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玄珠》~ 第二十卷 (3)
第二十卷 (3)
1. 調經門
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天,謂天真之氣,癸,為壬癸之水,故云天癸也。然沖為血海,任主胞胎,二脈流通,經血漸盈,應時而下,常以三旬一見,以像月盈則虧也。若遇經行,最宜謹慎,否則與產後症相類。
若經行惱怒勞役,則氣血錯亂,經脈不行,多致癆瘵等疾。若逆於頭面肢體之間,則重痛不寧。若怒氣傷肝,則頭暈脅痛,嘔血,而瘰癧癰瘍。若經血內滲,則竅穴淋瀝無已。然此六淫外侵而變症百出,犯時微若秋毫,成患重如山嶽,可不畏哉!
《褚澄遺書》曰:飲食五味,養骨髓肌肉毛髮。男子為陽,陽中必有陰。陰中之數八,故一八而陽精升,二八而陽精溢。女子為陰,陰中必有陽,陽中之數七,故一七而陰血升,二七而陰血溢,皆飲食五味之實透也。方其升也,智慮開明,齒牙更始,發黃者黑,筋弱者強。暨其溢也,凡充身體手足耳目之餘,雖針芥之歷,無有不下。
凡子形肖父母者,以其精血嘗於父母之身,無所不歷也。是以父一肢廢,則子一肢不肖,其父母一目虧,則子一目不肖其父母。然雌鳥牝曾,無天癸而成胎,何也?鳥曾精血往來尾間也。精未通而御女以通其精,則五體有不滿之處,異日有難狀之疾。陰之痿而思色以降其精,則精不出而內敗,小便澀而為淋。
精已耗而復竭之,則大小便牽痛,愈痛即愈便,愈便即愈痛。女人天癸既至,十年無男子合,則不調。未愈十年思男子合,亦不調。不調則舊血不出,新血誤行,或漬而入骨,或變而為腫,後雖合而難子,合多則瀝枯虛人,產眾則血枯殺人,觀其精血,思過半矣。
夫血者,水穀之精氣也。和調五臟,灑陳六腑,男子化而為精,女子上為乳汁,下為經水。故雖心主血,肝藏血,亦皆統攝於脾,補脾和胃,血自生矣。凡經行之際,禁用苦寒辛散之藥,飲食亦然。
王子亨方論曰:經者,常候也。謂候其一身之陰陽愆伏,知其安危,故每月一至。太過不及,皆為不調。陽太過則先期而至,陰不及則後時而來。其有乍多乍少,斷絕不行,崩漏不止,皆由陰陽衰盛所致。故曰:血氣和平則樂有子,和則陰陽不爭,月水以時下也。
薛氏曰:經云:脾統血,肝藏血。婦人多因恚怒傷肝,鬱結傷脾所致。當從二經為主,而參以前論治之。
《產寶》方序論曰:大率治病,先論其所主。男子調其氣,女人調其血。氣血者,人之神也。然婦人以血為基本,苟能謹於調護,則血氣宣行,其神自清,月水為期,血凝成孕。若脾胃虛弱,不能飲食,榮衛不足,月經不行,肌膚黃燥,面無光澤,寒熱腹痛,難於子息。或帶下崩漏。血不流行,則成瘕症。
白話文:
[調整月經篇]
岐伯說:女孩子到七歲的時候,腎氣開始旺盛,這時候會換牙,頭髮也會快速成長。到了十四歲,天癸(一種促進生殖機能的生理物質)開始運作,任脈暢通,太衝脈也變得強盛,於是開始有月經。天癸指的是促進生殖機能的天真之氣,癸字象徵著壬癸之水,因此被稱為天癸。任脈是血液的海洋,主管著女性的生育功能,當任脈和太衝脈順利流動,經血就會逐漸充滿,按時而下,通常每個月來一次,就像月亮盈虧一樣有規律。在月經期間,女性必須特別小心,否則可能會出現類似產後的症狀。
如果在月經期間情緒煩躁、勞累,會導致氣血混亂,經脈不順,可能引發肺結核等疾病。如果這些問題影響到頭部、面部或是四肢,可能會產生劇烈疼痛。如果生氣傷害了肝臟,可能會出現頭暈、脅痛,甚至嘔血,形成淋巴結結節、膿包等症狀。如果月經血滲入體內,可能會出現尿頻等問題。這些問題通常是由外來的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引起的,剛開始可能只是些微的小毛病,但一旦惡化,就像山嶽一樣沉重,讓人不能不感到恐懼!
根據《褚澄遺書》的描述,飲食中的五種味道(酸、甜、苦、辣、鹹)可以滋養我們的骨髓、肌肉、毛髮。男性屬陽,但陽中有陰,陰的數字是八,所以男性到了十六歲,陽精開始旺盛,到了二十四歲,陽精溢滿。女性屬陰,但陰中有陽,陽的數字是七,所以女性到了七歲,陰血開始旺盛,到了十四歲,陰血溢滿,這都是飲食中的營養素充分吸收的結果。當陰血或陽精開始旺盛時,智慧和理解力會提升,牙齒會開始換牙,黃色的頭髮會轉黑,柔弱的筋骨會變得堅韌。當陰血或陽精溢滿時,全身的組織,包括手腳、耳目,都會得到充分的滋養,即使是最細小的組織,也能獲得滋潤。
孩子之所以會長得像父母,是因為他們的精血曾經在父母的身體裡,無所不在。因此,如果父親有一隻手腳受傷,孩子可能也會有同樣的手腳缺陷。如果父母的一隻眼睛受損,孩子的那隻眼睛也可能不會像父母的眼睛。然而,雌鳥和雌獸可以在沒有天癸的情況下懷孕,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它們的精血會在尾巴附近來迴流動。如果男性在精液尚未成熟就與女性發生性行為,可能會導致身體某部位發育不全,未來可能會出現一些難以形容的疾病。如果男性在性慾低下時勉強自己,可能會導致精液無法正常排出,最終可能導致內分泌失調,造成排尿困難。
如果女性已經有月經,但十年都沒有男性伴侶,可能會導致月經不調。如果女性月經不調,即使她想在十年內找到男性伴侶,也可能仍然無法調節。月經不調可能會導致舊血無法排出,新血會走錯路線,可能會滲入骨頭,或者形成腫塊,即使後來找到了伴侶,也難以懷孕。如果女性和太多男性發生性關係,可能會導致月經乾涸,讓她虛弱;如果生產次數過多,可能會導致失血過多,甚至危及生命。觀察女性的精血狀況,可以發現其中超過一半的問題都與此有關。
血液是食物精華的產物,它可以調節五臟,滋養六腑,男性可以將它轉化為精液,女性則可以用於哺乳或月經。雖然心臟主管血液,肝臟儲存血液,但它們都需要脾臟的協調。只要補充脾臟和胃的功能,血液自然會生成。在月經期間,應該避免使用苦寒、辛辣的藥物,飲食也應該遵循這個原則。
王子亨的方論提到:月經是一個常態性的現象,它能反映女性身體的陰陽平衡,讓人知道身體是否健康,所以每個月會來一次。如果月經來得太早或太晚,或者數量忽多忽少,甚至完全停止,都表示月經不調。如果月經來得太早,可能是因為陽氣太旺盛;如果月經來得太晚,可能是因為陰氣不足。如果月經忽多忽少,或者完全停止,或者血崩不止,都是因為陰陽失衡所導致的。所以,如果血液和氣血保持平衡,女性就容易懷孕,因為陰陽平衡,月經就能夠按時來臨。
薛氏指出:根據古籍記載,脾臟主管血液,肝臟儲存血液。女性常常因為生氣傷害肝臟,導致鬱悶,進而影響脾臟,所以應該從這兩個臟器入手治療,並參考前面的理論。
《產寶》的方序論指出:一般來說,治療疾病時,首先應該判斷病因。男性需要調節氣血,女性需要調節血液。氣血是人體的靈魂。然而,女性的健康基礎在於血液,只要能夠妥善調理和保護,血液和氣血就能夠順利流動,精神也會變得清晰,月經會按照預定的時間來臨,血液凝固後就能夠懷孕。如果脾胃虛弱,無法正常飲食,營養不足,月經就不會來,皮膚會變得黃燥,臉色沒有光澤,還會出現寒熱和腹痛,很難懷孕。或者出現帶下、血崩等問題。如果血液無法正常流動,可能會形成瘤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