃氣衰則身腫。少陰脈細,男子則小便不利,婦人則經水不通。經為血,血不利,則為水,名曰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