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玄珠》~ 第十二卷 (17)
第十二卷 (17)
1. 著痹治劑(麻木同。)
每服六七錢,姜三片,棗一枚,水煎。
《濟生》,黃耆酒,治風濕癢痛,筋脈攣急,身體頑麻。
黃耆,當歸,白朮,虎骨,萆薢,雲母粉,木香,防風,官桂,天麻,石斛,茵芋葉,仙靈脾,川續斷,白芍藥,甘草(炙。各一兩)
用絹袋盛,以好酒一斗浸之,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每服一盞,溫飲之,常令酒氣相續為佳。
《宣明》,防風天麻散,治風麻痹,走注肢節疼痛,中風偏枯,或暴瘖難語,內外風熱壅塞。
天麻,甘草,羌活,防風,白芷,川芎,歸尾,草烏頭,白附子,荊芥穗(各五錢),滑石(二兩)
上末,熱酒化蜜少許,調半錢,加至一錢,覺藥力運行,微麻為度。煉蜜丸,彈子大。熱酒化下半丸或一丸,細嚼白湯下。
《衍義》方,治風冷氣血閉,手足體疼痛、冷麻。
五靈脂(二兩),沒藥(一兩),川烏頭(一兩半,炮,去皮),乳香(五錢)
上末,水丸,彈子大。每一丸,生薑酒磨服。
河間,前胡散,治榮虛衛實,肌肉不仁,致令𤸷重,名曰肉苛。
前胡,白芷,細辛,官桂,白朮,川芎(各三兩),附子(炮),吳茱萸,當歸,川椒(去子並閉口者,生用。各二兩)
以茶酒三升,拌勻,同窨一宿,以煉成豬脂膏五斤,入藥煎,候白芷黃紫色,濾其渣,成膏,病在處摩之。凡癥瘕、瘡痍皆治,並去諸風瘡癢痛,傷折墜損,凡摩內皆可用之。
吳茱萸散
吳茱萸,肉豆蔻(麵裹煨),乾薑,甘草(炙),神麯(炒),砂仁(各一兩),白朮,厚朴(薑製),陳皮(各二錢)
為末,每服二錢,空心,米飲調下。
腎瀝湯
麥門冬,五味子,犀角(各一錢半),杜仲,桔梗,赤芍藥,木通(各一錢),桑螵蛸(一個)
水二盅,入羊腎少許,煎至八分,食前服。
加味五痹湯,治五臟痹症。
人參,茯苓,當歸,白芍,川芎(各一錢,肝、心、腎痹倍之),五味子(十五粒),細辛(七分),白朮(一錢,脾痹倍之),甘草(五分)
姜一片,水煎,食遠服。肝痹加酸棗仁、柴胡,心痹加遠志、茯神、麥冬、犀角,脾痹加厚朴、枳實、砂仁、神麯,肺痹加半夏、紫菀、杏仁、麻黃,腎痹加獨活、官桂、杜仲、牛膝、黃耆、萆薢。
活絡丹,治手足攣拳,筋脈不舒,皆風邪濕毒留滯經絡,渾身走注疼痛。
南星,川芎,草烏,地龍(各六兩),乳香,沒藥(各二兩)
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酒下。
清涼潤燥湯,治風熱血燥麻木。
當歸,生地(各一錢半),黃連,黃芩,芍藥,川芎(各一錢),天麻,防風,羌活,荊芥(各八分),細辛(六分),甘草(五分)
水煎服,麻甚者加川烏,炮過,三分,以行經絡。
白話文:
著痹治劑(麻木同。)
每次服用六七錢的藥粉,加入三片生薑、一顆紅棗,用水煎煮後服用。
《濟生》中的黃耆酒,可以治療風濕引起的搔癢疼痛、筋脈攣縮僵硬、身體麻木。
藥方組成:黃耆、當歸、白朮、虎骨、萆薢、雲母粉、木香、防風、官桂、天麻、石斛、茵芋葉、仙靈脾、川續斷、白芍藥、炙甘草,每味藥各一兩。
將這些藥材用絹布袋裝好,放入一斗好酒中浸泡,春天泡五天、夏天泡三天、秋天泡七天、冬天泡十天。每次服用一小杯,溫熱飲用,最好保持酒氣持續不斷。
《宣明》中的防風天麻散,可以治療風引起的麻痹、身體各處遊走疼痛、中風導致的半身不遂、或是突然失聲難以說話,以及內外風熱壅塞等症狀。
藥方組成:天麻、甘草、羌活、防風、白芷、川芎、歸尾、草烏頭、白附子、荊芥穗,每味藥各五錢;滑石二兩。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熱酒調和少量蜂蜜,每次服用半錢到一錢,感覺到藥力運行,身體微微發麻即可。也可以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如彈珠大小,每次用熱酒化開半顆或一顆服用,或細嚼後用白開水送服。
《衍義》中的藥方,可以治療因風寒導致的氣血閉塞,引起手腳及身體疼痛、寒冷麻木。
藥方組成:五靈脂二兩、沒藥一兩、炮製過的川烏頭(去皮)一兩半、乳香五錢。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做成丸子,如彈珠大小。每次服用一顆,用生薑酒磨開後服用。
河間的「前胡散」,可以治療因身體虛弱、肌肉失養導致的麻木不仁,造成身體沉重,這種情況稱為「肉苛」。
藥方組成:前胡、白芷、細辛、官桂、白朮、川芎,每味藥各三兩;炮製過的附子、吳茱萸、當歸、川椒(去籽並去除閉口的,生用),每味藥各二兩。
用三升茶酒將藥材拌勻,一同放置過夜,然後將五斤煉製過的豬油膏加入藥材中煎煮,等到白芷變成黃紫色,將藥渣濾掉,製成藥膏,塗抹在患處。這個藥膏可以治療各種腫塊、瘡瘍,也可以去除各種風引起的瘡癢疼痛、跌打損傷,凡是需要塗抹內服的都可以使用。
吳茱萸散
藥方組成:吳茱萸、用麵包裹煨過的肉豆蔻、乾薑、炙甘草、炒過的麥芽、砂仁,每味藥各一兩;白朮、薑製過的厚朴、陳皮,每味藥各二錢。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空腹用米湯調服。
腎瀝湯
藥方組成:麥門冬、五味子、犀角,每味藥各一錢半;杜仲、桔梗、赤芍藥、木通,每味藥各一錢;桑螵蛸一個。
用水兩盅,加入少許羊腎,煎至八分,飯前服用。
加味五痹湯,可以治療五臟引起的痹症。
藥方組成:人參、茯苓、當歸、白芍、川芎,每味藥各一錢(肝、心、腎痹加倍);五味子十五粒;細辛七分;白朮一錢(脾痹加倍);甘草五分。
加入一片生薑,用水煎煮,飯後服用。肝痹加酸棗仁、柴胡;心痹加遠志、茯神、麥冬、犀角;脾痹加厚朴、枳實、砂仁、神麯;肺痹加半夏、紫菀、杏仁、麻黃;腎痹加獨活、官桂、杜仲、牛膝、黃耆、萆薢。
活絡丹,可以治療手腳攣縮、筋脈不舒,這些都是由於風邪濕毒停留在經絡中,引起全身遊走疼痛。
藥方組成:南星、川芎、草烏、地龍,每味藥各六兩;乳香、沒藥,每味藥各二兩。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酒調和做成丸子,如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七十丸,空腹用酒送服。
清涼潤燥湯,可以治療因風熱血燥引起的麻木。
藥方組成:當歸、生地,每味藥各一錢半;黃連、黃芩、芍藥、川芎,每味藥各一錢;天麻、防風、羌活、荊芥,每味藥各八分;細辛六分;甘草五分。
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麻木嚴重,可以加入炮製過的川烏三分,用來疏通經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