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赤水玄珠》~ 第十六卷 (19)

回本書目錄

第十六卷 (19)

1. 厥證門

姜三片,水煎服。

調氣和胃散

白豆蔻,木香,丁香,檀香,藿香葉,砂仁,甘草,蒼朮,厚朴,陳皮,水煎服。

八味順氣散

白朮,茯苓,青皮,陳皮,人參,白芷,烏藥,甘草,水煎服。

木香調氣散

木香,藿香,丁香,檀香,白豆蔻,砂仁,甘草

為末,沸湯入鹽少許,點服二錢。

芎歸養榮湯

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黃,黃柏,知母,人參,枸杞子,麥門冬,甘草,水煎服。

加減續命湯

防風,防己,人參,黃芩,白芍藥,川芎,甘草(炙),麻黃,杏仁,桂枝,附子(炮),生薑

水煎服。上方太陽無汗,去桂枝、附子;有汗,加葛根、黃芩。

傷寒病有胃中虛寒,蛔蟲攻胃而手足厥冷,口吐清水,或吐蛔者,此蛔厥也,宜理中湯加炒川椒、檳榔,煎湯吞烏梅丸。如不止,用烏梅、川椒、黃柏煎服。蓋蛔見酸則安,見辛則伏,見苦則不敢動也。

烏梅丸

烏梅(二十五枚),細辛,附子(炮),人參,黃柏,桂枝(各五錢),乾薑(八錢),黃連(一兩三錢),當歸,川椒(各二錢)

上末,以醋浸烏梅取肉蒸爛杵膏,加煉蜜和丸,每十五丸,食前服。

四逆散

甘草(炙),柴胡,芍藥,枳實(等分)

為末,白湯調服方寸匕,日三服。

蘇合香丸,治厥。(方見氣門。)

白話文:

[厥證門]

生薑三片,用水煎煮後服用。

調氣和胃散

白豆蔻、木香、丁香、檀香、藿香葉、砂仁、甘草、蒼朮、厚朴、陳皮,用水煎煮後服用。

八味順氣散

白朮、茯苓、青皮、陳皮、人參、白芷、烏藥、甘草,用水煎煮後服用。

木香調氣散

木香、藿香、丁香、檀香、白豆蔻、砂仁、甘草,將藥材磨成粉末,用沸水加入少許鹽沖泡,服用二錢粉末。

芎歸養榮湯

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黃、黃柏、知母、人參、枸杞子、麥門冬、甘草,用水煎煮後服用。

加減續命湯

防風、防己、人參、黃芩、白芍藥、川芎、炙甘草、麻黃、杏仁、桂枝、炮附子、生薑,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太陽經絡(指身體表面,皮膚)沒有出汗,去除桂枝和附子;如果出汗,則加入葛根和黃芩。

如果傷寒病患有胃中虛寒,蛔蟲侵擾胃部導致手腳冰冷,口吐清水,或吐出蛔蟲,這是蛔蟲引起的厥證,應該服用理中湯,加入炒過的川椒、檳榔,煎湯後再吞服烏梅丸。如果情況沒有好轉,就用烏梅、川椒、黃柏煎煮後服用。因為蛔蟲遇到酸味會安靜,遇到辛辣味會躲藏,遇到苦味則不敢妄動。

烏梅丸

烏梅二十五枚,細辛、炮附子、人參、黃柏、桂枝各五錢,乾薑八錢,黃連一兩三錢,當歸、川椒各二錢。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醋浸泡烏梅,取出果肉蒸爛搗成膏狀,加入煉製過的蜂蜜調和製成藥丸,每次服用十五丸,飯前服用。

四逆散

炙甘草、柴胡、芍藥、枳實,等量。將藥材磨成粉末,用白開水調服一小勺(方寸匕),每日服用三次。

蘇合香丸,可以用來治療厥證(藥方在氣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