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玄珠》~ 第九卷 (8)
第九卷 (8)
1. 嘔吐血
生地、苦參,血熱所宜。特取其證治大略耳,若能觸類而長,可謂應無窮之變矣。
《脈訣舉要》曰:諸症失血,皆見芤脈,隨其上下,以驗所出。大凡失血,脈貴沉細,設見浮大,後必難治。
【治火之劑】
大薊散,治辛熱傷肺,嘔吐血,或一碗,或半升,名曰肺疽。
大薊根,犀角屑,升麻,桑白皮,蒲黃,杏仁(去皮尖),桔梗(各二錢),甘草(炙,五分)
上分作二服,每服姜三片,水煎服。
四生丸,治吐、衄,血熱妄行。
生荷葉,生艾葉,側柏葉,生地黃(各等分)
搗爛為丸,如雞子大。每服一丸,用水二盅,煎至一盅,去渣服。
犀角地黃湯,治血積胸中,吐血、衄血。
犀角(鎊),赤芍藥,牡丹皮,生地(各一錢)
水煎服。此方若有痰者,及氣逆不降者,服之皆不效。予每用加枳殼、桃仁、滑石,效。
茜根湯,治吐血、咯血、嘔血等症。
四物湯加童便浸香附(一錢五分),茜草根(二錢半,忌鐵)
水煎服,二三服立愈。
治吐血。
大黃末(一錢),生地黃汁(一合)
水半盅,煎四五沸服,即愈。
又方,好墨,煨去膠氣,為細末,每服二錢,以白湯化阿膠清調服。
治吐血暴甚,昏運不止。
人參(一兩)
為末,用雞子清調如稀糊,以匙挑服,服盡效。五更服之尤妙。
治吐血。
生地黃(五斤,搗汁),生蜜(二斤半)
共以瓦器盛貯鍋內,重湯桑柴文武火熬三日夜,取出入人參末(四兩),茯苓末(六兩),攪勻,不拘時服,此即瓊玉膏也。
又方,加入青蒿汁熬膏,再加檳榔末一兩,以降其氣,使下行也。
奇方,治飲酒過多,蘊熱胸膈,以致吐血、衄血。
葛花(二兩),黃連(四兩)
上為末,以大黃末熬膏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溫湯下,或煎服亦可。
辰膠散,治大人小兒吐血。
阿膠(炒),蛤粉(各一兩),辰砂(少許)
上為末,藕節搗汁,和蜜調下,食後服。
龍腦雞蘇丸,治膈熱咳嗽,或吐血、衄血。(方在火熱門。)
茯苓補心湯,治心虛為邪氣所傷,吐血。(方在心痛門。)
藕節散,治吐衄不止。
藕節汁,生地黃汁,生蜜(五匙),大薊汁(各三合)
上和勻,每服一小盅,不拘時服。
《拔萃》,犀角地黃湯,治熱甚而血積胸中。
生地黃(三兩),黃芩,黃連(各一兩),大黃(五錢)
每服一兩,水兩盅,煎一盅,食後服。
雙荷散,治卒暴吐血。
藕節(七個),荷葉頂(七個)
搗碎入蜜,用水二盅,煎八分,去渣溫服,或研末調下。
枇杷散,治暑毒攻心,嘔吐鮮血。(方在暑門。)
龍肝膏,治吐血不止。
伏龍肝(一兩),生地汁,麥冬汁,小薊汁,藕汁(各三合),薑汁(一合)
入蜜半匙,慢火熬成膏,每服一匙。
白話文:
生地、苦參這兩味藥,適合用在血熱的情況。這裡特別提到這些,只是簡單說明治療的大概方向,如果能舉一反三,靈活運用,就能應對各種不同的變化了。
《脈訣舉要》說:各種失血的症狀,脈象都會呈現芤脈,可以根據芤脈的位置上下來判斷出血的部位。一般來說,失血的脈象應該是沉細的,如果出現浮大,情況就會比較危險,很難治療。
【治療火氣的藥方】
大薊散,治療因為辛辣燥熱之氣傷到肺部,導致吐血,有時吐出一碗,有時吐出半升,這種情況稱為肺疽。
藥方:大薊根、犀角屑、升麻、桑白皮、蒲黃、杏仁(去皮尖)、桔梗(各二錢)、甘草(炙,五分)。
將這些藥材分成兩份,每份用生薑三片,用水煎服。
四生丸,治療因為血熱導致血不循常道,引起吐血、流鼻血。
藥方:生荷葉、生艾葉、側柏葉、生地黃(各等分)。
將這些藥材搗爛,做成雞蛋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用兩盅水煎到剩下一盅,去渣後服用。
犀角地黃湯,治療因為血瘀積在胸中,導致吐血、流鼻血。
藥方:犀角(磨成粉)、赤芍藥、牡丹皮、生地(各一錢)。
用水煎服。這個藥方如果有痰,或是氣逆不順,服用效果不好。我通常會加入枳殼、桃仁、滑石,效果更好。
茜根湯,治療吐血、咯血、嘔血等症狀。
藥方:四物湯加上用童子尿浸泡過的香附(一錢五分),茜草根(二錢半,忌用鐵器)。
用水煎服,服用兩三次就能見效。
治療吐血的藥方:
藥方:大黃末(一錢),生地黃汁(一合)。
用水半盅,煎煮四五次後服用,馬上就會好。
還有一個藥方:好的墨,用火烤過去除膠質,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白開水化開阿膠清調服。
治療吐血非常嚴重,昏迷不止的情況:
藥方:人參(一兩)。
將人參磨成粉,用雞蛋清調成稀糊狀,用湯匙挑著服用,吃完就會有效。在凌晨五點左右服用效果更好。
治療吐血的藥方:
藥方:生地黃(五斤,搗爛取汁),生蜂蜜(二斤半)。
將這兩種藥材放入瓦器中,放在鍋中,用桑柴文火慢熬三日夜,取出後加入人參末(四兩)、茯苓末(六兩),攪拌均勻,不拘時間服用,這就是瓊玉膏。
另一個藥方:在瓊玉膏中加入青蒿汁熬成膏,再加入檳榔末一兩,用來降氣,使氣向下運行。
一個奇特的藥方,治療因為飲酒過量,導致胸膈有熱,引起吐血、流鼻血:
藥方:葛花(二兩),黃連(四兩)。
將這兩種藥材磨成粉,用大黃末熬成膏做成藥丸,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一百丸,用溫水送服,也可以用水煎服。
辰膠散,治療大人小孩吐血:
藥方:阿膠(炒過)、蛤粉(各一兩)、辰砂(少許)。
將這些藥材磨成粉,用藕節搗爛取汁,加入蜂蜜調勻後服用,飯後服用。
龍腦雞蘇丸,治療因為膈熱引起的咳嗽,或是吐血、流鼻血(藥方在火熱門)。
茯苓補心湯,治療因為心虛受到邪氣侵襲,導致吐血(藥方在心痛門)。
藕節散,治療吐血、流鼻血不止:
藥方:藕節汁、生地黃汁、生蜂蜜(五湯匙)、大薊汁(各三合)。
將這些藥材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一小盅,不拘時間服用。
《拔萃》中提到,犀角地黃湯,治療熱氣很盛而導致血積在胸中的情況:
藥方:生地黃(三兩),黃芩、黃連(各一兩),大黃(五錢)。
每次服用一兩,用水兩盅煎到剩下一盅,飯後服用。
雙荷散,治療突然發生的吐血:
藥方:藕節(七個),荷葉頂(七個)。
將這些藥材搗碎,加入蜂蜜,用水兩盅煎到剩八分,去渣後溫服,也可以磨成粉調服。
枇杷散,治療因為暑毒攻心,導致嘔吐鮮血(藥方在暑門)。
龍肝膏,治療吐血不止:
藥方:伏龍肝(一兩),生地汁、麥冬汁、小薊汁、藕汁(各三合),薑汁(一合)。
加入半匙蜂蜜,用慢火熬成膏,每次服用一匙。