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玄珠》~ 第七卷 (29)
第七卷 (29)
1. 肺痿
(《金匱要略》、《千金方》、《脈經》論同。)
論曰:寸口脈數,其人病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沫出,何也?師曰:此為肺痿之病。何以得之?師曰:病熱在上焦,因咳為肺痿。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或從便難,被快藥下,重亡津液,故得肺痿。又寸口脈不出而反發汗,陽脈早索,陰脈不澀,三焦踟躕,入而不出。
陰脈不澀,身體反冷,其內反煩,多唾唇燥,小便反難,此為肺痿。傷於津液,便如爛瓜,下如豚腦,但坐發汗故也。其病欲咳不得咳,咳出干沫,久久小便不利,其脈平弱。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溺小便數。所以然者,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
師曰:肺痿咳唾,咽燥欲飲者,自愈。自張口者,短氣也。
王海藏曰:此證初得可治,久則難愈。何者?上枯水之源,下竭水之本也。
又曰:寸口脈虛小者為肺痿,熱之所過,初結為膿,始萌可救,微發渴者欲愈。
又曰:凡傷風、傷寒後咳嗽唾血者,此肺虛也,若不治,恐乘虛而成肺痿。當以小柴胡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乾薑、五味子。
又曰:肺痿、肺癰,其皮如麩糠。有胃脘成癰,其皮緊如甲錯。有腸癰裹大膿血於腸胃之間。
又經云:陽明司天,唾出白血者,其狀淺紅如肺色,故曰白血。
又曰:無汗惡寒,脈浮緊,得自傷寒,法從麻黃。有汗惡熱,脈沉實,得自傷酒,法從葛根。
生生子曰:痿,乾癟也。即早發還先痿之痿。
甘草乾薑湯,溫臟,治肺痿多涎唾,小便數,肺中冷,必眩,不渴,不咳,上虛下不能制溲,服此湯已。渴者屬消渴。
甘草(炙,四兩),乾薑(二兩,泡)
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溫,日二服。《集驗》、《肘後》有大棗十二枚。
甘草湯,治肺痿,涎唾多出血,心中溫溫液液方。(《千金翼》名溫液湯。)
甘草(二兩)
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
生薑甘草湯,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
生薑(五兩),甘草(四兩),人參(三兩),大棗(十二枚)
上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桂枝皂莢湯,治肺痿,吐涎沫不止。
桂枝,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皂莢(一兩),大棗(十五枚)
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千金方》,麻黃湯仲景名小青龍加石膏湯。),治肺脹,咳而上氣,咽燥而喘,脈浮,心下有水。
麻黃,芍藥,生薑(仲景用乾薑),細辛,桂心(各三兩),半夏,五味子(各半升),石膏(四兩)
水一斗,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取三升。強壯服一升,羸者減之,日三服。(小青龍湯無石膏。)
知母茯苓湯,肺痿喘嗽不已,往來寒熱,自汗。
茯苓,炙甘草(各一兩),知母,五味子,人參,薄荷,半夏,柴胡,白朮,款花,桔梗,麥冬,黃芩(各五錢),川芎,阿膠(炒。各三錢)
白話文:
肺痿指的是一種肺部疾病,患者會出現咳嗽、口中吐出泡沫狀唾液等症狀。《金匱要略》、《千金方》、《脈經》等醫書中都有相關記載。
脈象表現為寸口脈數,患者咳嗽,並吐出混濁的唾液和泡沫。這是肺痿的病徵,其病因可能是上焦有熱,因咳嗽而導致肺痿。也可能是因汗出、嘔吐、消渴(糖尿病)、小便頻數、便秘、服用瀉下藥傷津液等原因造成。另一種情況是寸口脈摸不到,反而出汗,陽脈早衰,陰脈不滑利,三焦氣機阻滯,氣機運行不暢。
陰脈不滑利,身體反而冰冷,內心煩躁,多唾液,嘴唇乾燥,小便困難,也是肺痿的表現。由於津液受損,大便像爛瓜,小便像豬腦,這可能是因為久坐導致出汗所致。患者想咳嗽卻咳不出來,咳出的痰液乾燥,久而久之小便不利,脈象平和而虛弱。有些肺痿患者吐出唾液泡沫,但不咳嗽,也不覺得口渴,反而小便頻數。這是因為上焦虛弱,不能約束下焦所致,屬於肺部虛寒,容易頭暈目眩。
如果肺痿患者咳嗽、吐唾液、咽喉乾燥想喝水,則可能自愈;如果張口呼吸,則表示氣短。
肺痿初期可以治療,但久病則難以治愈,因為上焦的津液來源枯竭,下焦的津液根本也耗盡了。
寸口脈虛弱細小也是肺痿的表現,熱邪侵入肺部,初期形成膿液,早期發現可以治療;輕微口渴則預示病情將好轉。
凡是傷風、傷寒之後咳嗽並咳血者,都是肺部虛弱的表現,如果不治療,很可能轉變成肺痿。治療方法是用小柴胡湯去除人参、大枣、生姜,再加入乾薑、五味子。
肺痿和肺癰,皮膚都會像麩糠一樣。胃脘部生癰,皮膚緊繃如同盔甲。腸癰則會在腸胃之間積聚大量膿血。
陽明經氣盛時,吐出的唾液中帶有白色血液,顏色淺紅,像肺臟的顏色,因此稱為白血。
如果患者無汗惡寒,脈象浮緊,是因傷寒導致的,則應使用麻黃湯治療;如果患者出汗惡熱,脈象沉實,是因傷酒導致的,則應使用葛根湯治療。
「痿」指的是乾枯萎縮的意思。及早治療,可以阻止病情進一步發展。
甘草乾薑湯用於治療肺痿,症狀包括多唾液、小便頻數、肺部虛寒、頭暈目眩、不口渴、不咳嗽,上焦虛弱,下焦不能約束小便。口渴的患者則屬於消渴症。
甘草乾薑湯的藥物組成及用法:甘草(炙,四兩)、乾薑(二兩,泡),水三升,煮至一升半,分次溫服,每日二次。部分醫方中會加入大棗十二枚。
甘草湯用於治療肺痿,症狀包括多唾液、咳血,心中有溫熱感。
甘草湯的藥物組成及用法:甘草(二兩),水三升,煮至一升半,分三次服用。
生薑甘草湯用於治療肺痿,症狀包括咳嗽、吐出唾液泡沫不止、咽喉乾燥口渴。
生薑甘草湯的藥物組成及用法:生薑(五兩)、甘草(四兩)、人參(三兩)、大棗(十二枚),水七升,煮至三升,分三次服用。
桂枝皂莢湯用於治療肺痿,症狀包括吐出唾液泡沫不止。
桂枝皂莢湯的藥物組成及用法:桂枝、生薑(各三兩)、甘草(二兩)、皂莢(一兩)、大棗(十五枚),水七升,煮至三升,分三次服用。
麻黃湯(《千金方》中記載,與張仲景的小青龍湯加石膏湯相似)用於治療肺脹,症狀包括咳嗽、上氣喘促、咽喉乾燥、呼吸困難、脈象浮,心下有水。
麻黃湯的藥物組成及用法:麻黃、芍藥、生薑(或乾薑)、細辛、桂心(各三兩)、半夏、五味子(各半升)、石膏(四兩),水一斗,先煮麻黃,去上浮沫,再加入其他藥物,煮至三升。體質強壯者服一升,體質虛弱者酌減,每日三次。(小青龍湯不含石膏。)
知母茯苓湯用於治療肺痿,症狀包括喘嗽不止、往來寒熱、自汗。
知母茯苓湯的藥物組成:茯苓、炙甘草(各一兩)、知母、五味子、人參、薄荷、半夏、柴胡、白朮、款冬花、桔梗、麥冬、黃芩(各五錢)、川芎、阿膠(炒,各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