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赤水玄珠》~ 第四卷 (2)

回本書目錄

第四卷 (2)

1. 小腹痛

傷寒家蓄血在下焦,宜抵當、桃仁承氣之類。若因氣鬱而痛,以青皮主之。寒者以桂枝、吳茱萸溫之。若因疝奔豚癥聚者,又當循各門施治。

苦楝丸,治奔豚小腹痛,寒也。

苦楝,茴香,大附子

三味酒煮,焙乾末之,每兩入玄胡末半兩,全蠍炒丁香各十八個,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食前,溫酒下五十丸。

酒煮當歸丸,治小腹下痛,及疝。

當歸(一兩),茴香(半兩),附子(七錢),良薑(七錢)

四味酒煮,干再焙,加後藥:鹽(炒),丁香(各半兩),全蠍(二錢),柴胡,升麻,木香(各一錢),苦楝(五分),甘草(炙,五分),玄胡索(四錢)

為末,酒煮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白湯下。

小腸癰作痛者,其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腹常痛,或繞臍生瘡,急宜下之。或以雲母膏、太乙膏為丸服之自愈。

白話文:

[小腹疼痛]

在中醫學中,如果小腹疼痛是由於傷寒導致血液滯留在下腹部,應該使用抵當、桃仁承氣這類的方劑來治療。如果小腹疼痛是因為氣悶不暢所引起的,可以用青皮來疏導。若是因為寒冷造成的,則使用桂枝和吳茱萸來溫暖身體。倘若是由於疝氣、奔豚症或是病徵聚集在小腹區域,應根據不同病症進行對應的治療。

【苦楝丸】,用於治療由寒冷引起的小腹疼痛及奔豚症。

主要成分有苦楝、茴香、大附子,這三種材料需先以酒煮過,再烘乾研磨成粉末。每兩份的苦楝、茴香、大附子粉,加入半兩的玄胡粉,以及全蠍、炒丁香各十八個,一起研磨成末,用酒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飯前,以溫酒送服五十粒。

【酒煮當歸丸】,用於治療小腹下方疼痛,以及疝氣。

當歸一兩、茴香半兩、附子七錢、良薑七錢,這四種材料需先以酒煮過,再烘乾。然後加入炒鹽、丁香各半兩,全蠍二錢,柴胡、升麻、木香各一錢,苦楝五分,甘草(炙)五分,玄胡索四錢,一起研磨成末,用酒煮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空腹時,服用三十粒,以白開水吞服。

如果小腸部位發炎疼痛,身體表面呈現粗糙,腹部皮膚緊繃,但按壓時感覺軟綿綿的,如同腫脹的狀態,且經常感到腹痛,或者肚臍周圍出現瘡口,這種情況應立即進行排便。或者可以服用雲母膏、太乙膏製成的丸子,能自行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