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赤水玄珠》~ 第二十七卷 (4)

回本書目錄

第二十七卷 (4)

1. 首尾不可汗下辯

萬菊軒曰:今之治痘者,悉云首尾不可汗下,聽者和之曰:痘宜溫補,汗下不可也。此亦喜補惡攻之遺弊。殊不知治痘之法,莫要於解毒,或攻或補,務使毒氣得解而已。如其氣血和暢,營衛流通,表裡無邪,其出則盡,其發則透,其收則時,非但不可汗下,雖溫補亦不可用也。設使外感風寒,約束皮膚腠理,痘出不快,此當汗之。

令陰陽和,營衛通,而痘易出,毒得解散可也。苟不汗之,則毒無從得出,留伏於內,未免閉門留寇之禍矣。如大熱不退,煩渴轉增,譫妄昏沉,便溺阻塞,此毒留於腸胃之間,與穀氣並,宜急下之。使臟腑疏通,陳莝滌去可也。苟不下之,則藏汙畜毒,煎熬於中,寧無養虎遺患之悔乎!故《大要》曰: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心先五勝,疏其血氣,令其條達,而致和平,此之謂也。

白話文:

萬菊軒說:現在治療水痘的人,都說在初期和末期不能使用發汗或是瀉下的方法,聽眾附和說:治療水痘應當溫暖補身,不能發汗或瀉下。這其實是過度偏好補益、排斥攻逐的後遺症。然而,實際上治療水痘最重要的就是解毒,無論是攻逐還是補益,都是為了讓體內的毒素得以清除。如果病人的氣血順暢,營養和防禦系統流動無礙,表層和內部都沒有異常,那麼不僅不需要發汗或瀉下,連溫暖補身的方法也不應該使用。假使病人受到風寒的侵襲,使得皮膚毛孔被封閉,水痘無法順利出現,這時候就應該使用發汗的方式。

這樣可以讓陰陽調和,營養和防禦系統流暢,水痘也就容易出現,毒素就能得到釋放。如果不進行發汗,毒素就無法排出,留在體內,難免會造成封閉門戶留下賊寇的災禍。假如高燒不退,煩躁口渴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出現精神錯亂、意識不清,排便和小便受阻,這是毒素留在腸胃之間,與食物殘渣混合,此時應該緊急瀉下。這樣可以讓臟腑功能恢復,舊有的廢物得以清除。如果不進行瀉下,那麼毒素就會在體內積累,煎熬身體,豈不是養虎為患!所以,《大要》一書中說:謹慎地掌握疾病的關鍵,各自管理自己的職責,有問題就尋找問題,沒問題也要預防問題,首先考慮五行相生相剋的關係,疏通血液和氣體,讓它們順暢運行,達到和諧平穩,這就是所謂的治療原則。

2. 審證

孫季子朋來曰:治痘先須審證,痘固胎毒,必假天行令氣,或內傷飲食,激而發也。發熱之初,預當明其輕重。蓋熱輕毒輕,熱重毒重也。設熱既重,便宜察其表裡。外感內傷,內傷為里。夫痘全藉脾土以為依歸,脾為倉廩,五臟皆仰給於脾,外主肌肉,行漿灌膿結痂,皆在肌肉,脾既受傷,則內熱蘊悶,或腹痛嘔惡,急宜消之,重者下之。使里無壅遏,則熱自退,神自清也。

內傷不急治,六七日後,痘既外出,腹中虛矣。內傷之物,因而瀉痢,則不能灌膿而成內陷。外感風邪,即宜清解。若頭項痛,腰脊強,便知為太陽經表症。若鼻乾不得眠,口渴,便知為陽明經。太陽以防風、羌活,寒月麻黃、桂枝,陽明升麻、葛根之類。古人云:必使一晝一夜汗出熱退為佳。

蓋腠理疏通,則痘易出易壯,遲則熱燒地盤。腠理致密,熱無從出,出必稠密,或蘊成癍,由解散不清,縱然發出,日後灌漿,必咳嗽聲啞,嗆喉,外剝,可不謹之於始哉?觀乎古人呼為痘瘡,以其形圓而肖痘也。豆喜土松滋潤,則易出易成熟。初出最嫌土燥,成熟尤怕濕淫。

燥則難出,濕則潰爛,故治痘亦如之。若熱盛毒重,神昏足冷者,即於前解散內消之中,大加解毒。故曰六日以前解毒為主,六日以後補托為主,過六日則大事已定,救無及矣。是以貴在審證,勿失時也。上審證。

白話文:

孫季子朋來說:治療水痘之前必須要先審視病情,水痘本就是一種胎毒,但必須藉助天氣的影響或是體內因飲食導致的內傷,才會爆發出來。在發燒初期,就應該判斷病情的輕重。因為發燒的程度越輕,代表毒素越輕;發燒程度越重,代表毒素越重。如果體溫已經很高,就應檢查是外表感染還是內傷。內傷屬於體內問題。水痘完全依賴脾臟的功能來維持,脾臟就像糧倉,五臟都依賴脾臟供應養分,它主管肌肉,水痘的漿液、膿包、結痂都在肌肉上,一旦脾臟受損,就會導致體內熱度積聚,可能出現腹痛、噁心等症狀,這時應立即消炎,嚴重的需要進行排毒。這樣可以使體內不再有阻塞,體溫自然下降,精神也會恢復。

如果不立刻治療內傷,六七天後,水痘雖然長出來了,但是肚子裡已經空了。因為內傷所導致的物質排出,可能會引發腹瀉,這樣就不能形成膿包,反而導致病情加重。對於外界感染風邪,應該立即進行清解。如果頭頸部疼痛,腰背僵硬,就可以知道是太陽經的表症。如果鼻子乾燥,失眠,口渴,就可以知道是陽明經的問題。太陽經可以用防風、羌活,寒冷月份用麻黃、桂枝,陽明經用升麻、葛根。古人說:一定要讓病人在一整天一夜裡出汗,熱度退去是最好的。

因為皮膚毛孔通暢,水痘就容易長出來且更健康,遲了的話,熱度就會在身體裡燒太久。皮膚毛孔緊密,熱度沒有出口,長出來的痘一定密集,或者變成斑,這是因為沒有適當的疏散和清解,即使長出來了,日後灌漿期,一定會咳嗽、聲音沙啞,喉嚨痛,外皮脫落,這不是一開始就要小心嗎?看看古人把這種病叫做痘瘡,因為它的形狀圓圓的像痘。豆子喜歡鬆軟濕潤的土壤,這樣容易長出來也容易成熟。剛長出來最怕土壤太乾,成熟後最怕過度潮濕。

太乾長不出來,太濕就會潰爛,所以治療水痘也是這樣。如果熱度高,毒素重,精神渙散,腳冰,就在前面的疏散和排毒中,大量加入解毒藥物。因此說六天以前,解毒是主要的治療方式,六天以後,補充營養和扶正祛邪是主要的治療方式,超過六天,病情就已經很嚴重,再救也來不及了。因此,審視病情非常重要,不要錯過最佳治療時機。以上就是審視病情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