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玄珠》~ 第二十七卷 (17)
第二十七卷 (17)
1. 痘宜依期施治治貴通變
《心要》,羌活湯
羌活,川芎,防風,山梔子,龍膽草,當歸(各等分),甘草(減半),薄荷葉(三片),淡竹葉(五片),水煎服。
紫草膏,治紅紫黑陷熱毒。
紫草茸,白附子,麻黃(去節),甘草(各五錢),全蠍(八枚,炒)
上為細末,用蜂蜜一兩,酒半盞,入紫草煎成膏,旋入各藥,丸如皂角子大,每服一丸,仍用紫草湯化下。如治驚搐,用金銀箔為衣,薄荷湯下。
六一散
桂府滑石(飛淨,六兩),大甘草(去皮,一兩)
每用一錢,燈芯薄荷湯下。內加制辰砂,名辰砂六一散。治狂言妄語,驚搐,用防風、荊芥、薄荷、天麻煎湯,候冷調下。本方加鬱金,名牛黃六一,治痘後瘡癤癰毒,及天行溫疫,冷水調下,多服大效。
退火丹,治痘初出標,大熱不退,或稠密成片者,神效。
六一散一料加雄黃(飛過,三錢),纏豆藤(燒存性,一錢),外用紫草、木通、蟬蛻、地骨皮、紅花、大力子、羌活、片芩、燈芯煎湯,候冷調下,極能解毒稀痘。
四苓散
白朮,赤茯苓,澤瀉,豬苓,上為細末,每服一錢。
三黃丸
黃芩(五錢),黃連,大黃(各二錢半)
為細末,雪水搗丸,綠豆大,辰砂為衣,每服五七十丸,燈芯湯下。
備急丸
木香(二錢半),大黃,黑醜頭末(各五錢)
為細末,神麯糊丸,綠豆大,每服五七丸,山楂湯下。
甘桔湯
甘草(二錢),桔梗(一錢),水煎服。
三豆湯
赤小豆,黑豆,綠豆(各一升),甘草(三兩)
三豆用水淘淨,用水八升,入甘草同煮,豆熟為度,逐日空心面東,任意食豆飲汁,服七日永不出。
代天宣化丸(即韓氏五瘟丹也。)
甘草(甲己年君土),黃芩(乙庚年君金),黃柏(丙辛年君水),山梔(丁壬年君木),黃連(戊癸年君火),連翹(佐),山豆根(佐),牛蒡子(佐)
先視其年所屬者為君,次四味為臣,君藥加一倍,臣減半,佐又減半。共為末,冬至日修合,取雪水煮升麻汁,打麵糊為丸,辰砂為衣,竹葉湯下。
五積散
白芷,川芎(各三分),桔梗(一分半),芍藥,茯苓,炙甘草,當歸,桂枝,半夏(各二分),陳皮,枳殼,麻黃(各五分),蒼朮(一錢),厚朴(四分)
上除桂、枳殼二味為粗末外,十二味為末,慢火炒令轉色,攤冷,次入二味末令勻,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煎一盞,溫服。
辰砂散
辰砂(一錢),絲瓜(近蒂三寸,連子燒灰存性)
為末,蜜水調服,多者可少,少者全無,絲瓜解痘最妙。紫草甘草湯調服尤佳。
連翹湯,總解諸毒,散風清熱,痘後一切發熱,癰毒赤腫。
連翹,防風,瞿麥,荊芥穗,木通,車前子,當歸,柴胡,赤芍,滑石,蟬蛻,黃芩,山梔子,甘草(各五分),紫草(五分),水煎服。
白話文:
《心要》羌活湯
羌活、川芎、防風、山梔子、龍膽草、當歸(各等份),甘草(減半),薄荷葉(三片),淡竹葉(五片),用水煎煮後服用。
紫草膏,治療紅紫色、黑色、凹陷的熱毒痘疹。
紫草茸、白附子、麻黃(去除節),甘草(各五錢),全蠍(八枚,炒過)。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蜂蜜一兩,加入半盞酒,放入紫草中煎煮成膏狀,再加入研磨好的藥粉,揉成皂角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丸,用紫草湯送服。如果治療驚厥抽搐,用金銀箔包裹藥丸,用薄荷湯送服。
六一散
精製滑石粉(六兩),大甘草(去皮,一兩)。 每次使用一錢,用燈芯草和薄荷煮的水送服。如果加入硃砂,就稱為辰砂六一散。治療胡言亂語、驚厥抽搐,可以用防風、荊芥、薄荷、天麻煎煮的湯藥,放涼後送服。此方加入鬱金,就稱為牛黃六一散,治療痘疹後的瘡癤癰腫,以及流行性瘟疫,用冷水調服,多服效果很好。
退火丹,治療痘疹初起,高燒不退,或是痘疹密集連成一片的情況,效果很好。
六一散一份,加入雄黃(研磨過,三錢),纏豆藤(燒成炭,一錢)。外用紫草、木通、蟬蛻、地骨皮、紅花、大力子、羌活、黃芩、燈芯草煎煮的湯藥,放涼後送服,能夠很好地解毒和稀疏痘疹。
四苓散
白朮、赤茯苓、澤瀉、豬苓,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
三黃丸
黃芩(五錢)、黃連、大黃(各二錢半),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雪水製成丸子,像綠豆大小,用硃砂包衣。每次服用五七十丸,用燈芯草湯送服。
備急丸
木香(二錢半)、大黃、牽牛子末(各五錢),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神麴糊製成丸子,像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五七丸,用山楂湯送服。
甘桔湯
甘草(二錢)、桔梗(一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三豆湯
赤小豆、黑豆、綠豆(各一升),甘草(三兩)。 將三種豆子洗淨,加入八升水,和甘草一起煮,煮到豆子熟透為止。每天早上空腹面向東方,隨意吃豆子並喝湯,連續服用七天就不會再長痘疹。
代天宣化丸(即韓氏五瘟丹)
甘草(甲己年屬土),黃芩(乙庚年屬金),黃柏(丙辛年屬水),山梔(丁壬年屬木),黃連(戊癸年屬火),連翹(輔助藥),山豆根(輔助藥),牛蒡子(輔助藥)。 先看年份屬於哪個五行,以此為君藥,其餘四味為臣藥。君藥加倍,臣藥減半,輔助藥再減半。全部磨成細末,在冬至日配製,用雪水煮升麻汁,和麵糊製成丸子,用硃砂包衣,用竹葉湯送服。
五積散
白芷、川芎(各三分),桔梗(一分半),芍藥、茯苓、炙甘草、當歸、桂枝、半夏(各二分),陳皮、枳殼、麻黃(各五分),蒼朮(一錢),厚朴(四分)。 除了桂枝、枳殼兩味藥粗磨成末之外,其餘十二味藥磨成末,用慢火炒到顏色轉變,攤涼後,再加入桂枝、枳殼末攪拌均勻。加一碗半水,三片生薑,煎煮成一碗,溫服。
辰砂散
辰砂(一錢),絲瓜(靠近蒂的三寸,連子一起燒成炭)。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蜜水調服。可以根據情況調整用量,絲瓜對於解痘疹效果很好。用紫草甘草湯調服效果更佳。
連翹湯,能夠全面解除各種毒素,散風清熱,治療痘疹後一切發熱、癰腫赤痛。
連翹、防風、瞿麥、荊芥穗、木通、車前子、當歸、柴胡、赤芍、滑石、蟬蛻、黃芩、山梔子、甘草(各五分),紫草(五分),用水煎煮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