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玄珠》~ 第二十六卷 (5)
第二十六卷 (5)
1. 咳嗽門
有傷風嗽,有傷乳食嗽,有痰嗽,有火嗽,有虛嗽。風者,鼻塞或流清涕。乳食者,胸腹飽悶,發熱,日輕夜重。痰者,一嗽便有痰,喉中常有痰聲。火者,發熱面赤,小水短澀。虛者,呼吸力微,大小便利,體倦而面色青白。
三拗湯,治感冒風邪,鼻塞聲重,語音不出,頭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多痰,胸滿氣短。
麻黃,杏仁(不去皮尖),甘草
薑、蔥白煎,溫服取汗。有熱加前胡。有痰加半夏。
華蓋散,肺感寒邪,咳嗽上氣,胸膈煩悶,項背拘急,聲重鼻塞,頭目昏眩,痰氣不利。
麻黃(去節),蘇子(炒),桑白皮(蜜炒),杏仁,茯苓,陳皮(各五錢),甘草(二錢)
上每三五錢,水煎服。
金沸草散,治傷風,頭目昏痛,往來寒熱,肢疼煩悶,痰涎不利,咳嗽喘涕,唾稠黏,壯熱惡風。
金沸草,荊芥(各一兩半),前胡,麻黃(去節。各一兩),甘草(五錢),赤芍藥,半夏(各七錢)
每三錢,薑棗煎服。嗽甚加杏仁、五味子。
茯苓厚朴湯,治傷乳食停痰,咳嗽,或吐白沫,氣喘。
白茯苓,半夏(各一錢半),厚朴(制五分),甘草(二分)
姜三片,煎服。
白餅子,傷乳食,停痰咳嗽,氣粗喘急,及冷痰腹痛。
滑石,輕粉,半夏,南星(各一錢),巴豆(十四粒,去殼,水煮乾)
上研末,巴豆後入,糯米飯搗為丸,綠豆大,捏作餅子。三歲以上,三五餅,以下,一二餅,煎蔥湯下。傷食麥芽湯下。
新傷乳食咳嗽,用二陳湯加蘿蔔子、杏仁、枳殼、麥芽、山楂、厚朴之類服之。食消而嗽自止。
瀉白散,化痰止嗽,下氣進食,瀉肺火。
桑白皮(蜜炒),地骨皮(各一兩),甘草(二錢)
每三錢,加粳米煎服。
雙玉丸,胃火,食積痰火,面赤氣粗,喘嗽。(方見喘門。)
清化丸,火荊肺金,咳嗽喘急。
貝母,知母(各一兩),巴豆(二十粒)
同炒,去巴豆,只用二母,為末。煉蜜為丸,綠豆大,每服一二十丸,白湯下。
久嗽脾肺之氣不足,用前諸劑不效者,以六君子湯加苡仁、桑白皮、五味子,服之即安。
夏月咳嗽,多汗,喘咳,無力,生脈湯佳。
雄黃丸,治癖積痰嗽嘔吐。
雄黃(五錢),半夏,神麯,白麵(各一兩),巴霜(四十九粒,另研)
上末,滴水為丸,綠豆大,用米糠拌炒赤色,每服七丸,加至十丸。嘔吐薑湯下。痰嗽韭菜汁下。
咳久連聲不已,口鼻出血者,茅根湯主之。
陳皮(去白),半夏曲,茯苓,甘草,天門冬,片芩,梔仁,貝母,知母,石膏,生地,杏仁,桔梗,瓜蔞根
水煎,臨服加茅根汁一小酒盞,同服。
白話文:
[咳嗽門],咳嗽有因風邪所引起的,有因飲食過量或消化不良所導致的,有痰多的,有火氣大的,還有虛弱型的。風邪所引起的,會有鼻塞或流清鼻涕的情況。飲食過量或消化不良導致的,會感到胸腹脹滿悶痛,發燒,白天輕晚上重。痰多的,一咳嗽就有痰,喉嚨裡常有痰聲。火氣大的,會發燒臉紅,小便短少且排尿困難。虛弱型的,呼吸微弱,大小便通暢,體力疲憊,臉色蒼白或青白。
三拗湯,治療因風邪感冒所導致的鼻塞聲音重,說話困難,頭痛眼花,四肢疲倦,咳嗽多痰,胸悶氣短。
主要成分有麻黃,杏仁(不去皮尖),甘草。薑和蔥白煎煮,溫服出汗。如果伴有熱症可加入前胡。如果有痰可加入半夏。
華蓋散,治療肺部受寒邪侵襲,咳嗽喘息,胸膈煩悶,頸背緊繃,聲音沙啞,鼻塞,頭暈眼花,痰氣不順。
主要成分有麻黃(去節),蘇子(炒),桑白皮(蜜炒),杏仁,茯苓,陳皮(各五錢),甘草(二錢)。每次三到五錢,用水煎服。
金沸草散,治療風邪入侵,頭痛眼花,寒熱交錯,肢體疼痛,煩悶,痰涎不暢,咳嗽喘息,流鼻涕,痰液濃稠,高熱怕風。
主要成分有金沸草,荊芥(各一兩半),前胡,麻黃(去節。各一兩),甘草(五錢),赤芍藥,半夏(各七錢)。每次三錢,薑棗煎服。咳嗽嚴重可以加入杏仁和五味子。
茯苓厚朴湯,治療飲食過量或消化不良導致的咳嗽,或吐出白沫,呼吸困難。
主要成分有白茯苓,半夏(各一錢半),厚朴(制五分),甘草(二分)。加入三片薑,煎服。
白餅子,治療飲食過量或消化不良導致的咳嗽,呼吸困難,以及冷痰引起的腹痛。
主要成分有滑石,輕粉,半夏,南星(各一錢),巴豆(十四粒,去殼,水煮乾)。研磨成粉末,最後加入巴豆,用糯米飯揉成丸,大小如綠豆,捏成餅狀。三歲以上的兒童,服用三到五個餅,三歲以下的,服用一到兩個餅,用蔥湯煎服。如果是消化不良導致的,用麥芽湯煎服。
新近因飲食過量或消化不良導致的咳嗽,可以用二陳湯加上蘿蔔子,杏仁,枳殼,麥芽,山楂,厚朴等煎服。消化後,咳嗽自然停止。
瀉白散,化痰止咳,幫助進食,清除肺火。
主要成分有桑白皮(蜜炒),地骨皮(各一兩),甘草(二錢)。每次三錢,加入粳米煎服。
雙玉丸,治療胃火,食積痰火,臉紅,呼吸困難,喘咳。(方見喘門。)
清化丸,治療火氣影響肺部,咳嗽呼吸困難。
主要成分有貝母,知母(各一兩),巴豆(二十粒)。一同炒製,去掉巴豆,只用貝母和知母,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丸,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一二十粒,用白開水送服。
長期咳嗽,脾肺之氣不足,使用上述藥物無效的,可以使用六君子湯加上薏仁,桑白皮,五味子,服用後即能舒緩。
夏季咳嗽,多汗,喘咳無力,生脈湯是很好的選擇。
雄黃丸,治療積食痰多,嘔吐。
主要成分有雄黃(五錢),半夏,神麯,白麵(各一兩),巴霜(四十九粒,另研)。研磨成粉末,滴水做成丸,大小如綠豆,用米糠拌炒至赤色,每次服用七粒,可增加到十粒。嘔吐用薑湯送服。痰多用韭菜汁送服。
咳嗽久久不止,口鼻出血的,可以服用茅根湯。
主要成分有陳皮(去白),半夏曲,茯苓,甘草,天門冬,片芩,梔仁,貝母,知母,石膏,生地,杏仁,桔梗,瓜蔞根。用水煎煮,服用時加入一小杯茅根汁,一同服用。
2. 吐瀉門
小兒吐瀉,不異大人,當於大人門擇治,故不再論。茲採數方,以備不時之急,但審諦寒熱,體認傷積,證明則百投百效矣。
凡吐乳直出而不停留者,古謂之觀乳。但以炒麥芽三錢,橘紅一錢,丁香三分,水煎,服之立止。
凡霍亂吐不止者,用蘆稷米炒黃煎湯,飲之立止。
又方,白扁豆嫩苗,煎湯飲之立止。如無嫩苗時月,即用白扁豆,炒過,煎湯與之,亦安。
二香散,止吐如神。
真藿香(一錢二分),丁香(一錢),白滑石(五錢)
上為末,每服五七分,米飲下。
凡冷吐者,乳不消化,多吐而少出,面白眼慢,神昏,額上汗出。急宜溫中理中湯、參香散。若將傳慢脾者,可用全蠍觀音散。
參香散,治寒吐胃虛,投諸劑不效者。
人參,沉香,丁香,藿香,木香(各等分)
為末,每三五分,米飲調下。
全蠍觀音散,治吐瀉,截風定志,庶免傳變慢驚。
黃耆(炙),人參(各二錢半),木香,炙甘草,蓮肉,扁豆(炒),茯苓,白芷,全蠍,羌活,防風,天麻(各二錢)
上每服三五錢,薑棗煎服。
六神湯,脾胃虛,吐瀉,不進飲食。
黃耆,扁豆,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藿香(各等分)
每三四錢,薑棗煎服。
藿香散,治冷吐瀉,臟腑不調,瀉下青黃,黑白色,或如雞子清,或腹疼微熱。
橘紅,藿香,枳殼,厚朴(制),炙甘草
上為末,每服一錢,米飲下。治瀉,棗湯下。
凡熱吐者,面赤氣粗唇紅,吐出之勢射而遠,乳已化黃色,小水短少。二陳湯加薑汁炒黃連、黃芩、枇杷葉。
《濟生》,竹茹湯,治熱吐口渴煩躁。
橘紅,乾葛,甘草,麥門冬,竹茹,生薑,上水煎服。熱甚者加姜連。
益元散,治熱吐面赤氣粗,小水短少。傷暑作吐尤佳。
滑石(六錢),甘草(一錢)
為末,薑汁調,燈芯湯下。吐甚者,井花水下。
凡食傷而吐者,吐出之物有餿餕氣,眼胞浮,面色黃,足冷肚熱,日輕夜重。麥芽、枳實、青皮、檳榔、厚朴、陳皮之類,消而降之。
【治瀉之劑】
凡冷瀉者,面色青白,小水清,腸鳴漉漉,腹中作疼,口不渴。益黃散、理中湯。挾風邪者,藿香正氣散。挾暑氣者,六和湯。
胃苓湯,治冷瀉,小水不利。
蒼朮,厚朴(薑汁炒),陳皮,炙甘草,白朮,茯苓,豬苓,澤瀉,桂皮
姜三片,水煎服。
凡熱瀉者,面赤唇紅,小水短少,口乾,六一散,燈芯湯調下立止。
清六益元湯,治熱瀉,小水短少,口乾。
白朮(炒),滑石,炙甘草,黃連(酒炒),麥芽(炒),水煎服。
四苓湯,治熱瀉,小水短少,腹中作疼。
白朮(炒),赤茯苓,澤瀉,豬苓,白芍藥(酒炒),酒苓,酒連,水煎服。
凡食傷而瀉者,腹中或疼或脹,噯氣如敗卵。詳其所傷,以對症之劑消而磨之。如傷乳食,以麥芽。糯米食,以酒麴。肉,以山楂。豆腐,以蘿蔔子。豆粉,以杏仁。諸果子,以麝香、肉桂。傷魚,以橄欖。每於理脾中倍加所以之藥為君,則效也。凡諸內傷,初末下膈之時,只宜吐之。
如瓜蒂散,或蘿蔔子,擂,滾水取汁,多飲之即吐。若食已下膈入胃,則不可吐。以香橘餅之類消之。若腹中飽硬,日數已久,而痛在臍腹,則宜備急丸等下之。然後調補,瀉始止也。若補之太早,恐食積不消,久而變為痢疾。或為脾泄,或為痞滿,皆由執衡者失先後次第之宜,盲對證之劑之所致也。
又投以上諸劑不止者,乃蟲瀉也,當從疳治。
瓜蒂散,治食傷胸膈脹疼,兀兀欲吐,煩悶不安。
瓜蒂(三枚),赤小豆(一錢)
為末,白湯調下五七分。少刻,用鵝翎於喉間探之即吐。
香橘餅,食積瀉,冷瀉,腹中脹疼。
丁香,青皮,陳皮(各二錢半),厚朴,神麯(炒),麥芽(炒。各五錢)
上為末,煉蜜為餅,紫蘇湯下,米飲亦可。
消積丸,吐瀉,大便酸臭。
丁香(九粒),砂仁(十二粒),巴豆(二粒),烏梅肉(二枚)
上為末,麵糊為丸,綠豆大,溫水送下一二丸。
保安丸,傷食瀉。
香附子(炒),砂仁(炒。各一兩),白姜(煨),青皮(炒),陳皮,京三稜,蓬朮(俱醋煨),炙甘草(各五錢)
上為末,麥芽麵糊為丸,綠豆大,每一二十丸,薑湯下。
夏月作瀉或傷暑吐瀉,以六和湯治之。名六和者,以其能和六腑也。
六和湯,治吐瀉霍亂。
砂仁,半夏,杏仁,人參,炙甘草(各一兩),赤茯苓,藿香,扁豆(炒),木瓜(各二兩)
每三五錢,薑棗煎服。
香橘膏,治吐瀉。
砂仁(二錢),白豆仁(一錢),蓮肉,山藥,木香,青皮(炒,各五錢),陳皮,厚朴(制。各一兩),麥芽(炒),神麯(炒。各二兩)
上為末,蜜丸,雞子大,每服一丸。吐,用紫蘇湯下;瀉,荊芥湯下。
保安四聖餅,治吐瀉驚疳。吐瀉日久,恐傳慢驚。
人參,白朮,茯苓(各一兩),炙甘草女,南星(炮),白附子(各五錢),代赭石(煅,醋淬,一兩),蛇含石(煅,二錢)
上為末,端陽日,粽搗為餅,計重一錢,每服一餅。吐,薑湯;瀉,米飲;驚,薄荷;疳,米泔水下。
豆蔻散,腹痛腸胃虛冷,滑泄不禁。
肉豆蔻一枚,剜一小孔,入乳香一塊,濕麵包裹,煨熟,為末,每服三五分,米飲下。
睡驚太乙丹,治瀉後糞青。鎮驚安神,止夜啼。
白朮,茯苓,桔梗(炒一兩),藿香(五錢),川芎,白芷(各三錢),扁豆(炒五錢),白芍藥(酒炒,五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櫻桃大,辰砂、麝香為衣,每服半丸,薄荷湯,或棗湯化下。夜啼,燈芯鉤藤湯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