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玄珠》~ 第一卷 (7)
第一卷 (7)
1. 論雜病發熱惡寒與傷寒不同
許學士曰:仲景云:假令寸口脈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灑淅惡寒也。尺脈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熱也。此謂元氣受病而然也。又云:陽微則惡寒,陰弱則發熱。此醫發其汗,使陽氣微,又大下之,令陰氣弱。此謂醫所病而然也。大抵陰不足,陽往從之,故陽內陷,則發熱。
陽不足,陰往乘之,故陰上入陽中,則惡寒。陰陽不歸其分,故寒熱交爭,是以發熱而惡寒也。
《原病式》曰:身熱惡寒,熱在表也。邪熱在表而淺,邪畏其正,故病熱而反惡寒也。或言惡寒為寒在表,或言身熱惡寒為熱在皮膚,寒在骨髓,皆誤也。仲景法曰:無陽病寒,不可發汗。又言身熱惡寒,麻黃汗之,汗泄熱去,身涼即安。然則豈有寒者歟!大法煩躁多渴,欲寒惡熱,為病熱也。
白話文:
許學士說:仲景說:假設寸口脈微弱,稱為陽氣不足,陰氣上行侵入陽氣之中,就會出現灑淅(輕微發抖)惡寒的症狀。尺脈微弱,稱為陰氣不足,陽氣下沉陷入陰氣之中,就會發熱。這說明是元氣受到病邪侵襲所導致的。
仲景又說:陽氣不足則惡寒,陰氣不足則發熱。有些醫生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病,使得陽氣更加虛弱,又用下瀉的方法來治療,使得陰氣更加不足。這是醫生治療疾病時,反而加重了病人的病情。
總之,陰氣不足,陽氣就會去補充它,因此陽氣內陷就會發熱。
陽氣不足,陰氣就會去佔據它,因此陰氣上行侵入陽氣之中就會惡寒。陰陽失衡,無法歸於各自的部位,所以寒熱交替出現,因此出現發熱和惡寒的症狀。
《原病式》中說:身體發熱惡寒,是熱邪在表證。邪熱淺表,懼怕正氣,所以雖然發熱,卻反倒惡寒。有些人說惡寒是寒邪在表證,有些人說身體發熱惡寒是熱邪在皮膚,寒邪在骨髓,這些說法都是錯誤的。
仲景的醫法是:沒有陽氣就不會出現寒症,不可發汗。又說身體發熱惡寒,可以用麻黃發汗,汗液帶走熱邪,身體涼爽就會好轉。那麼,怎麼會有寒邪呢?大法煩躁多渴,想要涼爽厭惡熱邪,這都是病邪引起的熱症。
亦有亢則害承乃制之,則病熱甚而反覺其冷者也。雖覺其冷,而病為熱,實非冷也。其病熱鬱甚而反惡寒,得寒轉甚,而得暖少愈者,謂暖則腠理疏通,而陽氣得散,怫熱稍退,故少愈也。其寒則腠理固密,陽氣怫鬱,而熱轉甚,故病加爾。上下中外,周身皆然,俗因之妄謂寒病,誤以熱藥投之,為害多矣。
劉宗厚曰:按此數論,並言雜病陰陽相乘,及火熱甚,反兼水化為病,亢則害承乃制之例。但河間所引傷寒身熱寒熱,與仲景及《明理論》義不相合。詳趙嗣真《明理論》云:往來寒熱者,邪正分爭也。邪氣之入也,正氣不與之爭,則但熱而無寒;若邪正分爭,於是寒熱作矣。
白話文:
有些病症,熱邪過盛反而讓人感覺寒冷,雖然感覺冷,但病根卻是熱,並非真正的寒冷。這類病症,熱邪鬱結嚴重,反而怕冷,遇寒病情加重,遇暖反而稍微好轉。這是因為溫暖可以舒張毛孔,讓陽氣散發,熱邪稍退,所以病情稍有好轉。而寒冷會讓毛孔緊閉,陽氣鬱結,導致熱邪更盛,所以病情加重。無論是上、下、中、外,全身都是如此。許多人因此誤以為是寒症,用熱藥治療,反而造成更大的傷害。
劉宗厚說:這些論述都提到雜病中陰陽相互影響,以及火熱過盛反倒引發水寒化為病的現象,這就如同亢盛則害,承制則反的道理。但河間所引的傷寒身熱寒熱,與仲景和《明理論》的觀點並不相符。趙嗣真在《明理論》中說:往來寒熱的病症,是邪氣和正氣相爭的結果。邪氣入侵時,如果正氣不抵抗,就會只表現為發熱,沒有寒症;當邪氣和正氣相爭時,就會出現寒熱交替的現象。
蓋以寒邪為陰,熱邪為陽,里分為陰,表分為陽。邪之客於表也,為寒,邪與陽爭則為寒矣;邪之入於裡也,為熱,邪與陰爭則為熱矣;若邪在半表半裡之間,外與陽爭而為寒,內與陰爭而為熱,表裡之不拘,內外之無定,由是寒熱且往且來,日有至於三五,甚者則數發也。若以陰陽相勝,陽不足則先寒後熱,陰不足則先熱後寒。
此特論雜病,陰陽二氣自相乘勝然也,非不可以語傷寒。斯論為甚精切,深合仲景之意,蓋不惟釋疑於《活人書》而已。
又按河間言,惡寒為寒在表,或身熱惡寒為熱在皮膚寒在骨髓,皆誤也。而《活人書》亦以此為表裡言之。故趙氏曰:詳分皮膚骨髓,而不曰表裡者,蓋以皮、脈、肉、筋、骨五者,《素問》以為五臟之合,主於外而充於身者也。惟曰臟,曰腑,方可言里。可見皮膚即骨髓之上,外部浮淺之分。
白話文:
寒邪屬於陰性,熱邪屬於陽性,內臟屬於陰,肌膚屬於陽。邪氣入侵肌膚,則表現為寒,因為邪氣與陽氣爭鬥;邪氣侵入內臟,則表現為熱,因為邪氣與陰氣爭鬥。如果邪氣停留在表裡之間,則與陽氣爭鬥而表現為寒,與陰氣爭鬥而表現為熱,表裡不固定,內外無定所,因此寒熱交替,一天可能出現三到五次,嚴重者甚至多次發作。如果陰陽失衡,陽氣不足則先寒後熱,陰氣不足則先熱後寒。
這段論述專門探討雜病,說明陰陽二氣相互制衡的道理,並不限於傷寒病。這段論述非常精闢,深刻契合張仲景的本意,不僅僅解釋了《傷寒論》中的疑問。
另外,根據河間的說法,惡寒就是寒邪在表,或身體發熱惡寒就是熱邪在皮膚、寒邪在骨髓,這些都是錯誤的。《傷寒論》也以此作為表裡的分別。因此趙氏認為:應該詳細區分皮膚和骨髓,而不應該用表裡來描述,因為皮膚、脈絡、肌肉、筋腱、骨骼五者,《素問》認為是五臟的合體,主要在外部並充盈全身。只有臟腑才能稱為里。可見皮膚和骨髓是連在一起的,皮膚是外部浮淺的部分。
骨髓則皮膚之下,外部深沉之分。與經絡屬表,臟腑屬裡之例不同。況仲景出此症於太陽篇首,其為表症明矣。是知虛弱素寒之人,感邪發熱,熱邪浮淺,不勝沉寒,故外怯而欲得近衣。此所謂熱在皮膚,寒在骨髓,用辛溫。至於壯盛素熱之人,或酒客輩,感邪之初,寒未變熱,陰邪閉於伏熱,陰凝於外,熱鬱於內,故內煩而不欲近衣,此所謂寒在皮膚,熱在骨髓,用辛涼必矣。一發之餘,表解正和,此仲景不言之妙。
若以皮膚為表,骨髓為里,則麻黃湯證,骨節疼痛,其可名為有表復有里之症耶?然仲景傷寒一書,人但知為方家之祖,而未解作秦漢文字看,故於大經大法之意,反有疑似。而後世賴其餘澤者,往往類輯傷寒方論,其間失其本義,及穿鑿者亦有之。矧以雜病為論,但引其例乎?茲趙氏釋疑,可謂得其旨趣。
白話文:
骨髓位於皮膚之下,屬於身體的深層部分,與經絡屬表、臟腑屬裡的關係不同。而且張仲景將這個症狀放在《傷寒論》太陽篇的開頭,顯然是將其歸類為表症。因此可知,體質虛弱、素來怕冷的人,感受外邪發熱時,熱邪浮於淺表,無法抵禦深層的寒氣,所以會感到外寒而想要靠近衣物。這就是所謂的「熱在皮膚,寒在骨髓」,需要使用辛溫藥物治療。至於體質強壯、素來怕熱的人,或是愛喝酒的人,在剛開始感受外邪時,寒邪尚未轉化為熱邪,陰邪被伏熱阻礙,陰寒凝結於表,熱氣鬱積於內,因此會感到內煩躁而不想靠近衣物。這就是所謂的「寒在皮膚,熱在骨髓」,需要使用辛涼藥物治療。在發病的後期,表症消退,正氣和諧,這就是張仲景沒有明說但蘊藏其中的精妙。
如果以皮膚為表、骨髓為里,那麼《麻黃湯》的症狀,如骨節疼痛,難道可以說是既有表症又有里症嗎?然而,張仲景的《傷寒論》一書,人們只知道它是醫學的經典,卻沒有把它當作秦漢時代的文字來理解,因此對其大經大法的意思反而產生疑惑。後世受益於此書的人,常常只是將《傷寒論》的方劑和論述歸類整理,其中就有人沒有理解其本義,甚至曲解其意。更何況用它來論述雜病,僅僅是借用其例子嗎?趙氏的解釋可以說是真正理解了張仲景的旨趣。
且《黃帝針經》有論皮寒熱,肌寒熱,骨寒熱等例。如此則仲景所論,分邪在皮膚骨髓之殊,雖欲以盡證例之變,蓋自有所本云。
白話文:
而且《黃帝針經》中有討論到皮膚寒冷發燒、肌肉寒冷發燒和骨骼寒冷發燒等等的例子。這樣的話,張仲景所論述的,是區別邪氣是在皮膚、骨髓的不同,雖然想要完全說明症狀變化的情況,大概是自有其根本原則可循。
2. 惡寒非寒惡熱非熱論
丹溪曰:經云:惡寒戰慄者,皆屬於熱。又云:禁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惡寒者,雖當暑月,若遇風霜,重綿在身,自覺凜凜戰慄。禁慄,動搖之貌。如喪神守,惡寒之甚。《病原式》曰:病熱甚而反覺其寒,此為病熱,實非寒也。或曰:往往見有得熱藥而少愈者,何也?予曰:病熱之人,其氣炎上,郁為痰飲,抑遏清道,陰氣不升,病熱尤甚。積痰得熱,亦為暫退,熱勢助邪,其病益深。
或曰寒勢如此,誰敢以寒涼與之,非殺而何?予曰:古人遇戰慄之症,有以大承氣湯下燥糞而愈者。惡寒戰慄,明是熱症,但有虛實之分耳。經曰:陰虛則發熱。夫陽在外,為陰之衛,陰在內,為陽之守。精神外馳,嗜欲無節,陰氣耗散,陽無所附,遂致浮散於肌表之間,而惡熱也,實非有熱,當作陰虛治之,而用補養之法可也。
白話文:
丹溪認為,經書說,怕冷發抖都屬於熱症,又說,僵直發抖像是失去神志守衛,也都屬於火症。怕冷的人,即使在盛夏,遇到風霜,寒氣深入身體,也會感到陣陣發抖。僵直發抖,形容身體顫動的樣子,像是失去神志守衛,說明怕冷的程度很嚴重。《病原式》說,病熱嚴重反而感覺寒冷,這是因為病熱本身,並非真正的寒冷。有人問,為什麼有些人服用熱藥後反而病症減輕呢?丹溪回答,患有熱病的人,體內氣血上炎,鬱積成痰飲,阻礙清氣上升,陰氣無法升發,熱病更加嚴重。積痰遇到熱氣,也會暫時退散,但熱氣助長邪氣,病情會更加深重。
有人問,既然寒氣如此嚴重,誰敢用寒涼藥物治療,不是要害死人嗎?丹溪回答,古人遇到發抖的病症,用大承氣湯瀉燥熱糞便而痊癒。怕冷發抖,顯然是熱症,只是有虛實之分而已。經書說,陰虛則發熱。陽氣在外,是陰氣的衛士,陰氣在內,是陽氣的守衛。精神外放,縱慾無度,陰氣耗散,陽氣無所依附,就會浮散於肌膚表面,從而怕冷。其實並非有熱,應該按照陰虛來治療,用補益的方法就可以了。
瀉白散,治肺熱。
桑白皮,地骨皮(各一兩),甘草(五錢)
為末,水調服。
清金丸,瀉肺火。
黃芩(炒)
為末,水丸,沸湯下。
黃連瀉心湯,治心熱。
黃連(炒)
為末,水調二三分,量人大小與之。
導赤散,治小腸實熱。
白話文:
- 瀉白散:用於治療肺熱。
- 桑白皮、地骨皮(各一兩),甘草(五錢)。
- 為了使藥物更易於服用,需將這些材料研磨成粉末,然後用水調和飲用。
- 清金丸:用於清瀉肺火。
- 黃芩(炒)。
- 將黃芩研磨成粉末,然後用水製成丸狀,服用時可用沸騰的水送下。
- 黃連瀉心湯:用於治療心熱。
- 黃連(炒)。
- 將黃連研磨成粉末,用水調和成適量(約二三分),根據個體大小調整用量。
- 導赤散:用於治療小腸實熱。
- 黃連(炒)。
- 將黃連研磨成粉末,用水調和成適量(約二三分),根據個體大小調整用量。
請注意,這些藥方應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且可能因人而異,存在不同的適用症狀和禁忌症。在使用任何草藥或中醫治療前,應諮詢醫療專業人員。
生地,木通,甘草(各等分),入竹葉煎服。
調胃承氣湯,治脾熱胃熱。
大黃,芒硝(各一兩),甘草(五錢),水煎服。
瀉黃散
藿香(七錢),山梔(一兩),石膏(五錢),甘草(三兩),防風(四兩)
上為末,用蜜酒拌,略炒服。
白話文:
生地、木通、甘草各等份,加水煎服,可治療脾胃積熱。大黃、芒硝各一兩,甘草五錢,水煎服,可用於瀉火解毒。藿香七錢,山梔一兩,石膏五錢,甘草三兩,防風四兩,研為細末,用蜜酒拌勻,略炒後服用。
柴胡飲子,治肝熱。
柴胡,人參,黃芩,甘草,大黃,川歸,芍藥
各等分,每服七錢,姜三片,水煎服。
抑青丸,瀉肝。
黃連,薑汁炒為末,粥丸,沸湯下。
左金丸,治肝火。
黃連(六兩),吳茱萸湯煮少時,為末,粥丸,陳皮、白朮湯吞下。
白話文:
【柴胡飲子】,用於治療肝火旺盛。
柴胡、人參、黃芩、甘草、大黃、川芎、芍藥等份量相等,每次服用七錢,加入三片薑,用水煎煮後服用。
【抑青丸】,用於降肝火。
黃連,使用薑汁炒製成粉狀,然後做成粥丸,用沸水吞服。
【左金丸】,用於治療肝火旺盛。
黃連(六兩),吳茱萸湯煮至稍有時間,研磨成粉狀,做成粥丸,用陳皮和白朮湯來吞服。
瀉青丸
川歸,川芎,山梔,大黃,羌活,防風,龍膽草
為末,蜜丸。
本方去川芎、羌活、防風,加黃連、黃柏、黃芩、蘆薈、青黛各五錢,木香一錢,麝香五分,名當歸龍薈丸。
滋腎丸,治腎熱。
白話文:
【瀉青丸】
主要成分包括:川芎、川歸、山梔、大黃、羌活、防風、龍膽草。這些藥材研磨後,加入蜂蜜製成丸狀。
若將川芎、羌活、防風去掉,並加上黃連、黃柏、黃芩、蘆薈、青黛各五錢,以及木香一錢,再加入麝香五分,則此藥方改名為「當歸龍薈丸」。
【滋腎丸】
此藥方專治腎熱症狀。
黃柏(三錢),知母(三錢),桂(一錢半)
為末,蜜丸。
涼膈散,治積熱煩渴,面熱唇焦,咽燥舌腫,喉閉,目赤,鼻衄,項結硬,口舌生瘡,譫妄,燥澀,便溺閉結。
連翹(四兩),朴硝,大黃(各二兩),薄荷,黃芩,梔子,甘草(炙。各一兩)
為末,每服三錢,加竹葉五七片,水煎。
洗心散,治心肺積熱,頭目昏疼,肩背拘急,肢節煩痛,唇焦咽腫,痰壅唾黏,溺澀便秘。
白話文:
黃柏、知母各三錢,桂一錢半,研磨成粉,製成蜜丸。涼膈散可治療積熱引起口渴、面紅唇乾、咽喉乾燥腫脹、喉嚨堵塞、眼睛紅腫、流鼻血、脖子僵硬、口舌生瘡、神志不清、乾燥便秘、大小便不通等症狀。連翹、朴硝、大黃各二兩,薄荷、黃芩、梔子、甘草(炙)各一兩,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三錢,加入竹葉五七片,用水煎服。洗心散可治療心肺積熱導致頭昏眼花、肩膀背部僵硬、四肢疼痛、嘴唇乾燥咽喉腫脹、痰多粘稠、大小便不通等症狀。
白朮(一兩半),麻黃,川歸,荊芥,芍藥,甘草,大黃(各六兩)
每服二錢,入生薑、薄荷少許,同煎服。
三黃丸,通治三焦熱。去大黃加黃柏名三補丸。
黃連,黃芩,大黃(各等分)
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四順清涼飲子,治一切丹毒,積熱壅滯,咽痛。
川歸,甘草(炙),赤芍,大黃
白話文:
白朮一兩半,麻黃一兩,川歸、荊芥、芍藥、甘草、大黃各六兩,每服二錢,加入生薑、薄荷少許,一起煎服。這個方子叫做三黃丸,可以治療三焦熱症。如果去掉大黃,再加入黃柏,就叫做三補丸。
黃連、黃芩、大黃各等分,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丸子,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這個方子叫做四順清涼飲子,可以治療一切丹毒、積熱壅滯、咽痛。
川歸、甘草(炙)、赤芍、大黃。
每服七錢,水煎服。
黃連解毒湯,治大熱甚,煩躁不得眠。
黃連(七錢半),黃柏,梔子(各五錢),黃芩(一兩)
每服五錢,水煎服。加防風、連翹為大金花丸,治風熱。加柴胡,治小兒潮熱。與四物相合,治婦人潮熱。
當歸承氣湯,治熱發於上,不利於下,陽狂奔走,罵詈,不避親疏。
當歸,大黃(各五錢),芒硝(四錢半),甘草(二錢半)
上分二帖,姜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白話文:
黃連解毒湯用於治療發熱嚴重、煩躁不安、失眠。方劑包括黃連七錢半、黃柏、梔子各五錢、黃芩一兩,每次服用五錢,水煎服。加上防風、連翹則成為大金花丸,用於治療風熱;加上柴胡則用於治療小兒潮熱;與四物湯合用則用於治療婦女潮熱。當歸承氣湯用於治療熱邪上炎,不利於下,出現陽狂奔走、胡言亂語、不分親疏等症狀。方劑包括當歸、大黃各五錢、芒硝四錢半、甘草二錢半,每次服用兩帖,加入三片薑、兩枚大棗,水煎服。
人參散,治身熱頭痛,積熱在胸,服此神妙。
石膏,甘草(各一兩),滑石(四兩),寒水石(三兩),人參(五錢)
為末,每服一錢,或二錢,溫水調下,早晚各一服。兼服金花丸妙。
四制黃柏丸
黃柏(去粗皮淨四斤,一斤以好酒浸,一斤米泔水浸,一斤蜜糖水浸。)
上俱用瓷器浸之,三味俱要沒二指為度。冬月浸七日,夏浸三日,春秋五日,濾出曬乾,仍存余汁待後用。再將黃柏一斤,切作五寸長,用真酥油半斤,以瓷碗盛之。先將銅銚將水熬滾,再將酥油連碗入水溶化,將黃柏以微火炒熱,用棕刷蘸酥,徐徐刷上,且刷且炙,各使透徹,切忌焦黑,炙畢放於冷地上,以瓷碗覆之二日去火毒,並前共為細末,以前存原汁和為丸,如汁不敷,再加蜜酒兌均和之。丸如梧子大,每空心及臨臥,酒吞下五七十丸,徐以乾物壓之。
白話文:
人參散 治療身體發燒、頭痛,有內熱困擾,在胸部悶熱的情況下服用效果神奇。
使用材料:
- 石膏 - 甘草 - 滑石 - 寒水石 - 人參
做法:把所有材料磨成粉末狀,每次服用一到二錢,用溫水攪拌後飲用,早晚各一次。同時配合服用「金花丸」效果更佳。
四制黃柏丸 製作方法:
- 黃柏去除粗糙外皮,清洗乾淨,總重約四磅;
- 將其中一磅浸泡在好的白酒中,另一磅浸泡在洗米水中,第三磅則浸泡在蜂蜜水中;
以上三個步驟都需要使用陶瓷容器進行浸泡,每個部分都要淹沒至二個手指的高度。冬天浸泡七天,夏天浸泡三天,春秋季節浸泡五天,然後過濾掉水分並將其晾乾。保留剩餘的液體供稍後使用。
- 再次取一磅黃柏,切成五英吋長的小段;
- 使用半磅純奶油,放入一個陶瓷碗中;
- 先將銅鍋中的水煮沸,然後將陶瓷碗放入水中使其融化;
- 把黃柏放在小火上慢慢烤熱,同時用棕刷沾著奶油塗抹在上面,邊刷邊烘烤,直到完全滲透,避免烤焦變黑;
- 完成烘烤後放置在陰涼的地方,讓它自然降溫,並用陶瓷碗蓋住二天,以便消除火氣。
最後,將所有的原料一起研磨成細粉,加入之前保存的原始液體製成藥丸。如果液體不足,可以添加一些蜂蜜和酒來混合均勻。藥丸大小應與梧桐樹籽相似。每天早上空腹和晚上睡前,喝些酒送服五十到七十粒藥丸,接著吃點乾的食物來抑制胃部刺激感。
此藥滋腎降火化痰之聖藥也。若吐血遺精,服半月即愈。如相火周身疼痛,減黃柏二斤,加犀角一兩,為末,入前丸中。
天門冬膏
以生天門冬不拘多少,去皮心,搗絞汁,盛瓷器內,以鍋熬滾水,入門冬,連瓷器於中,煮至滴水成珠,以瓷罐收貯,每服二三匙,沸湯點服。如無生者,以乾者煮汁熬膏亦可。或以天門冬製為末,每服二三錢亦可。
前胡散,治胃氣實熱,唇口乾裂,中心熱躁,大便秘結,非時煩渴,睡中口內生涎。
白話文:
此藥是滋補腎陰、降火化痰的良藥。若有吐血、遺精等症狀,服用半個月即可痊癒。若出現相火旺盛導致全身疼痛,則減去黃柏兩斤,加入犀角一兩,研磨成粉,混合到藥丸中。
天門冬膏製作方法:取生天門冬,不限數量,去皮去心,搗碎取汁,裝入瓷器中,用鍋煮滾水,將盛著天門冬的瓷器放入滾水中,煮至水滴成珠狀,用瓷罐保存。每次服用兩三匙,用沸水沖服。若無生天門冬,可用乾天門冬煮汁熬膏亦可。或將天門冬製成粉末,每次服用兩三錢亦可。
前胡散用於治療胃氣實熱、口唇乾裂、心煩熱躁、大便秘結、非時口渴、睡夢中口內生涎等症狀。
大黃(五錢),桔梗,枳殼,前胡,杏仁(各一錢),葛根(二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入姜煎服。
赤茯苓湯,治膀胱實熱,腹脹,小便不通,口苦舌乾,咽腫不利。
豬苓,葵子,枳實,瞿麥,木通,黃芩,滑石,甘草,赤苓,車前子(各等分)
白話文:
大黃五錢,桔梗、枳殼、前胡、杏仁各一錢,葛根二錢,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生薑煎煮後服用。此方名為赤茯苓湯,用於治療膀胱實熱,腹脹,小便不通,口苦舌乾,咽腫不利。藥材包括豬苓、葵子、枳實、瞿麥、木通、黃芩、滑石、甘草、赤苓、車前子,各取等分。
入姜水煎,食前服。
東垣,瀉陰火升陽湯,治肌熱,煩熱面赤,食少,喘咳痰盛,脈右關緩弱,或弦,或浮數。
羌活,甘草(炙),黃耆,蒼朮(各一兩),升麻(八錢),柴胡(一兩半),人參,黃芩(各七錢),黃連(酒炒,五錢),石膏(五錢,深秋勿用)
上每服一兩,或五七錢,水煎服。
升麻散火湯,治男子婦人四肢發熱,肌熱,筋痹熱,骨髓中熱,發睏熱如燎,捫之烙手,此多血虛而得之。或胃虛過食冷物,抑遏陽氣於脾土之中,火鬱則發之。
白話文:
-
將薑加入水中煮沸,餐前服用。
-
東垣所開的「瀉陰火升陽湯」,適用於治療肌膚發熱、煩熱面紅、食慾減退、喘息咳嗽伴大量痰液、右關脈緩弱、或呈弦狀、或脈搏浮數的情況。
-
羌活、炙甘草、黃耆、蒼朮(各取一兩)、升麻(取八錢)、柴胡(取一兩半)、人參、黃芩(各取七錢)、黃連(以酒炒,取五錢)、石膏(取五錢,特別在深秋期間避免使用)。
-
每次服用量為一兩或五至七錢,加水煮沸後服用。
-
「升麻散火湯」,適用於治療男性或女性四肢發熱、肌膚發熱、筋絡受熱、骨髓內熱、睏倦熱感如同火燒,摸起來有灼熱感,這是因為血液不足引致的病症。或者可能是胃虛,過度食用寒涼食物,使陽氣被抑制在脾臟之中,導致火氣鬱積而發病。
升麻,葛根,羌活,獨活(各五分),防風(三分),柴胡(八分),甘草(炙,三分),白芍(五分),生甘草(二分)
水煎,稍熱服。
千金麥門冬湯,治諸疾後,火熱乘肺,咳嗽有血,胸脅脹滿,上氣羸瘦,五心煩熱,渴而煩悶。
麥冬,桑白皮,生地(各一兩),半夏,紫菀,桔梗,竹葉,麻黃(各七錢半),五味(五錢),甘草(五錢)
白話文:
升麻、葛根、羌活、獨活各五分,防風三分,柴胡八分,甘草(炙)三分,白芍五分,生甘草二分,水煎,稍熱服用。
此方為千金麥門冬湯,主治各種疾病之後,火熱侵入肺部,出現咳嗽帶血、胸脅脹滿、呼吸困難、體瘦乏力、五心煩熱、口渴煩躁等症狀。
麥冬、桑白皮、生地各一兩,半夏、紫菀、桔梗、竹葉、麻黃各七錢半,五味子五錢,甘草五錢。
每服七錢,水煎服。
《拔萃方》,地骨皮散,治渾身壯熱,脈長而滑,陽毒火熾發渴。
地骨皮,茯苓(各五錢),柴胡,黃芩,生地,知母(各一兩),石膏(二兩),羌活,麻黃(各七錢半。若有汗者,減此二味)
上每服一兩,入姜煎服。
麥門冬散,治丈夫婦人,蘊積邪熱,心胸煩悶,咽乾口燥,睡臥不安,或大小腸不利,口舌生瘡。
芒硝(一兩),麥冬(三錢),小草,黃連,升麻,犀角屑,甘草(炙),黃芩,枳殼,大青(各五錢)
白話文:
每劑七錢,用水煎服。拔萃方地骨皮散,用於治療全身發熱、脈搏長而滑、陽毒火盛口渴。地骨皮、茯苓各五錢,柴胡、黃芩、生地、知母各一兩,石膏二兩,羌活、麻黃各七錢半。若病人有汗,則減去羌活、麻黃。每劑一兩,加入生薑煎服。麥門冬散,用於治療男女因積聚邪熱而導致心胸煩悶、咽乾口燥、睡臥不安、大小腸不暢、口舌生瘡。芒硝一兩,麥冬三錢,小草、黃連、升麻、犀角屑、甘草(炙)、黃芩、枳殼、大青各五錢。
每服三錢,水煎服。
真珠散,治男女五臟積熱,毒氣上攻,心胸煩悶,口乾舌燥,精神恍惚,悶亂,坐臥不安。
琥珀,真珠粉,天花粉,鐵粉,硃砂,甘草,牙硝,寒水石(煅),大黃(各等分)
為極細末,每一錢,竹葉湯下。
紫雪,治內外煩熱不解。口中生瘡,狂易叫走。解諸熱毒、藥毒、邪熱、驚癇百病。
白話文:
每服藥粉三錢,用水煎煮後服用。真珠散可用於治療男女五臟積熱,毒氣上攻,導致心胸煩悶、口乾舌燥、精神恍惚、坐立不安等症狀。配方包含琥珀、真珠粉、天花粉、鐵粉、硃砂、甘草、牙硝、煅寒水石、大黃等藥材,比例均等,研磨成極細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竹葉湯沖服。紫雪則用於治療內外煩熱難解、口生瘡、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等症狀,可解諸熱毒、藥毒、邪熱、驚癇等多種病症。
黃金(百兩),寒水石,磁石,石膏,滑石(各一斤,研)
以上用水一石,煮至四斗,去渣,入下項:
炙甘草(八兩),羚羊角屑,犀角屑,青木香,沉香(各五兩),丁香(一兩),升麻,玄參(並銼細。各一斤)
以上再煮至一斗五升,入下項:
硝石(四斤,芒亦得,每斤得七兩七錢五分),朴硝(十斤,淨)
以上入前汁中,微火煎,柳枝不住手攪,候有七斤,投放木盆中半日,欲凝,入下項藥,攪令勻,入硃砂三兩。
白話文:
- 黃金(百兩)、寒水石、磁石、石膏、滑石(各一斤,研磨)
- 將上述材料用一石(約120公斤)水,煮至四鬥(約64公斤),然後去除渣滓,加入以下項目:
- 灸甘草(八兩)、羚羊角屑、犀角屑、青木香、沈香(各五兩)、丁香(一兩)、升麻、玄參(都細切,各一斤)
- 再次將上述材料用一斗五升(約96公斤)水煮沸,加入以下項目:
- 硝石(四斤,芒硝也可,每斤約7.775兩)、朴硝(十斤,淨化)
- 將上述材料加入前汁中,用小火煎煮,用柳枝不停攪拌,待有七斤(約14公斤)後,放置在木盆中半天,待其開始凝固,加入以下藥物,使其均勻混合,加入硃砂三兩(約100克)。
當門子(一兩二錢五分),上藥成紫色霜雪,每服二錢或一錢,冷水調下。大人小兒,消息虛實加減,食後服。
千金黑奴丸,治火熱陽毒,發斑,發狂,煩躁,大渴倍常。
黃芩,釜底煤,芒硝,灶突墨,梁上塵,麻黃,小麥奴,大黃(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彈子大,新汲水化服。不定,再服半丸,飲水盡足。當發寒,寒已汗出乃瘥。未汗再服半丸。渴不甚者勿與之。
白話文:
以當歸一兩二錢五分,將藥材研磨成紫色霜雪狀,每次服用二錢或一錢,用冷水調服。成人或小孩服用時,可根據症狀虛實加減劑量,飯後服用。此藥方名為「黑奴丸」,主治火熱陽毒,發斑,發狂,煩躁,口渴異常。取黃芩、釜底煤、芒硝、灶突墨、梁上塵、麻黃、小麥奴、大黃各一兩,研磨成粉末,再用煉蜜做成彈子大小的丸藥,用新汲取的清水服用。若病情未見好轉,可再服用半丸,並喝足水。如果發寒,寒氣退去後出汗則病癒。未出汗則再服用半丸。若口渴不甚,則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