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赤水玄珠》~ 第九卷 (18)
第九卷 (18)
1. 產後鼻衄
《大全》云:產後口鼻黑氣起,及鼻衄者,名胃絕,此證不可治。遇有此者,急取緋線一條,併產婦頂心發兩條,緊繫中指節,即止。
治產後鼻衄,中風。
以荊芥為末,童便調下。(氣虛者不可用。)
白話文:
【產後鼻出血】
《大全》上說:產後如果口鼻周圍出現黑色氣色,以及鼻出血的情況,這被稱為「胃氣絕」,這種症狀是無法治療的。若遇到這種情況,應立即拿一條紅線,加上產婦頭頂的兩縷頭髮,緊緊綁在中指的關節上,這樣可以止血。
對於產後鼻出血和中風的治療,
可以用荊芥磨成粉末,用孩童的尿液調和後服用。(但氣虛的人不適合使用這種方法。)
2. 齒衄(又名牙宣)
《統旨》云:血從齒縫中或齒根出者,謂之齒衄。有風壅,有腎虛。風壅者,消風散,外以祛風擦牙散;腎虛者,以腎主骨,齒者骨之餘,虛火上炎,服涼藥而愈甚,此屬腎經下虛而上盛,宜鹽湯下安腎丸,間服黑錫丹,仍用青鹽炒香附黑色為末擦之。亦有胃熱而牙齦出血者,宜清其熱,清胃散主之。
白話文:
根據《統旨》所述,血液從牙縫或是牙根處流出的情況,被稱作齒衄。這種病症可能由風熱壅塞或是腎臟虛弱所導致。若是因風熱壅塞引起,可服用消風散,並外用祛風擦牙散。若是由於腎虛所致,要知道腎臟主管骨骼,而牙齒是骨骼的一部分,虛火上升會造成病情加劇,服用寒涼藥物反而會使情況更糟,這是因為腎臟在下部虛弱而上部亢進,應使用鹽湯送服安腎丸,偶爾服用黑錫丹,並用炒過的青鹽和香附磨成黑色粉末來擦牙。另外,也有因胃部過熱導致牙齦出血的情況,這時應清熱解毒,可用清胃散來治療。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