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赤水玄珠》~ 第二十八卷 (11)

回本書目錄

第二十八卷 (11)

1. 婦女痘

助陽丹,癢塌不起,根窠不紅。

黃耆,人參,白芍(各酒炒,一錢),甘草(三分),川芎,當歸(各一錢),紅花(五分),陳皮(八分),官桂(二分)

薑、棗水煎服。如食少加山楂、厚朴各五分,余加同煎。

回生起死丹,治痘灰白,寒氣逆上,不食,腹脹,嘔吐,肚痛,泄瀉清水,手足俱冷。

丁香(九枚),乾薑(一錢)

水煎熱服,被蓋片時,令脾胃溫暖,陰退陽回,痘自紅活。

治中散,虛寒瀉利,不進飲食。

黃耆,人參,茯苓,白朮,川芎,當歸,肉桂(各五錢),肉果(麵包煨熟,取去油),丁香(一錢半),木香(三錢)

上末,每五歲用五分,好熱酒調下,衣被蓋暖,少頃,痘變紅活而起。

和中湯,虛吐不止,即鎮胃止吐湯加人參。

人參,茯苓,甘草(各五分),白朮,半夏(各八分),陳皮,藿香,砂仁(各一錢),生薑水煎服。

藿香正氣散,治初熱乾嘔。

藿香,紫蘇,大腹皮,陳皮,桔梗,甘草,茯苓,半夏,厚朴,白芷

上薑、棗煎服。

定痛散,傷寒肚痛,及冷氣痛。

神麯,香附(各一錢),山楂(二錢),良薑,當歸,甘草(各五分)

姜三、棗二,水煎服。手足逆冷,加大附子二分。

桂枝芍藥湯,治腹痛。

桂枝,炙甘草(各一錢),白芍藥(酒炒,二錢)

姜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黃連湯,治熱毒在胃,腹痛,時或欲吐,此藥能升降陰陽。

黃連,炙甘草,乾薑,桂枝(各二錢),半夏,人參(各八分)

棗二枚,水煎服。

益黃散,胃冷嘔吐而利。

陳皮,青皮(各二錢),丁香(五分),木香(三分),訶子(七分)

上水煎服。一方無木香,有豆蔻一錢。

堅腸湯,治痘泄瀉不止。

黃耆,白朮,肉果(炮去油。各一錢),山楂(七分),川芎,陳皮(各五分),升麻(三分)

加牙棗三枚,水煎服。

豆蔻丸,治痘灰白,泄瀉清水不止。又方止用龍骨、訶子、肉蔻三味,治同。

木香,砂仁,龍骨,訶子肉,肉果(麵煨,各五錢),赤石脂,枯礬(各七錢半)

上末,麵糊丸,黍米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

加味犀角飲,痘已出不勻,心煩壯熱,口舌生瘡。

犀角,牛蒡子,荊芥,甘草,防風,升麻,桔梗,麥冬,水煎服。

犀角地黃湯,治諸失血。

犀角(磨汁入),赤芍藥,生地,丹皮

各等分,水煎服。

二寶散,治痘紫色,發熱鼻衄,小便如血,口渴,亂語。

犀角、玳帽,二味磨汁,頓服,即愈。

斬關散,痘紫發熱,鼻紅不止。

地黃,丹皮,黃芩(各五分),升麻(三分),藕節,茅根(各一錢),綠豆(四十九粒),水煎服。

梔子仁湯,煩躁譫語,驚狂發斑。

白話文:

婦女痘

  • 助陽丹:痘疹看起來像是塌陷、長不起來,根部顏色也不紅。

  • 藥方:黃耆、人參、白芍(都用酒炒過,各用一錢),甘草(三分),川芎、當歸(各一錢),紅花(五分),陳皮(八分),官桂(二分)。

  • 用法:用薑、棗加水煎煮後服用。如果食慾不佳,可以加山楂、厚朴各五分,一起煎煮。

  • 回生起死丹:治療痘疹呈現灰白色,寒氣往上逆行,食慾不振,腹脹,想吐,肚子痛,拉肚子拉出像清水一樣的東西,手腳冰冷。

  • 藥方:丁香(九枚),乾薑(一錢)。

  • 用法:加水煎煮後趁熱服用,然後蓋上被子休息一會兒,讓脾胃溫暖起來,陰氣消退陽氣恢復,痘疹自然就會變紅而且活起來。

  • 治中散:治療身體虛寒引起的腹瀉,並且沒有食慾。

  • 藥方:黃耆、人參、茯苓、白朮、川芎、當歸、肉桂(各五錢),肉果(用麵包裹後烤熟,去除油脂),丁香(一錢半),木香(三錢)。

  • 用法:將藥材磨成粉末,每五歲的兒童使用五分,用熱酒調勻後服用,然後蓋上被子保暖,過一會兒,痘疹就會變紅而且長出來。

  • 和中湯:治療虛弱引起的嘔吐不止,就是用鎮胃止吐湯再加入人參。

  • 藥方:人參、茯苓、甘草(各五分),白朮、半夏(各八分),陳皮、藿香、砂仁(各一錢)。

  • 用法:用水加生薑一起煎煮後服用。

  • 藿香正氣散:治療剛開始發熱時想乾嘔。

  • 藥方:藿香、紫蘇、大腹皮、陳皮、桔梗、甘草、茯苓、半夏、厚朴、白芷。

  • 用法:加薑、棗一起煎煮後服用。

  • 定痛散:治療傷寒引起的肚子痛,以及因寒冷引起的疼痛。

  • 藥方:神麯、香附(各一錢),山楂(二錢),良薑、當歸、甘草(各五分)。

  • 用法:加三片薑、兩顆棗,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手腳冰冷,可以再加入二分附子。

  • 桂枝芍藥湯:治療肚子痛。

  • 藥方:桂枝、炙甘草(各一錢),白芍藥(用酒炒過,二錢)。

  • 用法:加三片薑、兩顆棗,用水煎煮後服用。

  • 黃連湯:治療熱毒積在胃部,導致肚子痛,有時想吐,這個藥方可以調和身體的陰陽。

  • 藥方:黃連、炙甘草、乾薑、桂枝(各二錢),半夏、人參(各八分)。

  • 用法:加兩顆棗,用水煎煮後服用。

  • 益黃散:治療胃寒引起的嘔吐和腹瀉。

  • 藥方:陳皮、青皮(各二錢),丁香(五分),木香(三分),訶子(七分)。

  • 用法:加水煎煮後服用。另一種配方沒有木香,而是用一錢豆蔻。

  • 堅腸湯:治療痘疹引起的腹瀉不止。

  • 藥方:黃耆、白朮、肉果(烤過去除油脂,各一錢),山楂(七分),川芎、陳皮(各五分),升麻(三分)。

  • 用法:加入三顆牙棗,用水煎煮後服用。

  • 豆蔻丸:治療痘疹呈現灰白色,拉肚子拉出像清水一樣的狀況。另一個配方只用龍骨、訶子、肉蔻三味藥,也有相同的療效。

  • 藥方:木香、砂仁、龍骨、訶子肉、肉果(用麵包裹後烤過,各五錢),赤石脂、枯礬(各七錢半)。

  • 用法:將藥材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丸子,像黍米一樣大,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米湯送服。

  • 加味犀角飲:治療痘疹長得不均勻,心煩發熱,口舌生瘡。

  • 藥方:犀角、牛蒡子、荊芥、甘草、防風、升麻、桔梗、麥冬。

  • 用法:加水煎煮後服用。

  • 犀角地黃湯:治療各種失血症狀。

  • 藥方:犀角(磨成汁加入)、赤芍藥、生地、丹皮。

  • 用法:藥材等份,用水煎煮後服用。

  • 二寶散:治療痘疹呈現紫色,發熱流鼻血,小便像血一樣,口渴,說胡話。

  • 藥方:犀角、玳瑁,兩種藥材磨成汁,立即服用,就能痊癒。

  • 斬關散:治療痘疹呈現紫色,發熱,流鼻血不止。

  • 藥方:地黃、丹皮、黃芩(各五分),升麻(三分),藕節、茅根(各一錢),綠豆(四十九粒)。

  • 用法:加水煎煮後服用。

  • 梔子仁湯:治療煩躁不安、胡言亂語、驚嚇發狂、出現斑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