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赤水玄珠》~ 第二十五卷 (14)

回本書目錄

第二十五卷 (14)

1. 急驚風

青黛,使君子(煨),蘆薈,京墨,膽星(各二錢),輕粉,麝香(各五分),冰片(一字)

上為末,麵糊丸,梧子大,每服一丸,薄荷湯下。

鎮心丸,化痰鎮心,治急驚。又一方無牛黃有膽星。

硃砂,龍齒,牛黃(各一錢),鐵華粉,琥珀,人參,防風(各三錢),全蠍(炙,七枚)

上末,蜜丸,梧子大,每一丸,薄荷湯化下。

珍珠丸,急驚熱盛涎潮。

滑石(飛,五錢),白附子(一錢),輕粉(一錢),巴霜(十五粒)

上末,麵糊丸,綠豆大,三歲者一丸、二丸,蔥白湯下。一方有南星、全蠍。

犀角湯,心驚熱盛。

犀角,防風,木通,甘草,桑白皮,茯苓(各等分)

上每服三錢,水煎服。

清心丸,驚熱煩躁。

人參,茯苓,防風,柴胡,辰砂(各二錢),金箔(二十片)

上末,蜜丸,梧子大,竹瀝湯磨下一丸。

五仙丹,身熱面赤,口噤,息粗,抽搐易作易止。

天麻(酒浸,四錢),全蠍(洗去頭足,新瓦焙乾,四錢),白附子,辰砂,珍珠,青礞石(煨,各三錢),巴霜(二粒),金銀箔(各十片)

上為末,姜三片,蜜一匙,煎湯調服一字。

珍珠天麻丸,治急驚風,請量用之,以通為度。此方仍治吊腸、鎖肚、撮口,至為妙絕,功效無比。丸如麻子大,每服一歲五丸,二歲十丸,隨大小加減,薄荷湯點茶送下。凡治驚風,先須截風定搐,次以此劑下之,切不可過利。初生患者三日三丸,五日五丸,七日七丸,加青黛名青黛丸。

天南星(炮),天麻,白附子(炮。各一錢),巴霜(一字),膩粉(五分),蕪荑(炒),全蠍(麵炒),滑石(各一錢半)

上末,水煮麵糊為丸。

白話文:

[急驚風]

第一方:

青黛、煨過的使君子、蘆薈、京墨、膽星(各二錢)、輕粉、麝香(各五分)、冰片(一字)。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麵糊製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一丸,用薄荷湯送服。

第二方,名為鎮心丸:

此方能化痰、鎮定心神,治療急驚風。另有一方與此方相似,但沒有牛黃,而有膽星。

硃砂、龍齒、牛黃(各一錢)、鐵華粉、琥珀、人參、防風(各三錢)、炙過的蠍子(七枚)。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一丸,用薄荷湯化開送服。

第三方,名為珍珠丸:

此方用於治療急驚風,伴隨高熱、口中多涎的情況。

滑石粉(飛過,五錢)、白附子(一錢)、輕粉(一錢)、巴豆霜(十五粒)。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麵糊製成丸子,大小如綠豆。三歲的孩子服用一丸或兩丸,用蔥白湯送服。另有一方與此方相似,但有南星、全蠍。

第四方,名為犀角湯:

此方用於治療心驚、高熱的情況。

犀角、防風、木通、甘草、桑白皮、茯苓(各等分)。

每次服用三錢,用水煎服。

第五方,名為清心丸:

此方用於治療驚嚇發熱、煩躁不安的情況。

人參、茯苓、防風、柴胡、辰砂(各二錢)、金箔(二十片)。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一丸,用竹瀝湯磨開送服。

第六方,名為五仙丹:

此方用於治療身體發熱、臉色發紅、牙關緊閉、呼吸粗重、抽搐且容易反覆發作的情況。

用酒浸泡過的天麻(四錢)、洗淨並去除頭足、用新瓦焙乾的全蠍(四錢)、白附子、辰砂、珍珠、煨過的青礞石(各三錢)、巴豆霜(二粒)、金銀箔(各十片)。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三片生薑、一匙蜂蜜煎湯,調入一字粉末服用。

第七方,名為珍珠天麻丸:

此方用於治療急驚風,請根據情況適量使用,以能通暢排泄為度。此方還可以治療腸道痙攣、腹部鎖緊、口噤等症狀,效果非常顯著。丸子大小如麻子,每次服用,一歲的孩子服用五丸,兩歲的孩子服用十丸,隨年齡大小增減用量,用薄荷湯或淡茶水送服。凡是治療驚風,必須先用藥截斷風邪、平息抽搐,然後再用此藥。切記不可過度瀉下。剛出生的嬰兒,三天服用三丸,五天服用五丸,七天服用七丸。如果加入青黛,就稱為青黛丸。

炮製過的天南星、天麻、炮製過的白附子(各一錢)、巴豆霜(一字)、膩粉(五分)、炒過的蕪荑、用麵粉炒過的全蠍、滑石(各一錢半)。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水煮麵糊製成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