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玄珠》~ 第二十二卷 (4)
第二十二卷 (4)
1. 妊娠瘧疾
妊娠病瘧,乃夏傷於暑,客於皮膚,至秋而發,陽盛則熱,陰盛則寒,陰陽相離,寒熱俱作。妊娠而作,多傷於胎。當於瘧症門尋治。
薛氏曰:若木侮土,久而不愈。用六君子為主,佐以安胎藥,乃參三陰三陽經而治之。即瘧症門仲景方,劉守真分經治療法也。
清脾飲,小柴胡湯,逍遙散,補中益氣湯選而用之,極為穩當。黃芩、白朮、陳皮三味煎湯服亦佳。
白話文:
懷孕時得了瘧疾,是因為夏天受了暑熱,侵入到皮膚裡,在秋天就發作了,陽氣旺盛就會感到熱,陰氣旺盛就會感到冷,陰陽兩種能量分開後,會同時出現寒冷和高溫的情況。如果在懷孕期得這種疾病,對胎兒影響很大。應該去查找關於瘧疾的治療方法。薛氏說:如果是肝臟侵犯脾胃,長時間不好轉,可以用六君子加一些保胎草藥來治療,這是根據人體的三個陰經和三個陽經進行治療的方法,也是按照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中的方法以及劉守真的按經絡治療法。可以選擇使用「清脾飲」、「小柴胡湯」、「逍遙散」、「補中益氣湯」等方劑,非常安全可靠。「黃芩」、「白朮」、「陳皮」這三味草藥一起煮水喝效果也很不錯。
2. 妊娠泄瀉
《良方》論曰:妊娠泄瀉,或青或白,水穀不化,腹痛腸鳴,謂之洞瀉。水穀不化,喜飲嘔逆,謂之協熱下利。並以五苓散利小便,次以黃連阿膠丸,或三黃熟艾湯以安之。若瀉黃有沫,腸鳴腹痛,脈沉緊數,用戊己丸和之。噯腐不食,胃脈沉緊,用感應丸下之,後調和脾胃。
若風冷水穀不化,如豆汁,用胃風湯。寒冷臍下陰冷,理中湯、治中湯。伏暑心煩渴、瀉水,用四苓散。傷濕泄瀉,小便自利,用不換金正氣散、胃苓湯。此四症之大略也。仍參泄瀉門互治。
白話文:
古文中提到的是懷孕期間出現的不同型別的拉肚子情況:
- 妊娠期間出現拉肚子的情況,排泄物可能是綠色或者白色,食物沒有被消化掉,腹部疼痛並且伴有腸道蠕動聲,這種情況叫做「洞瀉」。治療方法是服用【五苓散】來幫助排出尿液,然後再使用【黃連阿膠丸】或者是【三黃熟艾湯】來穩定病情。
- 如果拉肚子時排泄物呈現出黃色且帶泡沫,同時伴隨著腸道蠕動聲音以及腹部疼痛,脈搏深沈而快速,可以考慮使用【戊己丸】進行調節。
- 若出現口臭、脹氣、不想吃東西等症狀,而且胃部脈搏深沈而快速,則可考慮使用【感應丸】進行治療。
- 風寒引起的拉肚子,如果排泄物像豆漿一樣未經消化,可以用【胃風湯】進行治療。
- 拉肚子時感到身體發冷,特別是在肚臍下方感覺到冰冷,可用【理中湯】或是【治中湯】進行治療。
- 伏暑引起的心煩意亂、口渴及拉肚子,可用【四苓散】進行治療。
- 受潮溼影響導致的拉肚子,即使小便正常也要考慮使用【不換金正氣散】或【胃苓湯】進行治療。
以上就是對不同類型拉肚子的簡要介紹,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應用這些藥方之前,最好先向專業醫生尋求意見。
生生子曰:前症予見之屢矣,人皆以為小疾,忽而不治,及生子率多虛弱。予侄婦,每懷妊必瀉,治亦不愈,分娩後又自止也。其生子也脆而白無血色,得非胎虛之故歟!予因思之,妊娠則月水蓄之以養胎,血亦濕類也,以停濕故瀉。經曰:濕勝則濡泄是也。治宜健脾燥濕,後孕以白朮、半夏等為丸與之而安。
薛氏曰:按前症,若米食所傷,用六君加穀芽。麵食所傷,六君加麥芽。肉食所傷,六君加山楂。若兼寒熱作嘔,乃肝木侮脾土,用六君加柴胡、生薑。並嘔吐腹痛,手足逆冷,乃寒水侮土,六君加薑桂。不應,用錢氏益黃散。若元氣下陷,發熱作渴,肢體倦怠,用補中益氣湯。
白話文:
生生子說:以前這種病症我已經多次看到了,大家都認為這是一種小病,忽視不去治療,等到生孩子時往往會出現虛弱的情況。我的姪女每次懷孕一定拉肚子,即使治療也不好,但分娩之後就自然停止了。她生的孩子脆弱而且皮膚白沒有血色,難道不是因為胎兒虛弱的原因嗎?我就思考這個問題,懷孕的時候月經血液積聚起來來滋養胎兒,血液也是溼性的東西,由於滯留溼氣所以導致拉肚子。《內經》上說:“溼氣過盛就會引起便溏。”應該使用健脾胃和除溼的方法進行治療,以後懷孕可以用白朮、半夏等製成藥丸服用就能康復了。
薛氏說:按照前面所述情況,如果是吃米飯受損,可以使用六君子加上谷芽;如果吃麪條受損,可以在六君子方劑中加入麥芽;如果吃肉受損,在六君子方劑中加入山楂。如果有寒熱交雜引起的嘔吐,這是肝臟侵犯到脾臟,可使用六君子加上柴胡和生薑。同時伴有嘔吐腹痛、四肢冰冷,這是寒冷侵襲到脾胃,可用六君子加上薑桂。如果不奏效,可以使用錢氏的益黃散。如果元氣下降,出現發燒口渴、身體疲憊的情況,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
若泄瀉色黃,乃脾土之真色,用六君加木香、肉果。若作嘔不食,腹痛惡寒,乃中焦虛寒,用六君加木香、薑、桂。若瀉在五更侵晨,飲食少思,乃脾腎虛弱,五更服四神丸,日間服白朮散。如不應,或愈而復發,或飲食少思,急用八味丸,補右腎以培脾土為善。
厚朴丸,治洞瀉寒中。
乾薑(炮),厚朴(制,等分)
白話文:
如果拉肚子的大便呈現黃色,那是脾胃功能失調所造成的特徵,可以使用含有「木香」和「肉果」成分的藥方;如果出現噁心不想吃東西以及腹部疼痛且怕冷的情況,那可能是胃腸道的功能較差或是身體偏寒性,可以用含有「木香」、「薑」和「桂皮」的藥方來治療。 如果是早上五點左右開始拉肚子,而且對食物沒有什麼慾望,那麼可能就是脾胃和腎臟都比較虛弱了,可以在晚上服用「四神丸」,白天則是服用「白朮散」。如果效果不佳或者症狀反覆發生,或者是對於食物仍然提不起興趣,就應該要考慮使用「八味丸」這種能夠滋養右腎並增強脾胃功能的藥物。 「厚朴丸」是一種能改善長期拉肚子及消化不良問題的藥品,主要由炮製過的乾薑和製作好的厚朴兩種材料組合而成。
為末,糊丸,梧子大,米飲下五十丸。
草果散,治虛寒泄瀉,腹痛無度。
厚朴(薑製,二兩),肉果(麵煨,十枚),草豆蔻(煨,十枚)
每服三錢,水煎服。
白話文:
把藥材磨成粉末,用糊狀物搓成像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50粒,用米湯送服。這是治療虛寒腹瀉、腹部疼痛嚴重的方劑——草果散。藥方包括:厚朴(姜制)兩份,肉果(面炒)十個,草豆蔻(炒)十個。每次服用三錢,用水煮後飲用。
3. 妊娠下痢黃水
妊娠痢疾,宜搜痢疾門參治。而痢黃水,乃脾土虧損,真氣下陷也。當升補中氣,看所兼何症而治之。在臨病制宜,不必拘用阿膠艾葉之類也。
《產寶》方,治妊娠痢黃水。
厚朴(薑汁炒),黃連(各二兩),肉果(五枚)
上水煎,徐徐服,以效為度。
又方,治熱痢。
黃連(一升),黃柏(一升),梔子(二十枚)
每服五錢,水煎。如嘔者加橘紅、生薑。
白話文:
懷孕時得了痢疾,應該參考痢疾專題來治療。如果拉出的是黃色稀便,那是因為脾胃虛弱,正氣下降所致。應提升中焦氣血,根據病情配合其他療法進行治療。在治病過程中要因人而異,不一定要使用阿膠和艾葉等藥物。 《產寶》中的方劑可以治療懷孕期間出現的黃色稀便: 【厚朴】(薑汁炒),【黃連】(各二兩),肉果(五枚) 用水煮沸後慢慢服用,直到痊癒為止。 另一個方劑則可治療熱性痢疾: 【黃連】(一升),【黃柏】(一升),【梔子】(二十枚) 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煮沸即可。若患者有嘔吐現象,可加入【橘紅】和【生薑】一起服用。
又方,妊娠下痢痛。
糯米(一合),當歸(炒),黃耆(各一兩)
水煎,分四服。
臨產下痢,用梔子炒為末,每服二錢,白湯調甚效。
白話文:
另一個方法是治療懷孕時腹瀉疼痛。使用糯米 12 克、熟地黃 6 克和甘草 4 克一起煮成茶飲用。分成四次服用。如果在生產前有腹瀉的情況,可以使用梔子炒至粉末狀,每次服用約 9 公克,加入溫開水攪拌後食用會很有效果。
4. 妊娠大小便不通
大小便不通,由臟腑之熱所致。若大腸熱則大便不通,小腸熱則小便不通,大小腸俱熱,更推其因而藥之。
當歸散,妊娠因怒,肚腹脹痛,四肢浮腫,氣急作喘,大便難,小便澀,產門腫。
當歸(五分),赤茯苓,枳殼(麩炒),白芍,川芎(各一錢),白姜(炮),木香,甘草(各三分)
姜一片,水煎。若氣弱者,枳殼減半。大便秘,加蜜同煎服。
白話文:
如果出現大小便不通的情況,這通常是因為體內臟腑有熱所導致的。如果大腸有熱,那麼就會造成大便不通;如果小腸有熱,那麼就會造成小便不通。若大腸和小腸都有熱,那麼就應該進一步找出病因並對症下藥。
以下是一種名為「當歸散」的方劑,適用於懷孕期間因情緒不穩(如生氣)導致的肚腹脹痛、四肢浮腫、呼吸困難、心跳加速、大便困難、小便不順暢以及產門腫脹的情況。
配方如下:
- 當歸(五分)
- 赤茯苓
- 枳殼(麩炒)
- 白芍
- 川芎(各一錢)
- 白姜(炮)
- 木香
- 甘草(各三分)
使用方法:加入一片薑片,用清水煎煮。對於氣力較弱的人,可減少枳殼的份量至一半。如果遇到大便乾結的情況,可以加入蜂蜜一同煎煮後服用。
妊娠大小便不通,腹脅痞悶,不思飲食。
大黃(炒),木通,檳榔(各一兩),枳殼(麩炒,三錢),訶子(四枚,去核,半生半熟用),大腹子(三枚)
共為末,童便一盞,蔥白七莖,煎六分,調服二錢。
治妊娠小便不利,氣急,服豬苓散不瘥。用甘遂為末,蜜和服豆許,微利之。未利再服,利後仍服豬苓湯。
白話文:
懷孕期間出現排尿或排便困難、腹部和肋骨之間感到阻塞不舒服、不想吃東西的情況。
使用炒過的大黃、木通、檳榔各一兩,麩炒過的枳殼三錢,去掉核心的訶子四個,一半生一半煮熟,以及三個大腹子一起磨成粉末。服用時取一杯兒童的小便,加上七根蔥白熬煮至六分的程度,然後加入兩錢粉末攪拌均勻後服用。
治療懷孕期間排尿不順暢且呼吸急促,若服用豬苓散沒有改善,可以使用甘遂研磨成粉,加蜂蜜混合服用約一個大豆粒大小,如果還沒有得到緩解就再次服用,直到有輕度的拉肚子症狀出現在停止服用並改喝豬苓湯。
豬苓散,治妊娠小便澀痛及胎水。
豬苓去皮,為末,白湯調下一錢,加至二錢,日三服,夜二服。
又方
車前子(一兩),大黃(炒,半兩)
共為末,每服三錢,蜜湯調下。
白話文:
豬苓能治療孕婦小便澀痛和胎水,方法是將豬苓去皮磨成粉,用白湯調和,每次服用一到兩錢,一天三次,晚上兩次。
另外,車前子一兩、大黃炒半兩,混合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三錢,用蜜湯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