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玄珠》~ 第十五卷 (7)
第十五卷 (7)
1. 小便不通門
丹溪云:諸淋皆屬於熱,余每用黃柏滋腎丸。每百丸用四物湯加甘草梢、杜牛膝、木通、桃仁、滑石、木香煎湯,空心吞服。兼灸三陰交,如鼓應桴,累試累效。
《保命集》云:淋閉者,涼膈散加滑石四兩,茯苓一兩。
【治熱在氣分之劑】
東垣,清肺散,治渴而小便閉,或黃澀,邪熱在氣分。
茯苓(二錢),豬苓,澤瀉(各三錢),琥珀,瞿麥,桂(各五分),通草,燈心(各二分),木通,萹蓄(各七分),車前子(炒,一錢)
每服五錢,水煎熱服。五苓散、八正散亦宜用。
仲景,豬苓湯,治脈浮,發熱,渴而小便不利。
豬苓,茯苓,阿膠,滑石,澤瀉(各一兩)
水四升,煎二升,去渣,內膠,煎溶,溫服,一日三服。
茯苓戎鹽湯
茯苓(半斤),白朮(二兩),戎鹽(彈丸大一枚),為末,白湯調下。
清肺飲,治肺燥而小便不通。
黃芩(一錢),山梔子(三枚),鹽豉(二十粒),長流水煎服。
【治熱在血分之劑】
東垣,滋腎丸,下焦陰虛,腳膝軟無力,陰汗陰痿,足熱不能履地,不渴而小便閉者,邪熱在血分也。
黃柏,知母(俱酒洗,焙。各二兩),肉桂(二錢)
上滾水為丸,梧子大,每百丸加至二百丸,煎百沸湯,空心服。
潔古,黃連丸,治因服熱藥過,小便不利,諸藥莫能效者;或臍下痛不可忍。
黃連(炒),黃柏(炒),甘草(各等分)
水煎服。如再不通,加知母,此藥助氣,使氣得化則通矣。
羅太無,白花散,治小便不通,膀胱有熱。
朴硝為末,每服二錢,煎茴香湯調下。
東垣,導氣除燥湯,小便不通,乃血濕,致氣不通而竅澀。
知母(酒洗),澤瀉(各三分),黃柏(四錢),滑石(炒),茯苓(各二錢)
水煎,不拘時服。
小便不通,腹下狀如覆碗,痛悶難忍者,乃腸胃乾涸,膻中氣不下,則便不化。啟玄子謂:胞器若得氣海之氣施化,則溲便下。氣海之氣不及,則隱秘不通,故不得便利也。先用木香、沉香各三錢,酒調下,令氣通達,便自通利。
又方,煎陳皮茯苓湯,調木香、沉香末服之。
上二方,正《綱目》所謂氣鬱於下,微者,香以散之是也。
丹溪治氣鬱於下甚者,以吐法提之。
血鬱於下,小便不利,微者輕劑行之,如蒲灰散、滑石白魚散、茯苓戎鹽湯皆主之。
仲景,蒲灰散
蒲黃粉(七分),滑石(三分)
為細末,白湯調,一日三服。
滑石白魚散
滑石,乳發灰,白魚(各二分,乃衣魚也)
為末,米飲服五分,一日三服。
羅太無,發灰散,治臍下急滿,小便不通。
發灰二錢,米醋二合調服。一法與葵子等分,為末,米飲服二錢訖,即炒黑豆葉蓋其上,即通。
上滑石能逐汙血,蒲黃、發灰能消汙血。丹溪謂發皮補陰之功甚捷。
白話文:
小便不通
朱丹溪說:「各種淋症都屬於熱症,我通常使用黃柏滋腎丸治療。每百丸藥用四物湯加上甘草梢、杜牛膝、木通、桃仁、滑石、木香一起煎湯,空腹吞服。同時配合艾灸三陰交穴,效果非常顯著,屢試屢驗。」
《保命集》中說:「淋閉,可用涼膈散加上四兩滑石,一兩茯苓。」
【治療熱在氣分的藥方】
李東垣的清肺散,可以治療口渴卻小便不通,或小便顏色黃且澀痛的症狀,這是邪熱在氣分的表現。
藥方組成:茯苓(二錢),豬苓、澤瀉(各三錢),琥珀、瞿麥、肉桂(各五分),通草、燈心草(各二分),木通、萹蓄(各七分),車前子(炒,一錢)。
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熱服。五苓散、八正散也適用。
張仲景的豬苓湯,可以治療脈象浮,發熱,口渴卻小便不利的症狀。
藥方組成:豬苓、茯苓、阿膠、滑石、澤瀉(各一兩)。
用水四升煎成二升,去除藥渣,加入阿膠融化後,溫服,一天三次。
茯苓戎鹽湯:
茯苓(半斤),白朮(二兩),戎鹽(彈丸大小一枚),將其磨成粉末,用白開水調服。
清肺飲:可以治療肺部乾燥引起的小便不通。
藥方組成:黃芩(一錢),山梔子(三枚),鹽豉(二十粒),用長流水煎服。
【治療熱在血分的藥方】
李東垣的滋腎丸,可以治療下焦陰虛,導致腳膝軟弱無力,陰部出汗,陰莖萎軟,足底發熱不能著地,不口渴卻小便不通的症狀,這是邪熱在血分的表現。
藥方組成:黃柏、知母(均用酒洗過,烘乾,各二兩),肉桂(二錢)。
將藥材磨粉,用滾水製成藥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一百到二百丸,用剛燒開的水送服,空腹服用。
張潔古的黃連丸,可以治療因服用熱性藥物過量,導致小便不利,其他藥物都無效的情況,或者臍下疼痛難忍的情況。
藥方組成:黃連(炒),黃柏(炒),甘草(各等分)。
用水煎服。如果仍然不通,可以加入知母,這個藥可以幫助提升氣,使氣化開,小便就能通暢。
羅太無的白花散,可以治療小便不通,膀胱有熱的症狀。
藥方組成:朴硝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茴香湯調服。
李東垣的導氣除燥湯,可以治療小便不通,這是因為血濕,導致氣不通暢,竅道澀滯。
藥方組成:知母(用酒洗過),澤瀉(各三分),黃柏(四錢),滑石(炒),茯苓(各二錢)。
用水煎服,不拘時間。
小便不通,腹部下方像倒扣的碗一樣,疼痛難忍的情況,是因為腸胃乾燥,膻中之氣不能下達,導致小便不化。啟玄子說:膀胱如果得到氣海之氣的施化,小便就能順利排出。如果氣海之氣不足,小便就會隱秘不通,因此不能順利排泄。首先可以用木香、沉香各三錢,用酒調服,讓氣機通暢,小便自然就能通利。
另一個方子,煎煮陳皮茯苓湯,再加入木香、沉香粉末服用。
以上兩個方子,正是《本草綱目》所說的氣鬱於下,輕微的用香藥散開的道理。
朱丹溪治療氣鬱於下嚴重的情況,用催吐的方法來疏導。
血鬱於下,小便不利,輕微的可以用輕劑來疏導,例如蒲灰散、滑石白魚散、茯苓戎鹽湯都可以治療。
張仲景的蒲灰散
藥方組成:蒲黃粉(七分),滑石(三分)。
磨成細末,用白開水調服,一天三次。
滑石白魚散
藥方組成:滑石、乳髮灰、白魚(各二分,也就是衣魚)。
磨成粉末,用米湯送服五分,一天三次。
羅太無的發灰散,可以治療臍下急迫脹滿,小便不通。
藥方組成:頭髮灰二錢,用米醋二合調服。另一種方法是用葵子等份,磨成粉末,用米湯送服二錢,再用炒黑豆葉蓋在肚臍上,就能通暢。
以上所說,滑石能去除汙血,蒲黃、頭髮灰能消除汙血。朱丹溪說頭髮燒成的灰,補陰的效果非常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