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玄珠》~ 第二十一卷 (4)
第二十一卷 (4)
1. 胎漏下血
(附:卒然下血,下如豆汁。)
《良方》曰:妊娠經水時下,由衝任氣虛不能約制。蓋心小腸二經相為表裡,上為乳汁,下為月水。故妊娠,經水壅之以養胎,蓄之以為乳。若經水時下,名曰胞漏,血盡則斃矣。
丹溪曰:胎漏有因氣虛者,有因血虛者,有因血熱者,不可不察也。
薛氏曰:前症有風熱者,以防風黃芩丸。若因血熱,加味逍遙散。血虛,二黃散。血去太多,八珍湯,未應,補中益氣湯。若因肝火,用柴胡山梔散。脾虛,加味歸脾湯。若因事下血作痛,八珍湯加阿膠、熟艾。脾胃虛者,補中益氣湯加五味子。下陷者倍升麻、柴胡。晡熱內熱,用逍遙散。亦有血氣盛,養胎之外而有餘者,不必服藥。
卒然下血,《良方》謂冷熱不調,七情失宜,氣血不和所致。若傷於胎則痛,血去多則墮矣。
薛氏云:前症氣怒者,小柴胡湯。風熱,用一味防風丸。血熱,用一味子芩丸。脾氣虛,六君子湯。中氣下陷,補中益氣湯。
一婦妊娠六月,每怒下血,甚至寒熱,頭痛,脅脹,腹痛,作嘔少食。予謂寒熱頭痛,乃肝火上衝,脅脹腹痛,乃肝氣不行。作嘔食少,乃肝侮脾胃。下血,乃肝火血熱。用小柴胡加芍藥,炒黑山梔、茯苓、白朮而愈。訶子能止胎漏,及胎動欲生,脹悶氣喘。
安胎散,治卒然腰痛下血。
熟地,艾葉,白芍(炒),川芎,黃耆(炒),川歸,阿膠(炒),甘草(炙),地榆(各五分)
加薑、棗,水煎服。
子芩丸,治肝經有熱妄行。用細條芩沉實者,炒為末,每服一錢,以鐵秤錘燒赤,淬酒,熱調服。若脾胃虛者,不宜用。
防風丸,治肝經有風,血因妄動而不歸經。防風為末,每服一錢,白湯調下。
防風黃芩丸,治肝經有風熱致血崩,便血尿血。用條芩(炒焦)、防風,等分,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前,米飲或酒下。
二黃散,治胎漏下血,或內熱晡熱,或頭痛頭暈,煩躁作渴,或脅肋脹痛等症。
生地、熟地為末,每用三錢,煎白朮枳殼湯調服。(二黃杵膏為丸尤妙,庶不枯槁而有力也。)
芎歸膠艾湯,妊娠下血腹中痛,為胞阻,以此安之。
艾葉,阿膠(炒),川芎,當歸(各三兩),甘草(一兩)
上細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內膠溶盡,分三服。
立聖散,治妊娠下血不止。
雞肝三枚,用酒一升,煮熟,頓食之大效。
阿膠散,妊娠無故下血不止。
阿膠三兩,炒,為末,酒一升半,煎令溶,一服愈。
又方,治血熱下血,及胎漏下血不止。
阿膠二兩,為末,生地黃半斤,搗取汁。
以清酒三升,絞汁,分三服。
又方,治胎漏下血不止,胞干即死,宜急治之。
生地黃汁(一升),陳酒(五合)
同煎三五沸,溫三服,以止為度。
枳殼湯,治虛熱胎漏下血,或因事下血。
枳殼,黃芩(各半兩),白朮(一兩)
水煎,食前分三服。
《本事方》治胎下血不止。桃奴(桃樹上幹不落桃子是也。)燒存性,為末,水調服妙。
妊娠胎漏下黃汁,或如豆汁、白漿,或如赤豆汁。予歷見此症,不早治,其胎必墮。
《大全》方,治妊娠忽然下黃汁,如膠,或如豆汁,胎動腹痛,乃氣虛也。
糯米(五升),黃耆(六兩)
水七升,煎取二升,分四服。
薛氏云:若肝脾濕熱,用升陽除濕湯。肝脾風熱,加味逍遙散。肝脾鬱怒,加味歸脾湯。脾胃氣虛,用錢氏白朮散。若脾氣下陷,補中益氣湯。風入腸胃,用胃風湯。
東垣,升陽除濕湯,治婦人女子,漏下惡血,月事不調,或暴崩不止,多下水漿之物。皆由飲食失節,或勞傷形體,或素患心氣不足,因飲食勞倦,致令心火乘脾,其脈緩而弦急,按之洪大,皆脾土受邪也。
柴胡,羌活,蒼朮,黃耆(炒。各錢半),防風,升麻,甘草(炙),藁本(各一錢),蔓荊子(七分),獨活,當歸(各五分)
上水煎,食前服。
胃風湯,治風邪乘虛客於腸胃,水穀不化,泄瀉下注,腹脹虛滿,腸鳴作痛,及腸胃虛熱,下如豆汁或瘀血,日夜無度。
人參,白朮,茯苓,川芎,川歸,白芍,桂皮,粟米
上水煎,食遠服。
銀苧酒,治妊娠下黃汁,或如赤豆汁。
苧根(去黑皮),好銀(各一斤)
水九升,煮取四升,每服入酒半升,煎,分二服。
《脈經》曰:婦人懷軀六月、七月,暴下鬥余水,其胎必倚而墮,此非時孤漿預下也。(胎漏下水乃徐徐而下,今暴下而多,故知胎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