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赤水玄珠》~ 第二十一卷 (5)

回本書目錄

第二十一卷 (5)

1. 胎氣上逼(子懸也。)

妊娠將養如法,則血氣調如,胎得其所,而產亦易,否則胎動氣逆上逼,臨產亦難,甚至危矣。

陳良甫云:治一婦人,有孕七個月,遠歸忽然胎上衝心而痛,坐臥不安,兩醫治之無效,遂說脫已死矣。用蓖麻子研爛加麝香貼臍中以下之,命在垂亡。召陳診視,兩尺脈絕,他脈平和。陳問二醫作何症治?答曰:死胎也。陳曰:何以知之?曰:兩尺脈絕,是以知之。陳曰:否,此子懸也。

若是胎死,卻有辯處。面赤舌青,子死母活。面青舌赤,吐沫,母死子活。唇口俱青,母子俱死。今面不赤,舌不青,其子未死,是胎上逼心,宜以紫蘇飲治之。至十服,其胎遂不逼不安矣。

紫蘇飲,治妊娠胎氣不和,逼上脹滿疼痛。(謂之子懸。)兼治臨產驚恐氣結,連日不下。

紫蘇葉(一兩),大腹皮人參川芎陳皮白芍(各五錢),當歸(三錢),甘草(一錢)

上銼,分三服,每服加姜四片,蔥白七寸,水煎至七分,空心服。

曾有累日產不下,遍服催生藥不效,此必坐草少早,心存一點畏懼,氣結而不行,非不順也。《素問》云:恐則氣下。蓋恐則精神怯,怯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氣乃不行,得此藥一服便產。及治妊娠六七月子懸,每用此數數有驗。不十服,胎便近下而安。

《大全》方,治胎上逼煩悶,並治胎動困篤。

蔥白二七莖,濃煮汁飲之。若胎未死則安,已死即下,如未效再服。若唇口青黑,手足厥冷,須佐以當歸湯。(《本草》云:蔥白通陽氣安胎,此方神妙,脈浮滑者宜之。)

當歸湯,治胎動煩躁,或生理不順,唇口青黑,手足厥冷。

人參,當歸,阿膠(炒),炙甘草(各一錢),蔥根(連白一握)

上水四碗,煎四味,減半去渣,入蔥再煎至一碗,分二服。

薛氏云:一妊婦,每因恚怒,其胎上逼,左關脈弦洪,乃肝火內動,用小柴胡茯苓枳殼、山梔而愈。但體倦不食,用六君子調養脾土,加柴胡、枳殼調和肝氣,乃瘥。

又一妊婦,胎上逼,胸滿噯氣,飲食少思,此脾氣鬱滯,用紫蘇飲,頓安。又用四君子加枳殼、柴胡、山梔而瘥。

大聖散,治妊娠怯悸,夢驚,心腹脹滿,連臍急痛。

白茯苓,川芎,麥冬,黃耆(炒),川歸(各一錢),人參,炙甘草,木香(各五分),加生薑,水煎服。

白朮湯,妊娠遍身痛,或衝心欲死,不能飲食。

白朮(五兩),黃芩(二兩),芍藥(四兩)

上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緣胎有水,致痛兼易產。

2. 妊娠心腹痛

妊娠心腹痛,或宿有冷疾,或新觸風寒,或痰飲相搏。或痛傷胞絡,必致動胎,甚則傷墮。

妊娠卒心痛氣欲絕。

川芎當歸茯苓厚朴(制。各一錢),水煎服。

當歸芍藥湯,妊娠心腹急痛,或去血過多而眩暈。

白芍(炒),當歸,茯苓,白朮(炒),澤瀉(各一錢),川芎(二錢),上水煎服。

阿膠散,治胎痛腹痛。

白茯苓,白朮(炒),川芎,阿膠(炒。各一錢),當歸,陳皮(各二錢),甘草(炒,三分)

上薑棗,水煎服。

熟艾湯,治妊娠心腹痛,或吐血衄血。熟艾如拳大,水煮,服之效。中惡亦妙。

有癥者宜去癥(凡胎動多在當臍,今動在臍上,故是癥也。)此癥宜以仲景桂枝茯苓丸主之。

桂枝茯苓丸,妊娠腹痛不能忍,或偶有所傷,胎動不安,命將絕者。砂仁不以多少,連皮炒黑色,或單用仁炒為末,熱酒調下二錢。不飲酒者米飲下。但覺腹中熱,胎已定矣。懸命須臾者,以砂仁湯吞桂枝茯苓丸,又名奪命丸。專治婦人小產下血,子死腹中。其婦憎寒,手指、唇口、爪甲青白,面色黃黑,胎上搶心,悶絕欲死,冷汗自出。或食物,或誤食草藥,傷動胎氣,下血不止。胎或未損者,服此即安。胎已死者,服此即下。腐爛者亦能取下。此方原系異傳,丹溪亦稱其神。此即仲景桂枝茯苓丸,但用淡醋湯嚼下耳。

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去皮尖),赤芍

上各等分,蜜丸,彈子大,淡醋湯嚼下一丸,不知漸至三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