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赤水玄珠》~ 第二十六卷 (6)

回本書目錄

第二十六卷 (6)

1. 疳門

十全丹,治丁奚哺露。

青皮,陳皮,莪朮(煨),川芎,五靈脂,白蔻仁,檳榔,蘆薈(各五錢),木香,使君子,乾蟾灰(各二錢)

上末,豬膽汁浸糕糊丸,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飲下,有熱,薄荷湯下。

五疳良方,治疳。

黃連,蕪荑,神麯,麥芽,陳皮,木香,乾蟾(煅存性,各一兩),檳榔(一枚),使君子,肉果(二枚),麝香(一字)

上末,以豬膽汁二枚,入好酒打糊為丸,芥子大,米飲下二三十丸。

天麻丸,治肝疳,風疳,疳眼。

青黛,黃連,天麻,五靈脂,川芎,夜明砂(炒),蘆薈(各二錢),龍膽草,防風,蟬蛻(各一錢五分,去足嘴),全蠍(炙二枚),麝香(少許),乾蟾頭(炙,二錢)

上末,豬膽汁浸糕丸,麻子大,每二十丸,薄荷湯下。

地黃清肺飲,肺熱,疳䘌蝕為穿孔,臭,或生息肉,或鼻生瘡。

桑白皮(蜜炒,五錢),紫蘇,前胡,防風,赤茯苓,片芩,當歸,連翹,桔梗,天門冬,生地,甘草(各二錢)

水煎,食後服,次服化䘌丸。

化䘌丸

蕪荑,蘆薈,青黛,川芎,蛤蟆灰,白芷,胡黃連(各等分)

上末,豬膽汁浸糕糊丸,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後臥服,以杏仁湯吞下。其鼻常用熊膽泡湯,小筆蘸洗,俟前藥各進數服,卻用青黛、川歸、赤小豆、瓜蒂、地榆、黃連、蘆薈各等分,雄黃少許,為細末,吹入收功。

下蟲丸,治疳蛔諸蟲。

木香,桃仁(去皮尖),蕪荑(炒),檳榔(各一錢),鶴蝨(炒,一錢),輕粉(五錢),乾蟾灰(三錢),使君子肉(五十枚,煨),白苦楝根皮(酒浸,焙),貫眾(各二錢)

上末,麵糊丸,麻子大,每三十丸,空心清肉汁下。治疳癆、脊勞,加川歸、黃連各二錢五分。

龍膽丸,治腦疳熱,餅瘡。

龍膽草,升麻,苦楝根皮,防風,赤茯苓,蘆薈,油發灰(各二錢),青黛,黃連(各三錢)

上末,豬膽汁浸糕丸,麻子大,每二十丸,薄荷湯下。食後,仍以蘆薈末吹入鼻中。

鱉血煎,治疳勞。

蕪荑,柴胡,川芎(各一兩),人參(五錢),胡連,川連(各二錢),使君子(二十一枚)

上用鱉血一盞,吳茱萸一兩,拌二連,淹一宿,次早炒乾,去茱萸,只用二連,俱為末,粟米糊丸,麻子大,每二三十丸,白湯下。

鱉甲丸,治無辜疳,腹中毒起,四肢瘦削。

鱉甲(醋炙),黃連,枳殼,夜明砂(各炒,五錢),訶肉(一枚,一生,一熟),麝香(二分),蠍虎(炙,一錢)

上末,蜜丸,綠豆大,每服五丸,米湯下,日三服。

梅肉丸,諸疳煩渴,飲水不休。

定粉,龍膽草,烏梅肉,黃連(炒。各等分)

煉蜜丸,黍米大,每二三十丸,白湯下。

白話文:

十全丹,治療嬰兒因餵養不當引起的消化不良。

配方:青皮、陳皮、煨過的莪朮、川芎、五靈脂、白蔻仁、檳榔、蘆薈(各五錢),木香、使君子、乾蟾灰(各二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豬膽汁浸泡過的糕糊做成丸子,像麻子大小。每次服用二三十丸,用米湯送服,若有發熱,改用薄荷湯送服。

五疳良方,治療疳病。

配方:黃連、蕪荑、神麯、麥芽、陳皮、木香、煅燒過的乾蟾(保留藥性,各一兩),檳榔(一枚),使君子、肉果(二枚),麝香(少許)。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兩個豬膽汁加入好酒調成糊狀,製成丸子,像芥菜籽大小,用米湯送服二三十丸。

天麻丸,治療肝疳、風疳、疳眼(眼睛相關的疳病)。

配方:青黛、黃連、天麻、五靈脂、川芎、炒過的夜明砂、蘆薈(各二錢),龍膽草、防風、蟬蛻(各一錢五分,去除足和嘴),炙全蠍(二枚),麝香(少許),炙過的乾蟾頭(二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豬膽汁浸泡過的糕糊做成丸子,像麻子大小,每次服用二十丸,用薄荷湯送服。

地黃清肺飲,治療肺熱引起的疳病,表現為鼻腔被腐蝕穿孔,有臭味,或長出息肉,或鼻子長瘡。

配方:蜜炒過的桑白皮(五錢),紫蘇、前胡、防風、赤茯苓、片芩、當歸、連翹、桔梗、天門冬、生地、甘草(各二錢)。

用水煎煮,飯後服用,接著服用化䘌丸。

化䘌丸

配方:蕪荑、蘆薈、青黛、川芎、蛤蟆灰、白芷、胡黃連(各等份)。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豬膽汁浸泡過的糕糊做成丸子,像麻子大小,每次服用二三十丸,飯後睡前服用,用杏仁湯送服。鼻子的部分,可以常用熊膽泡水,用小筆蘸著清洗。等前面藥物服用幾次後,再用青黛、川歸、赤小豆、瓜蒂、地榆、黃連、蘆薈各等份,加入少許雄黃,研磨成細末,吹入鼻腔,以達到收斂的效果。

下蟲丸,治療因蛔蟲等寄生蟲引起的疳病。

配方:木香、桃仁(去除皮和尖)、炒過的蕪荑、檳榔(各一錢),炒過的鶴蝨(一錢),輕粉(五錢),乾蟾灰(三錢),煨過的使君子肉(五十枚),酒浸後焙乾的白苦楝根皮、貫眾(各二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丸子,像麻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用清肉汁送服。若治療疳癆和脊勞,可以加入川歸和黃連各二錢五分。

龍膽丸,治療腦疳熱,以及頭部出現瘡瘍。

配方:龍膽草、升麻、苦楝根皮、防風、赤茯苓、蘆薈、油髮灰(各二錢),青黛、黃連(各三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豬膽汁浸泡過的糕糊做成丸子,像麻子大小,每次服用二十丸,用薄荷湯送服。飯後,可以將蘆薈末吹入鼻腔。

鱉血煎,治療疳勞。

配方:蕪荑、柴胡、川芎(各一兩),人參(五錢),胡連、川連(各二錢),使君子(二十一枚)。

取一盞鱉血,將一兩吳茱萸與二連(應該是指胡連、川連)混合,浸泡一晚,隔天早上炒乾,去除吳茱萸,只用二連,一起研磨成粉末,用粟米糊做成丸子,像麻子大小,每次服用二三十丸,用白開水送服。

鱉甲丸,治療原因不明的疳病,腹部有毒邪,導致四肢消瘦。

配方:醋炙過的鱉甲、黃連、枳殼、炒過的夜明砂(各五錢),訶子肉(一枚,生用和熟用各半),麝香(二分),炙過的蠍虎(一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丸子,像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五丸,用米湯送服,每天三次。

梅肉丸,治療各種疳病引起的口渴,飲水不停。

配方:定粉、龍膽草、烏梅肉、炒過的黃連(各等份)。

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像黍米大小,每次服用二三十丸,用白開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