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玄珠》~ 第十一卷 (14)
第十一卷 (14)
1. 腳氣
威靈仙,防風,荊芥穗,當歸,地骨皮,升麻,白芍,蒴藋葉(各等分)
水二斗,煮取一斗五升,乘熱淋洗。
五味敗毒散,治三陽經腳氣流注,腳踝上熱腫,寒熱如瘧,自汗或無汗。
羌活,獨活,前胡,柴胡,枳殼,桔梗,甘草,人參,茯苓,川芎,大黃,蒼朮(等分)
每服四錢,姜三片,薄荷頭一個,水盅半,煎一盅,熱服。皮肌瘙癢加蟬蛻。
八味丸,治少陰腎經腳氣,腰脊疼,小指之下連足心,循內踝入跟中,腨內膕中內臁皆疼,上衝胸咽,嘔吐,自汗,小腹不仁,善恐。此症最急,以腎乘心,水剋火。死不旋踵。(方在虛怯門。)
紫蘇散,治風毒腳氣,腹內痰惡,腳重虛腫。
紫蘇,木通,桑白皮,茴香(各一兩),枳殼(二兩),羌活,獨活,荊芥穗,木瓜,青皮,甘草(各半兩),大腹皮(十個)
每服三錢,姜三片,蔥白一莖,水煎服。
桑白皮散,治腳氣盛發浮腫,小便赤澀,腹滿氣急。
桑白皮,郁李仁(各一兩),赤茯苓(二兩),木香,防己,大腹子(各半兩),紫蘇子,木通,檳榔,青皮(各七錢半)
每服三錢,姜水煎。
薏苡散,治腳氣弱痹腫滿,心下急,大便澀。
薏苡仁,防風,川芎,防己,豬苓,郁李仁,火麻仁,檳榔,羚羊角屑(各一兩),枳實(七錢),甘草(五錢),桑白皮(二兩)
為末,每服三錢,熟水調下。
紫蘇子湯,通治腳氣,中滿喘急,嘔吐,自汗。
紫蘇子(炒),前胡,半夏,厚朴,甘草(炙),川歸,黃芩(各二兩),桂心,桔梗(各三兩),虛甚者加炮附子(一兩。)
每服六錢,姜七片,棗二枚,水煎,食後服。
茱萸丸,治腳氣入腹,脹,不仁,喘悶欲死。
吳茱萸(洗),木瓜(去穰,切片,干)
上酒糊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酒或米湯下。或以木瓜蒸爛研膏為丸,尤妙。
卷柏散,治遠年腳氣難治,此方特效。體虛人減半服。
卷柏(隨用,先以鹽水煮半日,次用冷水煮半日,火上焙乾,取東向者佳),黑牽牛(取頭末),檳榔,甘遂
上各為末,不得相雜,每服各一錢,惟檳榔末二錢,五更初濃煎蔥白湯下,至巳時取下惡物如魚凍,隨吃淡粥,病安。更宜服後藥:
大腹皮(三兩),木瓜(二兩半),蘇子(炒),檳榔,荊芥穗,烏藥,陳皮,蘇葉(各一兩),蘿蔔子(炒,五錢),沉香(三錢),桑白皮(炒),枳殼(麩炒,各兩半)
每服三錢,姜五片,煎服。
檳榔湯,治腳氣,順氣防壅。
檳榔,香附子,陳皮,蘇葉,木瓜,五加皮,粉草(各一兩)
每服四錢,姜五片,煎服。婦人腳氣多由血虛,加川歸半兩;室女多因血實,加赤芍藥一兩半;大便秘結,虛弱者加枳實,盛者加大黃。
白話文:
[腳氣]
威靈仙、防風、荊芥穗、當歸、地骨皮、升麻、白芍、蒴藋葉(各等份)
用水兩大斗(約40公升),煮到剩下一斗五升(約30公升),趁熱淋洗患處。
五味敗毒散,治療因三陽經絡引起的腳氣,導致腳踝上方紅腫發熱,忽冷忽熱像瘧疾一樣,會自汗或無汗。
羌活、獨活、前胡、柴胡、枳殼、桔梗、甘草、人參、茯苓、川芎、大黃、蒼朮(各等份)
每次服用四錢(約15克),加生薑三片、薄荷頭一個,用水半碗煎煮成一碗,趁熱服用。如果皮膚肌肉瘙癢,可加入蟬蛻。
八味丸,治療因少陰腎經引起的腳氣,導致腰背疼痛,從小腳趾下方連到腳心,沿著內踝進入腳跟,小腿肚內側、膝窩內側、小腿內側都疼痛,向上衝到胸口和咽喉,引起嘔吐、自汗、小腹麻木不仁、容易恐懼。這種症狀最危急,因為腎陰之水侵犯心陽之火,水克火。若延誤治療,很快就會死亡。(此方在虛弱門。)
紫蘇散,治療因風邪侵入導致的腳氣,引起腹內痰多、噁心、腳部沉重虛腫。
紫蘇、木通、桑白皮、茴香(各40克),枳殼(80克),羌活、獨活、荊芥穗、木瓜、青皮、甘草(各20克),大腹皮(10個)
每次服用三錢(約10克),加生薑三片、蔥白一根,用水煎煮後服用。
桑白皮散,治療因腳氣嚴重發作導致浮腫,小便赤黃澀滯,腹脹氣喘。
桑白皮、郁李仁(各40克),赤茯苓(80克),木香、防己、大腹子(各20克),紫蘇子、木通、檳榔、青皮(各30克)
每次服用三錢(約10克),用薑湯煎煮後服用。
薏苡散,治療因腳氣導致虛弱麻木、腫脹,心下急迫,大便乾澀。
薏苡仁、防風、川芎、防己、豬苓、郁李仁、火麻仁、檳榔、羚羊角屑(各40克),枳實(30克),甘草(20克),桑白皮(80克)
將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約10克),用溫開水調服。
紫蘇子湯,廣泛治療各種腳氣,包括胸腹脹滿、喘急、嘔吐、自汗等症狀。
炒紫蘇子、前胡、半夏、厚朴、炙甘草、川芎、黃芩(各80克),桂心、桔梗(各120克),若身體虛弱嚴重,可加炮附子(40克)。
每次服用六錢(約20克),加生薑七片、紅棗二枚,用水煎煮,飯後服用。
茱萸丸,治療因腳氣進入腹部,導致腹脹、麻木不仁、喘氣胸悶,瀕臨死亡。
吳茱萸(洗淨),木瓜(去瓤,切片,曬乾)
用酒調製糊狀,將藥材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50至100丸,用酒或米湯送服。或者將木瓜蒸爛,研成膏狀製成藥丸,效果更好。
卷柏散,治療多年難以治癒的腳氣,此方效果特別好。身體虛弱的人減半服用。
卷柏(隨用,先用鹽水煮半天,再用冷水煮半天,在火上烘乾,取朝東的為佳),黑牽牛(取頭端研磨),檳榔,甘遂
將以上藥材分別磨成粉末,不得混合在一起。每次服用各一錢(約3.75克),檳榔粉末服用二錢(約7.5克),五更時分用濃煎蔥白湯送服,到巳時(上午9-11點)會排出像魚凍一樣的穢物,之後吃清淡的粥,病就好了。之後還要服用以下藥方:
大腹皮(120克),木瓜(100克),炒蘇子、檳榔、荊芥穗、烏藥、陳皮、蘇葉(各40克),炒蘿蔔子(20克),沉香(10克),炒桑白皮、麩炒枳殼(各100克)
每次服用三錢(約10克),加生薑五片,煎煮後服用。
檳榔湯,治療腳氣,理氣順氣,防止氣機壅滯。
檳榔、香附子、陳皮、蘇葉、木瓜、五加皮、甘草(各40克)
每次服用四錢(約15克),加生薑五片,煎煮後服用。婦女腳氣多因血虛,可加入當歸20克;未出嫁的女子多因血實,可加入赤芍藥60克;大便秘結,身體虛弱的人可加入枳實,身體強壯者可加大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