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赤水玄珠》~ 第二十五卷 (16)

回本書目錄

第二十五卷 (16)

1. 慢驚

人參,茯苓,木香,天麻,扁豆(炒),全蠍(炙),陳米(炒)

各等分,每服三錢,薑棗煎服。

大醒脾散,治吐瀉脾困不食。

南星,茯苓,橘紅,全蠍(炙),粉草蓮肉,白附子,人參,木香,陳米(炒)

上每服三錢,薑棗煎服。

醒脾散,吐瀉脾困,不思乳食。

人參,全蠍,天麻,茯苓,木香,菖蒲,蓮肉,白朮,甘草(炙),白附子

上每服二三錢,薑棗煎服。

朮附湯,風濕相搏,身體煩痛,不能轉側,不嘔不渴,大便實,小便利,虛風頭目眩重,暖四肢,補中,助陽氣,止自汗。

白朮(四兩),甘草(炙,二兩),大附子(炮,去皮臍,一兩半)

上每服三錢,水薑棗煎服。

烏沉湯,驅風助胃治慢驚。

天麻,人參,川芎,全蠍(炙),南星(炮),木香,沉香(各一錢),甘草(炙)

上每服一錢,水姜煎服。

星香全蠍散,治慢驚風,昏迷痰搐。

南星,木香,人參,橘紅(各一錢),全蠍(炙),甘草(炙。各五分),有熱加防風。

每二錢,紫蘇薑棗煎服。

定命飲,慢驚吐瀉,困沉,欲傳慢脾,通用。

半夏,茯苓,木香,生薑(末),天麻(各三錢),白朮,甘草(炙。各一錢)

上末,薑棗湯調下五分。

溫白丸,驅風豁痰。

人參,防風,白附子,殭蠶,全蠍(炙。各一錢),南星(炮),天麻(各二錢)

為末,麵糊為丸,梧子大,每薑湯送下一丸。

鉤藤散,吐利,脾胃氣虛,生慢風。

鉤藤鉤(七錢),蟬蛻,天麻,防風,蠍尾,人參(各五錢),麻黃(去節),姜蠶(炒),甘草,川芎(各二錢半),麝香(少許)

上水煎,寒多加白附子五分。可與後蟬蛻鉤藤飲兼看對症用。

蟬蛻鉤藤飲,肚痛驚啼。

鉤藤,天麻,茯苓,川芎,芍藥(各二錢),甘草,蟬蛻(各一錢)

上加燈心,水煎服。

礞石散,又名奪命散。大能利痰,不問陰陽。慢脾風涎潮壅盛,塞於咽間,其響如潮,百藥不能過其咽,命在須臾。但先用此藥,入喉,痰即墜下。功有萬全,起危篤之疾,布斡旋之功。

青礞石(火硝煅過者)

上為極細末,若急驚風痰上壅,身熱如火,用薄荷自然汁入蜜調,微溫服之,良久,其藥裹痰墜下,痰涎與藥雜和稠黏而墜下也。次服退風、祛熱、截驚等藥。

又方,以稀糊丸,綠豆大,每服二丸,急風薄荷、荊芥湯下,慢脾風木香湯磨下。

慢驚慢脾虛風,亦痰涎潮上,塞住咽喉,藥石俱不能下。用此以青州白丸子,再研為末,稀糊為丸,入熟蜜湯調下。其涎即墜入腹,次服治慢驚藥,其痰立下,不動臟腑,不傷真氣,惟見其藥裹痰而下,始知此劑之神。

烏蠍四君子湯,上即四君子湯加川烏、全蠍,為末,每服五七分,薑棗調下。再服去川烏。

白話文:

慢驚

基本方:

人參、茯苓、木香、天麻、炒扁豆、炙全蠍、炒陳米,各等份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生薑、紅棗煎煮的湯送服。

大醒脾散:

治療因為脾胃虛弱導致的嘔吐、腹瀉、消化不良、不思飲食。

製法:南星、茯苓、橘紅、炙全蠍、粉草蓮肉、白附子、人參、木香、炒陳米,各等份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生薑、紅棗煎煮的湯送服。

醒脾散:

治療因為脾胃虛弱導致的嘔吐、腹瀉、消化不良,嬰兒不肯吃奶。

製法:人參、全蠍、天麻、茯苓、木香、菖蒲、蓮肉、白朮、炙甘草、白附子,各等份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到三錢,用生薑、紅棗煎煮的湯送服。

朮附湯:

治療風濕侵襲身體,導致身體煩躁疼痛,無法轉動身體,沒有嘔吐口渴,大便正常,小便正常,虛弱導致的頭暈眼花,四肢冰冷,溫補中焦,補益陽氣,止自汗。

製法:白朮(四兩)、炙甘草(二兩)、炮製過並去除皮臍的附子(一兩半)。每次服用三錢,用水、生薑、紅棗一起煎煮的湯送服。

烏沉湯:

用於驅風健胃,治療慢驚風。

製法:天麻、人參、川芎、炙全蠍、炮製過的南星、木香、沉香(各一錢)、炙甘草。每次服用一錢,用水、生薑一起煎煮的湯送服。

星香全蠍散:

治療慢驚風,症狀為昏迷、抽搐。

製法:南星、木香、人參、橘紅(各一錢)、炙全蠍、炙甘草(各五分),若有發熱可加入防風。每次服用二錢,用紫蘇、生薑、紅棗煎煮的湯送服。

定命飲:

治療慢驚風導致的嘔吐、腹瀉、精神困頓,病情將發展成慢脾風的通用方。

製法:半夏、茯苓、木香、生薑末、天麻(各三錢)、白朮、炙甘草(各一錢)。磨成粉末,用生薑、紅棗煎煮的湯調服五分。

溫白丸:

用於驅風祛痰。

製法:人參、防風、白附子、殭蠶、炙全蠍(各一錢)、炮製過的南星、天麻(各二錢)。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用生薑湯送服一丸。

鉤藤散:

治療因脾胃虛弱引起的吐瀉,導致發生慢驚風。

製法:鉤藤(七錢)、蟬蛻、天麻、防風、蠍尾、人參(各五錢)、麻黃(去節)、炒僵蠶、甘草、川芎(各二錢半)、麝香(少許)。用水煎服,寒症較多可加入白附子五分。可以與下面的蟬蛻鉤藤飲相互參看,對症選用。

蟬蛻鉤藤飲:

治療肚子痛、驚嚇啼哭。

製法:鉤藤、天麻、茯苓、川芎、芍藥(各二錢)、甘草、蟬蛻(各一錢)。加入燈心草一起用水煎服。

礞石散(又名奪命散):

此藥有很強的化痰功效,不論陰陽證皆可使用。若因慢脾風導致痰液壅盛,阻塞於咽喉,聲音像潮水般,其他藥物都無法進入咽喉,情況危急時,可以先用此藥,讓痰液順利下降。此藥能起死回生,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

製法:將青礞石用火硝煅燒後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如果是急驚風導致痰液壅盛,身體發熱像火燒,可以用薄荷自然汁加入蜂蜜調和,微溫服用,過一段時間後,藥物就會包裹著痰液順利下降,痰液與藥物混合在一起,變得黏稠並被排出。之後再服用退風、祛熱、止驚的藥物。

另一種服用方法,將藥粉用稀糊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丸,急驚風用薄荷、荊芥煎煮的湯送服;慢脾風用木香湯磨服。

慢驚慢脾虛風,也常有痰涎壅塞咽喉,藥物難以下嚥的情況,可以用青州白丸子,再次研磨成粉末,用稀糊做成藥丸,用熟蜜湯調服。痰液即可順利進入腹中,接著再服用治療慢驚風的藥物,痰液就會立刻排出,不損傷臟腑,不傷及真氣,只看到藥物包裹著痰液下降,才知此藥的神奇。

烏蠍四君子湯:

就是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加入川烏、全蠍。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到七分,用生薑、紅棗煎煮的湯調服。症狀緩解後可停用川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