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玄珠》~ 第十二卷 (13)
第十二卷 (13)
1. 肩背痛(附:臂痛)
當歸拈痛湯,濕熱為病,肢節煩痛,肩背沉重,胸膈不利,及遍身疼痛,下注於足脛,痛腫不可忍。(方在腳氣門。)
加減當歸飲子,治肩背忽痛。
當歸,防風,柴胡,生地,大黃(各一兩半),芍藥,黃芩,人參(各一兩),黃連(五錢),滑石(六兩),甘草(一兩三錢)
每服六七錢,水煎。
人參益肺散,治肩背痛,汗出,小便數而少者,風熱乘肺,肺氣鬱甚也。當瀉風熱則愈。
升麻,柴胡,黃耆(各一錢),防風,羌活,人參,甘草,陳皮(各五分),藁本(三分),青皮,黃芩,白豆蔻(各三分)
水煎服。如面色白、脫色、氣短者勿服。
舒筋湯,臂痛不能舉。有人常左臂痛,或以為飲,以為風,以為濕,諸藥悉試,繼以針艾俱不效,得此方服之而愈。蓋是氣血凝滯,經絡不行所致。非風,非飲,非濕。腰以下食前服,腰以上食後服。(又名通氣飲子。)
片子薑黃(四兩,如無用嫩莪朮代之),甘草(炙),羌活(各一兩),赤芍藥,海桐皮(去外皮),白朮,當歸(各二兩)
每服五錢,姜三片,水煎,臨服入磨沉香少許。
治背痛。
薑黃(四兩),甘草(炙),羌活,白朮(各一兩)
每服一兩,水煎。
防風飲子,治項筋急痛,諸藥不效者。
黃耆,附子,甘草,蒼朮,陳皮,羌活,防風,桔梗(等分)
每服五錢,姜一片,水煎。
丹溪治一男子,忽患背胛縫有一線痛起,上肩跨至胸前側脅而止,其痛晝夜不歇,不可忍。脈弦而數,重取豁大,左大於右,夫背胛小腸經也。此必思慮傷心,心臟未病而腑小腸先病,故從背胛起,及慮不能決,又歸之於膽,故痛至胸脅而止。乃小腸火乘膽木,子來乘母,是為實邪。
詢之,果因謀事不遂所致。故用人參四分,木通二分,煎湯吞龍膽丸,數服而愈。
白話文:
肩背痛(附:臂痛)
當歸拈痛湯:這種病症是由於體內濕熱引起的,會導致關節疼痛,肩背感覺沉重,胸部不舒服,甚至全身疼痛,並且向下蔓延到腿腳,引起疼痛腫脹到難以忍受的程度。(此方子在腳氣門中。)
加減當歸飲子:可以用來治療突然發生的肩背疼痛。
配方:當歸、防風、柴胡、生地、大黃(各六十克),芍藥、黃芩、人參(各三十克),黃連(十五克),滑石(一百八十克),甘草(三十九克)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二十到二十五克,用水煎煮。
人參益肺散:可以用來治療肩背疼痛,同時伴有出汗、小便次數多但量少的情況。這是因為風熱侵入肺部,導致肺氣鬱結所致。需要清除風熱才能痊癒。
配方:升麻、柴胡、黃耆(各三克),防風、羌活、人參、甘草、陳皮(各一點五克),藁本(零點九克),青皮、黃芩、白豆蔻(各零點九克)
服用方法:用水煎煮服用。如果出現面色蒼白、精神萎靡、氣短等情況,不要服用。
舒筋湯:可以用來治療手臂疼痛到無法抬起的情況。有個人常常左臂疼痛,他以為是飲水的問題、風邪的問題,或者濕氣的問題,各種藥物都試過了,接著又用針灸,都沒效果。用了這個方子後就痊癒了。這應該是氣血凝滯,經絡不通暢導致的,不是因為風、飲水,或者濕氣的問題。腰部以下的病症,飯前服用,腰部以上的病症,飯後服用。(這個方子又叫做通氣飲子。)
配方:片子薑黃(一百二十克,如果沒有可以用嫩莪朮代替),炙甘草、羌活(各三十克),赤芍藥、海桐皮(去除外皮)、白朮、當歸(各六十克)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十五克,加三片生薑,用水煎煮,快要服用的時候加入少許磨好的沉香。
治療背痛的方子:
配方:薑黃(一百二十克),炙甘草、羌活、白朮(各三十克)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三十克,用水煎煮。
防風飲子:可以用來治療脖子上的筋脈抽痛,各種藥物都沒效果的情況。
配方:黃耆、附子、甘草、蒼朮、陳皮、羌活、防風、桔梗(等量)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十五克,加一片生薑,用水煎煮。
名醫朱丹溪曾經治療過一個男子,突然患上背部肩胛骨縫處有一條線狀的疼痛,向上延伸到肩膀,橫跨到胸前側脅才停止,這種疼痛日夜不停,難以忍受。把脈時發現脈象弦而數,按下去又感覺脈象豁大,左邊的脈比右邊的脈大。背部肩胛骨是屬於小腸經的。這一定是思慮過度傷到心,心臟還沒生病,而是腑臟中的小腸先病了,所以疼痛從背部肩胛骨開始,因為思慮不能解決,又歸咎於膽,所以疼痛延伸到胸脅就停止了。這是小腸的火邪侵犯了膽木,是兒子侵犯母親,屬於實邪。
詢問後得知,這個人確實是因為謀事不順利導致的。所以用了人參一克二,木通零點六克,用水煎煮,然後用這個湯送服龍膽丸,服用了幾次就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