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玄珠》~ 第二十三卷 (1)
第二十三卷 (1)
1. 第二十三卷
2. 產後乍見鬼神
產後如見鬼神,或言語譫妄,皆由血氣虧損,陰虛發熱或瘀血停滯,以致心神煩躁而然也。宜以調經散治之。
薛氏曰:若敗血停滯,用調經散。若血虛發熱,用八珍加炮姜。若心血虛損,用柏子仁散。大抵此證皆由心脾血少所致,但調補胃氣則痰清而神自安矣。若果系鬼祟所附,即灸鬼哭穴可愈。其或不起者,多因豁痰降火攻伐之過也。
一產婦患前症,或用調經散愈而復作,仍服前散益甚,痰涎上湧,朝寒暮熱,乃早用八珍散,夕用加味歸脾湯,各五十餘劑而愈。
調經散,治血虛經閉,心神煩躁,渾身疼痛,或時見怪。
沒藥,琥珀,桂心(各一錢),白芍(炒),當歸(各七分),細辛(五分),麝香(少許)
上為末,每服半錢,薑湯酒各少許調服。
柏子仁散,治產後元氣虛弱,瘀血停滯,狂言亂語。
柏子仁,遠志,人參,桑寄生,防風,當歸(炒),生地,甘草(炙)
各等分,用白羊心一個,水三盞,煮清汁七分,入藥五錢煎服。
白話文:
產後如果突然看到鬼神,或者講話胡言亂語,這都是因為產後身體的血氣損耗,陰虛導致發熱,或是有瘀血停滯在體內,進而讓心神感到煩躁不安。這種情況,應該使用調經散來治療。
薛氏說:如果是因為產後殘留的血液停滯不前,應使用調經散;如果是因為血虛導致的發熱,就應該使用八珍湯再加炮製過的乾薑;如果是心臟的血氣虛損,則使用柏子仁散。大體上,這些症狀都源自心臟和脾臟的血液不足,只要調理和補充胃部的氣力,那麼痰液就會清除,精神也會安定下來。如果真的有鬼魂纏身,可以嘗試灸療鬼哭穴,就可以痊癒。但是,如果病情沒有好轉,可能是因為過度清除痰液和降火造成的。
有一名產婦就得了這種病,她使用調經散治好後又再次發病,再服用之前的藥反而病情更嚴重,痰液不斷往上湧,早上寒冷,晚上發熱。於是早晨使用八珍散,晚上使用加味歸脾湯,各用了五十多劑,最後病癒。
調經散,能治療血虛導致的月經閉止、心神煩躁、全身疼痛,或者偶爾會看到奇怪的東西。
調經散的成分有:沒藥、琥珀、桂心(各一錢)、炒過的白芍、當歸(各七分)、細辛(五分)、麝香(少許)。
將以上成分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薑湯和酒各少量調和服用。
柏子仁散,能治療產後元氣虛弱,瘀血停滯,胡言亂語。
柏子仁、遠志、人參、桑寄生、防風、炒過的當歸、生地、炙過的甘草。
以上成分各取等量,使用一個羊心,加入三杯水,煮至剩七分的清汁,再加入五錢的藥材煎煮服用。
3. 產後心神驚悸
薛氏曰: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主者血,心血一虛,神氣不守,此驚悸所由作也。當補血氣為主。
一產婦患前症,二度服琥珀地黃丸、局方妙香散,隨效。再患服之,其症益甚,而脈浮大,按之如無,發熱惡寒。此血氣俱虛,乃以十全大補、加味歸脾二湯,各百餘劑而愈。後遇驚恐勞怒復作,仍服前藥而安。
琥珀地黃丸,治產婦惡露未盡,胸腹作痛,或小便不利。
琥珀,延胡索(糯米同炒,去米),川歸(各一兩),蒲黃(四兩),生地(研取汁,留滓),生薑(各二斤,研取汁,留滓。生薑汁,石銀器內炒地黃滓;以地黃汁炒生薑滓,各干為度。)
上為末,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當歸煎湯化下。
治血虛驚悸,少寐,及產後敗血停留,少腹作痛。
辰砂,琥珀,沒藥,當歸(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日午臨臥,白湯調下。
治產後驚悸亂語,精神不定,用好硃砂為細末,每以酒調下一錢。
白話文:
【產後心神驚悸】
薛氏說:人的主要器官是心臟,而心臟的主要功能與血液相關,一旦心血虛弱,神氣無法穩定,這就是驚悸的原因。因此,應以補充血氣為主要治療方向。
有一名產婦患有上述症狀,服用琥珀地黃丸和局方妙香散兩次,症狀有所改善。但再次發病時,服用同樣藥物反而使病情加重,且脈搏顯得浮大,輕觸似無,同時伴有發熱和畏寒的情況。這是因為血氣皆虛弱所致,於是改用十全大補湯和加味歸脾湯,各服用一百多劑後痊癒。後來,因受驚嚇、勞累或生氣導致病情復發,再度服用先前的藥物得以平穩。
琥珀地黃丸,用於治療產婦惡露未盡,胸腹疼痛,或小便不通暢。
藥材包含:琥珀、延胡索(與糯米同炒,去米)、川芎、歸身(各一兩),蒲黃(四兩),生地(研取汁,保留渣滓),生薑(各二斤,研取汁,保留渣滓。生薑汁在石製容器中炒地黃渣滓;用地黃汁炒生薑渣滓,炒至乾燥為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加入蜂蜜揉成彈珠大小的丸,每次服用一丸,以當歸煎湯送服。
另一方,用於治療血虛導致的驚悸、睡眠不足,以及產後殘留血液造成的小腹疼痛。
藥材包含:辰砂、琥珀、沒藥、當歸(等量)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空腹時在中午或睡前,用白開水調服。
最後,針對產後精神混亂,驚悸和語無倫次,可以使用高品質的硃砂細粉,每次以酒調服一錢。
4. 產後中風恍惚
產後恍惚,因元氣俱虛,心經血少,因外邪所侵,以致心神恍惚,怔忡不寧。
薛氏曰:當大補氣血為主,而佐以後方為善,蓋風乃虛極之假象也。固其本元,諸病自退,若專治其風,則速其危矣。
一產後患前症,盜汗自汗,發熱晡熱,面色黃白,四肢畏冷。此氣血俱虛,用八珍湯不應,更用十全大補、加味歸脾二湯始應。後因勞怒發厥昏憒,左目牽緊,兩唇抽動,小便自遺,作肝火熾盛,用十全大補加鉤藤、山梔而安。再用辰砂遠志丸而愈。
辰砂遠志丸,產後中風驚狂,起臥不安,或痰涎上湧。
石菖蒲,遠志(去心蘆,用甘草湯煮),人參,茯神,辰砂(各三錢),川芎,山藥,鐵粉,麥冬,細辛,天麻,半夏,南星,白附子(各一兩)
為末,薑汁糊為丸,綠豆大,別以硃砂為衣,每服三十丸,薑湯送下。
白話文:
【產後中風恍惚】
產後出現恍惚的狀態,是因為生產後身體的元氣都很虛弱,心臟的血液不足,受到外界的邪氣侵犯,導致心神混亂,精神無法平靜。
薛氏指出:應該以大力補充氣血為主要治療方向,並輔以後續的療法,因為風邪乃是虛弱到極點時的假象。鞏固了身體的根本,各種病症自然就會消退,如果單單針對風邪進行治療,病情反而會加速惡化。
有個產婦產後出現上述症狀,晚上盜汗、白天自汗,身體發熱,尤其到了傍晚時分更加嚴重,臉色呈現黃白色,四肢畏寒。這是由於氣血雙虧,使用八珍湯後未見效應,改用十全大補和加味歸脾兩種湯劑才見效。之後因過度勞累和生氣導致突然昏厥,左眼緊繃,嘴脣抽搐,小便失禁,被診斷為肝火旺盛,使用十全大補湯加鉤藤和山梔後病情穩定。再使用辰砂遠志丸後痊癒。
「辰砂遠志丸」適用於產後中風、驚恐狂躁、無法安睡或起身,或者有大量痰液上湧的情況。
藥材包括:石菖蒲,去心蘆的遠志(用甘草湯煮過),人參,茯神,辰砂(各三錢),川芎,山藥,鐵粉,麥冬,細辛,天麻,半夏,南星,白附子(各一兩)。
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薑汁和糊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子,再以硃砂做為外衣,每次服用三十粒,用薑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