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赤水玄珠》~

回本書目錄

1. 第二十一卷

2. 小便出血

《良方》曰:心主於血,通行經絡,循環臟腑,得寒則凝澀,得熱則妄行,失其常道則溢,滲於脬則小便出血也。

薛氏曰:前症肝經血熱者,加味逍遙散。怒氣血傷者同治,調送血餘灰妙。若肝經風熱,用前散送子芩丸。氣血俱虛者,八珍散送血餘灰。膏粱積熱者,清胃散加槐花、甘草。風熱傷胃者,四君子加防風、枳殼。胃虛不能攝血者,補中益氣。鬱結傷脾不能攝血者,濟生歸脾湯。

一婦小便出血,服四物蒲黃之類,更加發熱吐痰。加芩連之類,又飲食少思,虛症蜂起。肝脈弦而數,脾脈弦而緩。此因肝經風熱,為沉陰之劑,脾傷不能統血,發生諸臟而熱也。用補中益氣、六味地黃丸而痊。

蒲黃鹿茸散,治勞損尿血、發熱、內熱,或寒熱往來,口乾作渴。

蒲黃(炒),鹿茸(炙),當歸,生地,葵子(炒),續斷(酒炒。各等分)

為末,每服二錢,酒調,日三服。

發灰散,起居所傷,小便尿血,或忍尿脬轉,臍下急痛,小便不通。又治肺疽,心衄,內崩,吐血,舌上出血,俱妙。(《本草》云:能療瘀血,通關膈,利水道,破癥瘕癰腫,狐疝刺痛疰雜瘡,療脬轉,通大小便,止咳嗽鼻衄。)

上每服二錢,米醋湯調下。

生地黃散,血熱尿血。

生地(二錢),黃芩(炒,五錢),阿膠(炒),側柏葉(炒。各一錢)

上水煎,食前服。

當歸散,血分熱尿血。

川歸,羚羊角屑,赤芍(各五分),刺薊葉(一錢),生地(一錢),上水煎服。

又方,治血分有熱。生地黃搗汁,每用一小盞,日三服。

又方,治血分熱尿血。用炒蒲黃末,每以二錢,溫酒下。

鹿角膠散,鹿角膠炒為末,二兩,作二服,長流水調妙。

白話文:

【小便出血】

《良方》指出:心臟主管血液,血液在經絡中流動,循環於臟腑之間,遇冷則凝固,遇熱則過度流動,失去正常運行軌跡就會溢出,滲入膀胱則會導致小便出血。

薛氏說:對於肝經血熱的情況,可以使用加味逍遙散。若是怒氣導致血傷,同樣適用,調合血餘灰效果更佳。如果是由於肝經風熱,可使用加味逍遙散送服子芩丸。對於氣血兩虛者,可用八珍散送服血餘灰。對於由食物積累產生的熱,可用清胃散加上槐花和甘草。對於風熱傷胃,可用四君子湯加上防風和枳殼。對於胃虛無法控制血液的情況,可用補中益氣湯。對於脾氣鬱結無法控制血液的情況,可用濟生歸脾湯。

有一婦女小便出血,服用四物湯加蒲黃之類藥物,反而出現發熱和咳嗽的症狀。再服用黃連之類藥物,飲食慾望減少,各種虛弱症狀紛紛出現。肝臟脈象弦而快,脾臟脈象弦而緩。這是因為肝經風熱,服用寒涼藥物,導致脾臟受損無法統血,進而引發身體其他臟器的熱。使用補中益氣湯和六味地黃丸後病情好轉。

【蒲黃鹿茸散】:治療勞損導致的尿血、發熱、內熱,或寒熱交替,口乾舌燥。

【發灰散】:治療生活作息不當導致的小便出血,或憋尿引起的膀胱疼痛,小腹急痛,小便不暢。也可治療肺部疾病,心臟出血,內出血,吐血,舌頭出血,效果極佳。

【生地黃散】:治療血熱導致的尿血。

【當歸散】:治療血分熱導致的尿血。

另一方法,治療血分熱導致的尿血。使用炒制的蒲黃粉末,每次服用二錢,溫酒送服。

【鹿角膠散】:鹿角膠炒至粉末狀,每次服用二兩,用長流水調和,效果極佳。

3. 陰腫

《良方》曰:陰腫因胞絡素虛,風邪客之,乘於陰部,血氣相搏故也。

薛氏曰:氣血虛弱,補中益氣湯;肝經濕熱,龍膽瀉肝湯。又當與陰癢、陰挺、陰冷相參而治。

又云:一婦陰中腫悶,小便澀滯,兩脅作腫,內熱晡熱,月經不調,時或寒熱。此因肝經鬱怒,元氣下陷,濕熱壅滯。朝用歸脾湯加柴胡、升麻,解鬱結,補脾氣,升元氣;夕用加味逍遙散,清肝火,生肺血,除濕熱。各數劑,諸症悉愈。又用四君、芎、歸、丹皮,調補肝脾,而經水如期。

菖蒲散,治月水澀滯,陰戶腫痛。

菖蒲,當歸(炒。各一兩),秦艽(二兩)

上每服五錢,入蔥白,水煎服。

白礬散,治陰腫堅痛。

白礬(五錢),甘草(五分),大黃(一兩)

上為末,水調如棗大,綿裹內陰中,一日兩換,以愈為度。

白話文:

【陰部腫脹】

根據《良方》一書所說,陰部腫脹的情況,主要是因為胞絡本來就虛弱,風邪侵入,進而影響到陰部,導致血氣相互搏擊所引起的。

薛氏則提到,如果出現氣血虛弱的情況,可以服用補中益氣湯來調理;若是肝經濕熱的問題,則建議服用龍膽瀉肝湯。此外,這種情況應與陰部瘙癢、脫垂、冰冷等病症一起綜合治療。

另有一婦女出現陰部腫脹悶痛,小便困難,兩側腰部腫脹,內部有熱感,傍晚時分體溫升高,月經週期紊亂,偶爾會發燒。這是由於肝經鬱怒,元氣下陷,濕熱阻滯所致。因此,在早晨可服用歸脾湯,並加入柴胡、升麻,以解除鬱結,補充脾氣,提升元氣;在夜晚則服用加味逍遙散,以清肝火,滋養肺部血液,消除濕熱。各服用數劑後,所有症狀都得到了改善。之後再使用四君子湯、川芎、當歸、牡丹皮等藥材,調理肝脾,讓月經得以順利來臨。

「菖蒲散」,可用於治療月經不順,陰部腫痛。

所需材料為菖蒲、炒過的當歸(各一兩),秦艽(二兩)。

每次服用五錢,加入蔥白,用水煎煮後服用。

「白礬散」,可用於治療陰部腫脹且堅硬疼痛。

所需材料為白礬(五錢)、甘草(五分)、大黃(一兩)。

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水調和至大小如棗子,用棉布包裹後放入陰道中,一天更換兩次,直到病情好轉為止。

4. 陰癢

《良方》曰:陰癢為三蟲在腸胃之間,因臟虛而蝕,輕則陰中癢,甚則陰中痛也。

生生子曰:前症亦有虛者,古人有用人參一兩,煎湯服之而愈。予曾治一宦婦,年廿一,疹出未彌月而犯房事,熱因下陷,陰中癢甚,每一發,神魂颼然,兩手抓壁,口中咬物,鮮血淋漓,爪脫肉破而不遑顧。七日肌肉如削,諸洗插方,歷試無功。作蟲治尤劇,欲懸梁求死。

予為籌之,乃虛熱陷入至陰,當從陰引陽,以黃耆六錢,甘草二錢,防風一錢,柴胡二錢,水煎,食前服之,其疾頓止。此引金伐木之法也。

薛氏曰:前症屬肝經所化,當用龍膽瀉肝湯,逍遙散,以主其內。外以桃仁研膏和雄黃末,或雞肝,內陰中,以制其蟲。

一婦胸膈不利,內熱作渴,飲食不甘,肢體倦怠,陰中悶癢,小便赤澀,此鬱怒傷肝脾所致,用歸脾湯加山梔而愈。復因怒,患處並小腹脹痛,用小柴胡加芎、歸、山梔、芍藥痛止,用山梔入逍遙散而痊。又因勞役,患處腫脹,小便仍澀,用補中益氣加山梔、茯苓、丹皮而瘳。

一方,新桃葉搗,綿裹內陰中,一日三易。

大黃散,治陰癢。

大黃(微炒),黃芩,黃耆(炙。各五兩),赤芍,玄參,蛇床子,山茱萸

為末,酒調服二錢。

又方,杏仁燒灰,乘熱綿裹納陰中,日二易之。

又詩曰:玉戶生瘡時痛癢,皆因房色損其元,黃蔥水洗二三次,杏仁燒灰油調痊。加麝香尤妙。

又方,鯽魚膽搽之妙。

白話文:

【陰部瘙癢】

根據《良方》記載,陰部瘙癢是由於三種寄生蟲在腸胃中滋生,導致臟腑虛弱,輕者會感到陰部瘙癢,嚴重的話會感覺到疼痛。

生生子提到,這種病也可能因虛弱引起。古時候有人使用一兩的人參熬湯喝,病況就能改善。他治療過一名二十歲的貴婦,她長疹子不到一個月就進行性行為,導致熱毒下陷,陰部非常瘙癢,每次發作時,精神恍惚,雙手抓牆,嘴裡咬東西,甚至咬出血來,指甲掉落,皮膚破裂,但都顧不上。七天後肌肉瘦削,各種清洗和插入的療法都沒有效果。按蟲病治療反而更糟,患者甚至想上吊自盡。

經過我的診斷,這是虛弱的熱毒深陷陰部,應當從陰部引出陽氣,使用六錢的黃耆,二錢的甘草,一錢的防風,二錢的柴胡,用水煎煮,在飯前服用,病情立即停止。這就是所謂的「引金伐木」法。

薛氏表示,這種病症屬於肝經的問題,應該使用龍膽瀉肝湯,逍遙散,來調理體內。外部可以使用桃仁研成膏狀,混合雄黃粉末,或者雞肝,插入陰道,來抑制蟲子。

有一名婦女胸部不舒暢,內心燥熱,口渴,飲食無味,身體疲憊,陰部悶癢,小便赤痛,這是因為鬱怒傷害了肝脾,使用歸脾湯加山梔治療後痊癒。後來因為生氣,患病部位和小腹出現脹痛,使用小柴胡加芎、歸、山梔、芍藥後疼痛停止,再使用山梔加入逍遙散而完全康復。又因為勞累,患病部位腫脹,小便仍然困難,使用補中益氣湯加山梔、茯苓、丹皮而治癒。

另一個方法,是使用新鮮桃葉搗碎,用棉布包裹,放入陰道,一天換三次。

大黃散,用來治療陰部瘙癢。

大黃(稍微炒一下),黃芩,黃耆(烤熟。各五兩),赤芍,玄參,蛇牀子,山茱萸

磨成粉,用酒調和服用二錢。

另一個方法,是把杏仁燒成灰,趁熱用棉布包裹,放入陰道,一天換兩次。

還有一首詩說:陰部生瘡時痛癢,都是因為性生活過度損耗了元氣,用黃蔥水洗二三次,用燒成灰的杏仁和油調和塗抹能痊癒,如果加上麝香效果更佳。

另一個方法,使用鯽魚膽汁塗抹,效果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