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赤水玄珠》~ 第二十五卷 (13)

回本書目錄

第二十五卷 (13)

1. 急驚風

硃砂,牙硝(各二錢),五靈脂,蘆薈(各一錢半),麝香(五分),冰片(一字)

上細末,甘草膏丸,綠豆大,金箔為衣,每一丸,薄荷湯下。

疏風散,驚風痰熱俱盛。

檳榔,陳皮,黑醜,大黃(煨)

各等分,為末,每服五七分,生蜜少許調下。

牛黃涼膈丸,治熱盛涎潮。

牙硝,石膏,甘草(各五錢),膽星(二錢半),牛黃,紫石英(一錢),麝香,冰片(各五分)寒水石(煅,五錢)

上為末,甘草膏丸,綠豆大,每一丸,陳皮湯下。

柴胡加大黃湯,最利痰熱。

柴胡(一兩),黃芩,人參,半夏,生薑(各三錢半),大黃(量虛實用)

上為粗末,每服一錢,加棗子煎服。

金星丸,風熱結聚,喉內痰鳴,喘粗咳嗽,兩頰紅,頰腮赤腫,咽膈壅塞,目閉不開,狂言發熱,煩躁多渴,欲作驚風,或大便不通,小便如血。

鬱金,雄黃(各一分),輕粉(五分),巴霜(七粒),南星(一個),蠍梢(一錢)

上為末,醋糊丸,麻子大,薄荷湯下三丸,小者一丸。

揭風湯,專利驚熱,下痰。

青黛,蘆薈,全蠍(各一分),南星(末,五錢。水調成餅,包前三味,煨熱,研末,入後藥),硃砂(一錢半),輕粉,牙硝(各三錢)

上俱為細末,每服一字,薄荷湯下。

奇方,鎮驚定搐安神。

雄黃,大辰砂(各一錢)

為細末,豬心血拌,水調下。

溫膽湯,積痰驚悸。

半夏,枳實,酸棗仁(各一錢半),陳皮,甘草(各一錢半),茯苓(五錢)

上每服三錢,竹茹五分,薑棗煎服。

全蠍散,治驚搐。

殭蠶(炒,三條),全蠍(薄荷葉炙,七枚),麝香(少許)

上為末,石榴皮湯下。

和中湯,和胃氣,止吐瀉。

茯苓,蓮肉(各二錢),藿香,天麻,人參,扁豆(炒),木香,白朮,甘草(各一錢)

每服二三錢,薑棗煎服。

定志丸,驚風已退,神志未定。

琥珀,茯神,遠志,人參,天麻,甘草,天門冬,白附子,酸棗仁

上末,煉蜜丸,皂子大,辰砂為衣,燈芯薄荷湯化下一二丸。

酸棗仁散,驚心不寧,恐怖恍惚。

人參,麥冬(各二錢),茯神(五錢),粉草(一錢),辰砂(五分),麝(一分),遠志,酸棗仁(各三錢)

上末,鉤藤湯調下,如內釣加木香。

防風散,風熱痰壅,大便不通。

羌活,防風,枳實,川芎,粉草,大黃(煨),赤芍(各等分)

上每服二錢,薑棗煎服。

青金丹,疏風利痰。

蘆薈,牙硝,青黛(各一錢),使君子(三枚),硼砂,輕粉(各五分),蠍梢(十四個)

上末,磨香墨拌丸,麻子大,每一二丸,薄荷湯下。

京墨丸,驚積痰熱。(楚地王監,以此藥而著名,大利痰熱疳積。)

白話文:

急驚風

  • 藥方一: 將硃砂、牙硝各二錢,五靈脂、蘆薈各一錢半,麝香五分,冰片少許研磨成細末,用甘草膏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外層裹上金箔,每次服用一丸,用薄荷湯送服。此方主要用於治療因風邪引起的驚風,且伴隨痰熱過盛的情況。

  • 藥方二: 將檳榔、陳皮、黑醜、大黃(煨過)各取等份,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五到七分,用少量生蜂蜜調和後服用。

  • 藥方三:牛黃涼膈丸: 將牙硝、石膏、甘草各五錢,膽星二錢半,牛黃、紫石英各一錢,麝香、冰片各五分,寒水石(煅燒過)五錢,研磨成細末,用甘草膏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用陳皮湯送服。此方主要用於治療熱邪過盛導致的流涎不止。

  • 藥方四:柴胡加大黃湯: 柴胡一兩,黃芩、人參、半夏、生薑各三錢半,大黃用量根據病人體質虛實調整,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一錢,加紅棗一起煎煮後服用。此方主要用於治療痰熱積聚。

  • 藥方五:金星丸: 鬱金、雄黃各一分,輕粉五分,巴霜七粒,南星一個,蠍梢一錢,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醋糊做成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丸,小兒服用一丸,用薄荷湯送服。此方主要用於治療風熱結聚,喉嚨有痰鳴,呼吸急促咳嗽,兩頰潮紅,腮部紅腫,咽喉阻塞,眼睛閉合無法睜開,胡言亂語,發熱,煩躁口渴,有發驚風徵兆,或大便不通,小便帶血等症狀。

  • 藥方六:揭風湯: 青黛、蘆薈、全蠍各一分,南星磨成粉末,五錢,用水調成餅狀,包裹前面三味藥,煨熱後研磨成粉末,加入硃砂一錢半,輕粉、牙硝各三錢,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少量,用薄荷湯送服。此方主要用於治療驚風發熱,並幫助排痰。

  • 藥方七:奇方: 雄黃、大辰砂各一錢,研磨成細末,用豬心血拌勻後,用水調和服用。此方主要用於鎮驚、止抽搐、安定心神。

  • 藥方八:溫膽湯: 半夏、枳實、酸棗仁各一錢半,陳皮、甘草各一錢,茯苓五錢,每次服用三錢,加入竹茹五分,生薑、紅棗一起煎煮後服用。此方主要用於治療積痰引起的驚悸。

  • 藥方九:全蠍散: 殭蠶(炒過)三條,全蠍(用薄荷葉烤過)七枚,麝香少量,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石榴皮湯送服。此方主要用於治療驚風抽搐。

  • 藥方十:和中湯: 茯苓、蓮肉各二錢,藿香、天麻、人參、扁豆(炒過)、木香、白朮、甘草各一錢,每次服用二到三錢,加生薑、紅棗一起煎煮後服用。此方主要用於調和胃氣,止吐瀉。

  • 藥方十一:定志丸: 琥珀、茯神、遠志、人參、天麻、甘草、天門冬、白附子、酸棗仁,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皂角大小的藥丸,外層裹上辰砂,每次服用一到二丸,用燈芯草和薄荷湯化開後服用。此方主要用於治療驚風已退,但神志尚未恢復的情況。

  • 藥方十二:酸棗仁散: 人參、麥冬各二錢,茯神五錢,粉草一錢,辰砂五分,麝香一分,遠志、酸棗仁各三錢,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鉤藤湯調和後服用,若有內釣(抽搐)症狀可加入木香。此方主要用於治療驚恐不安,精神恍惚。

  • 藥方十三:防風散: 羌活、防風、枳實、川芎、粉草、大黃(煨過)、赤芍,各取等分,每次服用二錢,加生薑、紅棗一起煎煮後服用。此方主要用於治療風熱痰壅,大便不通。

  • 藥方十四:青金丹: 蘆薈、牙硝、青黛各一錢,使君子三枚,硼砂、輕粉各五分,蠍梢十四個,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磨製的墨汁拌勻,做成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到二丸,用薄荷湯送服。此方主要用於疏風、利痰。

  • 藥方十五:京墨丸: 此方主要用於治療驚風、積痰、發熱。 (據說楚地王監用此藥而聞名,對利痰熱、治療小兒疳積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