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赤水玄珠》~ 第八卷 (4)

回本書目錄

第八卷 (4)

1. 泄痢

生生子曰:仲景、河間、東垣諸公,多以泄、痢混同論治。究其源,皆本之於《難經·五十七難》五泄中來。云:小腸泄、大瘕泄,即是腸癖膿血也,故治法亦多相須。但初學之士未易尋繹,故予不揣庸腐,芟繁和簡,以經文列之於前,而諸賢次之,以見古人著方立法之意,然後發明泄、痢形狀,而以丹溪之見折而衷之。仍分泄痢為二門。

初不敢遽分者,以其有先痢而後泄,有先泄而後痢,有痢不因泄,有泄不因痢,治有次第,症有輕重也。以古論不可分者為綱,以今之名症者為目,使後學易以辨別,而難治之症,亦得以備參考也。

《難經》云: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腸泄,有小腸泄,有大瘕泄,名曰後重。

《保命集》曰:胃泄者飲食不化,色黃。(以大承氣湯下之。)脾泄者腹脹滿泄注,食即嘔吐逆。(建中、理中湯主之。)大腸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腸鳴切痛。(乾薑附子湯主之。)小腸泄者溲而便膿血,少腹痛。(承氣湯下之。)大瘕泄者,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

(胃、大、小腸三症,皆清涼飲子主之,其泄自止,厥陰症,莖中痛加甘草,以陰症裡急後重加大黃。)

滑伯仁曰:瘕,結也,謂因有凝結而成者也。裡急謂腹內急迫,後重謂肛門下墜,惟其裡急後重,故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者,小便亦不利也。(出《難經本義》。)

謝堅白曰:小腸、大瘕二泄,今所謂痢疾也。《內經》曰腸澼,故下痢赤白者,灸小腸俞是也,穴在第十六椎下兩傍各一寸五分,累驗。(出《難經本義》。)

四明陳氏曰:胃泄即飧泄也,脾泄即濡泄也,大腸泄即洞泄也,小腸泄謂凡泄則小便先下而便血,即血泄也,大瘕泄即腸澼也。

《靈樞經》曰:腸中寒即腸鳴飧泄,腸中熱即出黃如麋。「脈要精微論」曰:胃脈虛則泄。

仲景曰:大腸有寒者多鶩溏,有熱者便腸垢。下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下痢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亦自愈。下痢脈數而渴者,合自愈,設不愈必清膿血,以有熱故也。下痢脈數有微熱,汗出,合自愈,設脈緊為未解。下痢脈反弦,身熱汗者自愈。下痢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痢清穀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下痢脈沉弦者,下重。

下痢寸口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清膿。溲病若腹大而泄者,脈當細微而澀,反緊大而實者,死。下痢脈大者為不止,下痢一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

《素問》云:泄而脈大難治,病泄脈洪大者是逆也。

《靈樞》云:飧泄脈小者,手足寒,難已。飧泄脈小,手足溫易已。腹鳴而滿,四肢清,泄,其脈大是逆也,如是者不過十五日死矣。腹大脹,四末清,脫形,泄甚,是逆也,如是者不及一時死矣。

經云:五虛者,死。脈細,皮寒,氣少,泄痢前後,飲食不入,此謂五虛。其漿粥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丹溪嘗謂治數人,在下則泄瀉不止,上則吐痰不已,皆死,蓋氣脫無所管攝故也。若用參朮膏救之,早者十活二三。

《病機機要》云:臟腑瀉痢,其症亦多,大抵從風濕熱論之。是知寒少熱多,寒則不能久也,故曰暴泄非陰,久瀉非陽。論曰:春宜緩形,形動則肝木乃榮,反靜密,則是行秋令,金能制木,風氣內藏,夏至則火盛而金去,獨火木旺而脾土損矣。輕則飧泄,身熱脈洪,谷不能化;重則下痢膿血,稠黏,裡急後重,故曰:諸泄稠黏,皆屬於火。經云:溲而便膿血,知氣行而血止也,宜大黃湯下之,是為重劑;黃芩芍藥湯,是為輕劑。

是實則瀉其子,木能自虛而脾土實矣。故曰:春傷於風,夏必飧泄。此逆四時之氣,人所自為也。(此一節謂熱泄而滯下也。)有自太陰經,脾受濕而為水泄,虛滑微滿,身重不知穀味。假令春宜益黃散補之,夏宜泄之。法曰:宜補、宜泄、宜和、宜止。和則芍藥湯,止則訶子湯。

久則防變為膿血,是脾經傳受於腎,謂之賊邪,故難愈也。若先利而後瀉,謂之微邪,故易安。此皆脾土受濕,天之所為也,雖聖智不能逃。口食味,鼻食氣,從鼻而入,留積於脾,而為水泄也。(此一節濕泄,所謂泄瀉也。)

有厥陰經動,下利不止,其脈沉而遲,手足厥逆,涕唾膿血,此症難治,宜麻黃小續命湯汗之。法云:為有表邪縮於內,當散之而自愈。(此一節風泄,所謂久泄也。)

有暴下無聲,身冷自汗,小便清利,大便不禁,氣難布息,脈遲,嘔吐,急以重藥溫之,漿水散是也。(此一節寒泄,所謂暴泄也。)

故法云:後重則宜下,腹疼則宜和,身重則除濕,脈弦則去風。血膿稠黏,以重藥竭之。身冷自汗,以毒藥溫之。風邪內縮汗之,鶩溏為痢溫之。又云:在表者汗之,在裡者下之,在上者湧之,在下者竭之。身表熱者內疏之,小便澀者分利之。又曰:盛者和之,去者送之,過者止之。兵法云:避其來說,擊其隋歸,此之謂也。

凡病泄而惡寒,是太陰傳少陰,是土來剋水也。用除濕白朮、茯苓安脾,白芍藥、桂枝、黃連破血也。火邪不能勝水,太陰不能傳少陰,而反火邪上乘肺經,而痢必白膿也,加芍藥、當歸之類。

又裡急後重,脈大而洪,實為裡實。痛甚者,是有物結墜也,宜下之。若脈浮大甚,不宜下。

雖裡急後重,而脈沉細弱者,謂寒邪在內而氣散也,可溫養而自愈。裡急後重閉者,大腸經氣不宣通也,宜加檳榔、木香宣通其氣。如痢或泄而嘔者,胃中氣不和也。上焦不和,治以生薑、橘皮;中焦不和,治以當歸、茯苓、桂;下焦寒不和,治以輕熱藥,甚者重熱藥。大便虛秘澀,久不愈,恐太陰傳少陰,多傳變為痢。

太陰傳少陰是為賊邪,先以枳實厚朴湯,以防其變。若四肢懶倦,小便少或不利,大便走,沉困,飲食減,宜調胃去濕,白朮、芍藥、茯苓三味,水煎服。以白朮之甘,能入胃而除脾胃之濕,芍藥之酸澀,除胃中之濕熱,四肢沉困,茯苓之淡泄,能通水道走濕,此三味泄痢須用此。

如發熱惡寒,腹不痛加黃芩為主;如未見膿而惡寒,乃太陰欲傳少陰也,加黃連為主,桂佐之;如腹痛甚者,加當歸倍芍藥;如見血加黃連為主,桂、當歸佐之;如煩躁或先便白膿後血,或發熱,或惡寒,非黃芩不止,上部血也;如惡寒,脈沉,先血後便,非地榆不能除,下部血也;如惡寒,脈沉,或腰痛,或臍下痛,非黃連不除,此中部血也;如便膿血相雜,而脈浮大,慎不可以大黃下之,下之必死。謂氣下竭也,而陽無所收。

凡陰陽不和,惟以分陰陽藥治之。

又云:暴泄非陰,久泄非陽。大便完穀下,有熱者,脈疾身動聲亮,暴注下迫,此陽也。寒者,脈沉而細,身困鼻息微,姜附湯主之。身重不樂,朮附湯主之。渴引飲者,是熱在膈上,水多入則自胸膈入胃中,胃本無熱,因不勝其水,名曰水恣。胃受水攻,故水穀一時下。此證當灸大椎三五壯,立已,乃督脈瀉也。

如用藥,使車前子、白朮、茯苓之類,五苓散亦可。

又有寒泄者,大腹滿而泄。又有鶩溏瀉者,是寒泄也。鶩者,鴨也,大便如水,其中有少結糞者是也。如此者當用天麻、附子、乾薑之類。

又法曰:泄有虛實寒熱。虛則無力,不及拈衣,未便已泄出,謂不能禁固也。實則數至圊而不便,俗云虛坐努責是也。裡急後重,皆依前法進退,大承氣湯主之。

〔按〕已上述泄利,寒熱虛實,脈證輕重,治法極為詳悉,最當深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