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玄珠》~
1. 第二卷
2. 暑門
3. 明暑篇
「五運六化篇」曰:相火之化,暑,主於夏。夏之為言大也,與午同意。炎暑乃行,有中、有冒、有傷,有暑風,乃三之氣也。
《內經)曰:因於暑,汗,煩則喘渴,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先夏至日發者為病溫,後夏至日發為病暑,暑當與汗皆出勿止。
脈虛身熱,得之傷暑。
《難經》曰:傷暑得之為正邪,火自病也。當惡臭,其病身熱而煩,心痛,其脈浮大而散。
潔古曰:靜而得之為中暑,動而得之為中熱,中暑者為陰症,中熱者為陽症。
東垣曰:暑熱之時,無病之人,或避暑熱,納涼於深堂大廈得之者,名曰中暑。其病頭痛,惡寒,身形拘急,肢節疼痛而煩心,肌膚火熱,無汗。為房室之陰寒所遏,使周身陽氣不得伸越。多以大順散熱藥主之是也。若行人農夫,於日中勞役得之者,名曰中熱。其病必苦頭痛,發燥熱,惡熱,捫之肌膚大熱,必大渴引飲,汗大泄,無氣以動。
乃為天熱外傷肺氣,蒼朮白虎湯涼劑主之。
劉宗厚曰:按此論中暑,即仲景所謂中暍是也。只作暑熱分之,可見有陰陽二症受病不同。夏月受病,有陰寒所遏,使周身陽氣不得伸越,以大順散主之者,為中暑。蓋當暑月名之,猶冬月發熱為傷寒也。但中熱治例,雖云用蒼朮白虎湯,而又處清暑益氣之法。況大順散一方,是仲景太陽例藥,然東垣施用,諒不如此,必有若益氣湯證例,發揮曄曄者,惜乎無傳,故使後人不能無疑也。詳後所論。
矧中暑證,亦有於勞役動而得者,中熱證,亦有於避暑靜而得之者。大抵因人元氣虛實不同,故所受亦異,為治豈得而無變法哉。
陳無擇曰:暑熱喜歸心,心中之,使人噎悶,昏不知人。入肝則眩暈頑痹,入脾則昏睡不覺,入肺則喘滿痿躄,入腎則消渴。凡中暍者死。治之切不得用冷,惟宜溫養,得冷則死。道途中無湯,即以熱土熨臍中,仍以熱溺沃之,概可見矣。凡覺中暑,急嚼生薑一大塊,水送下,如已迷悶,嚼大蒜一瓣,水送下,如不能嚼,水研灌之,立醒。
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甚好。若自汗甚者,不可利小便,宜白虎湯清解之。次分表裡治之。如在表,頭疼惡寒,雙解散加香薷,及二香散、香薷飲之類解之。如在半表半裡,泄瀉煩渴,飲水吐逆者,五苓散治之。熱甚煩渴者,益元散清之。若表解裡熱甚,宜半夏解毒湯,下神芎丸、酒蒸黃連丸等。
或人平素弱,及老人冒暑,脈微,下利,渴而喜溫,及厥冷不省人事,宜竹葉石膏湯加熟附半個,冷飲,次以來復丹、五苓散治之。凡夏暑症不可服諸熱燥劑。致斑毒發黃,小水不通,悶亂而死矣。
盛夏發熱,有傷寒冒暑二證,若熱有進退則為冒暑,一向熱不止則為傷寒。
林氏曰:中暑之證,面垢悶倒,昏不知人,冷汗自出,手足微冷,或吐或瀉,或喘或滿,其脈浮虛,名曰暑風。慎不可用冷水及純大寒之劑。即以蘇合香丸,薑湯調灌,或研蒜水灌之,醒後用清暑之藥調理。又有因暑氣入於心包絡,而鼓激痰塞心竅,卒倒不語者,急宜吐出痰涎,隨用導痰湯合黃連香薷飲,加竹瀝、薑汁。
丹溪云:暑乃夏月炎暑也。盛熱之氣著人也。有冒、有傷、有中,三者有輕重之分,虛實之辨。或腹痛水瀉者,脾與大腸受之。噁心者,胃口有痰飲也。此二者冒暑也,可用黃連香薷飲、清暑益氣湯。蓋黃連退暑熱,香薷消蓄水。或身熱頭疼,躁亂不寧者,或身如針刺者,此為熱傷在分肉也。
當以解毒白虎湯加柴胡,氣虛者加人參。或咳嗽,發寒熱,盜汗出不止,脈數者,熱在肺經,用清肺湯、柴胡天水散之類。急治則可,遲則不救。火乘金,此為中暑。
凡治病須要明白辨別,慎勿混同施治。春秋間亦或有之,切莫執一,隨病處方為妙。
〔按〕傷暑與傷寒,身皆發熱,不可不辨明施治。蓋寒傷形,熱傷氣,傷寒則外惡寒而脈浮緊。經曰: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之傷暑。傷暑則不惡寒而脈虛為異也。故從小柴胡湯,渴加知母、石膏,或人參白虎湯,或清暑益氣湯。
人參白虎湯,治暑熱發渴脈虛。
人參(一錢半),知母(二錢),石膏(五錢),甘草(一錢),梗米(一合),水煎服。
竹葉石膏湯
石膏(一兩),半夏(二錢半),甘草,人參(各二錢),麥門冬(五錢),竹葉(十片)
每服一兩,生薑三片,水煎服。
十味香薷飲,治伏暑,身倦,神昏,頭重,吐利。
香薷(一兩),人參,陳皮,白朮,茯苓,黃耆,木瓜,厚朴,白扁豆,甘草(各五錢)
每服一兩,水煎服。
一方無參、耆、陳皮,加紫蘇、藿香、檀香各等分,名消暑十全飲。除暑渴霍亂吐瀉。
益元散,治熱而煩悶,小便赤澀。
滑石(六兩),甘草(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或三錢,冷水調下,燈心湯亦可。熱盛加辰砂。欲發汗,用蔥白湯調。
五苓散
白朮,茯苓,豬苓(各一兩半),澤瀉(二兩半),桂(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三錢,熱湯調下。
加辰砂,名辰砂五苓散。
縮脾飲,除暑渴,止吐瀉。
砂仁,草果,烏梅肉,甘草(炙。各四兩),扁豆,乾葛(各二兩)
每服六錢,水煎冷服。
大順散,治冒暑伏熱,引飲過多,脾胃受濕,水穀不分,氣逆,霍亂嘔吐。
甘草,乾薑,杏仁(去皮尖),桂
上先將甘草用白砂炒黃,次入姜,卻下杏仁,以不作聲為度。篩去砂,入桂為末,每服二三錢,水煎溫服。
如煩躁,井花水調服,以沸湯點服亦得。
來復丹,治伏暑泄瀉,身熱脈弱。
硝石(一兩,同硫黃火上微炒,用柳條攪,結砂子,不可火大),太陰玄精石(一兩,研),硫黃(一兩),青皮,五靈脂(去砂土),陳皮(各二兩)
上為末,好醋糊為丸,綠豆大,空心米飲下二三十丸。
大黃龍丸,中暑昏暈,身熱惡寒,頭痛,或往來寒熱,煩渴吐瀉。
舶上硫黃,硝石(各一兩),雄黃,滑石,白礬(各五錢),寒食麵(四兩)
上為末,滴水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漸加至四十丸。
劉宗厚曰:此藥通利三焦,分理陰陽,溫胃開結,治揮霍變亂,神志昏憒,元氣下降者甚捷。然病因實火濕熱者勿用。
子和,桂苓甘露飲
桂,人參,藿香(各半兩),茯苓,白朮,甘草,葛根,澤瀉,石膏,寒水石(各一兩),木香(一錢)
為末,白湯調三錢。
宣明桂苓甘露飲
茯苓,澤瀉(各一兩),石膏,寒水石(各二兩),滑石(四兩),白朮,桂,豬苓(各半兩)
為末,溫湯調下二三錢。
生脈散
人參,五味子,麥門冬(各二錢)
水煎服。一方加黃耆、甘草。
卻暑散,治冒暑伏熱,頭目眩暈,嘔吐,瀉痢,煩渴,背寒,面垢。
赤茯苓,甘草(生。各四兩),寒食麵,生薑(各一斤)
上為末,每服二錢,白湯下。
冷香飲子,治傷暑暍,霍亂,腹痛,煩躁,脈沉微或伏。
草果仁(三兩),附子,陳皮(各一兩),甘草(五錢)
每服一兩,水煎,入姜,冷服。
黃連解毒湯(方在火門)
二氣丹,伏暑傷冷,二氣交錯,中脘痞悶,或頭痛惡心並治。
硝石,硫黃(各等分)
上為末,銀器內文武火炒令鵝黃色,再輾細,用糯米煮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四十丸,新汲水下。
香薷丸,大人小兒傷暑伏熱,燥渴瞀悶,頭目昏眩,胸膈煩滿,嘔噦噁心,口苦舌乾,肢體困倦,不思飲食。或發霍亂,吐利,轉筋,並治。
香薷(去根,一兩),木瓜,紫蘇葉,藿香(洗),茯神(去心。各半兩),甘草(炙),檀香,丁香(各二錢半)
上為末,煉蜜和丸,雞頭子大,每服一丸至二丸,細嚼,溫湯下,或新汲水化下。
春澤湯,伏暑發熱,煩渴引飲,小便不利,兼治傷寒陰陽不分,疑似之間,最宜服此。
澤瀉(三錢),豬苓,茯苓,白朮(各一錢),桂心,柴胡(各一錢),人參,麥門冬(各一錢半)
渴甚去桂,加五味子、黃連各二錢。
香樸飲子,大人小兒伏暑,吐瀉,虛煩,悶亂。
人參,烏梅肉,茯苓,甘草(炙),紫蘇,澤瀉,香薷,半夏曲,白扁豆,木瓜,厚朴(薑製。各一錢)
姜三片,棗一枚,水煎服。
清暑六和湯,心脾不調,氣不升降,霍亂轉筋,嘔吐泄瀉,寒熱交作,痰喘咳嗽,胃脘痞滿,頭目昏痛,肢體浮腫,嗜臥倦怠,小便赤澀。並傷寒陰陽不分,冒暑伏熱煩悶,或成痢疾,中酒煩渴畏食。
砂仁,半夏(泡),杏仁(去皮尖),人參,藿香,扁豆,赤茯苓,厚朴(薑製),木瓜(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姜五片,棗一枚,水煎服。
消暑十全散,伏暑,胃氣不和,心腹滿痛。
香薷,扁豆,厚朴(薑製),甘草(炙),紫蘇,白朮,茯苓,藿香,木爪,檀香(各一錢)
姜三片,水煎服。
黃龍丸,《和劑》方,治伏暑發熱,嘔吐噁心。
黃連(淨,三十二兩),好酒(五升)
煮乾,研為細末,麵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
枇杷葉散,治暑毒攻心,衄血嘔血,或吐瀉作渴。
香薷(二錢),厚朴(姜炒,一錢半),甘草(炙,一錢半),麥門冬,木瓜,茅根(各一錢),枇杷葉,陳皮,丁香(各半錢)
每服三五錢,姜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