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赤水玄珠》~ 第二十二卷 (3)

回本書目錄

第二十二卷 (3)

1. 妊娠時行病

四季之間反常,如春寒夏冷秋熱冬暖,乃非其時而有其氣者,謂時行不正之氣也。感之者,少長三五相似,甚至沿門闔境相類。妊娠患之重者多致損胎。亦當與傷寒熱病參治。

秦艽散,治時氣五六日不得汗,口渴飲水,狂言嘔逆。

秦艽,柴胡(各五分),石膏(一錢),犀角,赤茯苓,前胡,甘草,葛根,升麻,黃芩(各四分)

加淡竹茹,水煎服。

葛根飲子,時氣煩熱,口乾頭疼。

乾葛,麻黃(去根節。各半兩),石膏(一兩),豆豉(一合),白米(半升),梔子(十四粒),蔥白(二莖)

水煎分三服,汗出為效。

消熱飲子,治時氣六七日,大小便不利。

芒硝(一兩,細研),葵子(二兩)

水煎,分三次,以利為效。

人參敗毒散,治四時傷風,頭痛,發熱,咳嗽。此方即倉廩湯減陳倉米是也。

白話文:

[孕期流行性疾病]

在四季交替時,如果出現異常天氣,例如春季寒冷、夏季涼爽、秋季炎熱、冬季溫暖,這都是不合時令的氣候現象,我們稱之為「時行不正之氣」。受到這種異常氣候影響的人,無論年齡大小,症狀往往相似,甚至整個社區內的人都會有相同的病症。對於孕婦來說,若受到這種影響,病情嚴重時可能會導致胎兒受損。在治療上,應參照感冒和熱性疾病來處理。

秦艽散,用於治療因季節性氣候影響,五六天無法出汗,感到口渴想喝水,出現精神混亂、嘔吐等症狀。

藥材包含:秦艽、柴胡(各五分),石膏(一錢),犀角、赤茯苓、前胡、甘草、葛根、升麻、黃芩(各四分)。加入淡竹茹,用水煎煮後服用。

葛根飲子,適用於因季節性氣候影響,感到煩躁、口乾、頭痛。

藥材包含:乾葛、麻黃(去根節。各半兩),石膏(一兩),豆豉(一合),白米(半升),梔子(十四粒),蔥白(二莖)。用水煎煮,分三次服用,若出現出汗症狀,則表示藥效已開始發揮作用。

消熱飲子,適用於因季節性氣候影響,六七天內大小便不通暢。

藥材包含:芒硝(一兩,細研),葵子(二兩)。用水煎煮,分三次服用,以排便順暢為療效的表現。

人參敗毒散,用於治療四季感冒,頭痛、發燒、咳嗽。這個處方即是倉廩湯去掉陳倉米的配方。

2. 過時熱病

冬時觸冒風寒,即病曰傷寒,不即病而毒藏於肌骨之間,至春發為溫病,至夏發為熱病也。妊娠患之,多致墮胎。熱病與暑病相似,但熱病脈實,暑病脈虛,治當審察。

治妊娠熱病,頭痛嘔吐煩悶。

人參(一方無),竹茹,葛根(各一兩),蘆根(二兩),知母(三兩),麥冬(一兩半)

每服五錢,蔥白三寸,水煎服。

梔子仁飲,治病發斑黑色,小便如血,氣喘急,胎欲墮。

梔子,升麻,石膏,生地(各二兩),黃芩(一兩),大青(八錢)

每服五錢,蔥白七寸,豉四十九粒,水煎服。

大黃飲,治熱病六七日,大小便秘澀。

大黃(微炒),石膏(各一兩),知母,前胡,赤茯(各七錢半),梔子,甘草,黃芩(各五錢),生地黃(一兩半)

每服七錢,水煎服。

蘆根湯,治熱病頭痛,心煩嘔吐。

知母(四兩),竹茹(三兩)

每服五錢,生蘆根一握,同糯米一撮,水煎服。

梔子五物湯,治妊婦傷寒,壯熱頭痛。

梔子,前胡,知母(各二兩),黃芩(一兩),石膏(四兩)

每服五六錢,水煎服。

升麻六物湯,治傷寒斑黑溺血。

升麻,梔子(各二兩),大青,杏仁,黃芩(各一兩)

每服五錢,蔥白五寸,水煎服。

又方,伏龍肝為末,每服一錢,水調下。外用水調塗臍下。

又方,蘆根煮汁,時服一盞。

白話文:

[舊時的熱性疾病]

在冬天如果受到風寒侵襲,馬上發病的話稱作傷寒,若當時未立即發病,而寒氣毒素隱藏於肌肉骨骼中,到了春天可能轉變為溫病,到了夏天則可能成為熱病。懷孕期間如果遭受此類疾病,很容易導致流產。熱病和暑病症狀很像,但區別在於熱病的脈象是實的,暑病的脈象則是虛的,在治療時必須仔細辨別。

用來治療懷孕期間的熱病,症狀包含頭痛、嘔吐及煩悶。

藥方成分包括:人參(部分藥方不使用)、竹茹、葛根(各30克)、蘆根(60克)、知母(90克)、麥冬(45克)。

每次服用約15克,加蔥白約7.5釐米,用水煎煮後服用。

梔子仁飲,適用於皮膚出現黑色斑點、小便如血、呼吸急促且胎兒有墮落風險的情況。

藥方成分包括:梔子、升麻、石膏、生地(各60克)、黃芩(30克)、大青(24克)。

每次服用約15克,加蔥白約21釐米、豆豉49粒,用水煎煮後服用。

大黃飲,適用於熱病持續六七天,大小便皆祕結不通的情況。

藥方成分包括:大黃(微炒)、石膏(各30克)、知母、前胡、赤茯苓(各22.5克)、梔子、甘草、黃芩(各15克)、生地黃(45克)。

每次服用約21克,用水煎煮後服用。

蘆根湯,適用於熱病引發的頭痛、心煩及嘔吐。

藥方成分包括:知母(120克)、竹茹(90克)。

每次服用約15克,加上一把生蘆根及一小撮糯米,用水煎煮後服用。

梔子五物湯,適用於孕婦因傷寒引發的高燒及頭痛。

藥方成分包括:梔子、前胡、知母(各60克)、黃芩(30克)、石膏(120克)。

每次服用約15-18克,用水煎煮後服用。

升麻六物湯,適用於傷寒引發的皮膚出現黑色斑點及小便帶血。

藥方成分包括:升麻、梔子(各60克)、大青、杏仁、黃芩(各30克)。

每次服用約15克,加蔥白約15釐米,用水煎煮後服用。

另外一種方法,將伏龍肝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約3克,用水調和吞服。外用可將其用水調和塗抹於肚臍下方。

另一種方法,用蘆根熬煮汁液,隨時可以服用一小碗。

3. 熱病胎死腹中

《良方》曰:熱病以致胎死腹中不能出者,但服黑神散,胎自下矣。

陳無擇先生曰:當視其產母。若面赤舌青,其子已死。面青舌赤,母死子生。唇青吐沫,子母俱死。若雙胎,或一死一活,用黑神散。

薛氏曰:竊謂前症宜補助產母,使其胎自下。黑神散恐大熱,不宜輕用。果胎已死者,用平胃散加朴硝、水銀下之最為穩當。庶不並傷生者。

生生子曰:前症妊母,既因熱傷其胎矣,必其母衝任熱極,營衛枯槁,其胎乃死,猶之藤枯而瓜焦也。仍以熱藥下之,寧不重傷妊母乎?薛公評之當也。而《良方》每每謂妊婦致疾多起於寒,按其逐月所著養胎之方,藉熱藥為主,是亦一偏也。其間豈無挾熱者乎?故丹溪曰虛、曰熱,謂涼血則血循經而胎得以滋養,血熱則沸騰也。

今此症,始既曰熱病胎死腹中矣,又復以熱藥下之,意者恐以死胎不下為急,而不暇顧其母耶?不然,必為用寒涼治熱太過而中氣虛寒,熱劑為不得已用之也。否則何陳無擇之高哲,寧肯從而主之。

黑神散(又名烏金散。)

桂心,當歸,芍藥,甘草(炙),乾薑(炮),生地(各一兩),黑豆(炒去皮,二兩),大附子(炮去皮臍,半兩),為末,每服二錢,溫酒下。

又方,治胎死腹中。紅花酒煮汁濃飲之,二三碗效。

又方,伏龍肝為末,溫酒下二錢,白湯下亦可。

又方,朴硝為末,童便和熱酒調下一二錢立下。

白話文:

《良方》這本書提到,如果因為發燒導致胎兒在母親肚子裡死亡無法出生,只要服用黑神散,胎兒就會自然掉出。

陳無擇先生說,要先觀察產婦的情況。如果產婦臉色紅潤但舌頭呈青色,表示胎兒已經死亡。反之,如果產婦臉色青紫但舌頭紅潤,表示母親可能有生命危險但胎兒還活著。若是嘴脣呈現青色並且口吐泡沫,那麼母親和胎兒都可能無法存活。如果懷的是雙胞胎,其中一個胎兒死了另一個還活著,可以使用黑神散。

薛氏認為,對於這種情況,應該要補充產婦的體力,讓她自然產下胎兒。黑神散可能藥性過熱,不能隨便使用。如果胎兒確實死亡,應該使用平胃散加上朴硝、水銀來排掉胎兒,這樣比較安全,不會同時傷害到活著的胎兒。

生生子指出,如果孕婦因為發燒導致胎兒死亡,這表示母親的衝任脈很可能已經過熱,營養已經耗盡,所以胎兒才會死亡,就像藤蔓枯萎,瓜也會焦爛一樣。再使用熱性的藥物來催產,難道不會更傷害到孕婦嗎?薛氏的評論很恰當。《良方》常常認為孕婦生病多是由於寒冷造成的,但是他們每個月份所列舉的保胎方法,都是以熱性的藥物為主,這也是一種偏見。難道其中沒有因為過熱導致的疾病嗎?因此丹溪曾說,虛弱和過熱,冷卻血液可以使血液順暢流動,胎兒才能得到足夠的滋養,血液過熱會導致沸騰。

對於這個病例,既然已經確定是因為發燒導致胎兒在肚子裡死亡,卻又要使用熱性的藥物來催產,可能是擔心胎兒死亡在肚裡會造成更大的問題,而忽略了母親的健康。或者,可能是先前使用了過多的寒涼藥物治療發燒,導致中氣虛寒,因此不得不使用熱性的藥物。否則,像陳無擇這樣的高明醫生,怎麼可能會主張使用這種方法。

黑神散(又名烏金散)的成分包括桂心、當歸、芍藥、炙甘草、炮乾薑、生地(各一兩)、炒黑豆(二兩)、炮附子(去皮臍,半兩),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溫酒吞服。

另外一個治療胎兒死亡在肚子裡的方法是,用紅花酒煮成濃汁,喝下二三碗就可以看到效果。

還有另一個方法,把伏龍肝磨成粉末,用溫酒吞服二錢,也可以用白開水吞服。

最後一個方法,把朴硝磨成粉末,用熱酒和童子尿調和後服用一二錢,胎兒會立即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