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赤水玄珠》~ 第二十卷 (8)

回本書目錄

第二十卷 (8)

1. 痃癖疝瘕

婦人痃癖,因元氣虛弱而邪氣積聚。蓋痃癖者,在腹內近臍左右,有筋脈急痛,如臂、如指、如痃之狀。癖者僻在兩脅之間,有時而痛。皆陰陽不和,經絡痞隔,飲食停滯,冷氣固結而成也。

婦人臟腑調和,經脈循環,則月水以時,故能生子而無病。若乘外邪而合陰陽,則小腹胸脅腰背皆相引而痛,月事不調,陰中腫脹,小便淋瀝,面色黃黑,則疝瘕生矣。疝者,痛也。瘕者,假也。脈弦急者生,虛弱者死。尺脈澀浮牢,為血實氣虛。腹痛逆氣上行,此為胞中有惡血,久則結成瘕也。

張子和曰:遺溺、閉癃、陰痿、脬痹、精滑、白淫,皆男子之疝也。若血涸月事不行,行後小腹有塊,或時動移,前陰突出,後陰痔核,皆女子之疝也。但女子不謂之疝而謂之瘕。

白話文:

女性患有腹部疼痛症候羣是因為身體原本就比較虛弱,再加上邪氣累積所造成的。這種症候羣主要出現在腹部靠近肚臍的地方,會出現肌肉緊繃且疼痛的情況,就像手臂或是手指一樣。另一種是在肋骨之間偶爾也會感到疼痛。這些都是由於陰陽不平衡,導致經絡阻塞,食物堆積以及寒氣凝結所引起的。

如果一個女人的五臟六腑協調良好,血液循環正常,那麼她的月經就會按照時間來潮,因此她就能夠懷孕並且沒有疾病。但是如果受到外部邪氣影響,與男性交配,那麼小腹、胸部、腰部和背部都會引起疼痛,月經不規律,私處腫脹,尿液混濁,臉色暗沈,這就是癥瘕產生的原因了。癥是指疼痛,瘕是指假性病症。脈搏強勁的人可以活著,但是虛弱的人可能會死亡。尺部脈象乾燥浮起堅硬,表示血液充足但是氣不足。下腹部疼痛並向上反流,這是因為子宮裡有壞掉的血液,長久下來會形成癥瘕。

張子和說:遺尿、排尿困難、勃不起來、膀胱痙攣、精子流出、自慰等都屬於男性的癥瘕。如果是血液枯竭,月經停止,但是在月經過後小腹仍然有一個塊狀物,或者這個塊狀物會不定期地移動,前面的生殖器突出,背面的肛門周圍有痔瘡,這些都屬於女性的癥瘕。只是女性不會稱呼它們為癥瘕而是稱呼它們為瘕。

婦人積年血癥,由寒溫失節,脾胃虛弱,月水不通,相結盤牢,久則腹脅苦痛,宜用三稜煎主之。

治痃癖神效。

以豶豬肝一具,重十餘兩,用巴豆仁五十枚,入肝內,用釅醋三碗,慢火熬干,研爛,量及三稜末丸,作梧子大,每服五丸,食前熱酒下。

經行腹痛,乃痃癖癥瘕,局方積氣丸妙。

蘆薈丸,治疳癖肌肉消瘦,發熱潮熱,飲食少思,口乾作渴,或肝疳食積,口鼻生瘡,牙齦蝕爛等症。

白話文:

以下是對古文中提到的疾病和治療方法進行簡要說明:

  • 婦人多年來患有血癥:由於調理不當、胃腸功能衰弱以及月經不順等因素導致血液凝固在腹部和腰部形成腫塊。可以使用「三稜」煎煮的方法來治療這種病症。
  • 治療痃癖有奇效:使用豬肝、巴豆仁和醋一起慢慢加熱至幹燥後磨碎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五粒即可。
  • 經期腹痛是由於痃癖和癥瘕引起的:可使用局方「積氣丸」作為治療方案之一。
  • 蘆薈丸:可用於治療小兒疳病,如肌肉消瘦、發燒、口腔潰瘍等症狀。

蘆薈,胡黃連,黃連(炒焦),木香,白蕪荑(炒),青皮(各五錢),當歸,茯苓,陳皮(各一兩),炙甘草(七錢)

上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米湯下。

麝香丸,治痃癖冷氣,心腹作痛。

白話文:

以下是繁體中文版的文字:

蘆薈、胡黃連、黃連(炒焦)、木香、白蕪荑(炒)、青皮(各五錢)、當歸、茯苓、陳皮(各一兩)、炙甘草(七錢)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米糊製成丸狀,大小如梧桐子一般。每次服用七十至八十粒,用水送服。此方稱為「麝香丸」,可以治療痃癖和腹部寒涼引起的疼痛。

麝香(二錢,另研),五靈脂(炒),陳魏(五錢,麵包煨面熟),桃仁,三稜(醋製。各二兩),芫花(醋炒),檳榔(各一兩),莪朮(醋煨),桂心,沒藥,木香,當歸(各五錢)

上為末,飯丸,梧子大,每服十丸,淡醋湯下。

阿魏膏,治一切痞塊,更服胡連丸。

白話文:

麝香(六錢,另外研磨)、五靈脂(炒過)、陳魏(十五錢,用麵包包裹並加熱至熟透)、桃仁、三稜(醋浸泡後製成,各四兩)、芫花(醋炒過)、檳榔(各三兩)、莪朮(醋浸泡後製成)、桂心、沒藥、木香、當歸(各五錢)。

以上材料混合研磨成粉末,然後和飯混和製成丸狀,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十個丸,用淡醋湯送服。

阿魏膏,用於治療各種腫塊,服用後可以配合胡連丸一起使用。

羌活,獨活,玄參,官桂,赤芍,生地,穿山甲,兩頭尖,大黃,白芷,天麻(各五錢),紅花(四錢),木鱉子(去殼,十枚),亂髮(五錢),槐柳桃枝(各三錢)

上用香油二斤四兩,煎黑去渣,入髮油內煎發化,仍去渣,徐下黃丹,煎軟硬得中,入芒硝、阿魏、蘇合香油、乳香、沒藥(各五錢),麝香(三錢),調勻成膏,攤貼患處。內服丸藥。凡貼膏藥,先用朴硝隨患處鋪平,半指厚,以紙蓋,用熱熨斗熨之良久,如硝耗再加,熨之二時許,方貼膏藥。若是肝積,加蘆薈末同熨。

白話文:

羌活、獨活、玄參、官桂、赤芍、生地、穿山甲、兩頭尖、大黃、白芷、天麻(各五錢),紅花(四錢),木鱉子(去殼,十枚),亂髮(五錢),槐柳桃枝(各三錢)

以上藥物,使用二斤四兩的香油,加熱至黑色後過濾掉渣滓,接著加入亂髮油並進行煎煮,再次過濾掉渣滓後,慢慢加入黃丹,調至膏狀適中的硬度,然後加入芒硝、阿魏、蘇合香油、乳香、沒藥(各五錢)和麝香(三錢),最後將所有成分調和均勻,製成膏狀,塗抹在患處。

同時內服藥丸。對於貼敷膏藥,首先在患處鋪上朴硝,厚度約半寸,再覆蓋一層紙,使用熱熨斗長時間熨燙,當朴硝消耗後可再次添加,熨燙約兩個小時後,才貼上膏藥。如果病情與肝積有關,則需添加蘆薈粉末一同熨燙。

乾漆散,治疝瘕脅肋疼痛。

乾漆(炒令煙盡),木香,芫花(醋炒),赤芍,桂心,川歸,川芎,琥珀(各五錢),大黃(炒,二兩),牛膝(一兩),桃仁(去皮尖,一兩,另研)

麝香(一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下。

桃仁煎,治血瘕。

桃仁,大黃(炒。各一兩),虻蟲(炒黑,五錢),朴硝(一兩)

上為末,以醇醋一盅,石器中煮三分,下前三味,不住手攪煎至可丸,下朴硝,丸梧子大,不吃飯食,五更初,溫酒下五丸,日午下穢物,如未見,再服。仍以調氣血藥補之。此方乃峻劑也。下血塊血積甚速,氣血虛者慎之。

白話文:

乾漆散:治療疝痛、肝區疼痛

材料:

  • 炒過的乾漆 (直到沒有煙)
  • 木香
  • 醋炒的芫花
  • 赤芍
  • 桂枝的心部
  • 川芎
  • 琥珀 (各五錢)
  • 大黃 (炒,二兩)
  • 牛膝 (一兩)
  • 去掉皮和尖端的桃仁 (一兩,另外磨碎)

麝香 (一錢)

做法:

把所有材料混合在一起成為粉末狀,每次服用一錢,用溫熱的酒來送服。

桃仁煎:治療血瘤

材料:

  • 桃仁
  • 炒的大黃 (各一兩)
  • 炒黑的虻蟲 (五錢)
  • 朴硝 (一兩)

做法:

把所有的材料混在一起成為粉末狀,在一個石頭製的容器裡加入一杯濃厚的醋,加熱到三份之一的程度後,加入前三個材料不斷地攪拌,等到可以搓成小球的時候,加入朴硝,做成像梧桐樹種子大小的小球。不要吃東西,早上五點左右喝五個小球,中午時分會有排泄物排出,如果還沒有看到效果就再次服用。這是一個強效的配方,對於血液凝結的效果很快,但是如果有氣血不足的情況要小心使用。

大硝石丸,治七癥八瘕,當用此藥去之,不令人困。

大黃(四兩),硝石(三兩),人參(一兩),甘草(八錢)

上為末,苦酒一升,石器中先入大黃煎膏,入余藥,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三日一服,宜下赤物。

蟠蔥散,治寒氣不散,疝瘕脹痛,脅肋痛甚,神效。男子婦人脾胃虛冷,氣滯不行。

延胡索,肉桂,乾薑(炮。各四分),蒼朮(米泔水浸一宿,焙),甘草(各二錢),砂仁,檳榔,丁皮(各一錢),三稜(煨),莪朮(煨),茯苓,青皮(去白。各七分),連根蔥白(一莖),水二盅,煎至熱服。

白話文:

以下是繁體中文版本:

「大硝石丸」:治療七種病症和八種痞塊,需要用這種藥來去除它們,不會讓人感到疲倦。

大黃(四兩)、硝石(三兩)、人參(一兩)、甘草(八錢)以上研磨成粉末,加入苦酒一升,在石製容器中先煮沸大黃熬出的糖漿,再加入其他藥材,搓揉成像梧桐樹籽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三十粒,搭配稀飯吞服,三天吃一次,會有紅色的東西排泄出來。

「蟠蔥散」:治療寒氣無法消散、腹股溝硬結疼痛以及胸悶的情況,效果非常神奇。男性或女性如果脾胃虛弱且消化不良,

使用延胡索、肉桂、乾薑(烘烤過)。各四份;蒼朮(浸泡在稻穀洗米水中一個晚上後烘焙)、甘草各二份;砂仁、檳榔、丁香皮各一份;三稜(烘烤)、莪朮(烘烤)、茯苓、青皮(去掉白色部分)各七份;加上一根帶根部的大蔥,加水兩個茶杯量,煮到溫度適當時喝下去。

《寶鑑》,蒺藜湯,治陰疝小腹作痛,小便不利,手足逆冷,或脅腹悶痛。

蒺藜子(去刺),大附子(炮),梔子仁(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煎,食前服。

穿山甲散,治癥痞瘀血,心腹作痛。

穿山甲(灰炒燥),鱉甲(醋炙),赤芍,大黃(炒),乾漆(炒無煙),桂心(各一兩),川芎,芫花(醋炒),歸尾(各半兩),麝香(一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酒調下。

白話文:

《寶鑑》中的「蒺藜湯」,適用於治療陰疝所導致的小腹疼痛,以及小便不順暢的情況。此外,對於手腳冰涼或是脅腹感到悶痛的人,此方也能提供一定的療效。

成分如下:

  • 蒺藜子(去除尖刺):半兩
  • 大附子(炮製後):半兩
  • 梔子仁:半兩

這些材料研磨成粉末後,每次服用三錢,以水煮沸後調製,並在餐前飲用。

另一個方子「穿山甲散」,專門針對治療癥結、積瘀和心腹疼痛等症狀。

成分如下:

  • 穿山甲(灰炒至乾燥):一兩
  • 鳥龜甲(醋炙):一兩
  • 赤芍:一兩
  • 大黃(炒熟):一兩
  • 乾漆(炒至無煙):一兩
  • 桂心:一兩
  • 川芎:一兩
  • 芫花(醋炒後):半兩
  • 柏木根梢(研磨後):半兩
  • 麝香:一錢

同樣地,這些材料研磨成粉末後,每次服用一錢,以酒調製後飲用。

三稜煎,治血癥血瘕,食積痰滯。

三稜(醋浸,炒),莪朮(制,同上。各三兩),青皮(去白),半夏,麥芽(炒。各一兩)

上用好醋一盅,煮乾焙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淡醋湯下,痰積生薑湯下。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提到的是「三稜煎」這個藥方,主要用來治療血液疾病和腹部腫塊、消化不良及痰多的情況。

處方中的成分包括:三稜 (使用米醋浸泡後再炒過) 和莪術 (同樣先用米醋處理過,重量皆為六錢);另外還有青皮 (去除白色部分)、半夏以及炒過的小麥芽 (重量分別為二錢和四錢)。

將這些材料混合在一起,加入一些好的米醋,然後加熱至水分蒸發完畢,最後烘烤成為粉末狀物質。接著利用米醋調製成糊狀,做成像小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十到四十粒左右,可以搭配清淡的米醋水或生薑茶一起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