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奎

《赤水玄珠》~ 第三十卷 (14)

回本書目錄

第三十卷 (14)

1. 腸癰門

四聖散(一名神效栝蔞散。),治腸癰、癰疽、五發、乳癰、便毒,服之神應。

大生栝蔞(一枚,去皮),粉草(研末,四錢),乳香(研末,一錢),沒藥(研末,三錢)

上用好酒二大碗,慢火煎至一碗,分作二次,兩日盡。大便順導惡物妙。若干栝蔞則用兩枚。若疾甚者,再服,以退為度。此方極佳。

牡丹皮散,腸癰冷症,腹濡而痛,時時利膿。

丹皮,人參,天麻,白茯,黃耆,木香,川歸,桃仁(去皮尖),川芎,官桂(各三分),白芷,薏仁,甘草

上用水煎,溫服。

梅仁湯,腸癰裡急隱痛,大便閉澀。

梅核仁(四十九枚,去皮尖),大黃(三兩),牡丹皮(一兩七錢五分),冬瓜仁(四兩),芒硝(二兩半),犀角(鎊,一兩半)

每服七錢,水煎服,下利膿血三二行為度。

神仙蠟礬丸,治腸癰神妙。此藥不拘老幼,皆可服之。無不取效。最止疼痛,不動臟腑。乃內托之藥也。(方見癰疽門。)

丹溪曰:腸癰,大腸有熱積死血流注,桃仁承氣湯加連翹、秦艽。近肛門破入風者,難治,用防風之類。

河間,射干湯,治胃脘癰,人迎脈逆而盛,嗽膿血,營衛不流,熱聚胃口成癰。

梔子仁,赤茯苓,射干(去毛),升麻(各一兩),赤芍(一兩半),白朮(五錢)

每服五錢,水煎,將熟入生地黃汁一合,蜜半合,再煎,溫服不拘時。

復元通氣散,治諸氣澀,耳聾,腹癰,便癰,瘡疽無頭,止痛消腫。

青皮,陳皮(各四兩),甘草(三寸,半生,半炙),穿山甲(炒),栝蔞根(各二兩),金銀花(一兩),連翹(一兩)

上為末,熱酒調下。

白話文:

[腸癰門]

四聖散(又名神效栝蔞散),可以治療腸癰、癰疽、五發、乳癰、便毒等疾病,服用後效果顯著。

藥方組成:大個的栝蔞(一顆,去皮),甘草粉(四錢),乳香粉(一錢),沒藥粉(三錢)。

將以上藥材用兩大碗好酒,用小火煎煮至剩下一碗,分兩次服用,兩天內服完。此藥能幫助排便,順利導出體內不好的物質。如果栝蔞是小顆的,則可用兩顆。如果病情嚴重,可以再服用,以病情好轉為度。這個藥方效果很好。

牡丹皮散,適用於腸癰屬於寒冷症狀,腹部柔軟且疼痛,並時常排出膿液的情況。

藥方組成:牡丹皮、人參、天麻、茯苓、黃耆、木香、當歸、桃仁(去皮尖)、川芎、肉桂(各三分)、白芷、薏仁、甘草。

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溫熱服用。

梅仁湯,適用於腸癰引起裡急後重、隱隱作痛,且大便不暢的情形。

藥方組成:梅核仁(四十九枚,去皮尖),大黃(三兩),牡丹皮(一兩七錢五分),冬瓜仁(四兩),芒硝(二兩半),犀角(磨成粉,一兩半)。

每次服用七錢,用水煎服,以排出膿血二、三次為度。

神仙蠟礬丸,治療腸癰效果極佳。這個藥不論老少都可以服用,都能見效。最重要的是能止痛,而且不會影響內臟。這是一種內托的藥。(藥方在癰疽門中。)

丹溪認為:腸癰是因為大腸有熱,積聚死血流動所致,可以用桃仁承氣湯,並加入連翹、秦艽。如果病位靠近肛門,又受到風邪侵襲,則難以治療,要用防風之類的藥。

河間的射干湯,可以治療胃脘癰,患者的寸口脈盛大,並且出現咳嗽、吐膿血的症狀,這是因為營衛之氣運行不暢,熱邪聚集在胃部而形成癰腫。

藥方組成:梔子仁、赤茯苓、射干(去毛)、升麻(各一兩),赤芍(一兩半),白朮(五錢)。

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煮,快要煮好時,加入生地黃汁一合、蜂蜜半合,再煮一下,溫熱服用,不拘時間。

復元通氣散,可以治療各種氣機阻塞、耳聾、腹癰、便癰、瘡疽沒有膿頭的情況,具有止痛、消腫的功效。

藥方組成:青皮、陳皮(各四兩),甘草(三寸,一半生用,一半炙用),穿山甲(炒過),栝蔞根(各二兩),金銀花(一兩),連翹(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熱酒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