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赤水玄珠》~ 第三十卷 (8)

回本書目錄

第三十卷 (8)

1. 瘰癧門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米湯調下,清水盡為度。

散腫潰堅湯,治馬刀瘡,結硬如石,或在耳下至缺盆中,或至肩上,或於脅下,皆手足少陽經中,及瘰癧遍於頦或至頰車,堅而不潰,在足陽明經中所出。或二瘡已破,乃流膿水,並皆治之。臥時服藥,斟酌病人飲食多少,大便硬,以意消息治也。

昆布,桔梗(各半兩),廣朮(微炒),京三稜(酒洗炒),連翹(各三錢),升麻(六分),黃連,白芍,葛根(各二錢),歸尾,柴胡,甘草(各五分),龍膽草(酒洗炒,四錢),黃芩(酒洗,一錢五分,一半生,一半炒)

上每服六錢,先水浸半日,煎熱服。於臥處伸足在高處,頭微低,每噙一口,作十次咽,至服畢,依常安臥,取藥在胸中停留也。另配半料為細末,煉蜜為丸,綠豆大,每服一百丸,或一百五十丸,就以此藥送下。

瞿麥飲子,治瘰癧馬刀,此方須久服乃效。

瞿麥穗(半斤),連翹(一斤)

每服一兩,水煎,食後服。

海菜丸,治瘰癧生於頭項者,交接名蛇盤癧,宜當早治之。

海藻菜(蕎麥炒),白殭蠶(微炒,去絲嘴)

上等分,為細末,海藻菜旋炒,研,篩,湯泡白梅取肉,減半用所泡湯為丸,如梧子大,每服六七十丸,食後、臨臥,米飲送下,其毒自大便泄出。若與淡菜連服為妙。蓋淡菜生於海藻上,亦治此病,忌豆腐、雞、羊、酒面,日五六服。

蜂房膏,治熱毒氣毒結成瘰癧。

露蜂房(炙),蛇蛻,玄參,蛇床子,黃耆(各三錢),杏仁(二兩半),亂髮(雞子大),飛丹,黃蠟(各二兩)

先將前五味銼細,綿裹,用酒少許,浸一宿,勿令酒多。用油半斤,內杏仁、亂髮,煎發消盡,濾去渣,再煎,然後下丹蠟,再熬成膏,傾倒於磁盆中,取貼瘡上,一日一換。

檳榔散,治氣毒瘰癧,心膈壅悶,不下飲食。

檳榔,前胡,赤茯苓,牛蒡子(炒。各一兩),人參,枳殼(去白,炒),沉香,防風(各五錢),炙甘草(二錢)

每服五錢,生薑一片,水煎服。

射干連翹湯,治瘰癧寒熱。

射干,連翹,玄參,赤芍,木香,升麻,前胡,山梔仁,川歸,炙甘草(各一兩),大黃(炒,二兩)

每服五錢,水煎服。氣盛加芒硝少許服之。

栝蔞子散,治瘰癧初腫,疼痛,寒熱,四肢不寧。

栝蔞子,連翹,何首烏,大力子(微炒),大黃(微炒),皂角子仁,白螺殼,梔子仁,牽牛(微炒),甘草(生。各一兩)

為細末,食後溫酒下二錢。

內消丸,瘡腫初生,及瘰癧結核,熱毒鬱滯,服令內消,大效。

青皮,陳皮,牽牛(取頭末。各二兩),薄荷葉(八兩),皂角(八兩,不蛀者,去粗皮,捶碎,水煮軟,揉汁熬膏)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米湯調服,喝水直到不渴為止。

散腫潰堅湯,治療馬刀瘡,這種瘡結塊堅硬如石頭,可能長在耳朵下方到鎖骨凹陷處,或長到肩上,或在脅肋下方,這些都在手少陽經脈循行的位置。瘰癧如果長在下巴或到臉頰部位,堅硬而不潰破,則是在足陽明經脈循行的位置。無論是瘡沒有破,還是已經破裂流膿水,都可以用這個方子治療。睡前服藥,要根據病人的食量調整飲食,如果大便乾燥,也要酌情處理。

藥方組成:昆布、桔梗(各半兩),廣朮(稍微炒過),京三稜(用酒洗過再炒),連翹(各三錢),升麻(六分),黃連、白芍、葛根(各二錢),當歸尾、柴胡、甘草(各五分),龍膽草(用酒洗過再炒,四錢),黃芩(用酒洗過,一錢五分,一半生用,一半炒過)。

每次服用六錢,先用水浸泡半天,然後加熱煎煮服用。服藥時,病人要躺在床上,腳抬高,頭稍微放低,每次含一口藥液,分十次慢慢嚥下,直到服完,然後像平常一樣安穩睡覺,這樣藥力可以停留在胸腔中。另外再配一半劑量的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像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一百丸或一百五十丸,用煎好的藥湯送服。

瞿麥飲子,治療瘰癧和馬刀瘡,這個方子需要長期服用才能見效。

藥方組成:瞿麥穗(半斤),連翹(一斤)。

每次服用一兩,用水煎煮,飯後服用。

海菜丸,治療瘰癧長在頭部和頸部的,這種互相連接的瘰癧又叫做蛇盤癧,應該儘早治療。

藥方組成:海藻菜(用蕎麥炒過),白殭蠶(稍微炒過,去除蠶絲和嘴)。

將以上兩味藥等份研磨成細末,將海藻菜旋轉翻炒後,再研磨過篩。用熱水浸泡白梅,取梅肉,減半量,用泡梅的水做藥丸,像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六七十丸,飯後或臨睡前,用米湯送服,這樣藥毒就會從大便排出。如果和淡菜一起服用效果更好,因為淡菜生長在海藻上,也能治療這種病。忌吃豆腐、雞肉、羊肉、酒和麵食,每天服用五六次。

蜂房膏,治療熱毒和氣毒積結而成的瘰癧。

藥方組成:露蜂房(炙過),蛇蛻,玄參,蛇床子,黃耆(各三錢),杏仁(二兩半),亂髮(雞蛋大小一團),飛丹,黃蠟(各二兩)。

先把前五味藥材切碎,用棉布包好,用少量酒浸泡一個晚上,不要放太多酒。用半斤油,放入杏仁和亂髮,煎熬到頭髮消失,濾去藥渣,再煎煮,然後放入丹和蠟,再熬製成膏狀,倒入瓷盆中,取出敷在瘡上,每天更換一次。

檳榔散,治療氣毒引起的瘰癧,以及胸膈悶塞,吃不下飯的情況。

藥方組成:檳榔,前胡,赤茯苓,牛蒡子(炒過,各一兩),人參,枳殼(去除白色部分,炒過),沉香,防風(各五錢),炙甘草(二錢)。

每次服用五錢,加一片生薑,用水煎煮服用。

射干連翹湯,治療瘰癧引起的發冷發熱。

藥方組成:射干,連翹,玄參,赤芍,木香,升麻,前胡,山梔仁,川芎,炙甘草(各一兩),大黃(炒過,二兩)。

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煮服用。如果氣盛,可以加少許芒硝一起服用。

栝蔞子散,治療瘰癧初起腫脹、疼痛、發冷發熱、四肢不安。

藥方組成:栝蔞子,連翹,何首烏,大力子(稍微炒過),大黃(稍微炒過),皂角子仁,白螺殼,梔子仁,牽牛(稍微炒過),甘草(生用,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飯後用溫酒送服二錢。

內消丸,治療瘡腫初起,以及瘰癧結核,熱毒鬱結,服用後可以使其消散,效果顯著。

藥方組成:青皮,陳皮,牽牛(取頭部細末,各二兩),薄荷葉(八兩),皂角(八兩,不蛀的,去除粗皮,搗碎,用水煮軟,揉出汁液熬成膏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