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玄珠》~ 第五卷 (16)
第五卷 (16)
1. 臌脹說
四制枳殼丸,治腹脹臌疾。
陳枳殼(去穰,四兩,分四制。一兩用蒼朮一兩同炒,一兩用乾漆一兩同炒,一兩用茴香一兩同炒,一兩用蘿蔔子一兩同炒)
以炒枳殼黃色為度,去同炒藥,只用枳殼為末,卻將蒼朮等四味,煎湯去渣,打麵糊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湯吞下。
烏藥順氣散,脹滿痞塞,七情憂思所致,此方如神。
天台烏藥,香附,沉香,砂仁,橘紅,半夏
為末,每服二錢,燈心湯調。
寬中八寶散,治同前方。
木香,歸尾,蘿蔔子,真蘇子,檳榔,砂仁(各一錢半),沉香,牙皂(各一錢)
共為末,每服一錢或二錢,黃酒調下。
小水不利並水腫,加苦葶藶子末一錢五分,螻蛄後段,炙末,一錢,入前方內。
【治寒脹之劑】
大正氣湯,治脾胃虛寒,外為風寒濕氣擾動,心腹脹滿。
藿香,厚朴,陳皮,半夏,白朮(各二錢半),檳榔,桂枝,枳殼,乾薑(炮。各一錢三分),甘草(炙,五分)
分作二貼,姜三片,水煎服。
大半夏湯,治肝氣太盛,克勝於脾,脾郁不行,結聚涎沫,胃中脹滿,其脈弦遲。
半夏,桂心(各五兩),附子(炮),人參,甘草(炙),厚朴,川歸,茯苓,枳實(各二兩),川椒(炒去汗,用開口無目者八百粒)
每服四五錢,薑棗煎服。
沉香降氣湯,治中脘脹滿,時吐,脅疼,每噫則覺氣快,不噫則悶,漸覺面浮,磨檳榔入紫蘇同煎,下神保丸五七粒。
香附(一兩),沉香(五分),砂仁(二錢),粉草(三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入鹽少許,沸湯服。
神保丸,治諸寒積,脹滿急痛,大便不利。
木香,胡椒(一錢),全蠍(七個),巴豆(十粒,去皮心研)
上為末,蒸餅丸,麻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五丸,腰脅疼痛,茴香酒下。余陳皮湯下。
順氣木香散,治氣不升降,嘔逆噁心,胸脅痞悶,脅脹脹滿,及酒食所傷,噎食吞酸,心脾疼,大便不調,及婦人血氣刺痛,一切冷氣,服此寬中利氣,和胃進食。
丁皮,砂仁,良薑,桂心,乾薑(炮),甘草(炙),橘紅,厚朴,蒼朮,桔梗,茴香(炒。各三兩)
每服五七錢,加薑棗,水煎服。
蓽澄茄丸,治痞滿脹痛,谷脹,氣脹通用。
蓽澄茄,白豆蔻,砂仁,青皮,蘿蔔子,木香(各二分),肉豆蔻,茴香(炒),丁香,桂(各一分半),陳皮(三分)
上為末,麵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陳皮湯吞下。
導氣丸,治諸痞塞,腹脹如鼓,大便秘結等症。又腎氣小腸氣疼,功效尤捷。
青皮(水蛭等分同炒,去水蛭),莪朮(虻蟲等分同炒,去虻蟲),檳榔(斑蝥同炒,去斑蝥蝥),胡椒(茴香同炒,去茴香),三稜(乾漆炒,去幹漆),吳茱萸(黑醜同炒,去黑醜),赤芍藥(川椒同炒,去川椒),石菖蒲(桃仁同炒,去桃仁),乾薑(硇砂同炒,去硇砂),大附子(青鹽同炒,去青鹽)
白話文:
臌脹病症的治療方法
四制枳殼丸,治療腹部脹大如鼓的疾病。
將陳皮枳殼(去除內瓤,共四兩)分成四份,分別用不同的藥材炒製:一份與蒼朮一兩一同炒,一份與乾漆一兩一同炒,一份與茴香一兩一同炒,一份與蘿蔔子一兩一同炒。
炒到枳殼呈現黃色時停止,去除一同炒的藥材,只留下枳殼磨成粉末。然後將蒼朮等四味藥材煎煮成湯,去除藥渣,用湯汁調和麵粉做成糊狀,再將糊狀物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米湯送服。
烏藥順氣散,對於脹滿、胸悶、堵塞等症狀,尤其因情緒憂思引起的,此方效果非常好。
使用天台烏藥、香附、沉香、砂仁、橘紅、半夏,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燈心草煎的湯調和服用。
寬中八寶散,治療與前方相同的症狀。
使用木香、當歸尾、蘿蔔子、紫蘇子、檳榔、砂仁(各一錢半),沉香、牙皂(各一錢),將這些藥材一起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或二錢,用黃酒送服。
如果小便不暢通或出現水腫,則加入苦葶藶子粉末一錢五分,以及將螻蛄後段烤乾後磨成的粉末一錢,加入到原方的藥粉中一同服用。
【治療寒性腹脹的藥方】
大正氣湯,治療因脾胃虛寒,又受到風寒濕氣侵擾,導致心腹脹滿的症狀。
使用藿香、厚朴、陳皮、半夏、白朮(各二錢半),檳榔、桂枝、枳殼、乾薑(炮製過,各一錢三分),甘草(炙過,五分)。
分成兩份,加生薑三片,用水煎煮後服用。
大半夏湯,治療因肝氣過於旺盛,克制脾胃,導致脾氣鬱結不暢,產生痰液積聚,胃部脹滿,脈象呈現弦而遲緩的症狀。
使用半夏、桂心(各五兩),附子(炮製過)、人參、甘草(炙過)、厚朴、當歸、茯苓、枳實(各二兩),川椒(炒過,去除汗液,用沒有孔的開口者八百粒)。
每次服用四五錢,用生薑、大棗煎煮的湯送服。
沉香降氣湯,治療胃脘部脹滿,時常嘔吐,脅肋疼痛,打嗝後感覺氣順暢,不打嗝就感到悶悶不樂,逐漸覺得面部浮腫。可將檳榔磨成粉,加入紫蘇一同煎煮,再服用神保丸五到七粒。
使用香附(一兩)、沉香(五分)、砂仁(二錢)、甘草(三錢),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加入少許鹽,用沸水沖服。
神保丸,治療各種寒邪積聚,引起的脹滿、急痛、大便不通暢等症狀。
使用木香、胡椒(各一錢)、全蠍(七個)、巴豆(十粒,去皮心研磨)。
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蒸熟的麵餅做成丸子,如麻子大小,用硃砂包裹。每次服用五丸,如果腰脅疼痛,用茴香酒送服,其他情況用陳皮湯送服。
順氣木香散,治療因氣機升降失調,導致嘔吐噁心,胸脅部痞悶不舒,脅肋脹滿,以及因酒食損傷引起的噎食、吞酸、心脾疼痛、大便不調,還有婦女氣血刺痛,一切寒氣等症狀。服用此藥可以寬胸理氣、和胃健脾、增進食慾。
使用丁皮、砂仁、良薑、桂心、乾薑(炮製過)、甘草(炙過)、橘紅、厚朴、蒼朮、桔梗、茴香(炒過,各三兩)。
每次服用五到七錢,加生薑、大棗,用水煎煮後服用。
蓽澄茄丸,治療痞滿脹痛,無論是因食物引起的脹痛,還是因氣引起的脹痛,都可通用。
使用蓽澄茄、白豆蔻、砂仁、青皮、蘿蔔子、木香(各二分),肉豆蔻、茴香(炒過)、丁香、桂(各一分半),陳皮(三分)。
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丸子,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用陳皮湯送服。
導氣丸,治療各種痞塞不通,腹部脹滿如鼓,大便秘結等症狀。對於腎氣和小腸氣疼痛,效果尤其快速。
使用青皮(與水蛭等份一同炒,去除水蛭)、莪朮(與虻蟲等份一同炒,去除虻蟲)、檳榔(與斑蝥一同炒,去除斑蝥)、胡椒(與茴香一同炒,去除茴香)、三稜(用乾漆炒過,去除乾漆)、吳茱萸(與黑醜一同炒,去除黑醜)、赤芍藥(與川椒一同炒,去除川椒)、石菖蒲(與桃仁一同炒,去除桃仁)、乾薑(與硇砂一同炒,去除硇砂)、大附子(與青鹽一同炒,去除青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