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赤水玄珠》~ 第一卷 (7)

回本書目錄

第一卷 (7)

1. 論雜病發熱惡寒與傷寒不同

許學士曰:仲景云:假令寸口脈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灑淅惡寒也。尺脈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熱也。此謂元氣受病而然也。又云:陽微則惡寒,陰弱則發熱。此醫發其汗,使陽氣微,又大下之,令陰氣弱。此謂醫所病而然也。大抵陰不足,陽往從之,故陽內陷,則發熱。

陽不足,陰往乘之,故陰上入陽中,則惡寒。陰陽不歸其分,故寒熱交爭,是以發熱而惡寒也。

《原病式》曰:身熱惡寒,熱在表也。邪熱在表而淺,邪畏其正,故病熱而反惡寒也。或言惡寒為寒在表,或言身熱惡寒為熱在皮膚,寒在骨髓,皆誤也。仲景法曰:無陽病寒,不可發汗。又言身熱惡寒,麻黃湯汗之,汗泄熱去,身涼即安。然則豈有寒者歟!大法煩躁多渴,欲寒惡熱,為病熱也。

亦有亢則害承乃制之,則病熱甚而反覺其冷者也。雖覺其冷,而病為熱,實非冷也。其病熱鬱甚而反惡寒,得寒轉甚,而得暖少愈者,謂暖則腠理疏通,而陽氣得散,怫熱稍退,故少愈也。其寒則腠理固密,陽氣怫鬱,而熱轉甚,故病加爾。上下中外,周身皆然,俗因之妄謂寒病,誤以熱藥投之,為害多矣。

劉宗厚曰:按此數論,並言雜病陰陽相乘,及火熱甚,反兼水化為病,亢則害承乃制之例。但河間所引傷寒身熱寒熱,與仲景及《明理論》義不相合。詳趙嗣真《明理論》云:往來寒熱者,邪正分爭也。邪氣之入也,正氣不與之爭,則但熱而無寒;若邪正分爭,於是寒熱作矣。

蓋以寒邪為陰,熱邪為陽,里分為陰,表分為陽。邪之客於表也,為寒,邪與陽爭則為寒矣;邪之入於裡也,為熱,邪與陰爭則為熱矣;若邪在半表半裡之間,外與陽爭而為寒,內與陰爭而為熱,表裡之不拘,內外之無定,由是寒熱且往且來,日有至於三五,甚者則數發也。若以陰陽相勝,陽不足則先寒後熱,陰不足則先熱後寒。

此特論雜病,陰陽二氣自相乘勝然也,非不可以語傷寒。斯論為甚精切,深合仲景之意,蓋不惟釋疑於《活人書》而已。

又按河間言,惡寒為寒在表,或身熱惡寒為熱在皮膚寒在骨髓,皆誤也。而《活人書》亦以此為表裡言之。故趙氏曰:詳分皮膚骨髓,而不曰表裡者,蓋以皮、脈、肉、筋、骨五者,《素問》以為五臟之合,主於外而充於身者也。惟曰臟,曰腑,方可言里。可見皮膚即骨髓之上,外部浮淺之分。

骨髓則皮膚之下,外部深沉之分。與經絡屬表,臟腑屬裡之例不同。況仲景出此症於太陽篇首,其為表症明矣。是知虛弱素寒之人,感邪發熱,熱邪浮淺,不勝沉寒,故外怯而欲得近衣。此所謂熱在皮膚,寒在骨髓,用辛溫。至於壯盛素熱之人,或酒客輩,感邪之初,寒未變熱,陰邪閉於伏熱,陰凝於外,熱鬱於內,故內煩而不欲近衣,此所謂寒在皮膚,熱在骨髓,用辛涼必矣。一發之餘,表解正和,此仲景不言之妙。

若以皮膚為表,骨髓為里,則麻黃湯證,骨節疼痛,其可名為有表復有里之症耶?然仲景傷寒一書,人但知為方家之祖,而未解作秦漢文字看,故於大經大法之意,反有疑似。而後世賴其餘澤者,往往類輯傷寒方論,其間失其本義,及穿鑿者亦有之。矧以雜病為論,但引其例乎?茲趙氏釋疑,可謂得其旨趣。

且《黃帝針經》有論皮寒熱,肌寒熱,骨寒熱等例。如此則仲景所論,分邪在皮膚骨髓之殊,雖欲以盡證例之變,蓋自有所本云。

白話文:

許學士說:張仲景提到,如果寸口脈搏微弱,這表示陽氣不足,陰氣侵入到陽氣之中,就會使人感到寒冷戰慄。尺脈弱,代表陰氣不足,陽氣進入陰氣之中,就會導致發燒。這是在描述元氣受到影響的情況。他又說,陽氣衰弱會讓人感到寒冷,陰氣衰弱會引起發熱。這是因為醫生治療不當,讓陽氣更微弱,又過度下瀉,使陰氣更弱。總的來說,當陰氣不足,陽氣就會跟隨,因此陽氣內陷,身體就會發熱。

當陽氣不足,陰氣就會佔據陽氣的位置,所以陰氣進入陽氣之中,就會讓人感到寒冷。陰陽兩氣不能各自保持在自己的位置,所以寒熱交替,因而出現發熱和寒冷的症狀。

《原病式》提到,身體發熱卻怕冷,這是表面有熱的表現。邪熱在表面,且程度較輕,邪氣畏懼正氣,所以身體熱卻反而怕冷。有人認為怕冷表示表面有寒,也有人認為身體發熱卻怕冷表示熱在皮膚,寒在骨髓,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根據仲景的法則,沒有陽氣的病,不能發汗。他還說,身體熱卻怕冷,可以使用麻黃湯發汗,汗出熱退,身體涼快就會舒服。然而,怎麼可能有寒呢!大體而言,煩躁多渴,想要冷卻怕熱,這是熱病的表現。

也有過度亢奮會導致抑制,因而病熱嚴重卻感覺到冷的情況。雖然感覺冷,但疾病是熱性的,實際上並不是冷。疾病熱度高卻反而怕冷,接觸冷空氣病情會加重,得到暖氣病情會稍微緩解,這是因為暖氣可以使皮膚毛孔打開,陽氣得以擴散,悶熱稍微退去,所以病情稍微好轉。當冷空氣使皮膚毛孔緊閉,陽氣被抑制,熱度會增加,所以病情會更加嚴重。這種情況全身上下都有,一般人會誤以為是寒病,錯誤地使用熱性藥物治療,造成很多危害。

劉宗厚說:根據這些討論,都談到了雜病中的陰陽相剋,以及火熱過度,反而伴隨著水化的情況,過度亢奮會導致抑制的例子。但是河間所引用的傷寒病發熱和寒熱交替,與仲景以及《明理論》的觀點不合。仔細閱讀趙嗣真的《明理論》,他說:來回交替的寒熱,是邪氣和正氣在互相抗爭。邪氣進入身體,如果正氣不與之抗爭,就只有熱而沒有寒;如果邪氣和正氣互相抗爭,那麼就會出現寒熱。

寒邪被視為陰氣,熱邪被視為陽氣,體內被視為陰氣,體表被視為陽氣。邪氣在體表時,會產生寒感,邪氣和陽氣抗爭就會產生寒感;邪氣進入體內時,會產生熱感,邪氣和陰氣抗爭就會產生熱感;如果邪氣在半表半裡之間,外與陽氣抗爭產生寒感,內與陰氣抗爭產生熱感,體表和體內沒有固定界限,內外也沒有固定界限,因此寒熱交替,每天可能會有三到五次,嚴重的可能會頻繁發作。如果以陰陽相剋來看,陽氣不足的人會先寒後熱,陰氣不足的人會先熱後寒。

這只是在討論雜病,陰陽兩種氣體自然相剋的情況,但並不是不能用來解釋傷寒。這個理論非常精確,深刻符合仲景的意圖,不僅僅是在《活人書》中解決疑問而已。

再看河間所說,怕冷表示表面有寒,或者身體熱卻怕冷表示熱在皮膚,寒在骨髓,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而《活人書》也將此視為表裡問題。因此趙氏說:詳細區分皮膚和骨髓,而不是說表裡,這是因為皮膚、脈絡、肌肉、筋腱和骨頭這五者,在《素問》中被視為五臟的結合,主管外部並且滋養全身。只有臟器和腑器才能稱為裡。可以看出皮膚就在骨髓上面,是外部淺層的部分。

骨髓則在皮膚下面,是外部深層的部分。這和經絡屬於表,臟腑屬於裡的情況不同。況且仲景將這個症狀放在太陽篇的開頭,這明顯是一個表面症狀。由此可知,體質虛弱且經常寒冷的人,感染邪氣發熱,熱邪淺薄,無法抵抗深層的寒冷,因此外面感到膽怯,想要靠近衣物保暖。這就是所謂的熱在皮膚,寒在骨髓,需要使用辛溫的藥物。對於體質健壯且經常熱的人,或者嗜酒的人,感染邪氣的初期,寒氣尚未轉為熱氣,陰邪封閉在潛藏的熱氣中,外面陰冷,裡面熱氣鬱積,因此內部煩躁,不想靠近衣物,這就是所謂的寒在皮膚,熱在骨髓,需要使用辛涼的藥物。一旦發病,表面解開,正氣和諧,這就是仲景不言而喻的妙處。

如果將皮膚視為表面,骨髓視為裡,那麼麻黃湯的症狀,如骨節疼痛,能稱為表面和裡部同時存在的症狀嗎?然而,仲景的傷寒書籍,人們只知道他是方劑學的始祖,但未能理解他是秦漢時期的文學家,因此對於大經大法的意涵,反而存在疑惑。後世依賴他的遺澤的人,常常編輯傷寒方論,其中失去原意和牽強附會的情況也是有的。更何況將雜病作為討論,只引用例子呢?現在趙氏解釋疑問,可以說是把握了其中的精髓。

此外,《黃帝針經》中有關於皮膚寒熱、肌肉寒熱、骨頭寒熱等例子。由此可見,仲景所討論的,區分邪氣在皮膚和骨髓的不同,雖然想盡量涵蓋所有症狀的例子,但確實有其基礎依據。

2. 惡寒非寒惡熱非熱論

丹溪曰:經云:惡寒戰慄者,皆屬於熱。又云:禁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惡寒者,雖當暑月,若遇風霜,重綿在身,自覺凜凜戰慄。禁慄,動搖之貌。如喪神守,惡寒之甚。《病原式》曰:病熱甚而反覺其寒,此為病熱,實非寒也。或曰:往往見有得熱藥而少愈者,何也?予曰:病熱之人,其氣炎上,郁為痰飲,抑遏清道,陰氣不升,病熱尤甚。積痰得熱,亦為暫退,熱勢助邪,其病益深。

或曰寒勢如此,誰敢以寒涼與之,非殺而何?予曰:古人遇戰慄之症,有以大承氣湯下燥糞而愈者。惡寒戰慄,明是熱症,但有虛實之分耳。經曰:陰虛則發熱。夫陽在外,為陰之衛,陰在內,為陽之守。精神外馳,嗜欲無節,陰氣耗散,陽無所附,遂致浮散於肌表之間,而惡熱也,實非有熱,當作陰虛治之,而用補養之法可也。

瀉白散,治肺熱。

桑白皮,地骨皮(各一兩),甘草(五錢)

為末,水調服。

清金丸,瀉肺火。

黃芩(炒)

為末,水丸,沸湯下。

黃連瀉心湯,治心熱。

黃連(炒)

為末,水調二三分,量人大小與之。

導赤散,治小腸實熱。

生地,木通,甘草(各等分),入竹葉煎服。

調胃承氣湯,治脾熱胃熱。

大黃,芒硝(各一兩),甘草(五錢),水煎服。

瀉黃散

藿香(七錢),山梔(一兩),石膏(五錢),甘草(三兩),防風(四兩)

上為末,用蜜酒拌,略炒服。

柴胡飲子,治肝熱。

柴胡,人參,黃芩,甘草,大黃,川歸,芍藥

各等分,每服七錢,姜三片,水煎服。

抑青丸,瀉肝。

黃連,薑汁炒為末,粥丸,沸湯下。

左金丸,治肝火。

黃連(六兩),吳茱萸湯煮少時,為末,粥丸,陳皮、白朮湯吞下。

瀉青丸

川歸,川芎,山梔,大黃,羌活,防風,龍膽草

為末,蜜丸。

本方去川芎、羌活、防風,加黃連、黃柏、黃芩、蘆薈、青黛各五錢,木香一錢,麝香五分,名當歸龍薈丸。

滋腎丸,治腎熱。

黃柏(三錢),知母(三錢),桂(一錢半)

為末,蜜丸。

涼膈散,治積熱煩渴,面熱唇焦,咽燥舌腫,喉閉,目赤,鼻衄,項結硬,口舌生瘡,譫妄,燥澀,便溺閉結。

連翹(四兩),朴硝,大黃(各二兩),薄荷,黃芩,梔子,甘草(炙。各一兩)

為末,每服三錢,加竹葉五七片,水煎。

洗心散,治心肺積熱,頭目昏疼,肩背拘急,肢節煩痛,唇焦咽腫,痰壅唾黏,溺澀便秘。

白朮(一兩半),麻黃,川歸,荊芥,芍藥,甘草,大黃(各六兩)

每服二錢,入生薑、薄荷少許,同煎服。

三黃丸,通治三焦熱。去大黃加黃柏名三補丸。

黃連,黃芩,大黃(各等分)

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四順清涼飲子,治一切丹毒,積熱壅滯,咽痛。

川歸,甘草(炙),赤芍,大黃

每服七錢,水煎服。

黃連解毒湯,治大熱甚,煩躁不得眠。

黃連(七錢半),黃柏,梔子(各五錢),黃芩(一兩)

每服五錢,水煎服。加防風、連翹為大金花丸,治風熱。加柴胡,治小兒潮熱。與四物相合,治婦人潮熱。

當歸承氣湯,治熱發於上,不利於下,陽狂奔走,罵詈,不避親疏。

當歸,大黃(各五錢),芒硝(四錢半),甘草(二錢半)

上分二帖,姜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人參散,治身熱頭痛,積熱在胸,服此神妙。

石膏,甘草(各一兩),滑石(四兩),寒水石(三兩),人參(五錢)

為末,每服一錢,或二錢,溫水調下,早晚各一服。兼服金花丸妙。

四制黃柏丸

黃柏(去粗皮淨四斤,一斤以好酒浸,一斤米泔水浸,一斤蜜糖水浸。)

上俱用瓷器浸之,三味俱要沒二指為度。冬月浸七日,夏浸三日,春秋五日,濾出曬乾,仍存余汁待後用。再將黃柏一斤,切作五寸長,用真酥油半斤,以瓷碗盛之。先將銅銚將水熬滾,再將酥油連碗入水溶化,將黃柏以微火炒熱,用棕刷蘸酥,徐徐刷上,且刷且炙,各使透徹,切忌焦黑,炙畢放於冷地上,以瓷碗覆之二日去火毒,並前共為細末,以前存原汁和為丸,如汁不敷,再加蜜酒兌均和之。丸如梧子大,每空心及臨臥,酒吞下五七十丸,徐以乾物壓之。

此藥滋腎降火化痰之聖藥也。若吐血遺精,服半月即愈。如相火周身疼痛,減黃柏二斤,加犀角一兩,為末,入前丸中。

天門冬膏

以生天門冬不拘多少,去皮心,搗絞汁,盛瓷器內,以鍋熬滾水,入門冬,連瓷器於中,煮至滴水成珠,以瓷罐收貯,每服二三匙,沸湯點服。如無生者,以乾者煮汁熬膏亦可。或以天門冬製為末,每服二三錢亦可。

前胡散,治胃氣實熱,唇口乾裂,中心熱躁,大便秘結,非時煩渴,睡中口內生涎。

大黃(五錢),桔梗,枳殼,前胡,杏仁(各一錢),葛根(二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入姜煎服。

赤茯苓湯,治膀胱實熱,腹脹,小便不通,口苦舌乾,咽腫不利。

豬苓,葵子,枳實,瞿麥,木通,黃芩,滑石,甘草,赤苓,車前子(各等分)

入姜水煎,食前服。

東垣,瀉陰火升陽湯,治肌熱,煩熱面赤,食少,喘咳痰盛,脈右關緩弱,或弦,或浮數。

羌活,甘草(炙),黃耆,蒼朮(各一兩),升麻(八錢),柴胡(一兩半),人參,黃芩(各七錢),黃連(酒炒,五錢),石膏(五錢,深秋勿用)

上每服一兩,或五七錢,水煎服。

升麻散火湯,治男子婦人四肢發熱,肌熱,筋痹熱,骨髓中熱,發睏熱如燎,捫之烙手,此多血虛而得之。或胃虛過食冷物,抑遏陽氣於脾土之中,火鬱則發之。

升麻,葛根,羌活,獨活(各五分),防風(三分),柴胡(八分),甘草(炙,三分),白芍(五分),生甘草(二分)

水煎,稍熱服。

千金麥門冬湯,治諸疾後,火熱乘肺,咳嗽有血,胸脅脹滿,上氣羸瘦,五心煩熱,渴而煩悶。

麥冬,桑白皮,生地(各一兩),半夏,紫菀,桔梗,淡竹葉,麻黃(各七錢半),五味(五錢),甘草(五錢)

每服七錢,水煎服。

《拔萃方》,地骨皮散,治渾身壯熱,脈長而滑,陽毒火熾發渴。

地骨皮,茯苓(各五錢),柴胡,黃芩,生地,知母(各一兩),石膏(二兩),羌活,麻黃(各七錢半。若有汗者,減此二味)

上每服一兩,入姜煎服。

麥門冬散,治丈夫婦人,蘊積邪熱,心胸煩悶,咽乾口燥,睡臥不安,或大小腸不利,口舌生瘡。

芒硝(一兩),麥冬(三錢),小草,黃連,升麻,犀角屑,甘草(炙),黃芩,枳殼,大青(各五錢)

每服三錢,水煎服。

真珠散,治男女五臟積熱,毒氣上攻,心胸煩悶,口乾舌燥,精神恍惚,悶亂,坐臥不安。

琥珀,真珠粉,天花粉,鐵粉,硃砂,甘草,牙硝,寒水石(煅),大黃(各等分)

為極細末,每一錢,竹葉湯下。

紫雪,治內外煩熱不解。口中生瘡,狂易叫走。解諸熱毒、藥毒、邪熱、驚癇百病。

黃金(百兩),寒水石,磁石,石膏,滑石(各一斤,研)

以上用水一石,煮至四斗,去渣,入下項:

炙甘草(八兩),羚羊角屑,犀角屑,青木香,沉香(各五兩),丁香(一兩),升麻,玄參(並銼細。各一斤)

以上再煮至一斗五升,入下項:

硝石(四斤,芒亦得,每斤得七兩七錢五分),朴硝(十斤,淨)

以上入前汁中,微火煎,柳枝不住手攪,候有七斤,投放木盆中半日,欲凝,入下項藥,攪令勻,入硃砂三兩。

當門子(一兩二錢五分),上藥成紫色霜雪,每服二錢或一錢,冷水調下。大人小兒,消息虛實加減,食後服。

千金黑奴丸,治火熱陽毒,發斑,發狂,煩躁,大渴倍常。

黃芩,釜底煤,芒硝,灶突墨,梁上塵,麻黃,小麥奴,大黃(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彈子大,新汲水化服。不定,再服半丸,飲水盡足。當發寒,寒已汗出乃瘥。未汗再服半丸。渴不甚者勿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