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玄珠》~ 第二十一卷 (6)
第二十一卷 (6)
1. 妊娠腰背痛
腎主腰,胎繫於腰,痛甚者,或因勞役傷損則胎墮也。
薛氏曰:若外邪所傷,用獨活寄生湯。勞傷元氣,八珍湯。杜仲、砂仁、膠艾。脾腎不足,以前藥加白朮、補骨脂。氣血鬱滯,用紫蘇飲加桔梗、枳殼。肝火所動,以小柴胡湯加白朮、枳殼、山梔。肝脾鬱結,用歸脾湯加柴胡、枳殼。
一妊婦頸項強直,腰背作痛,此膀胱經風邪所致,用《拔萃》羌活湯,一劑而愈。又用獨活寄生湯及八珍湯,以祛邪固本而痊。
通氣散腎虛腰痛神效。
破故紙炒,為末,空心,每服二錢,嚼胡桃肉半個,以溫酒下。
杜仲丸,治妊娠腰背痛。
杜仲(炒),川續斷(酒浸)
各等分,為末,煮棗肉為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酒或米飲下。
膠艾湯,治腰腹疼痛,胎動欲落,即前妊娠下血安胎飲是也。
熟地,艾葉,白芍,川芎,黃耆,阿膠,川歸,甘草(炒)
各等分,加薑、棗,水煎服。
獨活寄生湯,治足三陰虛,風濕所侵,腰膝歷節作痛。
獨活,桑寄生,續斷(酒炒),杜仲(薑汁炒),細辛,秦艽,牛膝(酒炒),茯苓,白芍(炒),桂心,川芎,防風,人參,熟地,川歸,粉草(炙。各五分),上水煎服。
一婦苦腰痛,數年不愈。用白朮一味,大劑服,不三月而痊。乃胃氣虛閉之症。白朮能利腰臍之血,故安胎而治痛也。
《拔萃》,羌活勝濕湯,治頭疼脊痛,腰似折,項似拔。
羌活,獨活(各一錢),藁本,防風,炙甘草(各五分),川芎,蔓荊子(各二分)
上水煎服,如身重腰沉沉然,是濕熱也。加黃柏一錢,附子五分,蒼朮二錢。
白話文:
[懷孕期間腰背疼痛]
腎臟主管腰部健康,胎兒的承載也與腰相關,如果腰痛非常嚴重,有可能是因為勞累或受傷導致胎兒可能流產。
薛氏指出:如果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傷害,應使用獨活寄生湯。如果是勞累傷害了元氣,則應用八珍湯。杜仲、砂仁、膠艾等草藥也是選擇。若是脾腎兩虛,可將上述藥物加上白朮、補骨脂。若氣血鬱結,可用紫蘇飲加桔梗、枳殼。如果是肝火旺盛,可用小柴胡湯加白朮、枳殼、山梔。肝脾鬱結的情況,則用歸脾湯加柴胡、枳殼。
有一名孕婦頸部僵硬,腰背疼痛,這是膀胱經絡被風邪侵襲所致,服用「拔萃」中的羌活湯後,只喝了一劑就痊癒。之後再服用獨活寄生湯和八珍湯,以排除病邪、鞏固根本,最終康復。
通氣散對於腎虛引起的腰痛有奇效。將破故紙炒至焦黃,磨成粉末,空腹時每次服用兩錢,搭配半顆核桃肉咀嚼,用溫酒送服。
杜仲丸可以治療懷孕時腰背疼痛。杜仲(炒)、川續斷(酒浸),各取相等份量,磨成粉末,用煮熟的棗子肉製成藥丸,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次服用七十粒,可用酒或米湯送服。
膠艾湯可治療腰腹疼痛,胎動不安,這即是前文提到的懷孕出血安胎飲。
熟地、艾葉、白芍、川芎、黃耆、阿膠、川歸、甘草(炒),各取相等份量,加入薑、棗,用水煎煮後服用。
獨活寄生湯用於治療足三陰虛弱,被風濕侵擾,導致腰膝關節疼痛。
獨活、桑寄生、續斷(酒炒)、杜仲(薑汁炒)、細辛、秦艽、牛膝(酒炒)、茯苓、白芍(炒)、桂心、川芎、防風、人參、熟地、川歸、粉草(炙),各五分,用水煎煮後服用。
有一名婦女長期遭受腰痛困擾,多年來未能痊癒。使用大量白朮單一藥材,不到三個月就完全康復。這是因為胃氣虛弱導致的症狀。白朮能促進腰部血液循環,因此能安胎並緩解疼痛。
在「拔萃」中記載,羌活勝濕湯用於治療頭痛、脊椎痛,腰部像要折斷,頸部像被拉扯。
羌活、獨活(各一錢)、藁本、防風、炙甘草(各五分)、川芎、蔓荊子(各二分),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感到身體沉重,腰部沉悶,這是濕熱的徵兆。可加入一錢黃柏、五分附子、二錢蒼朮。
2. 妊娠小腹痛
薛氏曰:一妊婦小腹作痛,其胎不安,氣攻左右,或時逆上,小便不利。用小柴胡湯加青皮、山梔清肝火而愈。後因怒,小腹脹滿,小便不利,水道重墜,胎仍不安。此亦肝木熾盛所致。用龍膽瀉肝湯一劑,諸症頓愈。乃以四君子加柴胡、升麻,以培脾土而安。
龍膽瀉肝湯,治肝經濕熱,兩抝腫痛,或小腹痛、脅痛,小便澀滯等症。
龍膽草(酒拌,炒黃),澤瀉(各一錢),木通,生地,川歸,車前子(炒),山梔(炒),黃芩(炒),甘草(各五分),水煎服。
阿膠散(嚴氏名膠艾湯。),不問妊娠月數深淺,或顛仆,或因毒藥,胎動不安,腰腹疼痛,搶心短氣。
熟地,艾葉,白芍,川芎,黃耆,阿膠,川歸,甘草(炙。各一兩)
上銼,每服五錢,入薑、棗,水煎服。(《金匱》方無黃耆。)
白話文:
【懷孕期間的小腹疼痛】
薛氏說:有位孕婦感到小腹疼痛,胎兒狀況也顯得不穩定,有時氣會攻向身體左右兩側,甚至向上逆流,同時伴有小便不順暢的問題。他使用了小柴胡湯,並加入了青皮和山梔來清除肝火,孕婦的病狀得到了改善。
後來,因為情緒激動,孕婦再次出現小腹脹滿,小便不順,下體有下墜感,胎兒又變得不穩的情況。這同樣是由於肝臟功能過於旺盛導致的。於是,他使用了一劑龍膽瀉肝湯,所有的症狀立刻得到了緩解。接下來,他再以四君子湯為基礎,加入柴胡和升麻,以調理脾胃,確保胎兒的穩定。
【龍膽瀉肝湯】主要治療肝經濕熱所導致的雙腿腫痛,或是小腹痛、脅痛,小便不通暢等症狀。
藥方成分包括:龍膽草(需先用酒浸泡,再炒至微黃)、澤瀉(各一錢)、木通、生地、川芎、車前子(炒過)、山梔(炒過)、黃芩(炒過)、甘草(各五分)。所有藥材用水煎煮服用。
【阿膠散】,無論懷孕月份深淺,或是跌倒、誤食有毒藥物導致胎動不安,腰腹疼痛,呼吸困難。
藥方成分包括:熟地、艾葉、白芍、川芎、黃耆、阿膠、川芎、甘草(需烘烤過)。以上各藥材均為一兩。
將所有藥材切碎,每次取五錢,加入薑、棗,用水煎煮服用。(根據《金匱要略》中的配方,並無黃耆這一項。)
3. 妊娠心腹脹滿
薛氏曰:若外感風寒,內傷飲食,用藿香正氣散。若食傷脾胃,用六君子湯。若陽氣壅滯,用紫蘇飲。
一妊婦,飲食停滯,心腹脹滿,或用人參養胃湯加山楂、青皮、枳殼,其脹益甚,其胎上攻,噁心不食。右關脈浮大,按之則弦。此脾土不足,肝木所侮,用六君子加升麻、柴胡而愈,後小腹痞悶,用補中益氣湯升舉脾氣乃瘥。
白話文:
薛氏表示:如果因為外界風寒侵襲,加上飲食不慎導致身體不適,可以使用藿香正氣散。若是飲食過度傷害脾胃,則適合使用六君子湯。假使是因為陽氣在體內阻塞不通,應該選擇紫蘇飲來調理。
有位孕婦,因飲食積滯造成心腹部脹滿,有人建議她使用人參養胃湯再加入山楂、青皮和枳殼,但這樣反而讓她的脹滿感更嚴重,甚至感到胎兒好像在向上衝擊,產生噁心且食慾不振。經診斷,她的右手關脈呈現浮大,輕壓下則轉為弦狀。這顯示她的脾臟功能較弱,受到肝臟的影響。因此,使用了六君子湯再加入升麻和柴胡,她的病情得到了改善。後來她又出現小腹悶痛的症狀,透過服用補中益氣湯,藉以提升脾氣,最終病情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