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玄珠》~ 第二十卷 (18)
第二十卷 (18)
1. 赤白帶下
丹溪先生因治濕痰下注,用海石、南星、椿根皮之類,較之前人下之而復吐以提其氣,或發中兼補,補中兼利,燥中兼升發,潤中兼益氣,溫而兼收澀之例不同,蓋病機有輕重淺深之異耳。
仲景曰:婦人帶下六極之病,脈浮則為腸鳴腹滿,緊則為腹中痛,數則為陰中癢痛,洪則生瘡,弦則陰疼掣痛。
又曰:帶下有三門,一胞門,二龍門,三玉門。已產屬胞門,未產屬龍門,未嫁女屬玉門。
《脈經》問曰:未出門女有三病何謂也?師曰:一病者,經水初下陰中熱,或有當風,或有扇者。二病者,或以寒水洗之。三病者,或見丹下驚怖得病屬帶下。
又問曰:婦人年五十,所病下痢,數十日不止,暮則發熱,少腹裡急痛,腹滿,手掌熱,唇口乾燥何也?師曰:此病屬帶下。何以故?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中不去,何以知之?其症唇口乾燥故知之。當與溫經湯。
《內經》曰:脾傳之腎,病名疝瘕。少腹冤熱,而痛出白,一名白蠱。當此之時,可按可藥。啟玄子注曰:出白,溲出白液也,蓋便濁白帶之類。
許學士云:凡婦人有白帶,多致不產育,速宜治之。
《衍義》治帶下並腸有敗膿,淋露不已,腥穢殊甚,遂至臍腹更增冷痛。此蓋敗膿血所致,卒無已期。須以此排膿。白芷一兩,單葉紅蜀葵根二兩,白芍藥、白枯礬,另為末,各半兩,同以蠟丸,如梧桐子大,空心及飯前米飯下十丸或十五丸。候膿盡,仍別以補藥佐之。
《本事方》治下元冷,赤白帶下,不問遠年,近日盡效。
龍骨(五錢),舶上硫黃(三錢半)
上為末,每服半錢,無灰酒下,空心調服,一日三服。
伏龍肝散,治赤白帶下久不瘥,肌瘦瘁黃。
棕櫚(燒存性),伏龍肝,屋梁上塵(懸長者,炒煙盡,出火毒)
上等分,為末,入龍腦、麝香各少許,每服二錢,酒或醋調服。病十年者,半年可安。有人經年崩漏不止,諸藥不效,脈濡微,與此藥兼香礬丸服之即愈。
香礬丸
白礬(四兩),香附子(二兩),黃狗頭骨灰(四兩)
上為末,粥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
東垣,補經固真湯,白文舉正室,白帶常漏久矣。諸藥不效,診得右極微,其白帶下流不止。《脈經》云:崩中日久為白帶,漏下多時骨木枯。言崩中者,始病血崩,久則血少,復亡其陽,故白滑之物,下流不止。是本血海將枯,津液復亡,乾枯不能滋養筋骨。以本部行經為引用為使,以大辛甘油膩之藥,潤其枯燥而益津液。
以大辛熱之氣味,補其陽道,生其血脈。以苦寒之藥,泄其肺而救上熱。傷氣以人參補之。以微苦溫之藥為佐,而益元氣。名曰,補經固真湯。
柴胡,甘草(炙),陳皮,郁李仁(另研),生黃芩(另入。各一錢),人參,乾薑(各二錢),白葵花(去萼七朵)
白話文:
丹溪先生治療因濕痰下注引起的疾病,使用海石、南星、椿根皮等藥物,與前人直接用藥物向下排出的方式不同,他會先向上提氣,或者在發散藥物中加入補益藥,補益藥中加入利濕藥,燥濕藥中加入升發藥,滋潤藥中加入益氣藥,用溫藥同時加入收澀藥等等,這些方法不同,是因為病情的輕重深淺不同。
張仲景說:「婦女帶下這種病,有六種極端的表現。如果脈象浮,就會腸鳴腹脹;如果脈象緊,就會腹中疼痛;如果脈象數,就會陰部瘙癢疼痛;如果脈象洪,就會生瘡;如果脈象弦,就會陰部疼痛牽引。」
又說:「帶下有三個出口,一是胞門,二是龍門,三是玉門。已生產過的屬於胞門,未生產過的屬於龍門,未出嫁的女子屬於玉門。」
《脈經》問道:「未出嫁的女子有三種病,指的是什麼?」醫師回答:「第一種病,是月經初來時陰部發熱,或者因為吹風,或者因為使用扇子。第二種病,是因為用冷水清洗。第三種病,是因為看到紅色的東西受到驚嚇而引起的,這種屬於帶下病。」
又問:「婦女到了五十歲,患上下痢,持續幾十天不止,傍晚發熱,小腹裡急痛,腹脹,手掌發熱,嘴唇乾燥,這是為什麼?」醫師回答:「這是屬於帶下病。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她曾經流產過,瘀血停留在小腹中沒有排出。怎麼知道呢?因為她的症狀是嘴唇乾燥。應該給她用溫經湯。」
《內經》說:「脾的病氣傳到腎,這種病叫做疝瘕。小腹有鬱熱,並且排出白色分泌物,叫做白蠱。在這個時候,可以按壓,也可以用藥治療。」啟玄子註解說:「排出白色分泌物,指的是小便排出白色液體,大概是小便混濁或白帶之類。」
許學士說:「凡是婦女有白帶,大多會導致不孕,應該趕快治療。」
《衍義》中記載:「治療帶下並伴隨腸道有敗膿,膿液淋漓不斷,腥臭難聞,甚至導致肚臍腹部更加寒冷疼痛。這大概是敗膿血造成的,無法短期治癒,必須使用排膿的方法。用白芷一兩,單葉紅蜀葵根二兩,白芍藥、白枯礬,另外研成粉末,各半兩,一起用蠟做成藥丸,像梧桐子那麼大,空腹或飯前用米飯吞服十丸或十五丸。等膿排出後,再另外用補藥輔助。」
《本事方》中記載:「治療下元虛寒,赤白帶下,不論病程長短,近期服用都能見效。
龍骨(五錢),舶上硫黃(三錢半)
將以上藥材研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無灰酒送服,空腹調服,一天三次。」
伏龍肝散,治療赤白帶下,久治不癒,導致身體消瘦枯黃。
棕櫚(燒成炭),伏龍肝,屋梁上的灰塵(取較長的,炒至煙盡,去除火毒)
將以上藥材等分研成粉末,加入龍腦、麝香各少許,每次服用二錢,用酒或醋調服。患病十年的人,半年可以痊癒。有人經年累月崩漏不止,服用其他藥物無效,脈象濡弱,服用此藥同時配合香礬丸,就能治癒。
香礬丸
白礬(四兩),香附子(二兩),黃狗頭骨灰(四兩)
將以上藥材研成粉末,用粥做成藥丸,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三十丸。
東垣的補經固真湯,白文舉的正室,患有白帶漏下不止很久了。服用其他藥物無效,診脈發現右脈極微,她的白帶下流不止。《脈經》說:「崩中日久會變成白帶,漏下時間長會導致骨頭和肌肉枯槁。」說崩中,指的是最初的病是血崩,時間久了血量減少,又失去了陽氣,因此出現白色的黏滑液體,下流不止。這是因為血海將要枯竭,津液也隨之亡失,乾燥枯竭而不能滋養筋骨。用屬於本經的藥物做引導,用大辛甘油膩的藥物,滋潤其枯燥,並增加津液。
用大辛熱的氣味,補其陽氣,產生血脈。用苦寒的藥物,宣洩肺氣,治療上熱。因為傷氣,用人參來補氣。用微苦溫的藥物做輔助,來增益元氣。這個藥方叫做補經固真湯。
柴胡,甘草(炙),陳皮,郁李仁(另外研磨),生黃芩(另外加入。各一錢),人參,乾薑(各二錢),白葵花(去除花萼七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