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赤水玄珠》~ 第十八卷 (1)

回本書目錄

第十八卷 (1)

1. 痰證

外證憎寒壯熱,惡風自汗,胸滿,氣上衝,咽不得息,頭不痛,項不強,若涎多者,亦隱隱頭疼。脈有寸浮者,亦有寸伏者,以意參之。柴胡半夏湯、金沸草散、大半夏湯,氣上衝,瓜蒂散吐之。(此亦風痰證也,如食積痰、虛損痰,不用此藥。)

白話文:

當患者出現畏寒發燒、怕風出汗、胸部悶脹、呼吸困難、咽喉無法正常呼吸等症狀時,如果沒有頭痛和頸部僵硬的情況,或者口水分泌過多導致輕微的頭痛,可以考慮使用「柴胡半夏湯」、「金沸草散」或「大半夏湯」來治療。如果患者的呼吸更加急促且難受,則可使用「瓜蒂散」進行催吐。

需要注意的是,這類病症可能是由於風邪引起的痰病所造成的,但如果是因為食物堆積或是身體虛弱而產生的痰病,就不適合用這些藥物來治療。

2. 傷食

亦頭疼惡寒身熱,但左手脈和平,右手脈緊盛,知為食,大橘皮二陳湯。心腹滿脹,大柴胡湯下之。胸滿嘔吐者,瓜蒂散吐之。(亦夾食傷寒也。全傷食者,恐不可用柴胡。)

白話文:

如果出現頭痛、畏寒和身體發燒的情況,但是左邊的手腕脈搏平靜,右邊的手腕脈搏強勁,那麼可能是因為吃多了食物造成的問題。可以服用橘皮二陳湯來治療。 如果是心臟和腹部腫脳或脅脷硬結,可以用大柴胡湯進行灌腸治療。如果有胸部悶塞和嘔吐的情況,則需要用瓜蒂散進行催吐治療。

注意:這只是根據古籍中的描述提供的一種可能的診斷和治療方案,並不能完全代表當前的病情和處方。在實際使用時,還需結合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和修改。此外,在任何情況下都應遵循當地法律法規和專業醫生的指導,不得自行使用藥物或方法進行治療。

3. 虛煩

諸虛煩熱與傷寒相似,但不惡寒,頭不疼,身不痛為異耳。表既虛,不可汗。里不實,不可下。叔和云:虛煩有熱不可攻。

白話文:

所有的身體疲倦、心煩意亂以及發燒的情況都跟感冒有些類似,但是不會怕冷,頭部也沒有疼痛感,身上也不會痠痛。如果外表已經很虛弱了,就不能用出汗的方法來治療。內部如果不夠強壯,也不能使用排泄的方式進行治療。孫思邈說:“虛弱的人如果有熱症是不能攻擊的。”

4. 腳氣

傷寒傳足不傳手,所以寒濕之氣蒸於足,發則類傷寒,其證頭疼身熱,肢節痛,大便閉,或嘔。但初病時,起於腳膝屈弱,不能移動為異耳。感於寒,所患必冷,越婢、小續命湯入生薑汁最妙。感於暑,所患是熱,小續命去附子減桂一半。腳腫木瓜散、檳榔散。大便秘,脾約丸。

白話文:

當人感染了寒冷和溼氣,通常會從腳部開始,症狀包括頭痛、身體發燒、關節疼痛、排便困難,或者有噁心的情況出現。但是與普通感冒不同的是,在疾病初期,患者可能會感到腳部和膝蓋軟弱無力,無法自由活動。如果是由寒冷引起的這種病症,可以使用含有生薑汁的小續命湯來治療;如果是因為炎熱而引發的病症,可以在小續命湯中去除附子並減少肉桂的一半份量。如果有腳部水腫的情況,可以用木瓜散或是檳榔散進行治療。如果排便困難,可以服用脾約丸。以上就是對這段古文中描述的疾病的解說和治療方法。

5. 論傷寒用藥法則

標本逆從之既明,五劑之藥須用識。且如表汗用麻黃,無蔥白不發。吐痰用瓜蒂,無豉不湧。去實熱用大黃,無枳實不通。溫經用附子,無干姜不熱。甚則以泥清水加蔥白煎之。竹瀝無薑汁,不能行經絡。蜜導無皂角,不能通秘結。非半夏、薑汁不能止嘔吐。非人參、竹葉,不能止虛煩。

白話文:

當你明白了標本逆從的道理後,就需要知道如何使用不同的草藥來治療疾病。例如要出汗的話就要服用含有麻黃和蔥白的草藥;如果想要把痰吐出來就必須要有瓜蒂和豆鼓;要去除身體裡的熱毒就得有大黃和枳實;若是要暖胃就要有附子和乾薑等等。有些情況下還需要用泥土清潔水加上蔥白熬煮而成的湯來幫助治療。而竹瀝沒有薑汁就不能流遍全身,蜂蜜引導沒有肥皂果就不會解決便祕問題。不是隻有半夏和薑汁才能停止嘔吐,也不是隻有人參和竹葉才能消除虛弱時的焦慮不安。

非小柴胡,不能和解表裡。非五苓散,不能通利小便。非天花粉、乾葛,不能消渴解肌。非人參、麥門冬、五味,不能生脈補元。非犀角、地黃,不能止上焦之吐衄。非桃仁承氣,不能破下焦之瘀血。非黃耆、桂枝,不能實表間虛汗。非茯苓、白朮,不能去濕助脾。非茵陳,不能去黃疸。

白話文:

如果不是使用柴胡,就不能調和身體內部與外部之間的能量流動;如果不是使用五苓散,就無法疏通尿液排泄通道;如果不是使用天花粉或乾葛,就不能消除口渴並解除肌肉疲勞;如果不是使用人參、麥門冬和五味子,就不能滋養心肺功能及恢復元氣;如果不是使用犀角和地黃,就不能治療上部出血症狀如嘔血和鼻出血;如果不是使用桃仁承氣法,就不能清除下腹部淤積的血液;如果不是使用黃芪和桂枝,就不能增強皮膚表面的抵抗力以及減少出汗量;如果不是使用茯苓和白朮,就不能去除體內溼氣並且幫助脾胃消化吸收;如果不是使用茵陳草,就不能治癒黃疸病變。

非承氣,不能制定發狂。非枳橘,不能除痞漏。非陷胸,不能開結胸。非羌活,不能治四時之感冒,身疼。非人參敗毒,不能治春溫。非四逆,不能治陰厥。非人參白虎,不能化斑。非理中烏梅,不能治蛔厥。非桂枝麻黃,不能除冬月之惡寒,熱隨汗解。非姜附湯,不能止陰寒之泄利。

非大柴胡,不能去實熱之妄言。陰陽咳嗽,上氣喘息,用加減小青龍,分表裡而可汗下。此傷寒用藥之大法也。

白話文:

如果不是使用承氣湯,就不能治療癲狂症狀。如果不是使用枳橘,就不能消除痞塊和漏瘡。如果不是使用陷胸湯,就不能打開結胸症狀。如果不是使用羌活,就不能治療四季中的感冒、身體疼痛。如果不是使用人參敗毒散,就不能治療春天的溫病。如果不是使用四逆散,就不能治療陰厥病症。如果不是使用人參白虎湯,就不能化解皮膚上的斑點。如果不是使用理中丸加上烏梅,就不能治療蛔蟲引起的腹痛。如果不是使用桂枝和麻黃,就不能去除冬天的寒冷感,也不能讓熱度隨著汗水消退。如果不是使用姜附湯,就不能停止因陰寒所導致的拉肚子。 如果不是使用大柴胡湯,就不能去除實際性高燒所引致的胡言亂語。對於陰陽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可以使用加減小青龍方劑來分別對應表證和裏證,並透過出汗或排便的方式進行治療。這些都是治療傷寒疾病的常用方法。

6. 陰經用藥格法

太陰脾土,性惡寒濕。非乾薑白朮,不能燥濕也。

少陰腎水,性惡寒燥。非附子,不能溫潤。

厥陰肝木,藏血榮筋。非芍藥甘草,不能滋養。此經常之道。

白話文:

太陰脾臟不喜歡寒冷和溼氣。如果不是使用乾薑或白朮,就不能去除溼氣。

少陰腎臟不喜歡寒冷和乾燥。如果不是使用附子,就不能使它變得溫暖而有潤滑感。

厥陰肝臟是儲存血液、滋養肌肉的地方。如果不是使用芍藥和甘草,就無法提供營養。這是常規的道理。

7. 治傷寒看證大略

凡證有頭疼惡寒,皆是傷寒,無則皆否也。何則?蓋傷寒則惡寒,傷食則惡食,理固然也。但風從上來,陽先受之,寒從下來,陰先受之。風與寒常相因,感冒之時則又不同,及其證之外見者則一也。

白話文:

如果出現頭痛和畏寒症狀,就是得了傷寒;如果不具備這兩種症狀,就不是傷寒。為什麼呢?因為傷寒會導致畏寒,而消化不良(傷食)會導致不適或不想吃東西,這是道理本該如此。但是風邪通常由上方侵入人體,影響到身體的陽氣;寒邪則是由下方侵入,影響到身體的陰氣。風邪和寒邪常常相互依存,但在感病的時候又有不同的表現方式。然而,在外在症狀方面卻是一致的。

8. 《一提金》脈要

人之陰陽,即為先天。人之氣血,即為後天。脈者非血非氣,乃血氣之先,即營行之道路。又問曰:既知先後天之脈理,須明持脈之要。曰舉、曰按、曰尋三字。若此不明,即陰陽表裡虛實何以別之。持脈者輕手循之曰舉,重手取之曰按,不輕不重委曲求之曰尋。

白話文:

人的陰陽是從出生前就決定的,而人的氣血則是由出生後的生活環境和飲食習慣所影響。脈搏不是血液也不是氣息,而是血液和氣息運行的道路。如果已經瞭解了先天和後天脈理的道理,就需要明白把脈的方法。這就是「舉」、「按」、「尋」三個字。如果不明白這些方法,那麼如何區分出病患的陰陽、表裡、虛實呢?把脈的人用輕的手法來摸脈叫做「舉」;用重的手法深入去探查叫作「按」;不用太輕或太重的力量,仔細地探索脈象叫做「尋」。

9. 《截江網》論脈

雜病以弦為陽,傷寒以弦為陰。雜病以緩為弱,傷寒以緩為和。兩手無脈曰雙伏,一手無脈曰單伏,必有正汗也。寸口陽脈中或見沉細者,但無力者為陽中伏陰。尺部陰脈中或見沉數者,為陰中伏陽。寸口數大有力為重陽,尺部沉細無力為重陰。寸脈浮而有力,主寒邪表實,宜汗;浮而無力,主風邪表虛,宜實。

尺脈沉而有力,主陽邪在裡為實,宜下;無力主陰邪在裡為虛,宜溫。寸脈弱而無力,切忌發吐。尺脈弱而無力,切忌汗下。初按來疾去遲,名曰內虛外實;去疾來遲,名曰內實外虛。尺寸俱同名曰緩,緩者和而生也。汗下後脈靜者生;躁亂身熱者死,乃邪氣勝也。溫之後脈來歇至者,正氣脫而不復生也。

純弦之脈名曰負,負者死。按之解索名曰陰陽離,離者死。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

白話文:

以下是對該段古文中醫理論的簡要概述:

  1. 雜病與傷寒:雜病中的“弦”脈被認爲是陽性的,“緩”脈則被視爲虛弱的表現。而在傷寒症候羣中,“弦”脈被解釋爲陰性,“緩”脈則是和諧的狀態。
  2. 無脈現象:“雙手無脈”稱爲雙伏,“一隻手無脈”被稱爲單伏,並且通常伴隨著出汗的現象。
  3. 陽脈與陰脈特徵:在寸口中出現深細無力的脈象時,則認爲是陽性中有潛藏的陰氣。相反,在尺部分發現深度快速的脈搏時,則表示陰性中有潛在的陽氣存在。
  4. 脈象分類及治療建議:
  • 寸口處數大有力的脈象代表嚴重的陽熱病症(重陽),應採取清熱降火的方法進行治療;
  • 尺部位下沈、微弱無力的脈象表明嚴重陰虛症狀(重陰),需採用滋補腎水等方法來調理身體;
  • 如果寸脈浮起並具有力量感,則可能是因爲風寒侵襲導致實證,適合使用發散藥物如麻黃湯等幫助排汗;
  • 若寸脈浮起來卻顯得乏力,則可能是由於風溼侵犯引起的虛證,應該用溫通藥方如桂枝加附子湯等加強體質;
  • 在尺位上如果脈象沈重並且充滿活力,則意味著體內積聚了過多的溼熱毒素,需要用瀉下的方式排除體內的廢物;
  • 相反地,若尺位上的脈象軟弱無力,則說明患者處於陰陽失調狀態,此時不宜再行發汗或者洩下操作以免加重病情;
  1. 初次觸摸到脈搏的速度快慢可以反映患者的內臟功能狀況以及整體健康水平:
  • “初按時速遲”的情況暗示著內部器官的功能良好但是外部環境較爲惡劣;
  • 反過來,“去疾來遲”則預示著內在疾病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程度而且無法得到有效的控制;
  1. 治療後的效果評估標準包括觀察脈靜與否、是否有煩躁不安等症狀發生等等因素綜合判斷是否能夠恢復生機還是走向死亡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