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赤水玄珠》~ 第二十六卷 (10)

回本書目錄

第二十六卷 (10)

1. 龜胸龜背門

古方皆屬之於肺,謂受邪喘久所致。又乳母多食辛熱,貽毒於兒,感之於肺,由肺脹大而胸高滿如龜狀也。蓋胸膈之上,乃肺之分野。又肺主皮毛,若背受風邪,客於脊骨,故背高而僂傴。又或兒坐太早,亦能致之。然此多成痼疾。考之古法,惟有百合丹、枳殼防風丸,及灸肺俞、膈俞二穴而已,別無治法。

百合丹,胸高脹滿,其狀如龜。

川大黃(煨),天門冬,杏仁,百合,木通,桑白皮,甜葶藶,軟石膏

上為末,煉蜜丸,綠豆大,每服五丸,白湯臨睡服。

枳殼防風丸,治客風入背如龜高聳。

枳殼,防風,獨活,前胡,麻黃,當歸,大黃(煨。各一錢)

麵糊丸,黍米大,米飲下。

松蕊丹,初生不暇護背,為客風吹脊,入於骨內,或坐早所致。

松花,枳殼,防風,獨活(各一兩),麻黃,前胡,川大黃,桂枝(各五錢)

上末,煉蜜丸,黍米大,每十丸,米飲下。

灸法,肺俞穴,第三椎下兩傍各一寸半。膈俞穴,第七椎下兩傍各一寸半。以小兒中指量中節為一寸。每灸艾炷如小麥粒大,各灸三五壯。

龜尿法,點背腫高處節間。取烏龜置於新荷葉上,用鏡照之。其尿自出,針點脊俞中。若龜尿不出,用豬毛插入鼻中,其尿即出。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古代對於「龜胸龜背」(即雞胸和駝背)的醫學觀念和治療方法。

古人認為雞胸和駝背主要與肺部有關,可能是因為受到邪氣影響,長時間喘息導致。另外,如果哺乳期的母親食用過多辛辣熱性食物,可能導致毒素傳給嬰兒,影響到肺部,肺部膨脹使得胸部形狀像龜一樣隆起。此外,肺部主管皮膚和毛髮,如果背部遭受風邪侵襲,風邪進入脊骨,就會造成背部拱起且彎曲。還有一種可能是,孩子過早坐立也會引發這種病症。但這種病通常會成為難以根治的慢性疾病。

在古代醫學中,主要的治療方式是使用「百合丹」、「枳殼防風丸」和「松蕊丹」等藥物,以及在肺俞和膈俞兩個穴位進行灸療。

「百合丹」適用於胸部隆起且脹滿,形狀類似龜的情況。藥方包括:川大黃、天門冬、杏仁、百合、木通、桑白皮、甜葶藶、軟石膏等。將這些藥材磨成粉,再用煉製的蜂蜜搓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顆,最好在睡前用白開水吞服。

「枳殼防風丸」則適用於風邪進入背部,使背部拱起像龜一樣的情況。藥方包含:枳殼、防風、獨活、前胡、麻黃、當歸、大黃等。將藥材磨成粉後,用麵糊搓成黍米大小的藥丸,用米湯送服。

「松蕊丹」適用於新生兒未得到妥善保護,被風邪吹入脊骨,或是過早坐立所導致的病情。藥方包含:松花、枳殼、防風、獨活、麻黃、前胡、川大黃、桂枝等。將藥材磨成粉後,用煉製的蜂蜜搓成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顆,用米湯送服。

灸療方面,主要是在肺俞和膈俞兩個穴位進行。肺俞穴位於第三個脊椎下方,兩側各一寸半的位置;膈俞穴位於第七個脊椎下方,兩側各一寸半的位置。以小孩的中指中節為標準,計算一寸的距離。每次灸療使用的艾炷大小約為小麥粒,每個穴位灸療三到五次。

另外,還有一種叫做「龜尿法」的治療方式。首先將烏龜放在新鮮荷葉上,並用鏡子照射它,烏龜的尿液就會自然流出。然後用針點刺脊俞穴,將龜尿滴入。如果烏龜的尿液無法順利流出,可以將豬毛插入烏龜的鼻子中,這樣就能促使烏龜排出尿液。

2. 蟲門

小兒好食肥甘生冷,傷於脾胃,脾胃既傷,則不能運化精微,而生濕熱。濕熱久則生蟲也。發則腹中疼痛,上下往來,無有休止,或亦攻心則閤眼啼哭,撲手仰身,神思悶亂,嘔噦涎沫,或吐清水,四肢羸困,面色青黃,飲食難進,不生肌膚,或寒或熱,沉沉嘿嘿,不的知其病之所在。不早療則腹中子母轉轉相生,蟲長一尺,足能殺人。

觀周歲以前小兒,鮮有此苦者,良由飲乳不食肥甘生冷,蟲無從而生也。即是觀之,蟲之生於濕熱肥甘也,不亦明乎。予故述此生蟲之源,以為今之為乳母者姑息之戒。

化蟲丸,蟲咬心痛,來去不定,不思飲食。

鶴蝨,檳榔,胡粉,苦楝根(取東行小枝,各五錢),明礬(半枯半生,三錢五分)

上末,麵糊丸,綠豆大,三歲者服三十丸,白湯入香油二滴吞下,食前服。如有小蟲,皆化為水,大蟲,即從大便而下。初服甚效。

使君子丸,小兒五疳,脾胃不和,心腹脹,時或㽲痛,不進飲食,漸至羸瘦。

厚朴,陳皮,使君子肉(湯浸去黑衣,各一兩),甘草,川芎(各二錢五分),白芍藥(五錢)

上為末,煉蜜丸,皂子大,三歲以上一丸,米飲下。

烏梅丸,治蛔厥當吐,今反靜而復煩,此為臟寒。蛔上入其膈,須臾復上,得食而嘔,又煩,蛔聞食當自吐,及治久痢。

烏梅(三十三個),乾薑(炮,一兩二錢),黃連(二兩),川椒,當歸(各四錢),細辛,人參,大附子(炮,去皮臍),桂枝,黃柏(各七錢)

上末,用酒浸烏梅肉一宿,蒸飯,搗為丸,麻子大,每十丸,日二次,忌生冷。

檳榔丸

檳榔,鶴蝨,貫眾,乾漆(炒焦,存性)務,蕪荑,雷丸,雄黃(飛),使君子肉,川楝子肉,木香,黃丹,錫灰,輕粉(少許),巴霜(二個)

上為末,酒煮麵糊為丸,黍米大,五更早用豬肉蔥油煎,將肉細嚼勿吞下,但只引蟲頭向上,便將肉汁調化蟲散,或吞檳榔丸,至巳時取下蟲,方進飲食。

化蟲散,先將豬肝油炙,令兒聞其香味,引蟲頭向上,則藥可行。

雷丸,鶴蝨,甘草,大黃(生。各一錢),使君子肉(十枚)

上末,用豬肉煮汁調,五更服。

白話文:

小孩喜歡吃肥美甘甜、生冷的食物,這些食物會損傷脾胃。一旦脾胃受傷,就不能正常運化食物中的精華,反而產生濕熱。濕熱長期積聚,就會滋生蟲害。發作時,腹部會劇烈疼痛,痛感時上時下,沒有停止的時候,有時候痛到心臟,孩子會閉著眼睛哭泣,手腳亂揮,身體蜷縮,精神混亂,嘔吐唾液或清水,四肢疲倦無力,臉色呈現青黃色,食慾不振,肌肉萎縮,時冷時熱,病懨懨的,很難判斷出病因。如果不早治療,肚裡的蟲會子孫滿堂,持續繁殖,長達一尺的蟲子足以致命。

觀察一週歲以下的小孩,很少有這樣的痛苦,因為他們只喝奶,不吃肥甘生冷的食物,所以不會生蟲。由此可見,蟲是由濕熱和肥甘食物引起的,這一點不是非常清楚嗎?因此,我在此敘述蟲的生成原因,希望可以成為現在的母親們警醒的教訓。

接下來的內容詳細介紹了多種治療蟲害的藥方,包括化蟲丸、使君子丸、烏梅丸、檳榔丸以及化蟲散等,並列出了各種藥物的組成、劑量以及服用方法。由於篇幅限制,這裡不再詳細列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