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赤水玄珠》~ 第二十一卷 (4)

回本書目錄

第二十一卷 (4)

1. 胎前惡阻及痰逆不食

已上四方治熱痰惡阻之劑也。

羅太無,半夏茯苓湯,惡阻,心中憒悶,頭目眩暈,四肢怠倦,百節煩痛,胸膈痰逆,嘔吐噁心,嫌聞食氣,好啖酸鹹,多臥少起,全不進食,先服此湯,次服前茯苓丸。

半夏(泡,炒黃,一兩二錢),赤茯苓,熟地黃(各七錢半),芍藥,旋覆花(《千金方》無此,而有細辛、紫蘇),橘紅,人參(各半兩),川芎,桔梗,甘草(各五錢)

上每服五錢,姜七片,水煎,空心服。

若有客熱、煩渴、口瘡,去橘紅、細辛,加前胡、知母七錢半。若腹冷下利,去地黃,加炒桂心五錢。若胃中虛熱,大便秘,小便赤澀,加大黃七錢半,去地黃,加黃芩二錢半。

白話文:

以上四個方劑都是治療因熱痰引起的妊娠劇吐的藥方。

羅太無這個醫家提出了半夏茯苓湯,用來治療妊娠劇吐,症狀包括:心中煩悶,頭暈目眩,四肢無力倦怠,全身關節酸痛,胸膈有痰逆流,噁心嘔吐,聞到食物氣味就反感,喜歡吃酸鹹的食物,嗜睡少動,完全吃不下東西。先服用這個湯劑,之後再服用之前的茯苓丸。

半夏(用薑汁浸泡後炒黃,一兩二錢),赤茯苓,熟地黃(各七錢半),芍藥,旋覆花(《千金方》中沒有這味藥,而是用細辛、紫蘇代替),橘紅,人參(各半兩),川芎,桔梗,甘草(各五錢)。

以上藥材,每次服用五錢,加生薑七片,用水煎煮,空腹服用。

如果孕婦有外來的熱邪、煩躁口渴、口瘡,就去掉橘紅、細辛,加入前胡、知母各七錢半。如果腹部發冷、腹瀉,就去掉熟地黃,加入炒過的桂心五錢。如果胃中有虛熱、大便乾結、小便赤澀,就加入大黃七錢半,去掉熟地黃,加入黃芩二錢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