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赤水玄珠》~ 第六卷 (1)

回本書目錄

第六卷 (1)

1. 論吐酸屬熱

《內經》曰:諸嘔吐酸,皆屬於熱。又云:少陽之勝嘔酸。夫酸者,肝木之味也。內火勝,制金,不能平木,木自甚,故為酸也。如飲食熱則易於酸矣,是以肝熱則口酸。或言為寒者,但謂傷生冷硬物,而喜噫醋吞酸,故俗主於和脾胃。豈知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蓋寒傷皮毛,則腠理閉密,陽氣怫鬱而為熱,故傷寒熱在表,以麻黃湯發散,使腠理開通,汗泄熱退而愈也。凡內傷冷物者,或積陰勝陽而為病寒,或寒熱相摶,而致腸胃陽氣怫鬱而為熱。

亦有內傷冷物,而反病熱,得汗泄身涼而愈也。或微而止為中酸,俗謂之醋心,法宜溫藥散之,亦猶解表之義。若久喜酸不已,則不宜溫之,宜以寒藥下之,後以涼藥調之,結散熱去,則氣和也。所以中酸,不宜食黏滑油膩者,謂能令氣鬱不通暢也。宜糲食菜蔬,使氣通利,則酸自不作矣。

白話文:

《內經》說:凡是嘔吐酸味,都屬於熱證。又說:少陽經氣盛則易於嘔吐酸味。酸味是肝木之氣的表現。內火過盛,剋制金氣,無法平抑木氣,木氣過旺,就會表現為酸味。例如,吃熱食容易產生酸味,所以肝熱時口會感到酸。

有些人認為酸是寒證,因為他們認為吃生冷硬的食物會造成酸,並且喜歡打嗝、吞醋來緩解酸味,所以民間多以和脾胃為主。他們不知道人體受寒後,也會生病發熱。因為寒氣傷及皮毛,就會導致毛孔閉塞,陽氣鬱結而發熱,所以傷寒熱症表現為表證,可以用麻黃湯來發散,使毛孔開通,汗出熱退即可痊癒。

凡是內傷冷物的人,或因陰氣積聚而勝過陽氣而導致寒症,或因寒熱相搏,導致腸胃陽氣鬱結而發熱。

也有內傷冷物,反而生病發熱,通過發汗使身體降溫而痊癒的。如果症狀輕微,僅表現為胃中酸痛,俗稱「醋心」,可以用溫藥散寒,這也屬於解表之義。如果長期喜酸不止,就不宜溫熱,宜用寒藥瀉下,之後再用涼藥調和,散結去熱,就能使氣血調和。

所以,胃中酸痛的人,不宜吃黏滑油膩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會導致氣血鬱滯不通暢。應該吃粗糧蔬菜,使氣血流通,酸味自然就會消失。

2. 論雜病吐酸與病機外邪不同

《發明》云:病機吐酸,皆屬於熱,此上焦受外來客邪也。胃氣不受外邪,故嘔,仲景以生薑半夏治之。以雜病論之,嘔吐酸水者,甚則酸水浸其心,不任其苦,其次則吐出酸水,令上下牙酸澀不能相對,以大辛熱藥療之必減。吐酸,是吐出酸水也。酸味者,收氣也,西方肺金旺也,寒水乃金之子,子能令母實,故用大咸熱之劑瀉其子,以辛熱為之佐,而瀉肺之實,以病機作熱攻之誤矣。蓋雜病醋心,濁氣不降,欲為中滿,寒藥豈能治之乎。

白話文:

《發明》一書中說:「病人出現嘔吐酸水的症狀,皆屬於熱症,這是上焦受到外來邪氣侵襲所致。胃氣不受外邪的影響,所以才會嘔吐,張仲景用生薑、半夏治療這種情況。根據雜病論的觀點,嘔吐酸水,嚴重者酸水浸心,讓人難以忍受苦味,其次是吐出酸水,導致上下牙齒酸澀不能合攏,用大辛熱藥物治療,病情必定減輕。吐酸,就是吐出酸水。酸味具有收斂之性,西方屬肺金旺盛,寒水是金的兒子,兒子能使母親充實,所以用大咸熱藥物瀉其子,用辛熱藥物輔助,以瀉肺實,這是誤將病機當作熱症而攻擊之。實際上,雜病所致的醋心,是濁氣不降,欲要造成中滿,寒藥怎麼可能治好呢?」

3. 辯《素問》、東垣論酸不同

丹溪云:或曰吐酸,《素問》明以為熱,東垣又言為寒,何也?予曰:吐酸與吞酸不同,吐酸是吐出酸水如醋,平時津液隨上升之氣,鬱積而成,鬱積之久,濕中生熱,故從火化,遂作酸味,非熱而何。其有積鬱之久,不能自湧而出,伏於肺胃之間,咯不得上,咽不得下。肌表得風寒,則內熱愈鬱而酸味刺心。

肌表溫暖,腠理開發,或得香熱湯丸,津液得行,亦可暫解,非寒而何?《素問》言熱者,言其本也;東垣言寒者,言其末也。但東垣不言外得風寒而作收氣立說,欲瀉金之實。又謂寒藥不可治酸,而用安胃湯、加減二陳湯,俱犯丁香,且無治鬱結濕熱之法,為未合經意。

白話文:

丹溪先生說:

有人說吐酸,《素問》明確認為是熱證,東垣又說它是寒證,這是為什麼呢?

我說:吐酸和吞酸不同,吐酸是指吐出像醋一樣的酸水。平時津液隨著上升之氣,積聚在一起,久而久之,濕氣中生熱,因此從火化,就產生酸味,怎麼可能不是熱證呢?

如果積鬱久了,不能自行湧出,停留在肺胃之間,咳不出,也咽不下。如果肌表受了風寒,就會使內熱更加鬱結,酸味就刺痛心臟。

肌表溫暖,毛孔舒張,或者喝了溫熱的湯藥,津液流通,也能暫時缓解,這怎麼可能不是寒證呢?

《素問》說熱證,是說它的根本原因;東垣說寒證,是說它的末端表現。但是東垣沒有說外感風寒引起收氣,就妄下瀉金之實的結論。又說寒藥不能治酸,而用安胃湯、加減二陳湯,這兩種方子都含有丁香,而且也沒有治療鬱結濕熱的方法,這就與經義不符了。

予常治吞酸,用黃連、茱萸各炒,隨時令迭其佐使,蒼朮、茯苓為輔佐,湯浸炊餅為小丸吞之。仍教糲食蔬菜自養,則病易安。

劉宗厚曰:謹按吐酸一證,以病機言之,則屬於熱。以臟腑論之,則脾胃受病。以內邪言之,則痰飲宿食之所為。故治法:熱者寒之。脾惡濕以苦燥之。有痰飲者,清之、分利之。有宿食者,消之、導之、驅逐之。局方不察斯故,以噫醋吞酸、醋心吐酸水之證,併入於氣門中,率用溫熱之藥。

豈吐酸專主於寒,而無他證也?故此一門,以敘河間、東垣、丹溪之論,其病源治法,無餘蘊矣。

白話文:

我常治療吞酸,使用黃連、茱萸各炒,依季節交替使用,蒼朮、茯苓作為輔佐藥物,將藥湯浸泡炊餅製成小丸吞服。同時還要教導病人食用清淡食物和蔬菜來滋養身體,這樣病症就能容易痊癒。

劉宗厚說:仔細分析吐酸症狀,從病理機制來看,屬於熱證。從臟腑來看,是脾胃生病。從內在邪氣來看,是由痰飲和宿食引起的。因此治療方法是:熱證用寒涼藥物來治療。脾胃喜燥惡濕,用苦燥藥物來治療。有痰飲的,要清熱利濕。有宿食的,要消食、導滯、驅逐。有些人不明就裡,把噫氣、吞酸、醋心、吐酸水等症狀都歸為氣門病,一味使用溫熱藥物。

難道吐酸就只跟寒證有關,沒有其他原因嗎?所以這一部分,我引用了河間、東垣、丹溪的論述,對於吐酸的病因和治療方法,已經闡述得非常完整了。

4. 停飲門

許學士云:余苦有二疾,一下血,二膈中停飲。下血有時而止,停飲則無時。始因年少時,夜坐作文,左向伏几案,是以飲食多墜左邊,半夜以後,稍困之,必飲酒二三盞,仍向左邊側睡。壯盛時殊不覺病,三五年後,覺酒止從左邊下,漉漉有聲,脅痛,飲食減,十數日必嘔數升酸水,暑月止是右體有汗,漐漐常潤,左邊痛處絕燥。遍訪名醫,及海上方服之,少驗,間或中間,止得月餘復作。

其補如天雄、附子、礬石;其利如牽牛、甘遂、大戟,備嘗之矣。予揣度之,已成癖囊,如潦水之有科臼,不盈不行,必盈科而行也。清者可行,濁者依前停蓄,蓋下無路以出之也。是以積之五七日,必嘔而出,稍寬,數日復作。脾土惡濕,而水則流濕,莫若燥脾以勝濕,崇土以填科臼,則疾當去矣。

白話文:

許學士說:「我患有兩種疾病,一是下血,二是膈中停飲。下血有時會自行停止,但停飲則持續不斷。起因是我年輕時,經常夜裡坐著寫文章,身體左傾伏在桌案上,因此飲食常常積聚在左側。半夜之後,稍感困倦時,我必定要喝兩三杯酒,然後仍然向左側睡覺。壯年時,我並沒有感覺到病痛,但三年五年後,我發現酒從左側下流,發出漉漉的聲音,伴隨著脅痛、食慾減退,十幾天內必定會嘔吐幾升酸水。到了夏季,只有右側身體出汗,濕潤黏膩,而左側疼痛的地方卻十分乾燥。我四處尋訪名醫,也服用過各種海藥方,但效果甚微,偶爾有所改善,也僅能維持一個多月便會復發。

我嘗試過各種補益藥物,例如天雄、附子、礬石;也服用過牽牛、甘遂、大戟等瀉下藥,各種方法都嘗試過了。我推測,我的病已經形成了癖囊,就像積水坑裡有凹陷處,水滿了就會流出去,必須要滿了才流。清澈的水可以流出去,而濁水則會依舊停留在裡面,因為下面沒有出口可以排出。因此,積聚了五七天,就會嘔吐出來,稍微舒服一些,但幾天後又會復發。脾土厭惡濕氣,而水性流濕,最好的方法就是燥濕脾土,填補凹陷的癖囊,這樣疾病就會消失。」

於是悉屏諸藥,止服蒼朮三月而除。自此後,不復發嘔,胸膈寬,飲啖如故,暑月汗周體而身涼,飲亦從中下。前此飲漬其肝,目亦多昏眩,其後燈下能書細字,皆蒼朮之力也,故名其方曰神術丸。

其蒼朮一斤,去皮切、末,用之,白芝麻半兩,水二盞,研濾取汁,大棗十五枚,煮爛去皮核,研,以麻汁成稀膏和入,搜臼杵熟,丸如梧子大,每日空心白湯吞五七十丸,一日服二三次,忌桃李雀鴿。初服時,膈間必微燥,且以蒼朮制之覺燥甚,再進山梔子散一服,久之自不燥也。

白話文:

於是把所有藥物都停掉,只服用蒼朮三個月就痊癒了。從此以後,不再嘔吐,胸膈舒暢,飲食如常,即使在炎熱的夏天,全身出汗,身體也感到涼爽,喝下的水也能順利從中往下流。以前喝水積滞在肝臟,眼睛也經常昏眩,後來即使在燈光下也能寫很小的字,這都是蒼朮的功勞,因此將此方命名為神術丸。

製作方法如下:取蒼朮一斤,去皮切碎成粉末。白芝麻半兩,加水兩碗,研磨過濾取汁。大棗十五枚,煮爛去皮核,研成泥狀,加入芝麻汁,混合成稀膏,用臼杵研磨至熟透,製成梧子般大小的丸藥。每天空腹用白湯吞服五、七十丸,一天服用兩到三次,忌食桃、李、雀、鴿。初次服用時,膈間可能會有輕微乾燥感,而蒼朮本身就有燥性,因此會覺得更乾燥,這時可以服用山梔子散一劑,久服之後自然就不會乾燥了。

予服半年以後,止用燥烈味極辛者,削去皮不浸,極有力,亦自然不燥。山梔散。用山梔一味,干之,為末,沸湯點服。故知久坐不可伏向一邊,時宜運動,亦調息之法。

《脈經》云:胃脈虛,主胃中冷,苦吞酸頭痛。寸口脈遲,上焦有寒,心痛,喉酸,吐酸水,宜服附子湯、生薑湯、茱萸丸。關脈沉,心下有冷氣,痞滿吐酸。據此,亦有胃冷吞酸者。

張子和治張風村一田叟。嘔酸水十餘年,乃留飲證也。醫皆以燥劑治之,不效,更以艾火燔針刺之,中脘臍胻瘡未嘗合。予以苦劑越之,出其涎如膠者二三升,談笑而愈。

白話文:

服用山梔散半年後,就不要再吃燥熱辛辣的食物了,將山梔果實削去皮,不需浸泡,效果非常好,而且也不燥熱。山梔散只用山梔一味,晒干研磨成粉末,用沸水沖服。因此,久坐不動不能總是偏向一邊,要經常運動,也要注意調息。

《脈經》中記載,胃脈虛弱,會導致胃寒,患者會感到胃部冰冷、吞咽困难、酸痛头痛。寸口脉迟,说明上焦有寒,會出現心痛、喉嚨酸痛、吐酸水等症状,应该服用附子汤、生姜汤、茱萸丸。關脈沉,說明心下有寒气,導致腹部胀满、呕吐酸水。由此可见,也有一些患者是因為胃寒而导致吞酸。

张子和治疗张风村一位老农,他患有呕吐酸水十多年的毛病,属于留饮证。许多医生都用燥热的藥物治療,但都无效,甚至还用艾火灸针刺他,结果中脘、臍下留下疮口,始终无法愈合。张子和用苦寒的药物治疗,排出了大量粘稠的涎液,患者谈笑风生,病就好了。

噫腐噯酸,或每晨吐酸水數口,或膈間常如酸蜇,皆飲食傷胃所致。平胃散加神麯、麥芽、茯苓、半夏。

口吐清水,乃胃中濕熱所為。宜平胃散加白朮、茯苓、滑石、半夏,不宜純用涼藥。亦有黑寒而然者,理中湯主之。食鬱有痰,二陳加南星、黃芩、香附之類。治酸必用吳茱萸者,乃順其性而折之。

白話文:

如果感到胃部腐敗發酵、噯氣泛酸,或每天早晨吐出幾口酸水,或是胸口經常感覺像被酸液蜇傷一樣,都是飲食傷胃導致的。可以服用平胃散,並加入神麴、麥芽、茯苓、半夏。

如果口吐清水,則是胃中濕熱所致。適合服用平胃散,並加入白朮、茯苓、滑石、半夏,不宜單純使用寒涼藥物。如果因為寒氣過盛而導致口吐清水,則可以用理中湯治療。如果食積不化、伴有痰症,可以用二陳湯加南星、黃芩、香附等藥物治療。治療胃酸必用吳茱萸,是順應其性而制止它。

戴元禮云:濕熱在胃口上,飲食入胃,被濕熱鬱遏,其食不得轉化,故作酸也。如穀肉在器則易酸也。

【治寒酸溫胃之劑】

東垣,藿香安胃散,治脾胃虛弱,不進飲食,嘔吐,不待腐熟。

藿香,丁香,人參(各二錢半),陳皮(五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生薑湯下。

加減二陳湯,治痰飲為患,嘔吐頭眩,心悸,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

白話文:

戴元禮說:濕熱停留在胃部,飲食進入胃後,被濕熱阻礙,無法正常消化轉化,所以就會產生酸味。就像穀物和肉類放在器皿中容易變酸一樣。

治寒酸溫胃之劑

東垣用「藿香安胃散」治療脾胃虛弱、不思飲食、嘔吐、食物未消化就排出的症狀。

藥方:

  • 藿香、丁香、人參(各二錢半)
  • 陳皮(五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生薑湯送服。

「加減二陳湯」用於治療痰飲引起的嘔吐、頭暈、心悸,或者因食用生冷食物導致脾胃不和的症狀。

丁香(一兩),半夏,陳皮(各五兩),茯苓(三兩),甘草(兩半)

每服五六錢,入生薑煎服。

《三因》,曲術丸,治中脘宿食留飲,酸蜇心痛,口吐清水。

神麯(炒,三兩),蒼朮(米泔浸三宿,洗淨,曬乾炒,一兩五錢),陳皮(一兩),一方有砂仁(一兩)

上為末,生薑汁打神麯糊為丸,薑湯下。

加味平胃散,治吞酸食鬱所致。

平胃散加炒神麯、麥芽、薑棗煎服。

治吞酸因傷冷物所致,治食後吐酸水同。

白話文:

丁香一兩,半夏、陳皮各五兩,茯苓三兩,甘草半兩。每服五六錢,用生薑煎服。此方名為曲術丸,出自《三因》,用於治療中脘積食、留飲,導致的胃痛、泛酸、口吐清水等症狀。

另一方,以炒神麯三兩、蒼朮(米泔浸泡三宿,洗淨曬乾炒)一兩五錢、陳皮一兩(有的方子還加砂仁一兩)為末,用生薑汁調神麯糊做成丸藥,用薑湯送服。此方名為加味平胃散,用於治療吞酸、食積引起的胃部不適。

平胃散可以加炒神麯、麥芽、薑棗煎服,用於治療因食用寒涼食物而引起的吞酸、食後吐酸水等症狀。

乾薑(炒,二兩),吳茱萸(炒,二兩)

為末,酒服方寸匕,一日二服。

治噫酢咽方

吳茱萸(半斤),生薑(三兩),人參(二兩),棗(十二枚)

水六升,煮二升,分三次,食前服。

治吐酸清水方

蒼朮(陳壁土炒),白朮,茯苓,滑石,陳皮(各等分),水煎服。

《聖惠》方,乾薑丸,治酒癖,停飲,吐酸水。

乾薑,葛根,枳殼,橘紅,前胡(各五錢),白朮,半夏曲(各一兩),吳茱萸,甘草(各二錢半)

白話文:

將乾薑、吳茱萸各炒二兩,研成粉末,用酒調服,每次服用方寸匕,一天服兩次,可以治療噫氣酸腐,咽喉不舒服。

吳茱萸半斤,生薑三兩,人參二兩,棗十二枚,加水六升,煮至二升,分三次,飯前服用,可以治療吐酸清水。

蒼朮(陳壁土炒)、白朮、茯苓、滑石、陳皮各等分,加水煎服,可以治療吐酸清水。

《聖惠》方中乾薑丸,由乾薑、葛根、枳殼、橘紅、前胡各五錢,白朮、半夏曲各一兩,吳茱萸、甘草各二錢半組成,可以治療嗜酒成癖,停飲,吐酸水。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五十丸,米飲下。

三生丸,治中風痰涎,眩瞑,嘔吐酸水,頭疼噁心。

半夏(二兩),南星,白附子(各一兩)

上並生為末,滴水丸,梧子大,以生面裹為衣,陰乾,每服十九至二十丸,生薑湯下。

【治熱之劑】

丹溪方,一方加炒山梔仁三錢。

吳茱萸(去枝梗,炒乾),陳皮,黃芩(陳土炒。各五錢),黃連(陳土炒,一兩),蒼朮(七錢半),一方有桔梗、茯苓各一兩。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製成蜜丸,大小如桐子,每服五十丸,用米湯送服。此方名為三生丸,用於治療中風痰涎、頭昏眼花、嘔吐酸水、頭疼噁心。

配方:半夏二兩,南星、白附子各一兩。將藥材研磨成粉末,製成滴水丸,大小如梧桐子,用生面裹成丸衣,陰乾,每服十九至二十丸,用生薑湯送服。

針對熱症,丹溪方中可加炒山梔仁三錢。

另外,吳茱萸(去枝梗,炒乾)、陳皮、黃芩(陳土炒,各五錢)、黃連(陳土炒,一兩)、蒼朮(七錢半),部分方劑還包含桔梗、茯苓各一兩。

上末,神麯糊丸,綠豆大,每服一錢半,白湯下。

黃連清化丸

黃連(一兩),吳茱萸(一錢),桃仁(二十四枚),陳皮(五錢),半夏(一兩半)

上為末,神麯糊丸,綠豆大,每服百丸,薑湯下。

參茱丸,治濕而帶氣者,濕熱甚者,用之為嚮導,上可治吞酸,下可治自痢。

六一散(一料),吳茱萸(一兩,制)

上為末,飯丸。

丹溪又云:噫氣吞酸,此係食鬱有熱,火氣衝上。黃芩為君,南星、半夏、陳皮為佐,熱加青黛。

白話文:

【黃連清化丸】

黃連(一兩),吳茱萸(一錢),桃仁(二十四枚),陳皮(五錢),半夏(一兩半)。

以上成分研磨成粉末,與神麴和成藥丸,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量為一錢半,用水煎的湯送服。

【參茱丸】

參茱丸主要用於治療濕氣與氣滯所引起的情況,特別適合濕熱嚴重的患者。它可以治療胃酸逆流,也能治療自行產生的腹瀉。

六一散(一料),吳茱萸(一兩,經過制備處理)

以上成分研磨成粉末,做成飯丸。

丹溪先生還提到,嘔吐酸水的情況通常是因為飲食過度導致的熱氣,使得火氣上衝。在這種情況下,黃芩是主要藥物,南星、半夏、陳皮則作為輔助藥物使用,如果熱度增加,可以加入青黛。

【解表之劑】

丹溪治一人,因外感涼氣與宿食相搏,心下酸戚,嘔清水,後有紅。

青皮,枳殼,紫蘇,木通,甘草(各三錢),黃芩,桔梗(各一錢半),人參(二錢),麻黃(五分)

加姜,水煎服。

【寬中攻下之劑】

透膈湯,治脾胃不和,中脘氣滯,胸膈滿悶,噎塞不通,噫氣吞酸,脅肋刺脹,嘔逆痰涎,飲食不下。

木香,砂仁,檳榔,枳殼,厚朴,白豆仁,半夏,青皮,陳皮,甘草,大黃,朴硝

各等分,每服一兩,生薑三片,棗一枚,煎至一盞,熱服。

白話文:

【解表之劑】

丹溪治療了一個案例,此人因為外來寒氣與內存食物混雜,導致心中感到痠痛、乾嘔清水,後來出現紅色症狀。

配方如下:

  • 青皮(三錢)
  • 枳殼(三錢)
  • 紫蘇(三錢)
  • 木通(三錢)
  • 甘草(三錢)
  • 黃芩(一錢半)
  • 桔梗(一錢半)
  • 人參(二錢)
  • 麻黃(五分)

需加入姜,加水煮沸後服用。

【寬中攻下之劑】

「透膈湯」,用於治療脾胃功能失調,中腹部氣流通不暢,胸部感到堵塞、呼吸不順,噯氣且有酸味,肝膽處感覺疼痛、脹滿,乾嘔及吐出痰液,食慾不振。

配方如下:

  • 木香
  • 砂仁
  • 檽榔
  • 枳殼
  • 厚朴
  • 白豆仁
  • 半夏
  • 青皮
  • 陳皮
  • 甘草
  • 大黃
  • 朴硝

所有成分均等分量,每次服用一兩,加入三片生薑、一枚棗子,煮至一杯後熱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