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赤水玄珠》~ 第四卷 (10)

回本書目錄

第四卷 (10)

1. 嘔吐膈氣總論

每服五錢,姜三片,水煎,食前熱服。忌生冷。

藿香平胃散,治嘔吐不止。

藿香,厚朴(各一兩),半夏,甘草(炙。各二兩),蒼朮(三兩),陳皮(去白,二兩)

每服五錢,姜三片,棗三枚,水煎溫服。

羅太無,紅豆丸,諸嘔吐逆,膈氣反胃,亦治寒濕。

丁香,胡椒,砂仁,紅豆(各二十粒)

上末,薑汁糊為丸,皂角子大,每一丸,以大紅棗一枚,去核填藥,麵裹燒面熟,去面,細嚼,白湯下,食前進三服效。

丁香附子散,膈氣吐食,及下焦寒而奔豚上衝。

黑附子(炮,去皮臍),丁香(各五錢),檳榔(一大枚),硫黃(去石),胡椒(各二錢)

上先將四味為末,次入硫黃,再研勻,每服二錢,用蝙蝠一個,去翅、足、腸、肚,填藥在內,用濕紙五七重裹定,置慢火內燒熟,取出,細嚼,用溫酒送下,一日三服,米飲送下亦可。

仲景,吳茱萸湯,治嘔而胸滿者。

吳茱萸(湯泡,一兩半),人參(三分),生薑(一兩),大棗(三枚),水煎。

【治火之劑】

蘆根湯,熱而嘔吐不止,及治惡阻。

蘆根取土中新白者,半斤,水二碗,煎一碗,熱服。

竹茹湯,治胃熱而嘔。

乾薑,半夏(薑汁煮。各三錢),甘草(二錢)

每服五錢,姜三片,竹茹錢半,棗一枚,水煎溫服。

昔有人病傷寒,得汗後數日,忽嘔吐,藥食俱不得下,醫皆進丁香、藿香、滑石等藥,下咽即吐,後以此竹茹湯與之即愈。

枇杷散,治嘔吐,利膈氣,止嘔啘。又治卒嘔吐不食。單煮枇杷葉汁飲之,此物味苦平,下氣。

枇杷葉(去毛),人參,半夏(各一錢),茯苓(五錢),茅根(二兩)

姜七片,水煎,磨檳榔末五分,和勻服之。

丹溪治膈上有熱,胃中有痰,二陳湯加炒梔子、黃連、生薑主之。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溫膽湯治嘔吐不下飲食,極妙。

仲景,青鎮丸,治寒熱往來,脈弦,嘔吐,頭痛。即小柴胡湯加青黛,似薑汁打糊為丸,白湯下。

劉河間治暴吐,上焦氣熱所沖。經曰: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火。脈浮而洪者,荊黃湯主之。

荊芥(一兩),人參(五錢),甘草(二錢半),大黃(二錢)

上水煎,調檳榔散二錢,空心服。

檳榔散

檳榔(二錢),木香(一錢半),輕粉(少許)

上為細末,同前煎藥下。如欲作丸子,用蒸餅糊為丸,小豆大,每二十丸,食後服。

【治瘀血之劑】

香靈丸(又名六丁丸。),治嘔吐如神。及產後嘔不止者。

丁香,辰砂(各六錢),五靈脂(一兩)

上香脂先研末,後入砂,再研勻,用狗膽汁,或豬膽汁為丸,雞頭子大,每服一丸,生薑陳皮湯磨下。

治瘀血,獨以五靈脂狗膽汁為丸,雞頭子大,每服一丸,生薑湯磨下,及生薑酒送下,極熱服。

白話文:

[嘔吐膈氣總論]

每次服用五錢的藥粉,加三片生薑,用水煎煮,在飯前溫熱服用。忌吃生冷食物。

藿香平胃散,治療嘔吐不止的症狀。 藥方組成:藿香、厚朴(各一兩),半夏、甘草(炙,各二兩),蒼朮(三兩),陳皮(去白,二兩)。 每次服用五錢的藥粉,加三片生薑、三顆紅棗,用水煎煮後溫服。

羅太無的紅豆丸,能治療各種嘔吐、反胃、膈氣等症狀,也可用於治療寒濕引起的疾病。 藥方組成:丁香、胡椒、砂仁、紅豆(各二十粒)。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薑汁調成糊狀,做成皂角子大小的丸子。每次取一丸,用一顆去核的大紅棗填入藥丸,再用麵粉包裹後燒熟,去掉麵粉,細嚼後用白開水送服,飯前服用三次見效。

丁香附子散,治療膈氣導致的吐食,以及下焦寒冷導致的奔豚上衝(腹部氣體上衝)等症狀。 藥方組成:黑附子(炮製,去除皮和臍)、丁香(各五錢),檳榔(一大枚),硫黃(去除石塊)、胡椒(各二錢)。 先將附子、丁香、檳榔、胡椒四味藥磨成粉末,再加入硫黃,再次研磨均勻。每次服用二錢,取一隻蝙蝠,去除翅膀、腳、腸子、肚子,將藥粉填入蝙蝠腹中,用濕紙包裹五七層,放在慢火中燒熟,取出後細嚼,用溫酒送服。一天服用三次,也可以用米湯送服。

仲景的吳茱萸湯,治療嘔吐且胸悶的症狀。 藥方組成:吳茱萸(用熱水泡過,一兩半),人參(三分),生薑(一兩),大棗(三枚),用水煎煮。

[治療火熱的藥方]

蘆根湯,治療因熱引起的嘔吐不止,也可用於治療妊娠嘔吐。 藥方組成:取新鮮的土中白色蘆根半斤,加兩碗水煎煮成一碗,溫熱服用。

竹茹湯,治療胃熱引起的嘔吐。 藥方組成:乾薑、半夏(用薑汁煮過,各三錢),甘草(二錢)。 每次服用五錢的藥粉,加三片生薑、一錢半竹茹、一顆紅棗,用水煎煮後溫服。 曾經有人得了傷寒,出汗後幾天,突然開始嘔吐,吃藥和食物都難以下嚥,醫生都使用丁香、藿香、滑石等藥物,但只要吃下就吐出來,後來用此竹茹湯服用後就痊癒了。

枇杷散,治療嘔吐,疏通膈氣,止住嘔吐和噯氣。也可用於治療突然發生的嘔吐不進食。單獨煎煮枇杷葉汁飲用,因為枇杷葉味苦性平,能降氣。 藥方組成:枇杷葉(去除毛),人參,半夏(各一錢),茯苓(五錢),茅根(二兩)。 加七片生薑用水煎煮,再加入檳榔粉末五分,攪拌均勻後服用。

朱丹溪認為,膈上有熱、胃中有痰時,用二陳湯加上炒梔子、黃連、生薑來治療。如果嘔吐並發熱,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溫膽湯對於治療嘔吐、不能進食的情況非常有效。

仲景的青鎮丸,治療寒熱交替、脈象弦細、嘔吐、頭痛等症狀。其實就是小柴胡湯加上青黛,用薑汁調成糊狀做成丸子,用白開水送服。

劉河間認為,突然發生的嘔吐,是上焦氣熱上衝引起的。醫書上說:「各種嘔吐酸水、突然腹瀉,都是屬於火熱。」脈象浮而洪大的,可以用荊黃湯治療。 藥方組成:荊芥(一兩),人參(五錢),甘草(二錢半),大黃(二錢)。 用水煎煮,加入檳榔散二錢,空腹服用。

檳榔散 藥方組成:檳榔(二錢),木香(一錢半),輕粉(少許)。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與之前煎煮的藥一起服用。如果想做成丸子,用蒸熟的麵糊做成小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十丸,飯後服用。

[治療瘀血的藥方]

香靈丸(又名六丁丸),治療嘔吐非常有效,也可用於治療產後嘔吐不止的症狀。 藥方組成:丁香、辰砂(各六錢),五靈脂(一兩)。 先將五靈脂磨成粉末,再加入辰砂,再次研磨均勻。用狗膽汁或豬膽汁做成丸子,雞頭子大小,每次服用一丸,用生薑陳皮湯磨開送服。 治療瘀血,單獨用五靈脂加狗膽汁做成丸子,雞頭子大小,每次服用一丸,用生薑湯磨開送服,或者用生薑酒送服,趁熱服用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