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赤水玄珠》~ 第一卷 (6)

回本書目錄

第一卷 (6)

1. 病機篇

《內經》曰:諸病喘嘔,吐酸,暴注下迫,轉筋,小便渾濁,腹脹大,鼓之如鼓,癰疽瘍疹,瘤氣結核,霍亂瞀悶,郁腫,鼻塞鼽衄,血溢,血泄,淋閉,身熱,惡寒,戰慄,驚惑,悲笑譫妄,衄蔑血汙,此皆少陰君火之熱,乃心小腸之氣所為也。

又曰:諸熱瞀瘛,暴喑,冒昧,躁擾狂越,罵詈驚駭,胕腫痠痛,氣逆衝上,禁慄如喪神守,嚏嘔,瘡瘍,喉痹,耳鳴及聾,嘔飲溢食不下,目迷不明,暴注瞤瘛,暴病暴死,此皆少陽相火,心包絡三焦之氣所為也。

《內經》曰: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陽勝則熱,陰虛則內熱,陽勝則外熱,內外皆熱,則喘而渴,故欲飲冷也。

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俯仰,汗不出而熱,齒乾,以煩冤腹滿死。能冬不能夏。

有四肢熱,逢風寒,如炙於火者,是人陰虛陽氣盛也。人身非常熱也,為之熱而煩滿者,陰氣少而陽氣勝,故熱而煩滿也。

大熱病,氣熱脈滿,是謂重實。尺寸脈俱虛,是謂重虛。粗大者,陰不足,陽有餘,為熱中也。

《脈經》曰:弦數多熱,數為熱極。脈數為虛為熱。寸口脈浮大而數者,名曰陽中之陽,病苦煩滿,身熱頭疼,腹中熱。寸口脈實,熱在脾肺,數為吐,為熱在胃口。關脈滑數,胃中有客熱,緩而滑為熱中。尺脈實,為身熱心痛,數為臍下熱痛。

又曰:熱病脈小或細,喘逆,不得大小便,腹大而脹,汗出而厥逆,泄注,脈大小不調,皆難治。熱病已得汗,而脈仍躁盛,此陽脈之極也,死。熱病不得汗,而脈躁盛者,此陽脈之極也,死。脈浮而澀,澀而身有熱者死。熱病脈躁盛,得汗而脈靜身涼者生。

2. 論熱在血氣之分

東垣曰:晝則發熱,夜則安靜,是陽氣自旺於陽分也,宜柴胡飲子。晝則安靜,夜則發熱煩躁,是陽氣下陷入陰中也,宜四順飲子。名曰熱入血室。晝發熱煩躁,夜亦發熱煩躁,是重陽無陰也,當急瀉其陽,峻補其陰。

3. 論五臟有邪身熱各異

以手捫摸有三法:輕手捫之則熱,重手捫之則不熱,是熱在皮毛血脈也。重按之筋骨之分則熱,蒸手極甚,輕手則不熱,是邪在筋骨之間也。輕手捫之不熱,重力按之亦不熱,不輕不重按之則熱,是在筋骨之上,皮毛血脈之下,乃熱在肌肉也。

肺熱者,輕手乃得,微按全無,日西熱甚,乃皮毛之熱。其證必見喘咳,寒熱。輕者瀉白散,重者涼膈散地骨皮散

心熱者,微按至皮膚之下,肌肉之上,輕手乃得,微按至皮毛之下則熱,少加力按之,則全不熱,是熱在血脈也。其證心煩,心痛,掌中熱而噦。以黃連瀉心湯導赤散硃砂安神丸

脾熱者,輕手捫之不熱,重按之筋骨又不熱,不輕不重,在輕手重手之間,熱在肌肉,遇夜尤甚。其證必怠惰嗜臥,四肢不收,無氣以動。瀉黃散

肝熱者,重按之肌肉之下至骨之上,乃肝之熱,寅卯間尤甚,其脈弦,四肢滿悶,便難,轉筋,多怒多驚,四肢困熱,筋病不能起於床。瀉青丸柴胡飲子

腎熱者,輕手重手俱不熱,極重力按至骨分,其熱蒸手如火。其人骨蘇蘇如蟲蝕,其骨因熱不任,亦不能起於床。滋腎丸主之。

面熱者,足陽明。口中熱如膠,足少陰。口熱舌乾,足少陰。耳鼽熱若寒,手太陽。掌中熱,手厥陰、少陰、太陰。足下熱而痛,足少陰。足外熱,足少陽。身熱膚痛,手少陰。身前熱,足陽明。灑淅寒熱,手太陰。肩上熱,肩如拔,手太陽。中熱而喘,足少陰。肩背熱及足小指外膁脛踝後皆熱,足太陽。

一身盡熱,狂而妄聞,妄見,妄言,足陽明。熱而筋縱緩不收,陰痿,足陽明。

4. 論表裡熱

《病機機要》云:有表而熱者,謂之表熱。無表而熱者,謂之裡熱。有暴熱而為熱者,乃久不宣通而致也。有服溫藥而為熱者,有惡寒戰慄熱者。治法,小熱之氣,涼以和之。大熱之氣,寒以取之。甚熱之氣,以汗發之。發之不盡,則逆制之。制不盡,求其屬以衰之。苦者治臟,臟病陰而居內。

辛者治腑,腑屬陽而在外。故內者下之,外者發之。又宜養血益陰,其熱自愈。

《內經》曰:陰虛生內熱者,因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陽盛則外熱者,因上焦不通利,則皮膚緻密,腠理閉塞,玄府不通,衛氣不得泄,故外熱。

東垣曰:發熱惡寒,大渴不止,煩躁,肌熱,不欲近衣,其脈洪大,按之無力者,或無目痛鼻乾者,非白虎湯證也。此血虛發躁,當歸補血湯主之。

又曰:仲景論內外不足發熱自汗之症,大禁發汗。若飲食勞倦,雜病發熱,自汗表虛之症,認作有餘,便用麻黃髮之,汗大出則表益虛也。

《內經》曰:人數醉,若飽以入房,氣聚於脾中不得散,酒氣與穀氣相薄,熱盛於中,遍於身內,熱而溺赤也。

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入六腑則身熱不得臥,上為喘呼。

王好古曰:一身盡熱,先太陽也,從外而之內者,先無形也,為外傷。手足不和,兩脅俱熱如火,先少陽也。彼內而之外者,先有形也,為內傷。

《要略》曰:發熱身疼,而身如薰橘者,濕也。一身盡痛,發熱,日晡轉劇者,名風濕。汗出而身熱者,風也。身熱脈弦數,戰慄而不惡寒者,癉瘧也。發熱惡寒,脈浮數者,溫病也。身熱頭疼,自汗多眠,陽脈浮滑,陰脈濡弱者,風濕也。中脘有痰,令人憎寒發熱,自汗惡風,寸口脈浮,胸痞滿,有類傷寒,但頭不痛,項不強為異耳。

虛煩與傷寒相似,身熱,脈不浮緊,不惡寒,但熱而煩,惟頭不痛,四肢熱者,火乘脾土,脾主四肢,故熱也。手心熱者,心與包絡火盛也。身體沉重,走注疼痛,乃濕熱相搏,風熱鬱而不得伸也。

東垣云:四肢發熱者,或口乾,舌乾,咽乾。蓋心生火,小腸主熱,火熱來乘主位,乃濕熱相合,故煩躁悶亂也。

王太僕曰:熱來復去,晝見夜伏,夜發晝見,時節而動,是無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