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玄珠》~ 第三卷 (5)
第三卷 (5)
1. 面門
《靈樞經》曰:面熱者足陽明病。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其精陽氣上走於目而為睛,其彆氣走於耳而為聽,其宗氣上出鼻而為臭,其濁出於胃,走唇舌而為味。其氣之津液,皆上薰於面,而皮又厚,其肉堅,故天熱甚寒不能勝之也。
青紅黃白黑五色,以應五臟,是以外候驗內症也。
東垣曰:飲食不節則胃病,胃病則氣短精神少,而生大熱。有時而火上,獨燎其面。
丹溪曰:面熱,因胃熱,有鬱火。面寒因胃虛。
咳逆停息不得臥,面熱如醉,此為胃熱上衝薰其面。以茯苓桂枝甘草五味湯,加大黃利之。
羅氏治楊郎中之內,五十一歲,身體肥盛,己酉春,患頭目昏悶,面赤熱,多服清上藥不效,請治。診其脈洪大而有力。《內經》云:面熱者,足陽明病。《脈經》云:陽明經氣盛,有餘則身已前皆熱。況其人素膏粱積熱於胃,陽明經多血多氣,本實則風熱上行,諸陽皆會於頭目,故面熱之病生矣,先以調胃承氣湯七錢,加黃連三錢,犀角一錢,疏下三兩行,撤其本熱。次以升麻加黃連湯,去經絡中風熱上行,如此則標本之邪俱退矣。
升麻加黃連湯
升麻,葛根(各一錢),白芷(七分),甘草(炙),白芍(各五分),酒黃連(四分),生犀角(末),川芎,荊芥穗,薄荷(各三分)
用水半盞,先浸川芎、荊芥穗、薄荷外,都作一服,水二盞,煎一盞,入先浸三味,同煎至七分,食後溫服,數服愈。忌酒面五辛物。
面寒,尼長老,六十歲,體瘦弱,十月間病頭面惡寒,不敢當風行,諸治不效。脈短細而微,且年高,向素食,日惟茶果而已。陽明之經本虛。《脈經》云:氣不足,則身已前皆寒慄,又加看誦損氣,由此胃氣虛,經絡之氣亦虛,不能上榮頭面,故惡風寒。先以附子理中丸,溫其中氣,次以升麻湯加附子主之。
升麻,葛根,白芷,黃耆,附子(炮。各七分),甘草(炙),人參,草豆蔻(各五分),益智仁(三分)
水一盅半,連須蔥頭二莖,煎至一盅,溫服。數服良愈。
白話文:
【面部情況】
《靈樞經》提及,面部發熱是因為足陽明胃經的問題。人體的十二經脈與三百六十五條絡脈,它們的血氣全都上達面部,並進入各個孔竅。其中,精純的陽氣上行到眼睛,形成視力;分離出來的氣則通向耳朵,使人能聽見聲音;宗氣向上從鼻子出來,形成嗅覺;渾濁的氣從胃部出發,經過嘴脣和舌頭,讓人能品嘗味道。這些氣所產生的津液,都會上蒸到臉部,加上面部皮膚厚,肌肉堅韌,因此就算天氣非常寒冷,也無法讓面部感到涼意。
面部的青、紅、黃、白、黑五種顏色,分別對應人體的五臟,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觀察面部來驗證內在的病症。
李東垣指出,飲食不節制會導致胃部生病,胃部生病就會氣短,精神不佳,並且產生高熱。有時候火氣上沖,只燒灼面部。
朱丹溪表示,面部發熱是由於胃熱,存在鬱火。面部感覺寒冷則是因為胃部虛弱。
咳嗽喘息,無法平躺,面部像喝醉般發熱,這是由於胃熱上沖燻蒸面部。可用茯苓、桂枝、甘草、五味子湯,再加入大黃,促進排泄。
羅氏治療楊郎中的內人,她五十一歲,身體壯碩。己酉年的春天,她感到頭目昏沉悶熱,面部赤紅發熱,服用了很多清熱的藥物卻無效,於是請羅氏治療。他診斷發現她的脈象洪大且有力。根據《內經》,面部發熱是足陽明胃經的問題。《脈經》也提到,陽明經的氣血旺盛,如果過剩,身體前面的部分就會發熱。考慮到病人平時吃很多油膩食物,導致胃部積熱,而陽明經血氣豐富,根本實在,風熱就容易向上行走,所有陽氣都在頭目匯聚,所以面部發熱的病就產生了。首先用調胃承氣湯七錢,加入黃連三錢,犀角一錢,疏通排便三次,消散根本的熱氣。再用升麻加黃連湯,去除經絡中的風熱,這樣就可以把根本和表面的邪氣都清除。
【升麻加黃連湯】
升麻、葛根(各一錢)、白芷(七分)、炙甘草、白芍(各五分)、酒炒黃連(四分)、生犀角(粉末)、川芎、荊芥穗、薄荷(各三分)。
半碗水,除了川芎、荊芥穗、薄荷外,其餘藥材一起服用。兩碗水煎至一碗,再加入先前浸泡的三種藥材,一同煎至剩下七分,飯後溫服,多次服用即可痊癒。避免飲酒和辛辣食物。
面部寒冷,尼長老,六十歲,身體瘦弱。十月份時,她開始感到頭面部怕冷,不敢迎風而行,各種治療都沒有效果。脈象短小細微,而且她年紀已高,長期吃素,每天只喝茶和水果,導致陽明經本身就虛弱。《脈經》說,氣血不足,身體前面部分就會感到寒冷。再加上她常念經,耗損氣血,因此胃氣虛弱,經絡的氣血也虛弱,無法滋養頭面部,所以才會怕風寒。首先用附子理中丸溫暖中焦氣血,再用升麻湯加附子來治療。
【升麻湯加附子】
升麻、葛根、白芷、黃耆、炮附子(各七分)、炙甘草、人參、草豆蔻(各五分)、益智仁(三分)。
一碗半的水,加上兩根帶鬚的蔥頭,煎至一碗,溫服。多次服用後病情明顯改善。
2. 升麻湯辨
或曰:升麻加黃連湯治面熱,升麻加附子湯治面寒,有何依據?答曰:出自仲景,云岐子注傷寒論中,辨葛根湯云:尺寸俱長者,陽明受病也,當二三日發,以其脈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鼻乾不得眠,此陽明經受病也。始於鼻交頞中,從頭至足,行身之前,為表之裡。陽明經標熱本實,從標脈浮而長,從本脈沉而實,陽明為病,蒸蒸而熱,不惡寒身熱,為標病。陽明本實者,胃中燥,鼻乾,目痛,為本病。
陽明為肌肉之本,禁不可發汗。在本者不禁下,發之則變黃症。太陽主表,營衛是也,營衛之下肌肉,屬陽明,二陽並病,葛根湯主之。衛者桂枝,營者麻黃,營衛之中,桂枝麻黃各半湯主之。營衛之下,肌肉之分者,葛根湯主之,又名解肌湯。故陽明為肌肉之本,非專於發汗止汗之治。
桂枝麻黃兩方,互併為一方,加葛根者,便作葛根湯。故營衛肌肉之次也,桂枝芍藥生薑甘草大棗止汗,有麻黃、桂枝、甘草發汗,葛根味薄,獨加一味者,非發汗止汗也,從葛根以解肌,故名葛根湯。錢鍾陽制升麻湯,治傷寒、瘟疫、風熱、壯熱、頭痛、肢體痛,瘡疹已發未發,用葛根為君,升麻為佐,甘草、芍藥安其中氣。朱奉儀作《活人書》,將升麻列作為陽明經解藥。
予診楊氏婦,陽明經標本俱實,先攻其里,後瀉經絡中風熱,故用升麻湯加黃連,以寒治熱也。尼長老陽明經標本俱虛,先實其里,次行經絡,故用升麻湯加附子,以熱治寒也。仲景乃群方之祖,信哉。
面上有熱毒惡瘡,治以,柏連散。
胡粉,黃柏(炙),黃連(各等分)
上為末,面脂調敷,豬脂亦好。
面上肺風瘡,以無灰酒濃磨鹿角尖敷之。
指爪爬破面皮,生薑自然汁,調輕粉敷破處,更無痕。
玉容散,面上黑䵟雀斑。
甘松,三柰,茅香(各五錢),白芷,白殭蠶,白及,白蘞,白附子,天花粉(各一兩),防風,藁本,零陵香(各三錢),肥皂(二個),綠豆粉(一兩)
為極細末,每洗面用之。
秘方,面上雀斑。
櫻桃枝,紫背浮萍,白梅肉,豬牙皂角
等分,焙乾為末,每洗面時用之。七八日後,其斑皆沒,神效。一方加鷹屎少許尤妙。服藥在後。
防風通熱散,風熱上攻面熱。
胃風湯,虛風症,能食,麻木,牙關急搐,目瞤動,胃中有風熱攻面,故面獨腫。
白芷(一錢二分),升麻(一錢五分),葛根,蒼朮(各八分),甘草(三分),柴胡,藁本,羌活,黃柏(各五分),草豆蔻(五分),蔓荊子,麻黃(八分),白殭蠶(三分),川歸(一錢五分)
水二盅,煎八分,食遠服。
丹溪治一婦人面頰兩腮熱腫,膈壅之病也。
乾葛,桔梗(一錢半),升麻(一錢),蘇葉(一錢半),薄荷(一錢),甘草(炙,七分)
姜一片,水煎食後服。
一人登廁,被臭氣薰觸,隱忍良久,明日滿面皆黑色,月餘不散。相士斷云:不出月外必死。至期無恙,拉孫召先生治,教以沉、檀香各一兩,銼碎,安爐中,燒薰帳內,以被蓋定,令病者瞑目端坐,候香盡,方可出帳。明日引鑑照之,面上黑色漸散矣。
白話文:
有人問道:「升麻加黃連湯可以治療面部發熱,升麻加附子湯可以治療面部寒冷,這是根據什麼理論?」回答是:這源自於張仲景的醫學理論,在《傷寒論》中,他對葛根湯進行了闡釋,指出若寸口脈和尺脈都延長,表示陽明經受到了影響,通常在二到三天後發病。由於此脈絡穿過鼻子,聯繫眼睛,因此患者會出現身體發熱、眼睛疼痛、鼻子乾燥、難以入眠等症狀,這些都是陽明經受到疾病的表現。疾病首先從鼻子開始,然後擴展到額頭,再從頭部延伸到腳部,覆蓋全身前側,這是表裡的關係。陽明經的標示為熱,本質為實,從標脈來看,脈象浮且長;從本脈來看,脈象沉且實。陽明經的疾病特徵為全身發熱,但不會感到寒冷,這屬於標病。而陽明經本質為實,表現為胃中乾燥,鼻子乾燥,眼睛疼痛,這屬於本病。
陽明經與肌肉緊密相連,因此不能隨意發汗。對於本病,則可以使用下法,如果發汗,可能會導致黃疸。太陽經主管表層,包括營衛,而營衛之下的肌肉,屬於陽明經的範疇。當太陽經和陽明經同時患病時,可以使用葛根湯。衛者由桂枝負責,營者由麻黃負責,營衛之間,可使用桂枝麻黃各半湯。營衛之下,肌肉部分,則使用葛根湯,也稱為解肌湯。所以,陽明經與肌肉緊密相連,不僅專門處理發汗和止汗的問題。
將桂枝麻黃兩個方劑合併,再加入葛根,就形成了葛根湯。因此,對於營衛肌肉的次序,桂枝、芍藥、生薑、甘草、大棗可以止汗,而麻黃、桂枝、甘草則可以發汗。葛根味道淡,單獨加入,不是為了發汗或止汗,而是配合葛根以解除肌肉的緊張,因此被稱為葛根湯。錢鍾陽制訂了升麻湯,用於治療感冒、瘟疫、風熱、高熱、頭痛、肢體疼痛,以及瘡疹已經或尚未發作的情況。該方以葛根為主要成分,升麻為輔助成分,甘草、芍藥可以穩定中氣。朱奉儀在《活人書》中,將升麻列為陽明經的解藥。
我曾經診治過一位楊姓婦女,她的陽明經標本都實,我先用下法攻其裏,再用瀉法清除經絡中的風熱,所以我用了升麻湯加上黃連,用寒性藥物治療熱性病症。而對於一位長老,他的陽明經標本都虛,我先用補法實其裏,再用升麻湯加上附子,用熱性藥物治療寒性病症。張仲景確實是眾多醫方的開創者,真是令人信服。
對於面部有熱毒惡瘡,可以用柏連散治療,材料為胡粉、黃柏(炙)、黃連(各等分)。將這些材料磨成粉末,用面脂調和後塗抹於患處,豬油也可以。
對於面部的肺風瘡,可以用無灰酒濃磨鹿角尖敷在患處。
對於指甲抓破臉皮的情況,可以將生薑的自然汁液與輕粉調和,塗抹在破損處,可以不留痕跡。
玉容散可以治療面部黑斑和雀斑,材料為甘松、三柰、茅香(各五錢),白芷、白僵蠶、白及、白蘞、白附子、天花粉(各一兩),防風、藁本、零陵香(各三錢),肥皂(二個),綠豆粉(一兩)。將這些材料磨成極細的粉末,每次洗臉時使用。
對於面部雀斑,有一個祕方,材料為櫻桃枝、紫背浮萍、白梅肉、豬牙皁角,等分,烘乾後磨成粉末,每次洗臉時使用。使用七八天後,雀斑就會消失,效果非常神奇。另一個方法是在這個方子中加入少量的鷹屎,效果更好。服藥在後。
防風通熱散可以治療風熱上攻引起的面部發熱。
胃風湯可以治療虛風症,這種症狀表現為能吃但麻木,牙關緊閉,眼瞼抽搐,胃中有風熱攻擊面部,因此面部會獨自腫脹。
丹溪治療了一位女性,她面部兩頰熱腫,這是由於膈膜壅塞所引起的。他使用的藥方為乾葛、桔梗(一錢半),升麻(一錢),蘇葉(一錢半),薄荷(一錢),甘草(炙,七分)。將這些藥材煎煮,加入一片薑,飯後服用。
有一個人在上廁所時,被臭氣薰得無法忍受,第二天他的整個面部都變成了黑色,一個多月都沒有消退。相士預測他不出一個月必定死亡。然而,到了預測的時間,他卻安然無恙。孫召先生建議他在爐子中放一兩沉香和一兩檀香,碾碎後放在爐子中燃燒,讓病人閉上眼睛坐在帳篷中,等待香氣燃盡才能出來。第二天,他照鏡子發現面部的黑色漸漸消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