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玄珠》~ 第九卷 (7)
第九卷 (7)
1. 產後鼻衄
《大全》云:產後口鼻黑氣起,及鼻衄者,名胃絕,此證不可治。遇有此者,急取緋線一條,併產婦頂心發兩條,緊繫中指節,即止。
治產後鼻衄,中風。
以荊芥為末,童便調下。(氣虛者不可用。)
白話文:
《大全》中記載:產婦生產後,如果出現口鼻黑氣,並且鼻子流血,稱為「胃絕」,這種病症是無法治療的。遇到這種情況,要趕快拿一條紅色線,和產婦頭頂上的兩根頭髮,一起綁在中指的指節上,就可以止血。
治療產後鼻出血、中風:
將荊芥研磨成粉末,用童尿調和服用。(氣虛體質者禁用。)
2. 齒衄(又名牙宣)
《統旨》云:血從齒縫中或齒根出者,謂之齒衄。有風壅,有腎虛。風壅者,消風散,外以祛風擦牙散;腎虛者,以腎主骨,齒者骨之餘,虛火上炎,服涼藥而愈甚,此屬腎經下虛而上盛,宜鹽湯下安腎丸,間服黑錫丹,仍用青鹽炒香附黑色為末擦之。亦有胃熱而牙齦出血者,宜清其熱,清胃散主之。
白話文:
《統旨》書中記載:血液從牙縫或牙根流出,稱為齒衄。其原因有風壅和腎虛兩種。
風壅者,應服用[消風散],並在外用[擦牙散]以祛除風邪。
腎虛者,因腎臟主骨,牙齒是骨骼的餘部分,腎虛則虛火上炎,若服用涼藥反而會加重病情。這屬於腎經下虛而上盛,應以鹽湯送服[安腎丸],並間歇服用[黑錫丹],同時用青鹽炒[香附]至黑色,研成粉末塗抹患處。
此外,也可能因胃熱而導致牙齦出血,宜清熱降火,服用[清胃散]即可。
3. 附方
《肘後方》治齒血不止。
苦竹茹,以醋浸一宿含之。
《千金方》治同。
礬石(一兩),滾湯三升,煮取一升,先拭齒,乃含之。
又方,濃煎竹葉湯入鹽少許含之。
《衍義》方治齒縫出血不止。
用紙捻蘸蟾酥少許,插入出血處立止。
《靈菀方》治虛氣攻牙,齒痛,血出,牙齦癢痛。
骨碎補二兩,細銼炒黑色,為末擦之。早晨漱久吐出,臨睡擦畢,俟津液滿口咽之。
丹溪治陰虛牙出鮮血,氣鬱。
白話文:
《肘後方》記載,用苦竹茹浸泡醋一晚,然後含在口中,可以治療齒血不止。《千金方》也記載了同樣的治療方法。另外,用一兩礬石煮沸三升水,熬至一升,先用它漱口,再含在口中,也可以治療齒血不止。還有一個方法,用濃煎的竹葉湯加入少許鹽,含在口中即可。
《衍義》記載,治療齒縫出血不止,可以用紙捻沾少許蟾酥,插入出血處,即可止血。《靈菀方》記載,治療虛氣攻牙、齒痛、出血、牙齦癢痛,可以用二兩骨碎補細銼炒至黑色,研成粉末,塗抹患處。早晚各漱口一次,並在睡前塗抹,待唾液滿口時嚥下。
丹溪則認為,陰虛牙出鮮血,是氣鬱所致。
四物湯加香附、牛膝、生甘草、側柏葉服。
羅太無治牙痛腫癢動搖,牙齦宣露,出血,口氣等疾。
當歸,藁本,地骨皮,防風,白芷,槐花,川芎,甘草,升麻,北細辛(各等分)
白話文:
將四物湯加入香附、牛膝、生甘草、側柏葉服用。這個藥方可以治療牙痛、牙齦腫脹、發癢、牙齒搖動、牙齦外露、出血、口臭等疾病。藥材包括當歸、藁本、地骨皮、防風、白芷、槐花、川芎、甘草、升麻、北細辛,各等分。
為末,擦痛處。甚者取三錢,水盅半,黑豆半合,生薑三片,煎至一盅,乘熱漱之,冷則吐出。
《本事方》治一切牙疼風熱,齦常出鮮血,以至崩落、口臭不可近人者,宜服之。
大黃(米泔浸軟,切片),生地黃(大者薄切)
上二味旋切,各用一二片,合定,貼所患牙上,一夜即愈。未痊,可再如前用,忌說話,恐引風毒津液漬患處。
白話文:
牙痛時,先用藥膏擦拭疼痛處。如果疼痛嚴重,可以取黑豆半合、生薑三片,加水煎煮至半盅,趁熱漱口,冷了就吐掉。
《本事方》記載,這種方法可以治療各種牙痛,包括因風熱引起的牙齦出血、牙齒鬆動、口臭等症狀。
另外,也可以將大黃和生地黃切片,貼在患牙上,一夜即可見效。如果未痊癒,可以重複上述步驟。使用期間忌諱說話,避免風寒和口水侵蝕患處。
4. 舌衄
舌上或出血如簪孔者,香薷汁服一升,日三服。
又方
發灰(二錢),米醋調,敷舌上血出處。
文蛤散,治熱壅,舌上出血如泉。
五倍子(洗),白膠香,牡蠣粉(各等分)
上為末,每用少許擦患處,或燒熱鐵熨孔上。
槐花散,治舌上無故出血如線。
槐花(炒),為末摻之,仍用麥冬煎湯調下妙香散。
妙香散(方在婦人門第二卷,夢與鬼交條下。)
白話文:
舌頭出血的中醫治療方法:
一、舌頭上出現針孔般出血:
- 用香薷汁服用,每次一升,一天三次。
二、其他方法:
- **發灰(二錢)**用米醋調和,敷在舌頭出血的地方。
- 文蛤散: 適用於熱氣壅塞導致舌頭大量出血如泉湧的情况。
- **五倍子(洗)、白膠香、牡蠣粉(各等分)**研磨成粉末,每次取少量塗抹患處,或用燒熱的鐵器熨燙出血的地方。
- 槐花散: 適用於舌頭無緣無故出血如線狀的情况。
- 將炒過的槐花研磨成粉末,撒在患處,並用麥冬煎湯調服妙香散。
注:
- 此方僅供參考,實際使用前需咨询专业医师。
- 方中藥材名稱後括號內的數字是中藥材的編號,方便查找。
- "錢"是中藥材的計量單位,約等於3.75克。
5. 肌衄
(一名血汗)
河間,定命散,治膽受熱,熱血妄行,鼻中衄蔑,並血汗不止。
硃砂,寒水石,麝香
為末,每用五分,新汲水調下,不拘時候。看老幼虛實加減。
肌衄者,血從毛孔而出,前人多主於肺熱。古方以男胎髮燒灰撲之。
大全竹茹湯(方見便血條。)
黃耆建中湯,辰砂妙香散
白話文:
河間的定命散,可以治療膽熱引起的血熱妄行,例如鼻出血和血汗不止。藥方由硃砂、寒水石、麝香組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分,用新鮮的井水調服,不限時間。可以根據患者的年齡、體質虛實加減用藥。血從毛孔流出叫做肌衄,古人認為是肺熱導致。古方是用男胎的頭髮燒成灰,撒在患處。還有其他方劑可以參考,比如竹茹湯(方見便血條)、黃耆建中湯以及辰砂妙香散。
6. 小便血
(尿血不痛,痛者乃血淋也,當與淋門參治。)
經云:胞移熱於膀胱,則癃溺血。
仲景曰:熱在下焦則尿血,亦令淋閉不通。
《玄珠經》云:小便出血,是心伏熱在於小腸,宜鏡面竹自然汁加生蜜一匙,服之。或以八正散加麥門冬、蔥煎服。如小便澀痛。以海金沙細末調治之。
《綱目》云:胞絡絕則溲血。故經曰:悲哀太甚則胞絡絕,胞絡絕則陽氣內動,發則心下崩,數溲血也。
凡咳而溲血脫形,其脈小勁是逆也。
凡淋不可發汗,汗之必便血。便血不止,用柿一個,燒存性,為末,米湯調下。
白話文:
尿血不痛,可能是肾虚或膀胱有寒,而痛者则是血淋,需要和淋病一起治疗。古籍记载,胞宫的热气传到膀胱,就会导致尿血。张仲景说,热气在下焦,也会导致尿血,并使小便闭塞不通。玄珠经中提到,小便出血是由于心火伏在小肠,可以用竹叶汁加蜂蜜,或八正散加麦冬、葱煎服治疗。如果小便涩痛,可以服用海金沙末。本草纲目中记载,胞络断裂会导致尿血。悲伤过度会导致胞络断裂,阳气内动,导致心下崩塌,频繁尿血。咳嗽伴随尿血,脉象细小有力,这是逆气所致。淋病不可出汗,出汗会导致便血。便血不止,可以用柿子烧存性研末,用米汤调服。
《統旨》云:屬熱,屬血虛,有因心腎氣結所致,或憂勞房室過度。此得之虛寒,不可專以血為熱而淖。二者皆致溺血。熱用小薊湯、四物湯煎服,效。虛用四物湯調牛膝膏。火動榮血妄行者,再加黃柏、知母。虛寒者,十全大補湯加炒蒲黃。
滑伯仁曰:小便血,足太陽隨經入膀胱也,與小腸血同。
白話文:
《統旨》說:尿血的原因可能是熱邪和血液虛弱,也可能是由於心腎氣結或者因為憂慮勞累以及性生活過度所導致。這種情況是因為身體虛寒,不能單純地認為血液就是熱性的,因此也不能一味地使用清熱解毒的方法來治療。兩種原因都可能引起尿血。如果是熱邪引起的,可以服用小薊湯和四物湯;如果是由於虛弱造成的,可以用四物湯配合牛膝膏進行治療。如果有火旺的情況出現,還可以在藥方中加入黃柏和知母。如果是虛寒型的,則應該在十全大補湯中加上炒蒲黃。
滑伯仁說:小便出血,是因為足太陽經脈進入了膀胱,這和小腸出血是一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