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玄珠》~ 第十三卷 (4)
第十三卷 (4)
1. 傷食
生生子曰:傷食痛急者,用前上、中、下三法。不痛而發熱,頭疼痞悶者,究其所傷何物,寒熱孰多而為之治。今收各家方法,詳列於後。(東垣《脾胃論》中已具者,茲不復入,但於彼參治可也。)
丹溪曰:傷食惡食者,胸中有物,宜導痰補脾,用二陳湯加白朮、山楂、川芎、蒼朮服之。憂鬱傷脾,不思飲食,炒黃連、酒炒芍藥用清六丸末,加香附以薑汁浸,蒸餅糊為丸服。
《統旨》曰:傷食胸膈痞塞,吐逆咽酸,噫敗卵臭,畏食,頭疼,發熱,惡寒。病似傷寒,但身不痛,氣口脈緊盛,治中湯加砂仁或十香丸。
潔古,枳朮丸,治痞積,消食強胃。王海藏云:本仲景枳朮湯也。今易老改為丸治老幼虛弱,飲食不化,或臟腑軟弱者。
枳實(去白,麩炒,一兩),白朮(二兩)
上為末,荷葉包燒飯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朮湯下。服白朮者,本意不取其食速,但久服令人胃氣強,食不復傷也。
麴櫱枳朮丸,為人強食所致,心胸滿悶不快。
神麯(炒),麥櫱(炒),枳實(炒。各一兩),白朮(二兩)
上為末,荷葉燒飯為丸,每服五十丸。
木香枳朮丸,破滯氣,消飲食,開胃。
木香,枳實(各一兩),照上法為丸服。
又方,開胃進食。
木香(三錢),人參,乾薑(各一錢半),枳實(一兩),白朮(二兩)
為末,照上法為丸,白湯吞五十丸。
檳榔丸,消食破滯氣。
檳榔(三錢),木香,人參(各二錢),陳皮(五錢),甘草(一錢)
上蒸餅糊為丸,每服五十丸。
羅太無檳榔木香丸,疏三焦,寬胸膈,破痰飲,快意,潤腸。(方在氣門。)
丹溪,保和丸,治食積酒積。
山楂肉(一兩),半夏(薑製),蘿蔔子(炒),黃連(薑汁炒),橘紅,神麯(各五錢),麥芽(炒,三錢)
上神麯糊為丸。每服七八十丸,薑湯下。
大安丸,脾經消導之劑。
山楂(二兩),神麯(炒),半夏(制),茯苓(各一兩),陳皮,連翹,蘿蔔子(炒。各五錢),白朮(二兩)
上神麯糊為丸,每服五十丸。
白朮丸,治傷豆粉、濕面、油膩之物。
白朮,半夏(制),神麯,枳實(各一兩,炒),橘紅(七錢),黃芩(五錢),枯礬(三錢)
上浸蒸餅糊為丸,量所傷多寡,如減服之。如素食多用乾薑,故以黃芩瀉之。
半夏枳朮丸,治因冷食內傷。
半夏(薑製,二兩),枳實(炒),白朮(各一兩)
上末,荷葉飯為丸。(一方有澤瀉一兩,為小便淋也。)
木香乾姜枳朮丸,破滯氣,消寒飲食。
木香(三錢),乾薑(炮,五錢),枳實(炒,一兩),白朮(二兩)
上荷葉飯為丸,每服五十丸。
丁香爛飯丸,治食傷太陰,又治卒心痛、胃疼。
白話文:
傷食
傷食疼痛劇烈者,可採用前、中、下三種療法。若不痛但發熱、頭痛、胸悶者,需仔細分析是吃了什麼東西導致的,寒症或熱症哪個更重,再據此治療。以下列出各家療法,已收錄於東垣《脾胃論》中的方劑,在此不再重複,但可參考其治療方法。
傷食後不想吃東西,胸中感覺有東西堵著,應當化痰健脾,可用二陳湯加白朮、山楂、川芎、蒼朮服用。因憂鬱傷到脾胃,不想吃東西的,可用炒黃連、酒炒芍藥配清六丸研末,再加入香附,用薑汁浸泡,蒸餅糊做成丸藥服用。
傷食導致胸膈痞塞,嘔吐、咽喉酸痛,放屁有臭雞蛋味,害怕吃東西,頭痛、發熱、惡寒,症狀類似傷寒,但身體不痛,氣口脈象有力,可用治中湯加砂仁或十香丸治療。
潔古的枳朮丸,治療食積痞脹,消食健胃。王海藏說,這是仲景的枳朮湯改製的,如今改成丸劑,方便老年人、兒童、虛弱體質、消化不良或臟腑虛弱者服用。
枳實(去白,麩炒,一兩)、白朮(二兩)
研磨成粉,用荷葉包著飯一起蒸煮製成丸藥,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白朮湯送服。服用白朮,本意不在於加快消化,而是長期服用能增強胃氣,避免再次傷食。
麴櫱枳朮丸,適用於因過量進食導致心胸滿悶不適者。
神麴(炒)、麥芽(炒)、枳實(炒,各一兩)、白朮(二兩)
研磨成粉,用荷葉包著飯一起蒸煮製成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
木香枳朮丸,能理氣消食,開胃。
木香、枳實(各一兩),按照上述方法製成丸藥服用。
另一方,開胃進食。
木香(三錢)、人參、乾薑(各一錢半)、枳實(一兩)、白朮(二兩)
研磨成粉,按照上述方法製成丸藥,用白開水送服五十丸。
檳榔丸,消食理氣。
檳榔(三錢)、木香、人參(各二錢)、陳皮(五錢)、甘草(一錢)
用蒸餅糊做成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
羅太無檳榔木香丸,疏通三焦,寬胸膈,化痰飲,令人舒暢,潤腸。(方劑在《氣門》中)
丹溪的保和丸,治療食積和酒積。
山楂肉(一兩)、半夏(薑製)、蘿蔔子(炒)、黃連(薑汁炒)、橘紅、神麴(各五錢)、麥芽(炒,三錢)
用神麴糊做成丸藥。每次服用七八十丸,用薑湯送服。
大安丸,健脾消導藥。
山楂(二兩)、神麴(炒)、半夏(制)、茯苓(各一兩)、陳皮、連翹、蘿蔔子(炒,各五錢)、白朮(二兩)
用神麴糊做成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
白朮丸,治療食用豆粉、濕面、油膩食物導致的傷食。
白朮、半夏(制)、神麴、枳實(各一兩,炒)、橘紅(七錢)、黃芩(五錢)、枯礬(三錢)
浸泡後用蒸餅糊做成丸藥,根據病情輕重調整用量。如果平時多食用素食,則用乾薑,故用黃芩瀉火。
半夏枳朮丸,治療因食用生冷食物導致的內傷。
半夏(薑製,二兩)、枳實(炒)、白朮(各一兩)
研磨成粉,用荷葉包著飯一起蒸煮製成丸藥。(一方加澤瀉一兩,用於治療小便不利)
木香乾薑枳朮丸,理氣消食寒涼之物。
木香(三錢)、乾薑(炮製,五錢)、枳實(炒,一兩)、白朮(二兩)
用荷葉包著飯一起蒸煮製成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
丁香爛飯丸,治療食傷太陰,也治療突然發生的心痛、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